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92000000043

第43章 子张第十九(1)

本篇共二十五章,记述孔子去世以后子张、子夏、子游、曾参、子贡等学生的言论,内容涉及为学必先做人、治学的原则和方法、学习与修身的关系、学生对孔子的推崇,以及孔子的学生传承、弘扬孔子学说等方面。

“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其可已矣”、“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贤与,于人何所不容”、“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吾友张也,为难能也。然而未仁”、“堂堂乎张也,难与并为仁矣”、“孟庄子之孝也,其他可能也;其不改父之臣与父之政,是难能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君子信而后劳其民,未信,则以为厉己也;信而后谏,未信,则以为谤己也”等章,论述了为学必先做人、学会做人是求学的根本的道理。“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君子之道,孰先传焉?孰后倦焉?譬诸草木,区以别矣。君子之道,焉可诬也?有始有卒者,其惟圣人乎”、“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等章,论述了治学的原则和方法,以及学习与道德修养的密切联系。“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仲尼不可毁也。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夫子之得邦家者,所谓立之斯立,道之斯行,绥之斯来,动之斯和。其生也荣,其死也哀。如之何其可及也”等章,是子贡对恩师孔子的评价,说明孔子在学生中有着崇高的地位,以及孔子去世后学生们传承、弘扬孔子学说的情况。

19.1子张曰:“士见危致命①,见得思义②,祭思敬,丧思哀,其可已矣。”

【译文】子张说:“读书人看到危险能舍弃生命,看到利益就想到道义,祭祀时想到恭敬,守孝时想到悲哀,这就可以了。”

【注释】①士:读书人,即知识分子。致命:授命,舍弃生命。②得:获得,得益。指利益。义:道义。指是否取之合理。

【解读】朱熹在《论语集注》中说:“四者立身之大节,一有不至,则余无足观。故言士能如此,则庶乎其可矣。”子张对读书人在不同场合应采取的态度分别提出了要求。这四项要求,正是读书人应该具备的四种德行,也是读书人立身处世的准则。在《季氏》篇第十章,孔子提出了“君子有九思”的要求,对君子的日常行为进行了规范。子张对读书人提出的四项要求,是对孔子“君子有九思”要求的总结和进一步发挥。

19.2子张曰:“执德不弘①,信道不笃②,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译文】子张说:“履行仁德却不让它发扬光大,信奉道义却不能真诚执着,这种人怎么能说有?又怎么能说没有?”

【注释】①执:施行,履行。弘:扩大。引申为光大。②笃:真诚。

【解读】子张认为,履行仁德却不能发扬光大,信奉道义却不能真诚执着,这样的人称不上君子,无足轻重,有没有都没关系。作为君子,既要做到独善其身,即履行仁德,信奉道义;还要做到兼济天下,即让仁德发扬光大,让道义深入人心,使官员、民众逐步树立仁德观念,从内心信奉道义。

19.3子夏之门人问交于子张①。子张曰:“子夏云何?”对曰:“子夏曰:‘可者与之,其不可者拒之。’”子张曰:“异乎吾所闻:君子尊贤而容众②,嘉善而矜不能③。我之大贤与④,于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贤与,人将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

【译文】子夏的学生询问子张如何交友。子张说:“子夏是怎么说的?”回答说:“子夏说:‘可以交往的就交往,不能交往的就拒绝。’”子张说:“我听到的与这不同:君子尊重贤德的人,而能包容普通人;称赞善良的人,而能怜悯没有能力的人。如果我很贤德,对人有什么不能宽容的呢?如果我不贤德,别人将拒绝我,我怎么能拒绝别人呢?”

