登陆注册
11699600000002

第2章

是的呢,高服良的知青婆姨刘迎春是该有那美丽的光晕。

我从高服良的嘴里知道,他的知青婆姨已经不再年轻,而且穿戴得有点土气……可在我看到她的时候,还是看出她的别样来,那是在陕北看到的北京留守知青所特有的品质,那种特有的品质已深深地化入他们的血脉中了。

我到碾子湾采访,是做了些前期准备的。

我知道插队落户到陕北的北京知青,大返城后,还有一部分留了下来。刘迎春是其中一个,像她一样留下来的,至今还有230多人。

他们怎么就不回去呢?

我对这个问题有着十分的好奇,我问高服良的婆姨刘迎春了,她却不给我开口,一直地微笑着,说那都是过去的事情了,还有甚好说的呢。刘迎春不给我回答这个问题,我就还问别的问题,刘迎春依然不愿意说。我就拿出记者缠人的办法,缠着高服良来问了。高服良说他们不走自有不走的理由。就像刘迎春,她是割舍不下我和娃娃呀。此外还有陕北这片深厚的土地,以及无处不在的陕北信天游。

从北京来到陕北插队落户,别的知青是怎么想的,刘迎春不知道,但她从在北京召开的动员会上,看见大家高举着拳头,高呼着口号,是下了决心,都要在陕北的黄土地上插队落户了。但是刘迎春不这么想,她热爱北京,祖祖辈辈都在皇城根下生活,让她彻底离开她的父亲母亲,离开她的哥哥姐姐,她觉得那比割断她的血脉还要让她难受,她愿意听从毛主席的号召,到陕北的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然后回到北京来,参加工作是一码事,与亲人团聚,共享天伦之乐是又一码事。便是坐上了西去的知青专列,大家一路歌声,一路憧憬,充满了激情和梦想,恨不能一步踏进陕北的黄土地,刘迎春也都很不合群地想着她的心事。

刘迎春想,我才不要在陕北农村把根扎。

但有一个事情来得太突然,来得太不可思议,来得太荒唐了。这叫刘迎春日后想起,总会心惊肉跳,总会伤痛难抑,总会叫苦不迭。

那是刘迎春插队在碾子湾的第二年冬天,傍晚下了一场雪,起初下得还小,像是老天感念人的困厄,慷慨地向人间筛着细面粉一样,纷纷扬扬地染白了陕北的坡坡梁梁,沟沟坎坎,便是流淌不息的碾子河,也在飘雪的傍晚封了冻,染上一层薄薄的雪粉……刘迎春和同来碾子湾插队的知青,跟着碾子湾的社员,都在半山坡上整修农田。这是陕北农村的一项传统活路,到了冬季农闲时节,大家也不能闲着。扛着老镢头和大铁锨,还有扁担和笼筐,下到挂在坡梁上的田里,撵着夏、秋季节遭遇水毁的地块,照着原样儿修起来,是该补埂的,就担土补埂,是该填坑的,就担土填坑……好像是,那个年头,全国都在学大寨,改造旧山河,建设新农村,碾子湾响应号召,还在一条荒沟里,按照规划,堆土筑坝……因此,插队下来的刘迎春和他们一帮知青,无分男女,就都像是一只只活兽,忙碌在荒寂的沟坡上。

大家干得太苦了。嫩嫩的胳膊,干得红了肿,肿了红……身材娇小的刘迎春,挖土让老镢头把手拧出了泡,拧烂了;挑土让扁担把肩膀压肿了,压破了……他们战天战地,他们苦不堪言。

而且没有娱乐,不像在北京城,再不抵总有电影看,总有戏曲听,兴致好了,逛一逛王府井、大栅栏,或是游一游颐和园、什刹海什么的,总是非常方便。插队在碾子湾,能有什么娱乐呢?恐怕只有高服良的黄铜唢呐和信天游了。

就在落雪的那天傍晚,浑身酸痛的刘迎春他们,邋里邋遢地回到知青窑上,却都不往窑门里进,大家站在窑院里,有人伸着手,有人伸着舌头,小心地接着散碎如银的落雪……与知青窑院隔着一堵矮墙的高服良,也许与北京知青一般,受了雪的鼓舞,把他的黄铜唢呐拿出来,站在他家窑院前的石碾上吹奏起来了。

刘迎春记得清楚,高服良那天一连吹了几首陕北的信天游,其中一首就是她也学会唱了的《三十里铺》。高服良在深情吹奏着的时候,刘迎春便轻声地跟着唱:

