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00000000045

第45章 四百击

1959

the 400 Blows

导演弗朗索瓦·特吕弗

编剧弗朗索瓦·特吕弗

主演让-皮埃尔·利奥德

让-克劳德·布里亚利

让娜·莫罗

Guy Decomble

巴黎一所学校内,学生们正在考试,一幅美女海报在学生之间传阅。不幸的安托万在接到海报时被老师发现,受到了老师严厉的惩罚。古板的老师不停地说着废话,最后愤怒地扔掉书本。而安托万却一直被罚站,被斥责,虽然他和同学们一样戏弄着老师。这是每一天学校生活的缩影。

回到家中,安托万也没有闲着。百无聊赖的他偷了家里的钱,翻弄着母亲的化妆品,摆好餐具。正当他要写作业时,母亲回来了,粗声粗气地命令他去买面粉。风趣一些的继父回来以后,不经意间发现了安托万的偷盗行为,他似乎比较容易相处但是却很无能平庸。之后的安托万要收拾好餐桌、洗碗,睡在一个和门口相连的小暗室里,当然,这方便他出去倒垃圾。这样的一天组成了他的家庭生活。

第二天安托万起晚了,但他和朋友拉切内并没有去学校,两人无所事事地玩了一天,并无丝毫愧疚之感。玩耍的安托万在街上看到母亲和另一个男人接吻。

和继父吃完晚餐之后,安托万入睡。晚回来的母亲和继父大吵一架。来到学校后,安托万谎称昨天的逃课是因为母亲去世了。得知消息的父母气冲冲地来到学校,不由分说地打了安托万。安托万下定决心不回家,朋友拉切内把他带到他叔叔的一家旧印刷厂去过夜。夜里他偷喝了别人家的牛奶,在喷泉边洗脸。早上,母亲来到学校领安托万回家,十分温柔地对待他,只是为了防止安托万把自己偷情的事情告诉父亲。巴尔扎克的小说吸引着安托万,他借用巴尔扎克的语言完成了作文。老师扬言要惩罚他,他又一次逃了出去。这一次他和拉切内躲在家里。因为需要钱,安托万偷来了继父的打字机,可是却卖不出去。正当他准备将打字机在放回原处时,被抓住了。他被送进警察局,之后又来到少管所。

少管所的管教十分严厉和苛刻,父母也不再理会他。在一次踢球时,安托万跑了出去。他不顾一切地冲向大海,仿佛在那里会得到新生。

画外之音

《四百击》就是一部安托万成长史的忠实记录。导演事无巨细地刻画了一个得不到父母关爱的少年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看似极其平常却充满控诉,然而这样的控诉并不是通过激烈的方式。影片通过一个13岁少年的眼睛,观察着这个被成人组成和控制的社会,为我们展示了成人世界的冷漠和无情。影片极少用特写,基本都是长镜头的客观记录。导演并不想赋予人物额外的见解,而是将人物和环境结合,创造出一种可以观察的真实,具有洞察人心的力量。

只有在安托万来到大街上,他才欢快得犹如小鸟,而此时音乐也变成轻松欢快的曲调。家里永远伴随着争吵,极其冷漠的母亲和麻木不仁的继父。安托万小心翼翼地做着一切,刻意讨好母亲和继父,得到的却不是应有的爱,而是漠视,犯了错误时等待他的却是更大的惩罚。

学校里僵化的制度和死板的老师更是将安托万拒之门外。学校教育漠视孩子的天性,使得安托万初露头角的文学天分被压制。母亲的关爱来自自己的丑事,努力想写好一篇文章的安托万却得到另一次奚落,这样的学校和家庭,共同粉碎了安托万的希望,他决定离开学校。

安托万来到了管教所,这是学校和家庭严酷的升级版。管教所毁掉了安托万还有可能得到的救赎机会。一切都是冰冷的制度,如地狱一般的情景,这对于一个少年是怎么样的煎熬,会产生什么样的自我否定呢?更让人心痛的是安托万是在将打印机放回原处时被捕,这暗示社会对安托万变好的拒绝和人们的冷漠。这样的拒绝使安托万把说谎当成了习惯,其实相对于真实人们更愿意接受谎言,这是这个世界的真相,却无情地体现在一个孩子的身上。最后安托万被带上囚车,一同的还有罪犯和妓女。这个无辜的孩子坐着囚车,透过闪烁的霓虹灯,还有斑驳的铁窗,可以看到一滴清晰的泪流在安托万的脸上。

