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话说擎旗人
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唐人王湾的这首诗流传千古。
“风正一帆悬”更是绝唱。
在“百度”搜索中,输入这一句,至少有数万篇文章用它做了标题。
本文这次不得不再次引用,是因为也许跟其他作者一样,感觉找不到更能够表情达意的词语了。
深圳这个地方,虽远远不是“潮平两岸阔”,但深圳市支队党委“一班人”,却真的做到了“风正一帆悬”。
秦四喜,省武警总队副参谋长兼深圳市支队支队长,曾任号称“岭南特警队”队长、新疆森警总队参谋长。
陈杭,省武警总队政治部副主任兼深圳市支队政治委员。
其余党委班子成员:副支队长梁冠智、副支队长兼后勤处长余利兴、副支队长赵传伟、副支队长马安祥、副政治委员文阳华、参谋长39<<头雁奋飞成河、政治处主任张思华……都是事业型领导干部,为深圳市支队的发展与前进在不断地呕心沥血!
支队长秦四喜,当兵三十年了,一直过着牛郎织女的生活,结婚二十多年了,和妻子在一起生活的时日屈指可数。
但这位支队长做事的风格却是众口皆碑的。特别是在处理突发事件过程中,多次圆满完成了执勤任务,受到省市领导的高度评价。这些情况,不仅是深圳市支队全体官兵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而且,上级领导也记在心上。
2005年2月17日上午,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国防部长迟浩田上将亲切接见了支队党委班子,并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没有武警部队维护秩序,坚守岗位,就不可能有一个稳定、安全、祥和的气氛,武警部队承担的任务很重要,希望同志们再接再厉,与时俱进,再创辉煌。请转达‘一个老兵’对武警深圳市支队全体官兵的亲切问候!”
2000年,解放军总政治部副主任袁守芳上将视察支队时,深情地说:
“……部队完成任务很好,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每时每刻都在执行任务。
野战军是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武警部队是养兵千日用兵千日,每时每刻都在用。武警部队任务很重,也很辛苦,武警领导头上的这根弦时刻都在绷着,越到年底越紧张,越到节假日越紧张,别人休息你们不能休息,你们完成任务很好,部队确实很辛苦,从这个角度讲,应该感谢你们。你们还有其他方面的成绩,我今天听了你们的汇报就有了深刻印象……”
支队党委擎旗人还有一项重要职责,就是要带出在大大的各级党委、支部的擎旗人。
近几年来,支队党委把党性强、有能力、威信高的干部选配到书
记岗位上来。
在选人用人问题上,他们有四个坚持:坚持不用事业心不强的“照顾干部”;坚持不用素质单一的“瘸腿干部”;坚持不用只讲不做,表率作用不强的“嘴巴干部”;坚持不用文凭高,但实际工作能力低的“书呆子干部”。
扶上马,送一程。新干部走上工作岗位后,他们通过短期培训,领导传、帮、带,以会代训等方法,解决新任书记对党务工作不懂不会、自身形象差的问题。
当然,提高基层党委、支部书记的综合素质,最重要的还是靠支队党委“擎旗人”的身教。
2.何所畏惧
一个人活在世界上,既要无所畏,也要有所畏。这是孑子的学说。
如果非要问党委班子成员,他们畏的是什么?可能不是深圳水太深,做什么事情须慎之又慎。而是,他们最害怕工作没干好,群众不满意。在广东,地市级党政一把手全部实行省委全委票决制。
1987年10月1日,深圳在全国第一个设立市长专线电话,倾听百姓呼声。1988年3月8日,全国第一个经济罪案举报中心——深圳经济案件举报中心成立并挂牌办公。在深圳,任何重大建设都必须先开听证会,先在网上征求老百姓的意见。
时代越往前发展,越来越抵达我党的宗旨和作风。
深圳市支队纪委书记、副政委文阳华明显感觉到:部队建设越向前发展,群众的参与,群众的作用,群众的监督就越明显,这是一种趋势。
胡锦涛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
到群众中去,在这里不是口号。
在深圳,老百姓的休闲意识比任何地方都强。节假日,很多人带着老婆孩子到度假村去度假,而深圳市支队党委班子成员们却带着工作组到基层去蹲点。班子成员每年平均下基层73天。
副支队长余利兴感慨地说:我们真正的家在基层。
参谋长成河,有一年蹲点有09天。他总结说:来到基层,你就要当好指导员、协调员、信息员、监督员。
政治处主任张思华,经常为难。因为他负责安排班子成员和机关干部下基层的计划,一看,副支队长马安祥已经在警卫点上连续呆了快一个月了,其他领导也都是很久没有休息过了,怎么安排好?
