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874800000001

第1章

来源:《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2015年第11期

栏目:中篇小说排行榜

万唐居里面的院子很深,西边辟出的几间耳房,建了水饺部,小吃门市和面点也是新设的。后院临街的六间背阴铺面房,紧贴道林的仓库,筒瓦卷棚,道士帽门,清水脊,一溜街门自上而下刷成青黑色。原是住家搬走前留给政府的逆产,公私合营后被店里将门脸封死,两两打通,改成鸭圈,一直用到现在。

按今天的论法,杨越钧应该算第三代总厨,可在七几年那会儿,我们要叫掌灶,也就是大厨师长和热菜组组长。他宽厚的身板上,总配一件簇新的白色号衣,下面是炭黑的制服呢工裤。头上一顶带松紧的豆包帽,也戴得正正方方。记得那天,支部齐书记在我们旁边,也没有多讲,只给了我三个字,叫师傅。

当时万唐居的厨子平均工资20块,我师傅一人就拿150。不论谁家婚丧嫁娶,认不认识的,他一律随十块钱份子。人肯定不会去,但是钱一定要给到。想那年月,谁肯掏出八毛来,算俩人交情不错了。

不过有位爷,工资却比杨越钧还高出5块钱,他就是烤鸭部的葛清。凭着独创的技艺和配方,这人竖起了宫廷烤鸭的招牌,连着救活好几家店。杨越钧是花了大钱,从大栅栏把他挖过来的。葛清是个活儿极细的人,他在后院的鸭房,别人不能踏进半步。他说过,老杨,这摊事儿交我,钱你绝不白给。但我挣的只就这份工资,旁的事,你也别找我。以前店里有个公方经理,存心让他黑白着干,连烤带片,填鸭扫圈,一肩挑不算,还要他切墩上灶,亲自走菜。气得老头抄起手勺,站后院柿子树下,当所有人面,骂对方是杂种操的。

杨越钧担心葛清为这事被人上纲上线,便问齐书记,能否将那个经理请走。接着他叫来我,说分你头一项差事,就是把你匀到鸭房。我自然不乐意了,因为师傅的烧鱼是一绝,谁不想跟着掌灶,长些本事。刚进店就被支开,那不成了晓市里扔满地的烂菜叶,有人丢,没人捡。可杨越钧不管,派我去的时候,他连一盘菜也没教过我,只扔给我八个字:打不还手,骂不还口。

现在是有人说,你屠国柱命真好,一口气就拜在两位高人门下。可当时不是这样,去劳资科领工服时,那里的人看我,就像在看一只翻了盖的乌龟。传达室的老谢来换新锁,想跟我逗会儿闷子,他说你也要去鸭房了?我听了,便把衣裤一撂,梗着脖子问他,怎么着。他笑着摇摇头,说不怎么着?科里的人像捡着钱一样,笑翻过去。我转过身,来回瞧了他们两遍,拿起东西就走。老谢在后面伸着头喊,可别惹你葛师傅不高兴。

一个轻凉的、阴郁多风的下午,我站在烤鸭房门前,点上一棵烟,想抽完再进去。这是个马蹄形的院子,两侧各栽着一棵老柿树,褐色树皮,沟纹严密。一片接着一片,有许多殷红色的柿叶飘下来,在明暗交接的斜晖下,如同烧着的纸钱。

烟抽完后,我又在风里多站了会儿,散散烟味。然后呼一口气,把腿迈进了屋。

一股臭烘烘的苜蓿味,差点将我熏一跟头,我捂住鼻子,看见一团镂花般交互覆叠、朵朵丰满的白烟。用手扇了扇后,总算辨出眼前有一轮黑线。我对那道黑线说,葛师傅,我是屠国柱,杨师傅派过来的。他继续抽着手里的卷烟,没有答话。我又重复了一句后,他把烟灰直接弹在地上,张起眼瞪我。我很自觉地向后退,直到被他瞪出屋外。

