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74500000013

第13章 内战爆发

燕王经营北平已多年,手下燕军已经是帝国战斗力最强的军队,北平周围中央军的迅速溃败也就不难理解,而且因为燕王的人脉熟络,还有不少中央军投降燕军,进一步增大燕军的实力。

既然要谋反了,总要找一个谋反的理由吧,其实理由很好找,翻翻史书就知道了。对于燕王其实不需要翻史书,翻翻《明皇祖训》就知道了,朱元璋为了防止后世子孙变质,特点刊印《明皇祖训》,世人都喜欢搞些表面文章,朱元璋也不例外,可在《明皇祖训》中记载了一条,也就是如果朝中出现了奸佞,各地藩王有权力带兵进京勤王,朱元璋封王除了戍边外,也是为了防止江山变色,可这条记录给朱棣的谋反提供了借口,而且还是合法的借口。的确,朱元璋在世的话也会支持朱棣这样做,黄子澄、齐泰的做法已经超出了一个人臣的本分,建文刚即位,大明皇族便已是刀光剑影,这虽然出自建文帝的圣裁,但齐泰、黄子澄的推波助澜也不无作用。

建文元年七月,朱棣打起了“靖难”的大旗,并发布对建文本人和黄子澄、齐泰一系列的指责,这些指责在当时看起来似乎比黄齐的削藩和方孝孺的周礼更能争取人心,的确,从那个时期起,人心便已开始微妙的向燕王转移。

为了平叛,建文启用了老将耿炳文,建文为什么要用耿炳文?因为建文的姐姐嫁给了耿炳文的儿子,建文帝将平叛权交给耿炳文后便接着跟方孝孺鼓捣复古改制了,对于建文来说,燕王造反也许是好事,因为他也可以名正言顺的处理燕王了。

耿炳文的失败是必然的,双方在北平附近进行了一场主力会战。耿炳文失败后,在黄子澄的推荐下,建文启用了李景隆接替耿炳文指挥。李景隆从山东德州挥师进攻北平。而此时大明辽东军开始破关南下,攻打永平府,永平是个非常重要的地方,是北平的东门户,一旦永平被攻下,辽东兵就可以随时攻打北平。此时的形势对于朱棣来说已是形如危卵,南边有李景隆的几十万大军,东边有已经破关的辽东军,朱棣正陷入夹击之中,此刻正是朱棣一生中最黑暗的时候,朱棣很快冷静了下来,他知道对付李景隆的大军最好的办法是拖,而已经入关的辽东兵才是最大的威胁。朱棣将一部分军队留下守城,自己带着精锐去驱赶辽东军,为了提高防守的效率,朱棣撤除了北平城外一切守军,集中力量防守北平,并把守城的任务交给了长子朱高炽,自己带着次子出发。朱棣的这一防守策略十分正确,可惜200多年后的人们不明白这个道理。

朱棣的心里也没有底,但他只能这么办,他寄希望于儿子朱高炽能够守住北平。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朱高炽守北平的局势跟当年的朱文正守洪都的局势如出一辙,无论朱棣如何的心乱如麻,此刻的他只有冷静下来稳扎稳打。朱棣迅速击退了南下的辽东兵,这时候北平的攻防战打得正激烈。当他得知他的儿子防守北平正严密,朱棣又做出一个大胆的决定,他带着军队往北奔袭至关外的大宁,收缴宁王朱权的军队,那里有精锐的朵颜部蒙古骑兵。

朱棣带着宁王的军队轻而易举的击溃了已经攻城三个星期的李景隆大军,此时的朱棣已经有了完全可以对抗朝廷的本钱。

李景隆兵败后退回了德州,双方歇息了近半年。建文二年四月,李景隆率三十万军队再次北上,护国军和朱棣的十万叛军在白沟河展开了最大规模的一场主力会战,李景隆再次败北,退到德州。这次朱棣开始了穷追不舍,李景隆又退到济南,朱棣又追到济南,在济南朱棣遇到了真正的对手——都指挥使盛庸和布政使铁铉,朱棣围城三月而不破。这是一种奇怪的现象,为什么奇怪?因为对于朱棣这样一个反叛者,帝国竟然没有援军来支援,这也就说明朱允炆能控制的资源其实就是济南城的守军,朱棣越打下去越胆寒,这时候他做出了一个愚蠢的举动,退回了北平。