影片在电影史上留下浓重的一笔是结尾部分的长镜头,被写进教科书成为经典镜头。第一个长镜头约1分50秒,伴随着安托万从管教所跑出来。第二个镜头,安托万全景从画面远处向镜头右边跑来,出画,刚才跑向镜头方向的安托万现在是从镜头近处向纵深跑去,这个镜头有50秒钟。影片的最后一个一分多钟的长镜头,表现的还是跑,全景,安托万从岸上下来,跑到海滩上,继续向画面右方跑,镜头开始慢慢向右后方移动,就这样跟随着他,一路跑到海边。最后海水打湿他的鞋子,无处可去的安托万回过头向镜头走来,画面定格并推向了他那双迷茫、忧郁的双眼。闻名史册的还有对于传统电影技法的挑战,比如表现安托万在街道上,突然用到的横移镜头。

特吕弗在谈到这部电影时说:“我的目的,并非以怀旧的眼光来描述昔日的少年,而是要表现介于童年及成年之间的少年时代。一个人在那样的时期,会有令人忧患的经历:感情还幼稚,身体开始发育,既渴望独立,又慑于父母师长的权威。这时,稍有不快就会爆发出反抗的火花,而所谓不良少年恰恰反映这种精神危机,他们认为世道不公,对付的办法之一就是不顾一切地胡来。在法国,人们用‘打他四百下’来形容这种胡来。”

导演链接

弗朗索瓦·特吕弗:他是世界电影史上最重要的导演之一。他是法国“新浪潮”的主力军。新浪潮运动开始的1959年期间,有24位法国导演拍摄了他们的处女作,其中,特吕弗的《四百击》和戈达尔的《精疲力尽》是其中的顶尖之作。

特吕弗的电影被誉为诗人电影。《四百击》就是他的一本自传体影片,主人公安托弗朗索瓦·特吕弗万的经历就是特吕弗自己的经历。

原本特吕弗也和安托万一样是个流落街头、风餐露宿的孤儿,并且也曾因为偷窃而被关进了少年犯的监狱,得不到社会的关爱。可是这个不幸的孩子却碰见了改变他生命的人物——安德烈·巴赞,巴赞在电影史上也是一个大名鼎鼎的人物,甚至可以这样说,没有他,也许就没有后来的“新浪潮”。巴赞发现了特吕弗,并且发现了他的文学天分。在巴赞的提携帮助之下,特吕弗一直为巴赞主编的《电影手册》撰稿,是当时非常有名的影评人。他长期泡在资料馆里观摩影片,和巴赞一起学习。同时也是在这里,特吕弗和一批优秀的影评人一起开创了电影史上重要的流派——法国电影新浪潮,这也是欧洲现代主义电影的开端。安德烈·巴赞英年早逝后,到了1958年,特吕弗在妻子娘家的慷慨赞助之下,终于完成了这部具有极强自传性质的处女作。

演员链接

让-皮埃尔·利奥德:1944年5月28日出生于法国巴黎的一个影视之家,他很早就开始了演艺生涯。13岁开始做演员,14岁出演了特吕弗的这部处女作《四百击》,就是这样,在1959至1979年期间,伴随着这名少年从14岁、17岁、23岁、28岁到33岁,拍成了特吕弗的“安托万成长五部曲”,分别是《四百击》、《二十岁之间·安托万与科莱特》、《偷吻》、《床底风云》和《爱情长跑》。这也创造了世界电影史上另一个奇迹。

幕后花絮

《四百击》中,安托万和他的小伙伴拉切内逃学在街上闲荡之际,他们经过一堵贴着海报的墙时撕下了一张女人的海报,那个女人是哈利特·安德森,海报上的图片是她在英格玛·伯格曼1953年拍摄的电影《不良少女莫尼卡》中的镜头,这部电影是关于一对年轻恋人离家出走“去寻求自己的生活”的故事。

而台湾导演蔡明亮在拍摄影片《你那边几点》时也对本片致敬,片中那个与陈湘琪在巴黎街头对坐的老男人就是皮埃尔(《四百击》中安托万的扮演者),影片还出现两次男主人公看《四百击》的情景。