我原想在院里找个下脚的地方,坐下来,等他喊我。结果是我像尿褯子一样,一直被晾在院墙下面,看着前院的人,和我初来时一样,伸着脖子往我这里瞧。

我希望他们同样瞧不到这里,更不会认清我的样子。

这一晾,就是半个月。

这半个月的时间里,每当天刚蒙蒙亮,我便来拍店门,把老谢从被窝里喊出来,让他放我进去。我说要签考勤,老谢鼓起眼睛说,记考勤的都还没来,签屁。我径直走到后院,看见那个精瘦的老头正拿着镊子,择鸭头上的细毛,就好声好语地向他打过招呼,然后和其他新徒工一样,我开始扒炉灰、添火、砸煤、拾掇灶台。我会往老头的茶壶里倒一丁点热水,闷上半杯高末儿,等他一找水,再续满,那时喝起来,不凉不烫,正合适。

结果无论我怎样表现,也换不回他的一句话。

于是我的下手活一干完,就像要饭的一样,自觉地找个背阴处,歇脚。我发现街面上总有人透过铁栅门,往院里看。我就假装找东西,在院子里转圈。当时万唐居的人,一提店里新来了个驴师傅,就是说我呢。那些天我总想,假如葛清真能打我、骂我,该有多好。

葛清照看鸭圈时,人手一件的蓝蚂蚁工装,被他潦草地搭在肩上。耳边,还总别着一根皱巴巴的卷烟,有时摘下来,嘬一口,叼在嘴上,也不耽误给鸭子填食。

风日渐凉了,院子里那些老树上的枝枝丫丫,被吹得慌促。他却面如平湖,握着破茶壶,放腿上,往把角那么一窝,瞧着那群呆头呆脑的东西。

其实远远看上去,他自己就像一只垂老的兀鹫。

自从来烤鸭部上班,我就没进过正餐部的大厨房,为了不给老谢添麻烦,平日我改从白广路电影院直奔后院进店。店里能上二层的楼梯共有两个,东为上,挨着店门,留给客人。通常内部职工会走西侧的那个,从后厨踩着直接就能去楼上财务科。按规定,早九点营业,晚八点关门,中间两点到四点,师傅们想干点什么都行,还能回趟家。正是这时人少,连老谢也在打盹,我才来楼上领工资,只为快去快回。

说出来很多人都不会信,刚来万唐居的时候,我最怵领工资的日子。我总觉得,这份钱如果领了,那和要饭的可真没什么区别了。偶尔几回,在车棚里碰见杨越钧,他老是和和气气地问我,在鸭房适不适应,上手了没有?缺东西就说。后来我就躲着他走了。一个人的时候,我跟自己念过,这个工资我还是得领,否则会有人说,驴师傅终于撂挑子了,这对于店里的管理,也不是好事,到头来难堪的,还不是我师傅么。

那天留下值班的会计,年纪很轻。她上身套了一件大夫才穿的白大褂,两条细瘦的小臂上,戴着一对蓝套袖。她头也没抬,就递来一张表让我签字。

在一排铁柜后面,她掏出钥匙,开明锁,从抽屉里数钱给我。我把气球线踩在脚下,腾出手写好名字,听她噼噼啪啪地又过了一遍算盘。我瞥见,她不像那些老会计,留一头齐肩油亮的波浪大卷,而是梳了两条乌黑的麻花辫。白润细滑的肤色,更是比苗家人做的鱼冻还透亮。

“你再这样看下去,我数错了钱,算咱们谁身上?”她一句话问得我无言以对。“你下去后,帮我叫下一个人过来领钱。”

“我不回后厨,我是鸭房的。”

她扬起脸,看了看那两枚气球,又看了看我,冰澈的眸子,像初秋里盈满露水的荷塘。

“你就是跟着葛清的驴,屠师傅?都说你没半个月准跑,想不到能熬到领工资的日子。”

