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940700000001

第1章

来源:《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2010年第02期

栏目:中篇小说排行榜

我小姨死了。姨父让她在家里停了七天,摆酒设席,做水陆道场,将四万五千块钱花罄,才装进棺木,埋到了河对面的坟地里。

在渐趋没落的回龙镇,安埋个人花掉四万五,并不是小数目,因此姨父对我说起这件事情的时候,多多少少带着自满的口气。

“小姨去世多久了?”

姨父说:“昨天刚烧过三七,满满当当二十一天了。”

我庆幸自己没在二十一天前来到回龙镇。

但我知道小姨一直病着。我还是个孩子时,她就是出了名的“病砣砣”,长年吃中药。那时她不住在镇上,而是住在清溪河右岸的王家坝,从河滩上去,还没进入那片宽阔的柏树林带,就能闻到从柏林深处的小姨家飘出的药香。又过若干年,我大学毕业,在省城一家报社做记者,有次去王家坝采访当年红三十三军军长王维舟的故居,顺便去看过小姨——这时她已经住在镇上了,三层小洋楼,底层是她儿子经营的饭馆,二楼小两口居住,老两口猫在三楼上。我刚上二楼,药香就扑鼻而来。这个气味儿给我很深的印象,以至于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我闻到药香就想起小姨,想起小姨就闻到药香。大约三个月前,我听人说,小姨已病得不行,屎尿都屙在床上。当时我沉默了半分钟,心想是不是应该去看看她。但也只有半分钟的念头,过后就忘了。

我这次来回龙镇,也不是要来看她的,而是为写作准备些素材。我想写一条河:清溪河。

到了镇上,我故意避着小姨,生怕她看见我。那天下着毛茸茸的小雨,我在码头下了船,艰难地爬上一段湿滑的斜坡土路,到了街口。回龙镇有两条街,我大致记得小姨住在上街,便没往上街去,拖着拉杆箱,直接朝下街走。可从头走到尾,也没找到一家旅馆。我来来回回的,拉杆箱把粗糙的水泥地面刮得嘎嘎响,惹得一街的人站在檐下朝我张望。那情形,仿佛我是一个无主的浪人。经打听,才在中段通往上街的巷道里,找到一家名叫“兴辉”的旅店。

老板是一个守寡二十年的老妇,虽是五月天,头上的青帕还盘成饼。房子很宽大,也是三层,但除我之外,没有一个客人。她让我选,我选在顶楼上,这样可以免受打搅。房间干净,舒适,还有电视看,遗憾的是没有独立的卫生间;要上厕所,得出门走到二十米开外的墙角,洗澡也在里面。更麻烦的是,她这里只租房不供饭,吃饭只能去街上,而下街都是铁器店、服装店、农药和肥料铺子,以及出售锅碗瓢盆的杂货店,就是没有一家饮食店。安顿停当后,黄昏已从大地上泛起,我的肚子也饿了,磨磨蹭蹭地挨到天黑,才披着夜色去上街找吃的。

小心翼翼地走了好几家,都灰冷火熄。我心里有些清寒。这不是我居住的成都。成都没有夜晚,而这川东北河畔的小镇,在黑夜里拒绝待客。找不到吃的,饥饿的感觉便越发锐利。兴辉旅店对面本有家超市,但不到万不得已,我不喜以干粮充饥。这时候我想到了小姨。如果去她家,她会坐在那把蒙着山羊皮的椅子上,手里端着药碗,吩咐姨父:“去给三儿下两个荷包蛋。”

可我就是不愿意去。我宁愿挨饿,也不去。

街灯相隔很远才有一个,寂寞地挂在电线杆上,半闭着眼睛,有近于无。但我依然看见几米之外还有家饮食店开着,店门前,一个中年妇人在放声大笑,她旁边的矮凳上,坐着一个五短身材的小女子,一只手把嘴蒙住,打着抿笑。我走过去问:“还有吃的吗?”