提起个家来家有名,

家住在绥德三十里铺村。

四妹子好了个三哥哥,

他是奴家的知心人。

三哥哥今年一十九,

四妹子今年一十六。

人人都说咱们二人天配就,

你把妹妹闪在半路口……

刘迎春唱得是很投入的,投入得连一块插队的知青喊她她都没有听见。而这时的雪下得大起来了,细细的雪粉,突变得像是一片片纷飞的柳絮,无声而轻轻地飘落着,在雪地里吹奏唢呐的高服良也变成了一个雪人了,可他没有停下吹奏的唢呐,还有刘迎春,也没有停止她轻声的歌吟……名叫汪秀清的知青伙伴,把地上越积越厚的雪花踩得四处飞溅,她跑到刘迎春的身边,拽了她的胳膊就走。

与娇小的刘迎春相比,汪秀清是高大的,如果可能,汪秀清轻轻松松能把刘迎春装进她的肚子里。她把刘迎春只是一拽,就几乎把刘迎春拽翻在雪地上。

汪秀清拽着刘迎春说:叫你做饭你还装听不见,你是想饿死我们吗?

口大气粗是汪秀清说话的一贯作风,特别是对刘迎春,好像还更过分,透着一种根正苗红者的霸道和蛮不讲理。这好像还不能怪汪秀清,在那样的年代,出身工人家庭的她,不想蛮不讲理都不行。

刘迎春的家庭出身就要差一些,她的父亲和母亲,解放前虽不是财大气粗的资本家,却也经营着一个服装门店,在大栅栏里是很有些名气的,京城里有头有脸的人家,为家里人添置服装,总会想到她家的门店,坐着黄包车,一路小跑地到她家的服装店量体定制。刘迎春听说过,她家的门店前,一年四季都有拉洋车的脚夫,川流不息地到她家门店前来,又从她家门店前去……刘迎春没有见过那样的阵势,但她却因为那个阵势的繁华,在过去许多年后,背着个“资产阶级臭小姐”的恶名,人前人后大受欺侮。

汪秀清只那么一拽,刘迎春就很知错地回了头,朝着汪秀清红了一下脸,便失急慌忙地向她们兼做厨房和卧室的窑洞跑去了。

怎么能够忘了做饭呢?

把自己饿着不要紧,刘迎春哪里敢把他们知青组的伙伴儿饿着呀?

锅灶连着炕,是陕北农村生活的一大特色。大家住在窑洞里,潮湿是一定的,挨着窑口的隔墙,盘起一面大炕,紧挨着大炕,再盘起大锅连着小锅的炉灶,在炉灶里烧火做饭,烟气从炕洞里走,热天刚好驱走阴湿,冷天又刚好烘热大炕,如此一举两得的好事,我不知道,除了陕北农村,还有哪里有这样的创意?这太取巧了,巧得真是让人服气呢。

入了窑门的刘迎春,往灶口喂了一把柴,点着了,又从水瓷里舀着水,端着盆子淘小米了……晚上,刘迎春给大家做的是钱钱饭煮土豆。就在她脚忙手忙地给大家操持晚饭的时候,她听见高服良的唢呐声渐渐地低了,哑了,烟雾蒸腾的窑洞外面,变得空落落的,唯有越下越大的积雪。

像往常一样,刘迎春把饭刚做熟,等得喉咙眼伸出手来的知青,一窝蜂地围上来,秋风扫落叶般只一圈子,就把锅里的汤饭扫除一空,留给刘迎春的,就只有锅底粘着的一层糊糊了……这又有什么呢?“资产阶级臭小姐”活该如此,别人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刘迎春认也得认,不认也得认,觉得她就该比别人多吃苦,多受罪,插队农村,认真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也好早早洗脱她“资产阶级臭小姐”的气味。

吃罢了晚饭,知青伙伴爬上炕去,拉开被窝钻进去,埋了头,你一声呼噜,她一声轻鼾,不一会,就都睡着了……沉重的农业劳动,把人都熬得筋疲力尽,挨枕头就会是一场大睡。刘迎春也困乏了,但她还要洗锅洗碗,还要准备来日清晨的早饭,因此,她困得哪怕眼皮直打架,还要坚持下来,把她要做的事全做完了,才能歇了脚,爬到热烘烘的炕上去睡觉。

也是因为下雪,刘迎春把她要做的事儿,一样一样都做好了,抬脚已经上了炕,却突然生出一个念头来,又从炕上下来,热了一盆水,把自己身上的衣服全都脱了,用毛巾沾着水,小心地,一点一点地擦洗着……插队在陕北的碾子湾,不是在炎热的夏天,大家没有机会,也没有条件为自己的身体搞清洁的,这让北京知青刘迎春太不习惯了。

刘迎春不习惯,别人呢?别人就习惯了?