我瞄了到她胸前的名牌,清楚地印着邢丽浙三个字。

钱点好后,我往兜里一塞,没搭她这个茬儿,想走。

“回鸭房也要这样神气,让你带个话会死人的?”她用橡皮筋在一捆钞票上利索地绕了三下,搁好。“等到你把葛清的本事学到手,当上前厅总经理,搞不好我们还要给你跪下的。”

我把工资又拿出来一甩,拍在她面前。

“这种话,你应该对着大喇叭去说,让葛师傅听见,我他妈吃不了兜着走,还领工资?”

“你把钱拿走,跟我抖威风算什么本事。”她摆出洋梨一般的冷脸,“空长个五大三粗的样子,脑袋也是块铁疙瘩,派你去烤鸭部,能比前面两个好到哪儿去?葛清的手艺传给谁,谁就当前厅经理,这是掌灶早定好的,又不是搞特殊化。你以为没人说,葛清就不知道吗?老家伙比猴子还要机灵。”

她们科里的窗玻璃可真干净,那些柳枝,看上去像是长在屋子里一样。

见我还在愣着,她的两道弦月眉,轻轻一蹙。

“你没仔细看,楼梯口的黑板上写着什么?区里要评涉外饭庄,万唐居和对面的道林酒家,只能上一个。”

我点了点头,想了半天,问她,那又怎么了?

“你先给我一句话,还要不要跟着葛清学了。要,就把耳朵伸过来,我教你一招,不管用,连我的工资一起,倒贴给你。”

她的话叫我很难为情,但我还是弯下腰,凑到她跟前。她身上有股淡淡的雪花膏味,指关节处嫩红的肌肤纹路,令我看得入神。

“怎么谢我?”她说完后,立刻又问。

“你喜欢吃鸭肉吗?我求葛师傅给你片一盘儿,这点儿小事他还是肯的。”

“干什么?他烤的鸭子,我又不是吃不起。”

见我点头要走,她顺手拿出一摞四方棉纱,叫我领走。

“劳资科上次发口罩,没给到你们那边,我手头留了几副,你要不要,点炉子的时候正好用上。”

同类推荐
  • 受戒

    受戒

    全面展现了其小说的不同风貌。在这些小说中,汪曾祺先生塑造了个性鲜明的小人物,以抒情的笔调描绘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民俗民情,文风朴实自然。
  • 第四次元的男人

    第四次元的男人

    本文以第一人称描写了“我”在一天深夜偶然走进户山原后的遭遇,有时别人竟看不到自己的身体,究竟是为什么呢?海野十三(1897年12月26日—1949年5月17日),本名佐野昌一,四国德岛市人,日本科幻小说家、推理小说家、科学解说家,创作了大量科幻小说、推理小说和冒险小说,人称“日本科幻小说始祖”,同时亦是日本“科幻推理小说”的开创者。
  • 山村复仇记

    山村复仇记

    新中国成立初期,桂北地区的土匪活动十分猖獗。作者以自身剿匪经历为素材,写下了《山村复仇记》。书一出版便在社会上引起了轰动效应,以至时有“北有《林海雪原》,南有《山村复仇记》”之说。小说塑造了王群、徐翠、黄干等一批基层青年干部形象,他们在严峻的斗争形势下,通过组织发动群众,与土匪斗智斗勇——粉碎敌人暴动计划、挖出内部隐藏奸细、配合大军进行围剿……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最终根除了桂北地区的匪患。小说文笔流畅,情节曲折动人,真实再现了桂北地区惊心动魄的剿匪斗争过程。
  • 金瓦砾

    金瓦砾

    青年企业家周四平、某合资公司总经理洪承宗和文物工作者俞怀颖不约而同一起关注城北高地的一地瓦砾。三位青年经受各自生活的困扰和情感的起落,在彼此相争中展示他们的身世渊源、人生准则和思想轨迹。
  • 暗处