一个矮胖男人走出来,说:“闭火了。”

小女子说:“还没闭熄,可以煮面。”

我说好,麻烦煮三两挂面。

男人背转身,进厨房忙碌去了。

在他转身的刹那,我后悔得直叹气。

我认出来了,这个人是我表哥,小姨的儿子。

但愿他没有认出我。

门口一老一少两个女人,继续说着我听不懂的笑话。很显然,其中一个是表嫂,一个是她女儿。女儿的脸,圆得像是用圆规画出来的,皮肤绷得很紧,与她身材很不相称的长发披散到屁股丫,脖子上挂着一串银光闪闪的塑料项链;从她矜持的笑里看出,她还没有出嫁。这一带山川的女人,出嫁前是热水袋,只会软软地烫人,一旦出嫁,就像淬了火的铁,硬撅撅的,什么活都能干,什么话都敢说。我相信表嫂和她女儿是认不出我的。但也难说,上次采访王维舟故居时来小姨家,表嫂见到了我,她叫我“大学生”;这称呼让我别扭死了。要是若干年前,“大学生”还有一股香气,后来再这么叫,就有些讽刺意味了。大学生又怎样呢,毕业之后,该受穷还受穷,该失业还失业,不像她在这风光秀美的镇上,有房产,有生意,有世世代代结成的一大帮子熟人。我知道,在表嫂的眼里,大学生的含义就是拈不得轻,负不得重,一副穷酸相。既然这样,我也没必要害怕被她认出来。

我又不是来蹭饭的。

表哥把挂面端过来了。我低下头吃。味道真不好,面都断成了截儿,还没十分煮熟,热气里飘荡着生清油的气味。他开了这么多年馆子,不知道是怎样开下来的。三泼两下,我连汤带水地吸进胃里,叫一声:“老板,付账。”

表哥那时候也加入了妻女的说笑,听到我叫,过来收钱。

“两块。”我给了,他收了。

他说:“客官下回请早。”

他用“客官”二字,是看出我不是本地人,于是尽量把话说得文雅些。

我说好的,谢谢。

钻进细雨霏霏的黑暗里,我再回过头去看。那一家三口已不再说笑话,而是朝着我消逝的方向指指点点。街道很窄,我站在巷道里,他们小声说出的话语我也听得明明白白。

表嫂说:“那好像是马家寨的大学生呢。”

表哥说:“你才认出来?”

听到这里,我就不再听了。表哥早就把我认出来了,我的担心真是自作多情。

同类推荐
  • 女生活

    女生活

    哦。陈蓉蓉有点失望,想起什么,便决定贬低那孩子一下,她选择了讲痞话的方法,随即扒在夏玉耳边叽咕了一句。夏玉扑哧笑了,这真是一个好办法,因为陈蓉蓉的痞话用文雅字眼表达就成了幽默。于是那个酷似韩国影星的男孩,便被女性同盟的快乐给湮没了。你在那边忙吗?夏玉问。忙,忙得有味。陈蓉蓉津津有味地讲述起某一次拯救黑熊的经历,她说的时候,夏玉忽然想起两个最普通的字眼来。她琢磨着:生与升同音,即往上走的意思;活,蕴含方法和艺术,整合起来——往上走的方法和艺术就是生活……
  • 桃花水红

    桃花水红

    本书是一部主人公都是“老东”的短篇小说集。老东大学毕业,在县城单位谋职,日子过得差强人意,但他总是不忘回到盘村老家看看。在与故乡亲人的接触中,他体验到时光流逝中的人生况味,也发现了生活的秘密。
  • 中国式民工(第2部)

    中国式民工(第2部)

    《中国式民工(第2部)》讲述了:三个来自农村的平凡的年轻打工者,背井离乡,带着想改变命运的愿望,来到繁华的现代都市拼搏、奋斗,一系列爱恨情仇的故事拉开帷幕。
  • 女巫友

    女巫友

    叶勐,河北省作协会员。作品见于《人民文学》《芙蓉》等期刊。小说《老正是条狗》入选《2005年短篇小说年选》。《亡命之徒》电影改编。《塞车》被译成英文。《为什么要把小说写得这么好》获2008年度河北十佳优秀作品奖。现为河北省文学院签约作家。
  • 大唐悬疑录(全集)

    大唐悬疑录(全集)

    《大唐悬疑录》系列小说是关于唐代隐秘文化的历史悬疑小说,作者通过惊心动魄的阴谋杀局、丝丝入扣的缜密推理,引领读者逐步破解大唐历史中的阴谋玄机,本书堪称了解唐朝隐秘文化、体验烧脑中国风小说的第一选择,更是全景式展现唐代社会各面的长篇大作!
热门推荐
  • 我在大唐收快递