朱允炆立即任命盛庸为平燕将军,总督平叛兵马,盛庸随即跟朱棣大战东昌,朱棣再次战败。从建文元年七月朱棣起兵以来,一直到建文三年底,朱棣一直在北平附近晃悠,打不开局面,朱棣本来的策略是稳扎稳打,拿下山东后,再南下安徽攻取南京,可几年下来,朱棣明白如果继续这样搞下去,不仅济南打不下来,就是德州也拿不下来,而一旦建文醒悟过来,硬调各地人马围剿,自己将死无葬身之地,如今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越过山东,直取南京。

朱棣在赌,他赌的就是帝国的军队不要来插手这件事,朱棣在三年的战争中已经捕捉到了这一点,所以他才敢这样做。

从建文四年(1402年)正月起,朱棣率领不足十万的人马开始从北平出发,绕过德州渡过黄河进入徐州,驻扎在山东境内的中央军得知消息后,开始在后追赶,双方在安徽境内大战一场,中央军失利,接着,燕军攻破淮河上的盛庸防线强渡淮河,进入南方,接着攻下扬州,抵达浦口,此时盛庸的水军正在长江上布置防线跟燕军对峙。

很不妙的是盛庸手下的都督佥事陈瑄叛投燕王,保卫南京的最后一条防线破产。此时南京城内有两种不同的声音,黄子澄和齐泰力主守城,李景隆和兵部尚书茹瑺力主谈判,已经到了这个时候还怎么可能谈判呢?

最终李景隆打开了城门,迎接燕王入城。李景隆为什么要打开城门?因为没有办法,此时各地的兵马已经不愿意拱卫南京,建文只好在南京附近招募义兵守卫南京,这些毫无作战经验的新兵如何能够守卫南京。

就这样,朱棣进入南京承继大统。

当朱棣进入南京城后看见的是熊熊大火,建文皇帝的结局究竟如何已经不再重要,中国的文官们试图改造中枢的努力只能是以失败而告终,明王朝的政治特点在一定程度上重回洪武之治的轨道。

建文帝失败的原因不是由于朱棣多么睿智,也不是由于燕军战斗力多么强,而是由于建文帝手中掌握的资源太少,无人愿意帮助平叛。虽然李景隆、盛庸带兵平叛,但他们更多的是出于道义上的帮助,真正对建文忠心耿耿的大约便是那帮文臣。

从持续四年的内战可以看出,建文能够调动的也就是李景隆和后来盛庸率领的那支军队,当朱棣的一支孤军从北平南下的时候,竟然没有一处勤王之师前来拦截,这就说明这些将领都在隔岸观火。

所以削藩先削谁,后削谁已经不重要了,复古不复古已经不重要了,井田制究竟要不要恢复也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对于一个继任者来说如何快速的掌握兵权,让各地的驻军统帅忠于自己,而建文一系列的政策失误最终葬送了自己。

建文的削藩跟景帝的削藩有异曲同工之处,都是在形势还不成熟的情况下受到文臣的蛊惑,但景帝手中掌握的资源要比建文多的多,景帝有梁王做屏藩,有周亚夫、李广等平叛大将,而且建文跟景帝在削藩前后的态度也惊人的相似,先是锐意削之,待天下突变又优柔寡断,可以说这两位皇帝时而积极、时而消极。

封藩跟儒家的礼治是相抵触的,儒家奉行干涉主义,主张通过维护君主的权威来实现干涉主义,而藩王制度恰恰影响到了儒家的干涉主义,这也是汉明两代儒臣皆力主削藩的原因。贾谊的《治安策》深刻论述了这种盛世下的末日危机。

“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方今之势,何以异此。” 贾谊的《治安策》深刻论述了这种盛世下由于藩王制度而潜伏的末日危机。

不光如此,苏轼也针对削藩问题发表了一番议论,苏轼在《晁错论》的开篇提到世上最难办的事情是表面上一片太平,暗地里却埋藏着隐患,实际上就是指封藩。接下来苏轼指出要想成功的削藩必须具备三个前提条件:第一,要把削藩这件事情搞清楚,也就是要对敌我双方的力量进行科学评价,要清楚削藩的后果;第二,一旦由于削藩而带来了后果,就不要害怕;第三,削藩要讲究循序渐进。苏轼在提出这三个条件的基础上也点明汉代的晁错是不适合做这件事情的人。

