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09500000020

第20章 极数知来

《系辞传》中说,“《易》有圣人之道四焉”,“以言者尚其辞,以动者尚其变,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占”。“占”,就是“筮占”。筮占重视数的推衍,所以《系辞传》谓“极数知来之谓占”。“极数知来”就是根据数的推衍,预测事物的发展变化。站在今天的立场,这种筮占,迷信的成分居多。不过,“占筮这种迷信,又有自己的特点,即意味着人们不甘心听任命运的摆布,想预知自己未来的前途,寻找避凶就吉的途径,又表现了对现实生活的向往。卜筮二法同为上古时代的迷信,但卜法求助于神灵的启示,而筮法毋宁说求助于人类理性的推断。正因为如此,《周易》和筮法终于走上了哲理化的道路”(朱伯崑:《论易经中形式逻辑思维对中国传统哲学的影响》,见《朱伯崑论著》,715页,沈阳,沈阳出版社,1998。)杨按:本章内容基本上是转述朱先生该文的观点,后面不再一一注出。。了解这些哲理,对于我们处世是很有帮助的。诸葛亮论用兵之道说:

夫用兵之道,先定其谋,然后施其事。审天地之道,察众人之心,习兵革之器,明赏罚之理,观敌众之谋,视道路之险,别安危之处,占主客之情,知进退之宜,顺机会之时,设守御之备,强征伐之势,扬士卒之能,图成败之计,虑生死之事,然后乃可出军任将,张禽敌之势,此为军之大略也。(段熙仲、闻旭初编校:《诸葛亮集》,67页,北京,中华书局,1960。)【诸葛亮:《治军》】

人们都知道诸葛亮能掐会算,历来的文艺作品、民间传说也都是这样描述的。看了诸葛亮自己的这段话,你也许会明白,诸葛孔明的能掐会算,实在不是靠几个八卦符号和几根蓍草,而是靠对天地之道、众人之心、兵革之器、赏罚之理、敌众之谋、道路之险、安危之处、主客之情、进退之宜、机会之时、守御之备、征伐之势、士卒之能等等各方面关系的详细考察。诸葛亮的过人,就在于他对易理的掌握与活用。

20.1

《周易》“极数知来”,是以对“类”的认识为前提的,在这种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类推,成为易占的逻辑依据。看下面的例子: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则各从其类也。(《乾·文言传》)

天地睽而其事同也,男女睽而其志通也,万物睽而其事类也。(《睽》之《彖传》)

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系辞传》)

其称名也杂而不越,于稽其类,其衰世之意邪。(同上)

其称名也小,其取类也大。其旨远,其辞文,其言曲而中,其事肆而隐,因贰以济民行,以明失得之报。(同上)

上述引文,都突出了一个“类”字。其中《文言传》中的这段话是解释《乾》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的。意思是:同类的声音相互感应,同样的气息相互求合;水向湿处流,火向干处烧;景云随着龙吟而出,谷风随着虎啸而生;圣人奋起治世而万物显明;依存于天的亲近于上,依存于地的亲近于下,各以类相从而发挥作用(参见黄寿祺等:《周易译注》,15页。)。

《文言传》中的这段话,目的是要说明同类相感的道理。天地之间的万物,虽然千差万别,乖违背异,但都归属于不同的类,并各按其类,分别显示它们的特性和功能。这即是“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君子据此就可以“类族辨物”,“极数知来”。《易传》认为,《周易》中的卦爻辞句及其所讲的事,就是用来比拟某一类事物的。其称名虽小,所代表的那一类事物的外延却很广。其辞句虽出于文饰,其意义却很深远。其言辞虽然委曲,却切中事理。所讲的事项虽然很广泛,道理却深刻而幽隐。因此,能够帮助人们了解得失、吉凶之理。

以这样的分类为基础,《周易》强调依据卦爻辞所讲之事,推测来事之吉凶。《易传》将这种方法称之为:“夫易,彰往而察来”,“蓍之德圆而神,卦之德方以知”,“神以知来,知以藏往”。朱熹解释说:“一卦之中,凡爻卦所载,圣人所已言者,皆具已见底道理,便是藏往;占得此卦,因此道理以推未来之事,便是知来。”(《语类》卷七十五)这是说,占验是以往验而知来事。而往验所以能知来事,因为它与所占之事为同类事物,因而可以从其所蕴涵的道理中类推出另一事项的动向。用近人严复的话说,这就是“据公理以断众事,设定数以逆未然”。