同类推荐
  • 恋上高跟鞋女郎

    恋上高跟鞋女郎

    爱情,就是一朵开到靡荼的花。而我们生活的真谛,就是不断跋涉,依旧无畏寻找这朵花的执著过程。迪希是个有远大抱负的英俊青年,在一场不慎卷入的并购阴谋中意外认识了美貌少女伊黛。两个年轻人,在爱情和职场这个交叠的大漩涡中几经挣扎、几经周折,在揭开每个人身上秘密的同时,也不可遏止地发现彼此就是心中的唯一。
  • 徘徊于天堂和地狱之间的爱情

    徘徊于天堂和地狱之间的爱情

    我来到深圳,踏入社会,从此结束了学生时代,也结束了与若昕缠缠绵绵的往事。独自一人在异乡漂泊,自然少不了挫折与磨难,在孤苦无助的时候,我曾多么希望若昕能在我身边!记得那时正在热映《东边日出西边雨》的电视连续剧,我在同事的房里看得泪流满面,甚至希望自己能像许晴一样患上绝症,只要在我有限的生命里有若昕陪伴!后来我遇到了子厚。他的温厚善良、乐观豁达使我在身心疲惫的苦苦挣扎中找到了一方坚实可靠的岸,我渐渐地被他的体贴和包容所感动,并且在不知不觉中把自己所有的信任都给了他,我从多愁善感的小姑娘逐渐变得沉稳、坚定、成熟起来。一年之后,我们决定回家乡举办婚礼。
  • 破产式离婚

    破产式离婚

    一转眼,陶瓷厂破产十年,张根立和苏雅离婚十年。这十年,张根立一直在深圳,苏雅一直在四川。这期间,他们俩很少有联系。开头一段时间,哪一个人想起对方,还打一个电话过去问一问情况。不是夫妻,还是朋友。只不过这一对朋友越来越陌生,问候的时间间隔越拉越大,问候的次数越来越少。他们俩离婚第五年,张根立和一个女人结婚了。那一天,张根立想起给苏雅打一个电话。张根立说,我结婚了。苏雅说,恭喜你们,祝福你们。
  • 结巴的火车

    结巴的火车

    记住一件事永远不忘不叫永恒。永恒的事未必非要永远不忘或牢记。相反,在李挺的记忆里,有一列生锈的土火车至今还在冒着黑烟向前行驶。李挺仅是冒着黑烟向前行驶的土火车上其中的一员,穿着上黄下蓝没有领章也没有帽徽还不叫兵的军装。前10分钟,即十几辆绿色的六轮卡车从县城把所有的兵运到火车站,然后要兵列成队,鱼贯而行进入生锈的铁皮厢,厢内空荡荡地生冷,一根蜡烛就成了照耀兵的太阳。踏进去的人席地而坐,那一页页编织粗糙的芦苇席子就变成了地铺。
  • 门贴儿

    门贴儿

    从井下上来,牛山儿失魂落魄的犹似掉了魂。他觉得窑衣湿透了,贴在身上冰凉冰凉的,好似冰冻的铁板,彻骨的寒。出这样的大汗是累的吗?不是,是吓的。今儿在井下他“见着鬼了”,把他吓得魂不附体。俗话说,人不能干亏心事,若干了亏心事,心就飞了,魂就散了,再也捡不回来。今儿他干了亏心事,心魂已在万里长空遨游,再也寻不到归处。今儿班上,派了两茬活儿,一茬在南八槽刨毛洞,一茬在南七槽刨毛洞。南八槽别名叫“难爬槽”,地质条件极差,不光顶板破碎,常漏鸡屎矸子,且有淋水打头,下雨似的劈脸浇。南七槽顺风顺水,大傻瓜也能干出漂亮活儿来。
热门推荐
  • 世界与你无关

    世界与你无关

    本书是十万字写给世界的狠话,也是六十个和你有关的片段及观点。故事是你们的,道理是大家的,并早已存在。丁丁张负责将它们收集起来,变成了这本书。书中所探讨的无非还是那些破事儿,却也关乎如何在爱里过得更好,如何失去也不难看,如何在真相中慢慢长大,重要的是,我们如何直面并解决人生的难处。当你失恋时,无人爱时,翻翻看——你都这么惨了,这些故事更惨,让你笑笑。感知世界,听老情歌,探寻爱和生活的难处解决之道,看贱人们受伤犯错又重新好起来,人生如此,其实我们都一样,从不普通,又那么平凡。
  • 绝色医妃误入他心