为难归为难,还得安排。
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到了基层你没法当“甩手掌柜”。出了事,你屁股上的一记板子少不了。
深圳市支队已经形成这样的氛围了。
2000年,深圳市支队两次调整提拔干部76人,是支队历史上调整面最大的一次。警通中队中队长彭谷和,1979年的兵,任中队长十一年,提拔吗?在偏远大队卫生所一于就是八年的医生余文洋,能调到市区来工作吗?
这些人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走群众路线,一投票,群众意见是:调!一时,民心大顺。
2002年,一批副连职、正连职干部到了晋升正连和副营职年限。支队党委把他们拉到教导大队,进行军政素质考核。那时正是2月,四五百名新兵,瞪大眼看着你,没有一名干部好意思作弊。
最后,考核成绩在全支队公示。
在深圳市支队档案室的电脑里,输入关键词:公示,你会看到这样的景观:
拟改选士官人员公示;拟保送入学人员公示;干部称职等级评定公示;“优秀军人妻子”公示;“五好家庭”公示;
选拔驾驶员公示;立功受奖公示;福利房分配公示;每次公示文件后面,都公布举报电话。
事情往往就是这样,公开了,公正了,公平了,公允了,那部举报电话一次也没响过。
一次,一名从外单位刚调进支队的干部私下里说:这种透明度,有时真让人有点难以适应。
后来有人告诉他:如果不这样,深圳市支队的干部都适应不了。
3.按说的做,按做的说
《解放军报》有一个军事论谈栏目,叫“长城论坛”。
它的主持人是陈贤德少将。
一次,陈少将在“主持人语”里说——事情真是匪夷所思:在最困难的问题上突破往往并不难,而在最容易的事情上见效却常常很不易。“按说的做,按做的说”,这一近乎低幼儿童“基本训练”范围的要求,一些人实践起来简直“难于上青天”。难的不是不会做、不会说,而是不想做、不实说,结果必然是所做非所说,所说非所做。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妨从“说做统一”这类“基本训练”抓起,再及其余,如何?
少将的感慨令人深思。
这几年,少说也有近万人来深圳市支队参观见学。
凡是部队口的,来一个,问一遍:你们单位多年保持先进,有什么“秘诀”呀。
“按说的做,按做的说。”
这种对话,有点像两句广告词:“一般人我不告诉他!”
“地球上的人都知道呀!”