20.2

除了对“类”的认识外,《周易》的“极数知来”,还基于对“变”的理解。《周易》强调“变”,强调“唯变所适”,即指从变化的观点考察一切事物。具体来说,《周易》中所谓的“变”包含多方面的内容。例如卦爻象的变易。如一卦可以变为另一卦,八卦和六十四卦都可以互相转化,吉凶就寓于这种变化之中。例如《乾》卦初至上均由阳爻组成,《遁》卦则初、二为阴,三至上为阳(见图)。由《乾》转化为《遁》,可以看做是阴类的事物在不断地浸剥阳类的事物,而阴类象征小人,阳类象征君子。据此人们就可以判断其发展方向是吉是凶。

又如,人事的吉凶祸福可以互变。《周易》作为忧患之作,目的是叫人迁善改过,趋吉避凶。其筮辞中多设悔、吝、咎、利、吉、凶等占断之辞,就是为了提醒人们谨慎自守,及早发现“过”,并尽快改“过”(参见内编“迁善改过”)。所以《系辞传》说:“知变化之道者,其知神之所为乎。”能“知神之所为”,也就能“极数知来”。

“知变化之道”,“知神之所为”,并不是一项简单的事情。但《周易》在这方面也为我们提示了一些颇具规律性的东西,这就是《易传》中提出的“变化日新”说、“阴阳流转”说、“刚柔相推”说和“阴阳不测”说。根据这些观念,人们就可以从事物的变化中把握吉凶之理。如“变化日新”说强调事物的变易永无止境或终结。所谓“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人们如果能从这种变化和日新的观点看待一切事物,就能顺应潮流,避免因循守旧。相反,如果认识不到这一点,该变之时不能变,就会被事物发展变易的大潮甩出轨道而致凶。

又如“阴阳流转”说强调事物变化的基本形式是阴阳互相推移和转化。它提醒人们要从对立面相互转化的观点观察事物的变化,以抓住有利时机,因势利导,趋吉避凶。例如:

楚庄王欲伐晋,使豚尹观焉。反曰:“不可伐也。其忧在上,其乐在下,且贤臣在焉,曰沈驹。”明年,又使豚尹观,反曰:“可矣。初之贤人死矣,谄谀多在君之庐者,其君好乐而无礼,其下危处以怨上,上下离心,兴师伐之,其民必先反。”庄王从之,果如其言矣。(刘向:《说苑·奉使》)

楚庄王伐晋之所以成功,根据就是彼此之间的条件变化。如果他在“其忧在上,其乐在下,且贤臣在焉”之时伐晋,必然会遭到失败。而他之所以能够等到“谄谀多在君之庐者,其君好乐而无礼,其下危处以怨上,上下离心,兴师伐之,其民必先反”之时兴兵,也恰好说明他有把握对立面相互转化的聪明才智。

又如“刚柔相推”强调事物变化的源泉在于其内部对立面的相互作用。它要求人们从事物的内部,特别是其两端的交合中,寻找变化的原因,而不是从外部或两端排斥和斗争中考察变化的原因。“阴阳不测”说强调事物的变化既有客观的规律,又无固定不变的模式。人们如果对此有所认识,就可以避免一成不变的思维方式,而做到“唯变所适”。

20.3

《周易》还强调以阴阳互补的观点,观察事物的存在和发展。例如《周易》的卦象,由阴阳爻象配合而成,八卦分为四个对立面,六十四卦又是三十二个对立面,就表现了阴阳互补的特征。《易传》依此提出“一阴一阳之谓道”的命题,从阴阳互补的观点论证了事物普遍存在的规律。如说:

乾坤其易之门邪?乾,阳物也;坤,阴物也。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以体天地之撰,以通神明之德。

“阴阳合德”,说明宇宙间的万事万物均含有阴阳两方面的德性。“刚柔有体”,说明阴阳两方面的组合又有其体制。《周易》就是通过卦爻之间的阴阳关系体现天地之间的规律,类通日阳月阴的品德。人们通过《周易》,就可以掌握阴阳互补的规律,从而全面观察、分析问题,避免发生错误。我们这本书的有关论述,已经涉及到了这方面的问题,如前面讨论屈伸、同异、损益等问题时我们所说的坤顺与乾刚之间的对立统一,就是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阴阳之间的互补关系。