    绝色医妃误入他心

    女主:顾若枫男主:夙祁一场初遇,触动了谁的心弦?溪水涟漪不断,粉雕玉琢的小女孩双手拨弄水面,抬头间在小溪对面瞥见一抹令人惊艳的身影,待双目对视时,似乎有颗种子在悄悄地生根发芽。[读者群:904760601,星子爱的小窝窝,欢迎大家来玩~]
  • 娱乐之最音乐

    娱乐之最音乐

    2007年,一个少年的横空出世,打乱了华语乐坛的固有格局。从此,选秀歌手不再被打上标签,美少年不再被定义为偶像派,历史从他身上被改写。不知道全华夏有多少铭流,但是只要有一个人支持我江铭亮,你们就会看到他倔强的勇敢。一位传奇的歌手,一段歌手的传奇。
  • 华盖集:鲁迅作品精选

    华盖集:鲁迅作品精选

    文学作品是以语言为手段塑造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是我们的一面镜子,对于我们的人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巨大启迪作用,能够开阔我们的视野,增长我们的知识,陶冶我们的情操。
  • 何以为归处

    何以为归处

    女人带着一只猫,说要相伴一生。有些伤痛,即便时光也无法抹去。既然无处归,无处去。那就走吧。世间之大,何以为归处。
  • 全民格斗王

    全民格斗王

    拳是我的依靠,腿是我的杀招。人生就是一场无尽的格斗,击败眼前的对手就是目标。迅捷的招数如同艺术的舞蹈,赛场的热血掀起格斗狂潮。
  • 软萌小可爱的全能手册

    软萌小可爱的全能手册

    前世,她软弱可欺,被奇葩母亲和极品男友送进娱乐圈,成了他们交易的工具;今生,她腹黑归来,尽职尽责地扮猪吃老虎,将命运作妖的苗头摁死在砧板。不料千算万算,一着险棋,踩在小幼狼的尾巴上。好在他獠牙未长,她白纸未染,一切还是朦胧纯粹的模样。他竭尽所能,护她周全;任由她嚣张成虎,狡黠如猫,在心里盘地为王;后又不告而别,由其野蛮生长。归来时,她早已独木成林。如遍山丛草,如林间藤蔓,蚕食着他的领土。#软弱与软萌,虽一字之差,结局注定背驰相向#*【初露锋芒】他声如沉钟鸣鼎:“求我,我就帮你。”她音似软糯如猫:“算我求你。”霎时,天地坼裂,大音希声。心脏骤停,肆虐满城。*【摸头杀】她的小碎发和头顶呆毛直立着作无声抗议,刺刺不休挠向他的掌心。除了酥酥麻麻的触电感觉,他甚至能触摸到她的脾性。一只张牙舞爪的奶猫。时而狡黠如魅夜,时而纯粹如月光。“还不走吗?”他的声音如大提琴般婉转悠扬,也如夏日炎炎里一杯解冻的西瓜冰糖。其实不想走。其实还想摸摸头。PS:1.1v1双处HE2.女主扮猪吃老虎类型,前弱后强,马甲多(学霸/赛车手/节目策划/经纪人等)。3.从校园到社会,主社会。
  • 成功有密码

    成功有密码

    在人际交住中,具有高度自信的积极心态,是获得成功的条件之一。当一个人将要进入一个全然未知的环境,自然会产生不安焦虑与恐惧的心理。人应该正视自己,收起心理上的胆怯,充分显示自己的自信,你就会在社交中如鱼得水、游刃有余。盲目是无知的表现,也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在现实生活中对人对事切莫如此!从前,有一只老鼠生下了一个漂亮的女儿,总想嫁给一个有权势的人物。
  • 患抑郁症的死神

    患抑郁症的死神

    我是一名死神,每天忙来忙去,完成定额的工作。但是,最近,我有些闷闷不乐,我已经工作几百年了,早已没有了刚开始的热情。我好像得抑郁症了。……女主持人:“让我们来关注今天的新闻。”男主持人:“车祸病人太平间内复活,家属起诉医院诊断严重失误。”
  • 愿余生仲夏与微凉

    愿余生仲夏与微凉

    一群女生的梦想与未来,愿友谊长久,爱情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