建文皇帝在没有掌握军权的情况下过急过快的削藩,是建文皇帝失败的根本原因。无论你承认不承认,朱棣的造反是被建文皇帝所逼迫,造成此种局面的责任在建文而不在朱棣。虽然建文皇帝失败了,但建文皇帝的仁政、礼治在明初的政坛上留下一抹余辉,这对朱棣日后的施政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同类推荐
  • 全面战争之一岁出走记

    全面战争之一岁出走记

    全战三国一岁的孩子居然会野心勃勃只身出走究竟为何?出走之后又如何立足?原来如此!
  • 水浒齐文帝

    水浒齐文帝

    王伦一问:“我的心腹在哪里?”天下万千声音:“我们都是您的心腹!”且看水浒原著里嫉贤妒能的王伦,如何一统天下吧
  • 乱世人屠

    乱世人屠

    江湖不是打打杀杀,江湖是人情世故。一个家族的弃子。一个纷乱的江湖。一个分裂的天下。江湖,庙堂,人情。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乱世的人屠,盛世的贤臣。看家族弃子如何另起天地,搅动整个天下。
  • 国破山河在

    国破山河在

    萨苏编著的《国破山河在》讲了一部抗战史,本书的作者翻阅大量的资料,使我们更全面地了解抗日战争的历史,历史已经过去,现在走在大街小巷,依然可以看到当年那场战争留下的种种痕迹——都市中随处可见的慰灵碑、墓园中大片四棱尖顶的墓碑,都在无言地述说着对那场战争渐渐消逝的记忆。
  • 三国之凉人崛起

    三国之凉人崛起

    汉失其鹿,谁人逐之。凉州大马,横行天下。霸西州虎视中原,凉人少年志问鼎。幽幽羌管,奏一曲豪杰勇士共谋江山。道一句:凉人悍勇,天下英雄谁人敌?
热门推荐
  • 成方切用

    成方切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妖孽君主的宠妃

    妖孽君主的宠妃

    她是和亲的公主亦是南毓送给西祈的礼物是礼物就该起到摆设的作用既然嫁了都嫁了,与其当个弃妃、怨妃,不如——“你真的不怕本王么?”他盛满星光的琥珀色绿眸灼灼地凝视着她。“为何要怕?”她圈住他的脖颈,嫣然反问,笑靥如花。她的志向可是很伟大的:我就是要你为我画地为牢,当你一世的宠妃。独一无二,独宠一生。什么后宫佳丽三千,七十二院妃嫔,统统嫁人去吧~~~妖孽君主呼延迄,只能是她宠妃顾沫白一个人的!片段一:她被五花大绑地捆到他的面前,爱妃在前他没将她认出。眯着那双魅人的琥珀绿眸,她命令道:“抬起头来。”“怎觉得这般眼熟”。她故意惹人遐想,无限暧昧地语调回道:“王上,您还记得那晚,醉倒在您怀里的顾沫白吗?”哼!她要是细作,那夫君你就是共犯!片段二:“爱妃,如果你不想出事的话,本王劝你还是尽快起身得好。”“什,什么?”顾沫白眼神迷离地呆呆地望着好像在隐忍着什么的呼延迄。咦?下面怎么有东西抵着自己。硬硬的,还会动的东西…..顾沫白马上意识到了抵着自己下面的到底是什么东西,急忙双手捧着自己发烫的脸,跳开去,指着呼延迄道,“你…你…你。”片段三:顾沫白立即兜紧自己的衣领,步步后退。这一次呼延迄眼明手快的拉住又想要逃跑的她,稳稳地按住她的双肩,逼她在他的大腿上坐好,嘴角勾起一抹邪气的笑容,用无限魅惑的声音勾沉声道:“爱妃,上次是荒郊野外,本王只好作罢,这次…..你就从了本王吧。”【宠文,不虐身,也不虐心。走唯美路线,一对一。喜欢虐文的甚进,宠文爱好者尽管来哈!】——————————————简介无能,不能充分概括剧情:情节丰富、独特新颖,精彩不容错过!胭脂读者交流群:71524530推荐朋友的书:宠妻惑君心:等到荼靡花开:前夫,别缠我:绝世医妃:重生之独宠吸血妃:王爷的失宠弃妃:皇牌弃妃太枪手:
  • 漫威之黑暗降临