    我在大唐收快递

    快递小哥穿越大唐,成为太子李承乾,除了性格很皮以外,他就只会收一点快递了。系统:“叮咚,您有一份快递,请注意查收。”李承乾:“握草!谁特么寄了一坨屎!有病吧!”李世民:“高明,近来在忙何事?”“来自李世民的负面情绪值,+666”这是一个逗比的故事,这也是一个有爱的故事。轻松种田文,不讨论历史,不搞权谋,收各种快递,让自己和唐人生活的好一点。
  • 烽火踏歌行

    烽火踏歌行

    《九劫志》已经发布,起点读书搜索,多多支持!!庙堂当做壶,江湖可为樽,而那世间大大小小的人物则是壶中甘甜醇美的烈酒,回味无穷,荡斥于胸间。长歌一曲当把剑青云,烈酒一樽当提枪喋血。而后,醉卧美人膝,复狂歌!
  • 下堂相公太妖孽

    下堂相公太妖孽

    在一次执行任务中,不小心中弹身亡,竟意外穿越,,还是穿越到被同一个夫君的其他小妾给卖了的倒霉女人身上,好不容易被救回去,不仅被这位相公嫌弃,还被其他女人欺负,他娶她,只是为了报复她罢了,可她莫羽,也不是等着被吃干抹净的主。无视嫌弃她,她不在乎,反倒让他方寸大乱。栽脏陷害她,她暗自偷换,让这些女人自食恶果。想折磨她,哼,笑话,谁折磨谁,还不一定呢?在明争暗斗的生活中,到底是谁先失了心,谁又为谁关上了心,当他看清一切,想要拉回她时,却又被卷入了另一个漩涡,江湖纷争,仇敌暗杀,宝物争夺,他最终能否如愿以偿找回她的心,而她又最终情归何处?
  • 盘古开天决

    盘古开天决

    爱错了人,招致全家被满门抄斩。恨!我恨!地狱里等你!但血泪的背后却是一场阴谋!
  • 出息

    出息

    《出息》是一部底层人物的奋斗史,它通过几个年轻人的故事,写出了千千万万底层打工者的无奈境遇和忍耐精神。那些令人落泪的辛酸和悲情,以及卑微的理想、撂荒的田野,都让我们不得不蹲下身子,想去探寻和了解他们的生活与内心世界。小说贵在写出了他们生活的艰辛历程和不屈精神,更写出了他们对幸福未来不停歇的憧憬与追求。
  • 出奇制胜:淘宝推广手记

    出奇制胜:淘宝推广手记

    本书针对很多中小卖家的问题展开讨论,从最基础入门,介绍如何推广等。在讲解推广方式之余,又投入了大量的文笔来探讨如何掌握好自己的生意,而不是随波逐流。做到真正让读者学会营销而不是简单地介绍某一个推广工具。同时在变化中有所收获而不至于被淘汰。本书针对淘宝网,适合所有初级卖家、网络创业者以及在网络店铺运营生意中遇到瓶颈并想要有所突破的中级卖家。
  • 戏幕客

    戏幕客

    此间事分三则:一讲青楼女子露水缘二言台上戏子众生弈三述学堂书生绝笔词台本合,玉兰花落,又道与谁说?
  • 霹雳之琴仙

    霹雳之琴仙

    我们的口号是:只要作不死,就往死了作。哈哈哈!!!我是不会轻易狗带的!
  • 切勿回头看

    切勿回头看

    老人经常会说,夜道勿回头,人的身上有三把火,头顶一把火,肩膀两侧两把火,回个头就会吹灭一盏。
  • 农女替嫁之娘子有点儿甜

    农女替嫁之娘子有点儿甜

    苏绾的人生信条: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挖你祖坟!可是为何欺负她的都是和她一个祖宗的人?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啊?说好的相亲相爱一家人呢?祖坟不能挖,那她就分家!渣爷渣奶,渣叔渣婶儿外带白莲小姑妈,如今只有一句话:撒由那拉~死性不改,各种找茬?相公,抄家伙,开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