【注释】①子夏:卜商,字子夏,孔子的学生。门人:学生。交:指交友。②容:包容。众:指普通人。③嘉:赞美,称赞。矜:怜悯。④大贤:最贤德。

【解读】据蔡邕《正交论》所说:子夏交友的面儿宽,孔子告诫他要有所选择;子张交友的面儿窄,孔子告诫他要宽容别人。可见,孔子对学生的教育因人而异,有很强的针对性。但他们都没能领悟孔子的意思,子夏认为交友的原则是可以交往的就交往,不能交往的就拒绝,缺乏具体分析和选择,交友的面儿又过窄;子张在交友上强调宽容,虽然更具实用性,但容易走向另一个极端,即由于交友不慎而造成不良后果。可见,在交友问题上孔子的观点是全面而正确的,即:既要慎重交友,又要宽容待友。慎重与宽容结合,才不会失之偏颇。

19.4子夏曰:“虽小道①,必有可观者焉②;致远恐泥③,是以君子不为也。”

【译文】子夏说:“虽然是一般的技艺,一定有可取的地方。担心它妨碍追求远大的目标,所以君子不从事一般的技艺。”

【注释】①小道:小技艺。朱熹认为“小道”指农耕、医术、占卜等,未免偏颇,不从。②可观:意思是可取。③致:达到。引申为追求。泥(nì):阻滞。引申为妨碍。

【解读】孔子兴办教育有明确的培养目标和以仁德、礼制为重点的教学内容,培养具有德行、遵行礼制、能够“治国平天下”的杰出人才。因此,子夏说君子应该追求远大的目标,不必热衷于一般的技艺。子夏所说的有可取之处的一般技艺,指唱歌、下棋、钓鱼、弹琴等有益身心的技艺。现代社会的许多杰出人才,既通晓专业知识,又多才多艺;既有远大的理想,又不因热衷于业余爱好而影响事业的发展,就体现了子夏的这一观点。

19.5子夏曰:“日知其所亡①,月无忘其所能②,可谓好学也已矣。”

【译文】子夏说:“每天知道一些新知识,每月复习一下所掌握的知识,可以说是好学了。”

【注释】①亡:通“无”,未知的。指新知识。②无忘:不遗忘。意思是复习。所能:指所掌握的知识。

【解读】子夏的话虽然平易,却提出了两个重要的学习方法,即“日积月累”和“及时复习”。首先,学习知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只能每天学习一些新知识,日积月累,积数年甚至数十年之功,才能通晓所学专业的知识,成为学识广博的专家或学术领军人物。如果不愿下工夫,耐不住寂寞,贪多图快,幻想一蹴而就,必然事与愿违,达不到预定的目标。其次,已经学习并掌握了的知识,时间久了就会遗忘,等到遗忘之后再去重新记忆,就会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所掌握的知识遗忘之前进行“及时复习”,省时省心,效果显著(现代心理学对此有专门的研究,可参阅相关著作)。可见,好学的人是懂得并能运用“日积月累”、“及时复习”的学习方法的。

19.6子夏曰:“博学而笃志①,切问而近思②,仁在其中矣。”

【译文】子夏说:“广泛学习,专心致志,恳切提问,循序渐进,仁就在其中了。”

【注释】①笃志:专心致志。②切:急切,恳切。近:切近。近思:思考当前的问题。意思是循序渐进,不好高骛远。程颐注:“近思者以类而推。”

【解读】子夏认为,一个人要成就仁德,就必须遵循博学、笃志、切问、近思的途径。广泛学习才能通晓仁德、礼制等方面的知识;专心致志才能排除各种干扰潜心学习;恳切提问才能弄清自己不懂的问题;循序渐进才能从近处、从当前入手,进而学习相关的知识,或联系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思考,从而达到举一反三、善于类推的目的。总之,能够做到博学、笃志、切问、近思,就能明白“仁”的道理,并进而成就仁德。

19.7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①,君子学以致其道②。”

【译文】子夏说:“各种工匠在作坊里完成自己的制作,君子通过学习来实现自己的理想。”

【注释】①百工:各种工匠。肆:本指集市贸易的场所,这里指作坊。②致:达到。引申为实现。道:大道。指仁德等理想。

【解读】子夏以各种工匠只有在作坊里才能完成制作为喻,说明君子实现理想、成就仁德必须通过学习的道理。子夏认为,学习仁德等知识,是实现理想、成就仁德的重要途径;一个人要成就仁德、实现理想,就必须专心致志地认真学习,而不能厌学、弃学。

19.8子夏曰:“小人之过也必文①。”