    漫威之黑暗降临

    接触剧情人物满足系统启动条件,系统启动中……1%……50%……99%……100%……获得新手礼包:随机抽奖一次。恭喜你获得暗暗果实。 第一次写肯地是写的不好的,但是还请不要骂。
  • 天使骊歌

    天使骊歌

    一位异时空的天界公主,在人界遭遇了爱情,结果却被所爱的人背叛、伤害,眼泪之后是坚强,她回到天界,平定了天界之乱,当她满怀希望重新回到人界见她所爱之人时,等待她的却是他的死亡……,究竟小说中的爱情最终能不能有完美的结局,我想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爱情过程中的感悟以及你看小说的心情,谢谢每一个正看着小说和即将看我小说的人!寂寂红尘,默默人生,衣香鬓影,痴念执着,只为一人。天使是我们心中美丽的幻影,是我们对美的坚持,所以,请别让心中的天使远去,而《天使骊歌》是一盏清茶,没有冰淇淋诱人的香浓冰甜,它适合慢慢尝细细品,齿颊留香之余,你会在茶香水汽中依稀见作者沏茶时的冰心茶情。本书寻求出版,请联系QQ:381978488email:sky_523@pgsk.com
  • 菲雅公主

    菲雅公主

    神族与魔族的混血公主,菲雅,一个不为神魔接受的私生女,在爱恨的夹缝中,她是否能坚强成长?色色的小白,可爱的小火龙,还有忠诚的伙伴,各个关键人物逐一登场,混血公主菲雅最终情归何处?
  • 卓越管理者的365堂必修课

    卓越管理者的365堂必修课

    本书是为每一位有志成为管理者或正在任职 的管理者量身打造的管理成功教程,从管理 者内在的素质到外在的形象,从用人、授权 到激励、协调,从决策、战略到危机、创新 等,由浅入深地阐述了每一位管理者从平凡 到优秀、从优秀到卓越的365堂必修课,并 总结了中外著名企业经典的管理案例,提炼 出世界一流管理者的管理箴言,提供了管理 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难题的解决方案。通 过本书,你可以使你的管理生涯更富有活力, 极大地提升你作为管理者的人格魅力,迅速 提升自己的管理能力,从而在最短的时间内 成为一名卓越的管理者!
  • 娇俏小医妃:兽欲王爷,来种田

    娇俏小医妃:兽欲王爷,来种田

    医毒事假掌生控死,一招沦落不能修炼废物,且看她强势逆袭。
  • 听说我命里缺你

    听说我命里缺你

    游戏论坛贴:一叶一世界是个人妖号,他说爱着花大爷却和山有木林成为伴侣!正点来了,一叶一世界到底是不是双插头?!宋知叶:“……”我是女的!女的!女的!-初见时,林琛:你好,我是山有木林。熟悉后,“你怎么拒绝视频聊天了?你是不是有别的狗了?”这是一本具有身高差的恋爱故事,是一个南方姑娘和北方汉子的恋爱。
  • 1982:“现代派”风波

    1982:“现代派”风波

    1980年第3期的《外国文学研究》(双月刊)发表叶永义的《怎样看待西方现代派文学?》,引发了一场“关于西方现代派文学”的讨论。在新时期的初始阶段,现代派思潮的兴起,主要是朦胧诗,“意识流小说”出现于文坛的时间,则稍稍往后一点。《怎样看待西方现代派文学?》这样的命题,其实是文坛上求变革,希望从传统意识和思维定势中突围出来的一个理论选择,哪知道,《外国文学研究》的这个讨论,并没有越出外国文学研究者的圈子,在相对比较活跃的文学创作和理论批评圈子里没有得到较多的关注,因而也就没有发生较大的影响。
  • 阴阳餐厅

    阴阳餐厅

    一座传说中的黎明之城,搅得这片大地风起云涌,风云变色。一间历史中的阴阳餐厅,迫得五大家族浮出水面,再战一场,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怎知,黄雀之上,仍有雄鹰俯视。谁会笑到最后,谁又能成为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