    暗处

    7岁的丽比躲在柜子里,眼睁睁地看着母亲和姐姐一个个倒在血泊中。就在凶手大开杀戒之时,她爬出带破洞的玻璃窗,躲进芦苇丛里,逃过追杀……
热门推荐
  • 团队打天下,管理定江山

    团队打天下,管理定江山

    一滴水只有融入大海中才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融入团队中才能更好地成就自我。总览古今中外,数之不尽的成功故事都在向世界证明:团队的力量是无穷的。俗话说:“单人不成阵,独木难成林”、“一个好汉三个帮”、“红花还需绿叶扶”……一个英雄如果没有团队的支持,即使他本领再大,也无法创造历史。同样,一个企业家或管理者如果没有团队精神,不懂得团结协作,不善于激发团队的凝聚力,那么在现代残酷的市场环境中,就会失去竞争力。
  • 改造城市的一个女人

    改造城市的一个女人

    本书收录了五部中篇四部短篇小说,均是在国内各种文学期刊发表过的。作者以娴熟自如的文学手法与悲悯情怀,真实地刻画了改革开放时期各种小人物的生活、遭遇与命运。作品故事感很强,文字朴实自然,有很强的感染力。因为是现实题材,很容易引发共鸣。
  • 你是第四种难得

    你是第四种难得

    月色与雪色之间你是第三种绝色于我而言日月星辉之中你是第四种难得
  • 幽幽仙情:独宠小蛮妖

    幽幽仙情:独宠小蛮妖

    斩妖台上,她纵身一跃,成就一段千古绝唱;几经轮回,她涅槃重生,再续一场幽幽仙情!深宫密院,枯山野火,神妖之恋,情恸山河……--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安迪密恩

    安迪密恩

    在霸主陨落247年后,圣神教会在当年的朝圣者“牧师”的领导下,成为了人类世界的新一代独裁者。而在海伯利安上,一个名叫安迪密恩的死刑犯则从传说中的“诗人”手中接过了一项任务——保护赛博人济慈与“侦探”的女儿,因为这个200多年前消失在光阴冢中的孩子将成为全人类的救世主。
  • 那些回不去的旧时光

    那些回不去的旧时光

    怀旧是从何时开始的?从春天第一片花瓣飘落的时候,从冬日第一个雪人融化的时候,从大学第一个学期结束的时候,从工作第一个项目完成的时候,从一位同路人匆匆转身的时候,从你说“我喜欢你”的时候。怀旧是因为旧时光的无以复刻。往事或许明朗简单,温柔清丽,或许酸涩孤独,伤痛迷惘,但岁月的光线总会把它们一一暖化,镀上一层柔和朦胧的光晕。记忆就如一潭无风似镜的湖水,过往人事皆幻化成条条小船,于湖心平静无声地漂泊着。清晨拉开窗帘,阳光斜射到墙面的贴画。那幅画恰好是凡·高的《向日葵》,冥冥之中还在不停积攒阳光。
  • 太清导引养生经

    太清导引养生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师叔带带我

    师叔带带我

    低武世界灵气入侵,陆云带着自己开发的符阵系统穿越而来,挽门派于将倾,带三个师侄女与人斗智,与妖斗力,莽天莽地莽空气,一路猥琐而坚韧!主角走猥琐辅助流,智商在线故事精彩,小白老白都可品尝。字数少,可以先收藏推荐,本书大纲完备,作者提百万正在开足马力码字。
  • 来自殡仪馆的外卖订单

    来自殡仪馆的外卖订单

    “学了这个,你就能长生不老。”“我不想长生不老,我只想送外卖。”
  • 奇点之熵战

    奇点之熵战

    主角是一名叫kenchan.7的男子,长久以来一直重复着日常的生活,直到有一天他遇到了激发变量的熵,在奇点不断出现的过程中,kenchan开始了他的异样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