【译文】子夏说:“小人对于过错一定要掩饰。”

【注释】①小人:指行为不正派的人。文(wèn):文饰,掩饰。

【解读】由于小人品德卑劣、行为不正派,心中总有不能见人的东西,因此不能正视、承认自己的过错,总是想方设法对过错进行掩饰,以求蒙混过关。子夏是以此告诫自己的学生不要做小人,而要像君子那样,心地坦然,勇于承认并改正错误,这样既能得到人们的理解和原谅,也有利于自己的进步和事业的发展。如果一个人有过错不但不承认、改正,反而“文过饰非”(这个成语就是源于此章),这就不是君子所为。

19.9子夏曰:“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①,即之也温②,听其言也厉③。”

【译文】子夏说:“君子的神情态度有三种变化:远看的感觉是庄重拘谨,接近后感觉温和平易,听他的话感觉严厉认真。”

【注释】①俨然:庄重拘谨。②即:靠近,接近。③厉:严厉。

【解读】子夏从“望”、“即”、“听”等不同角度谈君子的神情态度,有着深刻的含义。君子庄重拘谨,是因为他坚持正道,在仁德、礼制等大是大非问题上决不让步;君子温和平易,是因为他人格高雅,以礼待人;君子的话严厉认真,是因为他内心真诚,仁爱待人。“俨”、“温”、“厉”这三种给人留下的外在印象,实际上是君子重视内在人性道德修养的结果。《述而》篇第三十八章说:“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这句话比较全面地刻画了孔子的仪态和给人的印象。可见,子夏所说的君子形象,应是他心目中的孔子的形象。

19.10子夏曰:“君子信而后劳其民①,未信,则以为厉己也②;信而后谏,未信,则以为谤己也③。”

【译文】子夏说:“君子得到信任后才去动员百姓,没有取得信任,百姓会认为在虐待伤害自己;得到信任后才去劝谏,没有取得信任,国君会认为在毁谤中伤自己。”

【注释】①劳(lào):劝勉。意思是动员。②厉:虐害。③谤:毁谤。

【解读】子夏认为,作为君子,对百姓首先要取得他们的信任,才能去动员;对国君,首先要取得他的信任,才能去劝谏。否则,就会造成误解,不能产生预期的效果,甚至会事与愿违。可见,取得对方充分的信任,是君子有所作为的前提条件。子夏的这句话也说明,作为领导者(官员、企业总裁、学校校长等等)要想在事业上有所建树,一是要取信于民,得到群众和下属的信任;二是要信任下属或群众,在明确职责、任务后,放手让他们去做,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同时也能从他们那里听到好的意见和建议,有利于工作的开展。

19.11子夏曰:“大德不逾闲①,小德出入可也②。”

【译文】子夏说:“大节不能超越界限,小节稍有出入也行。”

【注释】①大德:大的节操,即大节。闲:范围。引申为界限。②小德:即小节。

【解读】子夏的这句话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在处事方面,君子应关注大是大非问题,在原则问题上不让步,对于非原则的小问题,就不必过于计较;在待人方面,君子应看对方的大节,看他的品德人格,不能因为他有小的过失或冒犯自己的地方,就求全责备,全盘否定。子夏的这句话蕴涵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看问题应把握本质和主流的认识论的思想。

19.12子游曰:“子夏之门人小子,当洒扫①、应对②、进退③,则可矣。抑末也④,本之则无⑤,如之何?”子夏闻之,曰:“噫!言游过矣⑥!君子之道,孰先传焉?孰后倦焉⑦?譬诸草木,区以别矣。君子之道,焉可诬也⑧?有始有卒者⑨,其惟圣人乎!”