当代易学大家朱伯崑先生将《周易》中的阴阳互补观分为三个方面,即阴阳相依,阴阳相济和阴阳和谐。阴阳相依是指阴阳相互依存和渗透,具体说就是宇宙中无孤阴孤阳的事物,均由阴阳两方面和合而成。事物存在的这一特性要求人们在考察和分析问题时要注意抓住阴阳两端,以免犯片面性的错误。现实生活中,我们之所以常常把自己陷入被动局面,往往与不能全面看问题有关。“屈伸有度”一章谈到的“只知其一,不知其他”就属于这方面的问题。

阴阳相济,指阴阳性能相通相资、相互补充,即相反而相成。相通,就是阴阳性能虽相反,但可以相交相感,共成大业。如《泰》卦《彖传》所说“天地交而万物通”,《咸》卦《彖传》所说“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相资,就是相互资补,不是相互敌视、一方吃掉另一方。如《乾》、《坤》两卦《彖传》所说“乾元资始”、“坤元资生”;如《系辞传》所说“乾知大始,坤作成物”,《说卦》所说“乾以君之,坤以藏之”等。阴阳相济的原则,要求人们依阴阳互补即相反相成的原则,处理自然、社会以及精神生活中的对立面。本书内编所讲的“利以合义”,外编所讲的“屈伸有度”、“求同存异”、“裒多益寡”等都可以说是这一“相济”原理的反映。

阴阳和谐,指事物发展的最佳状态为对立面的和谐相处或协调为一,而不是分裂或同归于尽。如《乾》卦《彖传》说:“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乾卦六爻皆阳,每一爻皆有自己的规定性,但各爻之间处于高度和谐的状态,而不是逞其刚强,相互侵犯。阴阳和谐的原则要求人们处理对立面的关系时,应以协调为重。本书内编所讲的“中正和合”,外编所讲的“交感比应”等,都从一个方面反映了阴阳和谐的原理。

总之,阴阳互补观承认对立面的对抗和斗争,但以其为到达或实现更高层次和谐的步骤或手段。这对于我们处理现实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是很有启发意义的,其中表现出了高度的生活智慧。掌握了这些智慧,就可以从阴阳之间的相依、相济及和谐中,找到成就自我、趋吉避凶的途径。

20.4

《周易》讲变,讲阴阳之间的互补,更强调从普遍联系的观点,观察个体事物的地位和作用。可以说,重视整体,重视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是《周易》提示给我们的又一生活智慧。

《周易》的整体观念表现在多个方面,就《易经》说,编者将筮辞系于卦爻象之下,即表示一卦六爻为一整体。就每一卦的卦爻辞看,大多数的卦体现某种中心观念,而且各爻辞之间多存在某种联系。如《乾》从初九潜龙勿用到上九亢龙有悔,《咸》卦从初六感其拇到上六感其口舌,都反映了一种整体思想。如《咸》卦:

咸其拇。(初六)

咸其腓,凶,居吉。(六二)

咸其股,执其随,往吝。(九三)

贞吉,悔亡。憧憧往来,朋从尔思。(九四)

咸其脢,无悔。(九五)

咸其辅颊舌。(上六)

“咸”通“感”。卦中从初到上依次为拇(足之大趾)、腓(小腿肚)、股(大腿)、脢(背脊肉)、辅颊舌(牙车、腮、舌),这是以人身之整体取象,表现整体观念。

就《易传》说,《彖传》和《象传》对卦辞的解释,即视每卦为一整体。《序卦》探讨六十四卦的相互关系,又视六十四卦为一整体。《彖传》提出的爻位说,如中位、当位、应位、承乘、往来等,都在于说明六爻在一卦中的地位及其相互联系。一卦为一整体,六爻为其部分,探讨六爻之间的相互关系,就是探讨个体之间的普遍联系。本书外编的“时止时行”、“当位处顺”等即是论说这方面问题的。

此外,《易传》中特别强调的三才说、八卦说等,也都集中体现了事物之间的整体性及其普遍联系的特征。三才说取人居天地之中之义,初、二为地,三、四为人,五、上为天,以一卦六画象征宇宙整体。天地人为其部分,各有其遵循的法则。这种将天地人联结为一体的观点,要求人们辩证地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即人与自然相互依赖、相互影响,人既不能破坏自然,又不能因循自然,人与自然应并存而共荣。这对于今天提倡的环境保护是非常有利的。