想来与刘迎春是一样的。也是不习惯的。

刘迎春没有注意,就在她热了水擦洗自己时,缩在被窝里的汪秀清,便是人在梦里,也敏感地知觉到了。她把头从被窝里伸出来,眨了眨眼睛,这就看到一团雪白的刘迎春,搅起一片暖暖的水汽,擦洗着她曼妙的身体……汪秀清不知道她是该愤怒,还是该羡慕,她从炕上爬起来,一步跨到炕脚底,连鞋也不穿,走到刘迎春跟前,绕着她转了一圈,一言不发地退到窑垴里去,去找撒尿的夜壶去了。

把夜壶提进来,端出去,也都是刘迎春做的事,今天晚上她忘了。

汪秀清找不见夜壶,就问刘迎春:夜壶呢?你把夜壶放哪儿了?

刘迎春听汪秀清一问,这才想起忘了提夜壶,就说:你等等,我马上去提。

刘迎春嘴里应着,撂下擦洗身子的毛巾,就去炕边拿她脱了的衣服,准备穿了去窑门外提尿壶,汪秀清却扑过来,把刘迎春已经披在身上的衣服扒下来,推着刘迎春,让她光着身子出门去提尿壶。刘迎春抗不住汪秀清的力气大,被她推着,一直推到了窑门口,把门打开来,把她推出了窑门,推到满天银白的雪的世界里……刘迎春无奈了,去窑门前的矮墙边提尿壶,冷冷的风吹在她裸着的身上,她不觉得冷,冰冰的雪刮在她裸着的身上,她也不觉得冰,她只想着赶快提起尿壶,赶快回到窑里去……可是她回不去窑洞了,汪秀清在把裸着的刘迎春推到冰天雪地的窑院后,反身回到窑里,“哐当”一声把窑门从里边掩起来,插上门栓,喝醒睡在热炕上的伙伴,隔着窑门狂呼乱喊。

汪秀清呼喊:来贼了!来贼了!

伙伴们不知所以,跟上也是一通呼喊:来贼了!来贼了!

那样的喊声是凄厉的,而且还有一点儿狂悖,在大雪的晚上,从碾子湾的女知青窑洞里传出来,很快传到隔不很远的男知青窑洞里,一起插队到碾子湾的男知青,听到女知青的狂呼乱喊,没有不起来相助的理由,他们从被窝里爬出来,没有谁把衣服能穿整齐,一个一个,抢着从窑洞里跑出来,向着求助的女知青窑洞那边跑……他们看见了刘迎春,正不知所措地站在雪地里,睁着一双惊恐的眼睛,看着向她跑来的一伙男知青,她哭了,瑟缩着身子向窑院一边的碾子旁躲去,提在手里的尿壶,在躲向碾子的时候碰了一下,“哗”的裂成了一堆碎片。

男知青愣住不动了……还有打开窑门没走出来的女知青们,也都看着躲在石碾一边的刘迎春不喊不叫了。

他们谁都没有想到,高服良也受了惊动,从他的窑院里拐出来,睁着他的一又大眼睛,恼怒地看着愣在大雪里的知青们,冷冷地看了一眼,就脱下他身上的翻毛皮袄,大踏步地走到碾子旁,把还蓄积着他体温的翻毛皮袄,裹在刘迎春光裸的身上。

我来碾子湾采访,高服良没有给我说这件事,在我后来了解到这个事实后,向他求证时,他只说,知青们苦哩,弄出个恶作剧,你能说他们啥呢?啥啥都不能说吧。

我愕然了。

同类推荐
  • 读写他们(一)

    读写他们(一)

    电脑引发的电脑的普及,无疑解放了我等吃文字饭的诸位,每天上班,主要的事就是盯着两台电脑,一个是内网用来分内工作,一个是接外网了解信息,用它同这个世界联系。尽管用电脑办公十多年了,眼睛为之提高了度数,还冒着辐射的侵害,而这个电辐射、光污染的家伙,还是给我等坐办公室的带来极大方便。至少,查资料、写东西十分得便。而且用上了这五笔字型,字随意到,敲击快慢之间,文字跳跃闪动,声音噼哩啪啦,有动感,有声响,也有光影。这可人恼人的家伙,还是方便也好玩的。
  • 安魂者