【译文】子游说:“子夏的学生,担任打扫卫生、接待客人、进退礼仪这样的事,是可以的,但这是细枝末节,根本性的大道却没有,怎么行呢?”子夏听说后,说:“唉!子游说错了!君子的大道,先传授的,就会先厌倦;后传授的,就会后厌倦。好像花草树木,各有不同的类型。君子的大道,怎么可以曲解呢?有始有终按先小后大的次序传授大道,只有圣人才能做到。”

【注释】①洒扫:洒水扫地。指打扫卫生。②应对:对答。指接待客人。③进退:指向主人引荐客人并退出时的礼节。④末:细枝末节。⑤本:根本。指根本性的大道。⑥言游:言偃字子游,故称言游。⑦倦:厌倦。孰先传焉,孰后倦焉:此句用了互文的修辞方法,完整的表达应为:“孰先传焉,孰先倦焉;孰后传焉,孰后倦焉。”(徐刚《孔子之道与〈论语〉其书》)⑧诬:诬蔑。引申为歪曲、曲解。⑨卒:完毕,终了。

【解读】子夏认为子游的观点不符合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因此进行了反驳,并指出教育学生应该从近处、小处入手,逐步达到更高的层次。正如宋代学者程颐所说:“君子教人有序,先传以小者、近者,而后教以大者、远者。非先传以近、小,而后不教以远、大也。”(朱熹《论语集注》)子夏主张从日常行为规范入手,让学生懂得仁德、礼仪的道理;然后再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分类教学,因材施教。子游则主张本、末兼顾,寓仁德、礼仪的道理于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之中。两人所主张的教学方式不同,各有其特点和优势。但对于难易程度不同、要求不同的知识,还是以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为宜。

19.13子夏曰:“仕而优则学①,学而优则仕。”

【译文】子夏说:“从政后,工作有余力,就学习深造;学习后,道德学问好,就应该从政。”

【注释】①仕:从政,做官。优:丰厚,优裕。指有余力。后文的“优”指道德学问好。

同类推荐
  • 大学·中庸(中华国学经典精粹)

    大学·中庸(中华国学经典精粹)

    《大学》将人的修身作为核心基础强调齐家、治国、平天下,而治国平天下就应该以德为本。《中庸》是儒家学说的重要典籍,儒学,特别是理学,许多概念、命题出自《中庸》,《中庸》对中华文明的形成有着深远的影响。本书将《大学》《中庸》整合编撰成了一本书《大学·中庸》,里面包含了很多先圣哲人的价值反思和体验,由此也向当代读者展示了他们卓越的思想表述才能,有着很好的阅读价值和收藏价值。本书内容有四部分组成:原文、注释、译文、读解。注释简要明了,读解到位,对读者有很好的启迪作用。
  • 棠阴比事(古典文库)

    棠阴比事(古典文库)

    《棠阴比事》是中国古代的一部案例汇编,载述刑法折狱的一些典型案例,作者是南宋宁波人桂万荣。《棠阴比事》的体例比较特殊,即把性质相近的两个案例并列连缀起来,“比事属词,联成七十二韵”“共一百四十四条”。本书译注者立足于《棠阴比事》文本,对这144则案例进行改写,使之成为通俗易懂、兼具知识性和趣味性的古代审案故事。
  • 黄庭坚集

    黄庭坚集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又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宋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曾任集贤校理、国史编修官、鄂州太守。在新旧党争中两度受谪,最后死于宜州(今广西宜山)贬所。终年六十一岁。有《山谷集》,一名《豫章集》。
  • 三言二拍精编(第一册)

    三言二拍精编(第一册)

    《三言二拍精编》是中国文学史上最负盛名的话本、拟话本小说集,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这些作品,题材广泛,内容复杂,有对封建官僚丑恶的谴责和对正直官吏德行的赞扬,有对友谊、爱情的歌颂和对背信弃义、负心行为的斥责。更值得注意的,有不少作品描写了市井百姓的生活,所宣扬的道德标准、婚姻原则,与封建礼教、传统观念是相违背的,而且其中的许多故事,至今仍为人们津津乐道。
  • 《后汉书》核心词研究

    《后汉书》核心词研究

    本书介绍了选题缘由、《后汉书》的研究概况、研究材料和研究方法。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般涅槃