八卦说强调八卦各有其功用,但又相互联系,成为一个整体,分别表现着自然现象的普遍联系。如《说卦》中提出的八卦取象说和方位说:

帝出乎震,齐乎巽,相见乎离,致役乎坤,说言乎兑,战乎乾,劳乎坎,成言乎艮。万物出乎震,震东方也。齐乎巽,巽东南也。齐也者,言万物之絜齐也。离也者,明也,万物皆相见,南方之卦也。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向明而治,盖取诸此也。坤也者,地也,万物皆致养焉,故曰致役乎坤。兑,正秋也,万物之所说也,故曰说言乎兑。战乎乾,乾西北之卦也,言阴阳相薄也。坎者,水也,正北方之卦也,劳卦也,万物之所归也,故曰劳乎坎。艮,东北之卦也,万物之所成终而成始也,故曰成言乎艮。

八卦各居一方,统领四季,各自发挥其作用,生化和成就万物。这是以八卦的方位解释大陆气候变化的规律及其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将时间和空间联结为一个整体。这种观念要求人们从气候变化和地理方位考察生物和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条件及其变化过程,同样反映了人与自然的整体特征。

总之,《周易》强调整体,追求世界的普遍联系,重视个体事物变化的过程及其功能以及在整体中的地位。这对于我们在环境中把握自我,处理人与所处环境的关系是很有启发意义的。我们常说,一卦是一个大背景,其中每一爻所表现出来的吉凶悔吝,都与这一大背景有关。六十四卦也是一个大背景,其中每一卦所表现出来的否泰休咎,又都与此一大背景密不可分。我们每一个人,其一生的生活和活动,也都摆脱不了各种错综复杂的关系,因而也就离不开各种大大小小的背景。《周易》讲阴阳,讲阴阳之间的流转与变化,讲对立面的统一与和谐,正是为了帮助人们处理好这些复杂关系。《周易》的“极数知来”,秘密也正在这里。

同类推荐
  • 庄子心悟

    庄子心悟

    读庄子的那一种智慧。面对众生在物欲横流中的烦躁不安和无所适从,庄子转过身来,恳切而真诚地告诉人们应该如何自救解脱,如何保持心灵的安宁清静,如何保持自身的清洁自尊,从而由安而顺,由顺而游,达至逍遥大通之境。
  • 从成语典故看《易经》生存智慧

    从成语典故看《易经》生存智慧

    我们如何才能读懂古老而神秘的《易经》呢?《易经》的道理,对于我们今人有什么意义呢?《易经》中的智慧和我们日常生活的连接点在哪里呢?有没有一种东西能够更通俗地让我们认识《易经》中的智慧呢?有,这就是中国文化中的“成语典故”。 本书就从出自《易经》或与《易经》密切相关的成语入手,为您通解《易经》的符号,探求《易经》的智慧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法则。
  • 每天读点《孙子兵法》

    每天读点《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言简意赅,具有高度的哲理性,除了少数篇章谈及具体战争问题外,其余均可以“原则”视之。今天,人们不仅在战争行动时依赖它的指导,而且在进行政治、经济乃至体育竞赛等种种活动时也可从中得到启迪。本书从《孙子兵法》中挑选出近百个影响深远、含义丰富的句子,分为战争、将才、治兵、谋略、攻防、制胜、机变、虚实等章节,对孙子智慧进行解析,其中既有原文、译文,还有历代论引、兵法札记、人生感悟,能让大家更清楚地了解孙子的思想。
  • 思维补丁:修复你的61个逻辑漏洞

    思维补丁:修复你的61个逻辑漏洞

    古代哲学家曾说,人是理性的动物。但随着哲学、生理学、心理学、行为经济学等领域的学者的研究,发现在人的潜意识中存在不为自己意识到的偏见、谬误和错觉,比如先入为主、事后诸葛亮、对人不对事(因人废言)、多数人说的就一定是对的、迷信权威,等等。本书总结了在我们的思维中存在的61个偏见、谬误和错觉。针对每一个问题,作者用一篇生动的文章来介绍这个问题在我们生活中的表现,哲学家、生理学家、心理学家、行为经济学家怎样通过思考或实验来解释它们产生的原因、在历史上或现代生活中有哪些典型的案例,以及我们如何才能克服这些偏见、谬误和错觉。
  • 自在