    安魂者

    怀抱骨灰往返于台湾与大陆之间的高秉涵,终将成为现代中国的独特风景。肝肠寸断的骨肉别离,孤老终身的爱情坚守,一对对亲人在骨灰中相认,浓郁的菏泽乡情勾起百年风云的悲怆记忆,更蕴含对两岸骨肉亲情团聚的强烈期盼。伟大的老头、伟大的老太,这些平凡命运远比虚构更加震撼动人。没有一条回家的路,比这条更艰难:不仅要跨越地理意义上的海峡,还要跨越现实政治的鸿沟;不仅要缩短千山万水的时空,还要弥合心灵情感的裂痕;不仅要承受自然界的凄风苦雨,还要摆渡人性的激流险滩。
  • 傩赐

    傩赐

    这是一个发生在云贵高原上一个叫作傩赐庄的小山村的爱情故事。作品围绕傩赐庄唯一的高中生蓝桐和他的两个哥哥雾冬、岩影与美丽的外乡姑娘秋秋的爱情纠葛展开故事情节。秋秋与蓝桐的爱情历经坎坷,当事情有所转机的时候,不甘固守贫困的蓝桐却又选择离开秋秋,到外面的世界闯荡。当蓝桐赚了钱归来时,秋秋已与雾冬生活在了一起。失去爱情的蓝桐准备再次离乡时却被村长陈风水与一群失学的孩子求知的眼神阻挡住了脚步,他决心留在家乡,用自己的所学去改变家乡贫困的面貌。作品同时还塑造了一群纯朴而又善良的村民形象,并对傩赐庄独特景观做了精细的描写,体现出云贵高原的特殊风貌。
  • 心

    夏目漱石的长篇小说。小说以徐缓沉静而又撼人心魄的笔致,描写了爱情与友情的碰撞、利己之心与道义之心的冲突,凸现了日本近代知识分子矛盾、怅惘、无助、无奈的精神世界,同时提出了一个严肃的人生课题。这部长篇可以说是漱石最为引人入胜的作品。
  • 如尼传奇之支离破碎

    如尼传奇之支离破碎

    当她从霜草堆里苏醒过来时,她唯一记得的,是嗜杀成性的邪教把她当做了仪式的祭品,但不知怎地后来出了岔子。她没有名字,没有过去,在仪式上,当她肿胀的眼睛终于绝望地缓缓闭上的那一刻,她似乎也没有未来。漂亮的精灵格伦·埃兰比尔救了她,把她从濒死边缘带入了一种她之前无法想象的生活。她发现自己身处另一个星球,在这里魔法随处可见。邪恶的力量一直在用黑魔法搜寻她,而正义的力量又需要她的援手,更重要的是,她慢慢地对格伦产生了一种错综复杂的迷恋之情。她未来的关键在于她的过去,但是她过去的记忆已经被邪教破坏并且改编。她必须勇敢面对这一切,深入自己的灵魂,找回自己失去的记忆,这样才能有机会存活下去。
热门推荐
  • 惧恨拉斯维加斯:一场直捣美国梦的凶蛮之旅

    惧恨拉斯维加斯:一场直捣美国梦的凶蛮之旅

    媲美《在路上》,影响美国一代人的文学经典,中文版首次引进!《惧恨拉斯维加斯》是荒诞新闻教父亨特·汤普森的代表作,出版四十年来,与《在路上》相若,已成为关于毒品文化和反叛青年的一部圣经。在本书中汤普森将小说、事实、幻想熔为一炉,用独创性的语言描写了一个前所未见的拉斯维加斯周末,一场亦真亦假的沙漠寻梦之旅。通过知名记者劳尔·杜克(汤普森的化名)和伙伴“律师”一连串荒诞、混乱、绝望的故事,探究了随着六十年代的天真乐观精神一同消逝的美国梦。
  • 蛙鸣

    蛙鸣

    一部环保题材的长篇小说。在老师和科学家的关怀指导下,几个少年成立了爱蛙小组,保护青蛙、保护生态环境,对鼓励少年儿童从小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具有积极意义。
  • 轰天雷