    般涅槃

    一切苦难皆源于对生的渴望,对死的畏惧,对名的追逐,对利的诱惑,对情的痴情,对权的依恋,还有对力量的执着,才使的世间百相众生。一场阴谋下,整个星的生物产生的变异,一部分人类变成了丧尸,少部分人进化成为异能者,更多的普通人则是在苦难中苟延残喘。在这场人心的角逐中,到底是进化论的淘汰,还是所有人团结一起共存,这一切,皆在每个人的选择!生存无分善恶!本文不种马,不打脸,非系统,非言情,着重从人性出发,探讨不同人类面对危险的不同反应。
  • 生活小窍门(居家生活宝典)

    生活小窍门(居家生活宝典)

    本丛书作为综合性的现代时尚家庭生活必备读物,文字通俗易懂,内容丰富新颖,详细地介绍了现代家庭生活中所涉及到的各种小知识、小经验、小技巧和小窍门,具有知识广博、实用性强、针对性强、现用现查等特点。翻阅本丛书,您会从中找到良方,轻而易举地解决生活中的许多问题,您的生活也会因此变得简单而轻松,您将成为一个“家庭生活万事通”。
  • 雪落岂无忧

    雪落岂无忧

    世间最美的花盛开于落樱,世间最美的人也在落樱。花开花落,人亦如此。云暮雪的出生便是为了迎接自己的死亡,身边的一切都是谎言与欺骗,身为一介女流,如何改变既定的命运,走完这条与世人背离的路?朝生暮死,一念之间。所有人都想要我死,可那是所有人的错,我依旧坚强的活着,扫清前行障碍,破除一切虚幻。云梦泽:暮雪,为何要如此可怜的孤独活着?我要找一个人,一个等我好久好久的人,久到除了等我,忘记了其余一切!所以无论如何,我都要去找到他,至少告诉他,不用再等下去了。我不记得他是谁,可他一直等下去了,我也会,一直找下去。神魔血染前行路,物竞天择吾则天!
  • 房客

    房客

    “桔子,桔子……”桔子还在房间里,喊她的那人是房东老太福妹,80多岁的人声音还是特别的洪亮,整个楼房里住的人都听见了。福妹老太不断地高声喊桔子。“哎,桔子,你屋里人来电话了!也是,你屋里的电话老往我屋里的电话上打!哎,快点子,要钱的。”福妹老太知道电话等的时间越长越要钱,所以她发急地催桔子。桔子租住在她家那幢四层楼的第三层靠东北角的一间小房间里。桔子听见了,但没有很大的力气来大声回答,她已经感觉到自己的身体比福妹老太的身体还要差。桔子慢慢地撑起身子,她觉得自己很虚弱。福妹老太经常把桔子看成是自己的孙女。那是福妹老太心情好的时候。
  • 卓越团队的人才经营

    卓越团队的人才经营

    本书中的所有内容,是针对企业管理的各种状况,针对企业的人才经营并以服务于各级管理者而写成的。书中的各部分内容,或多或少都能够反映出当今企业管理者所面临的境况。任何一个章节,即使是很不起眼的一段文字,或者是那些看似琐碎的处方建议,都可以为每一个管理者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
  • 无双魂印

    无双魂印

    【仙侠悬疑之不好看打死作者系列】随着一个身世神秘少年将无双魂石融于体内,一场准备了三千年的计划正式启动。三千年间,为何无人能再得长生?随着八大神草的重新现世,埋藏了三千年的秘密开始一步一步逐渐揭开。
  • 千帆过尽为伊人

    千帆过尽为伊人

    她是活了上千年的一缕幽魂,一朝得以重生成为魏伊人,竟发现身上隐藏了许多秘密——神秘的手镯、莫名的桃花印记,阴谋一个个接踵而来……
  • 英雄无敌之一个农民的逆袭

    英雄无敌之一个农民的逆袭

    一群宅男穿越到英雄无敌的游戏世界。这是一个龙与巨人制霸,瑰丽而奇幻的魔法世界。
  • 小巴掌童话6

    小巴掌童话6

    《小巴掌童话6》选了18篇童话,包括《河马先生钓鱼》《星妈妈和小豆豆星》《小熊,在夏天里冬眠》等。《河马先生钓鱼》《小巴掌童话》温暖又耐人品读的创作构思,将亲情、友情融其中,也不乏品格养成类的作品,隐含做人的道理和小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