    自在

    《自在》——星云大师的人生智慧课,一则则禅师的故事、体验、顿悟,蕴藏着无限的生命启示,让你化迷为悟,启迪你茫然的思绪。它并不是深不可知的玄理,更不是怪力乱神的现象,而是一口清浅易尝的心灵活泉,它能开展宽阔的心胸,创造智能。
热门推荐
  • 创世录之息壤

    创世录之息壤

    神秘莫测的地球内部,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恐怖世界?地狱和妖魔是否真的存在?人类何时才能掌握一探究竟的科技能力?几十年后的未来世界,男主和他的伙伴,在先进科技的支持下,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离奇世界大冒险,挑战诡异空间的异兽灵怪,见证传说时代的创世大神,探寻远古文明残留的遗迹,破解宇宙高维度能量的终极奥秘,还原星球每一次浩劫和重生的神奇故事。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
  • 最强星界系统

    最强星界系统

    少年赵羽被害却意外穿越异世大陆,在宗门林立,妖兽横行的大路上只有一个法则!那就是弱肉强食!赵羽却系统加身,各种绝强功法,无数武技法宝,铸就赵羽无敌之道!
  • 怪胎学院之超级大脑

    怪胎学院之超级大脑

    谁能想到,在网络世界纵横无敌,未尝败绩的不败神话“白水”居然是一个平凡城市一所平凡高中的一名“平凡”学生;在因缘巧合之下,程皓泉因为发达的大脑被录取进了一所全是“怪胎”的大学之中,且看他如何步步为营,击败各路强敌,成为未尝败绩的“怪胎”神话。
  • 女性完美保养百科全书

    女性完美保养百科全书

    现代社会中,女性的角色经常是身兼数职于一身,既要确保工作出色,又要照顾好家庭,可谓既要出得厅堂,又要下得厨房。但现实中细心观察不难发现,女性在辛勤工作、勤俭持家的同时,往往更容易忽视自己的健康问题。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就在于进行多方面的保养。通过调养身体,预防疾病侵蚀,通过保养容颜,留住青春与美丽,通过心理调适,享受幸福生活……
  • 爱你终将成暗殇

    爱你终将成暗殇

    十年,两个字,却是江黎梦的一生。十年,那么长,我还是追不上你。靳泽川害死了他最爱的女人,所以他用他的命去赔偿。鱼的记忆只有七秒,所以我对你的爱也很短。
  • 部门主管手册

    部门主管手册

    在企业管理或党政机关等各类组织序列中,部门主管是纵向管理工作中的"传送带",又是上下级关系的"夹心饼"。一旦你置身于此一,你必须首先了解你现在所在组织中该扮演的角色及必须完成的任务须实现的组织目标。为此,你头脑中应该有一个具体可行的"图不管是在个人形象上,在管理技能上,还是在上下级关系上,都应一套完整的思路。你是谁?你在做什么?你将怎么做?你打算做到什度?这些简单的问题显然不能作出像以往那样简单的回答。
  • 冷口味心理学

    冷口味心理学

    《冷口味心理学》这本书以心理学规律和理论知识为依据,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我们介绍各种出彩的心理学领域中所涉及的“冷”知识。这些知识包含心理学规律、心理学依据、心理学效应、心理学现象等,同时用生活中的事例揭示了心理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如性格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社交心理学、管理心理学、成功心理学、经济心理学、爱情心理学、情绪心理学等内容让你听上去认为觉得很冷门,那么这本书就是对这些冷”知识最好的解读。本书用简练通俗的言语和生动有趣的案例,从理论到实践,全面阐述了冷口味心理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之道,帮助读者掌握并运用冷口味心理学的理念和规律引导自己走向成功,实现幸福人生。
  • 向美而生,向上而行

    向美而生,向上而行

    小富女著的《向美而生 向上而行》内容分为六个篇章,囊括了作者对美丽的梯度理解和点滴印证。外形修炼篇讲述了“变美”这件小事情,生活方式篇提出活得美丽才是头等大事,岁月成长篇进一步论证了向美而生的一千零一种可能,人物篇以历史女性的角度阐述美的内涵,梦想篇指出美丽是永不放弃的向上力,养育篇补充说明养育是一场自我的修行。简而言之,本书展示了新时代女性的成长模式,帮助处在迷茫中的女人建立强大的自我完善系统。
  • 职工爱岗敬业教育手册

    职工爱岗敬业教育手册

    这些知识内容具有很强的系统性、指导性和实用性,简明扼要,易学好懂,十分便于操作和实践,是广大企事业单位用以指导职工文化建设与素质修养的良好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