    轰天雷

    戊戌政变后,沈鹏给朝廷上书,强烈要求慈禧太后归政给光绪帝并诛除荣禄、刚毅、李莲英这"三凶",因无人肯替他代奏,他就把这封奏稿送到外国人所办的天津《国闻报》发表,一时轰动全国。这是近代一桩著名政事件。作者以此事件为题材,情节多与事实相符,可视为传记性纪实小说。
  • 拯救反派的100种方式

    拯救反派的100种方式

    还记得影视剧里面那些惊才绝艳的反派吗,每次他们死的时候总让你撕心裂肺,作者会给他们不一样的结局。
  • 重返星际时代

    重返星际时代

    陈默重生到132年前的2116年,此时人类宇宙科技刚刚处于萌芽中。拥有超领域科技技术的他,如何在这个即将面临未知灾难的空间内生存发展?书友群:523138346
  • 我欲封天

    我欲封天

    我若要有 天不可无 我若要无 天不许有! 这是一个起始于第八山与第九山之间的故事 一个“我命如妖欲封天”的世界!这是耳根继《仙逆》《求魔》后,创作的第三部长篇小说《我欲封天》
  • 洛克菲勒自传

    洛克菲勒自传

    洛克菲勒的巨额财富来源于他谨慎地利用每一枚硬币,一分钱也要用在恰当的地方,这也许是洛克菲勒构建起如此庞大的财富大厦的秘诀。洛克菲勒回首往事,重拾记忆的片段,讲述那些大大小小的耕耘与欢愉。本书是一部深入挖掘洛克菲勒内心世界和完整展现其人生经历和丰富的商战阅历的作品。将洛克菲勒身上所发生的逸事结合他的人生理念,生动揭示出令洛克菲勒受益一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并解密其成功之道。
  • 网游之机甲联盟

    网游之机甲联盟

    倒塌的高楼,扬起的尘土,四处散落的钢筋混凝土,原本热闹的城市此时已成废墟。一头狰狞恐怖的巨型钢铁蜘蛛此时正悄悄的藏匿在一处隐蔽的地带,机械眼中冒出的红光在不断的搜寻猎物。一台高大的机甲正在城市废墟中搜寻着什么,一副小心翼翼的模样。隐蔽多时的机械蜘蛛猛然跃起,锋利的腿刺上冒着森森寒芒,狰狞的口腔中露出根根炮管。机甲好似一点没有察觉一样,等到机械蜘蛛口腔内炮火轰鸣的时候,机甲利落的一个战术走位将之躲开,随即手中重达18吨的长剑重击斩下!............流畅的曲线,棱角分明的线条完美的展示机甲的机械美感。这台机甲静静地藏在高地之上,没有任何的气息,就连引擎的轰鸣,核心熔炉的躁动都没有丝毫,就像是一台无人驾驶的机甲。但他两只动力手臂正在稳稳端着的枪械告诉着众人,他是在狩猎。忽然之间,核心熔炉发出狂暴的怒吼,引擎的轰鸣声响彻四方,一枚子弹从枪械中快如闪电般的从枪械中射出!十公里外,一台机甲正欲将手中的屠刀递出,下一刻,他身上的护盾陡然破碎,一颗子弹直接轰入他的驾驶室。...............一年后,许落站在了《机甲世界》竞技的最高舞台之上,捧起了最高荣誉的奖杯,同时开启了一段传奇。
  • 茶花女(英文版)

    茶花女(英文版)

    《茶花女》是法国19世纪著名作家大仲马的儿子小仲马的代表作,发表百多年后,已被公认为世界文学经典名著,同样也成为了西方精神文化生活中的必备品。这个版本也同样成为英译本的最经典的范例版本。故事主人公是个年轻的小伙子,他与妓女玛格利特发生了爱情。而小伙子的父亲却不同意这段感情有任何结晶。于是,大加阻挠。因此,产生了一段感人肺腑的爱情故事。这段包括了希冀、爱恋、怜悯和宽恕等人性中的大问题,也对社会阶层进行了很有角度的分析与揭露。
  • 凤尘天下

    凤尘天下

    她五岁亲眼目睹父母惨死,被带到叱血堂成为少主,十年的时间,让江湖人人胆怯,赤瞳红发又让人不禁沉沦美色。他一国之君,被人威胁却当了她仇人的儿子,墨发三千,迷倒万千少女,却只倾心于一人。当他们相爱,误会重重,又该如何卷土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