所以,世间很多事,有时候感觉挺幽默。
试想从1983年组建到现在,深圳经历了多少风浪,这个支队又经历了多少风浪,不坚持“按说的做,按做的说”,深圳市支队就不可能创造今天的辉煌。
没有人知道,全军、全武警部队有多少人想调深圳市支队工作,除了羡慕深圳特区生活环境好之外,看中深圳市支队这块金字招牌也是其重要原因之一。
求实,不张扬,是铸就这块招牌的重要因素。
到各基层单位转转,你很少发现营区里有口号和标语。口号像一面镜子,照出一个班子的领导艺术。口号太大了,少提为好。
总队考核组每次来到深圳市支队考核,从没发现类似“热烈欢迎总队考核组莅临我中队检查指导工作”的标语。
支队党委抓了这个问题:多做少说。
一个细心的干事曾有一个发现:翻开近三年的党委扩大会议材料汇编,发现主报告,2002年是30页,2003年是29页,2004年是24页。
说得越来越少,越来越实了。
2002年30页的报告,讲头年工作成绩只有12页多,讲问题和布置来年工作用了差不多8页。
2003年讲成绩和讲问题、部署来年工作分别是只有3页多和差不多26页。
2004年变成4页和20页。
前几年,支队出了很多典型,全国各大媒体,包括驻地深圳特区的媒体,都曾把注意力聚集在这里。
深圳市支队新闻宣传工作跟着走在全总队的前列。
近两年,抓部队建设的思路定在老老实实抓按纲建队,扎扎实实地落实好经常性工作,所以新闻宣传工作也不及前几年风光了。
当总队宣传部门问及新闻工作为何退步时,领导认为这是必然。对这一点,一位资深的新华社记者深有同感。
那年,原新华社驻武警记者站站长黄秋生到大亚湾核电站采访,他深为驻守在这里的核电官兵所感动,有了创作的冲动。
新华社乃国家通讯社,其宣传力度可想而知。
但当黄站长把自己的想法告诉胡国忠时,胡国忠说:“这个单位不是我们支队最好的,硬件还很落后,还是缓一缓再宣传吧。”
在2003年党委扩大会上,支队党委向全支队官兵做出了办好“十件实事”的承诺。
“十件实事”一件件落实,年底全部兑现。党委机关确实实在。
后来,政治部门发现,基层“不按说的做,不按做的说”最突出、最集中地表现在各中队的《基层按纲建队计划》上。这几乎是一个通病,纯粹为计划而计划,做完计划报一份给组织股,留底的一份说不定两三天就找不到了,因为他们根本不按计划来做。
为了纠正此类倾向,支队在龙岗中队抓点,实事求是地搞了一个样本,印发全支队学习执行。
这两年基层制定年度按纲建队计划的质量和往年大不一样——完全能做到的一定要写进去;加把劲能做到的留点儿余地写进去;
完全做不到的空口号坚决不能塞进去。
每年的基层按纲建队计划都要交到支队评比,评出个先后名次来。每年季度考核和年终考核,支队考核组都要拿出各基层单位的《按纲建队计划》,给你一条一条地对,看你有没有“按说的做,按做的说”。
4.在解决问题中提高能力
据说,总部一位首长在新疆总队检查工作时,曾有意识地问一个“先进中队”指导员:“你们中队有没有问题?”
这名指导员“啪”的一个立正:“报告首长,我们中队没问题。”将军语重心长地说:“小伙子,你说没问题本身就是问题啊。”
一句话,说得这名指导员满脸通红。
有一年,时任省武警总队政委邓祖选少将,在深圳市支队党委民主生活会上告诫大家说:“部队暴露一些问题是正常的,‘没有问题’不是辩证唯物主义者的认识观,也不是先进支队的代名词。”
武警部队司令员杨国屏上将和政委徐永清上将在《中国武警》杂志介绍深圳市支队的专刊首页中,写道:“尽管支队目前还存在着薄弱环节,但仍不失为是新形势下管好干部带好兵的成功典型,具有广泛的指导性。”
支队领导则经常讲:没有发现问题并不等于没有问题,今天没问题并不等于明天不出现问题。
所以,深圳市支队党委“一班人”总是在解决矛盾中寻求快感,深圳市支队的前进是在不断解决矛盾中的前进。
2002年,一件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
一名干部7月份刚由正排调整为副连,8月份十余天的时间里,几次擅自带人上路违规查车,造成很坏的影响。
怎么办?
问题要不要捂?先进支队拿不到了,工作还要不要一如既往地干?
一时间,什么议论都有,上至总队机关,下至普通士兵。
想想总部首长在新疆的故事,想想邓政委的告诫,党委意见高度统一。
2002年8月29日,[2002]武政字第54号文件——《关于对×XX严重违纪问题的处理通报》发往各基层单位。
这名干部受到了降职降衔处分,同案涉及的15人均受到不同处理。
同一天,深圳市支队召开“揭露矛盾求发展,严肃纪律树形象”主题大会。8名干部主动上台发言,表示发现问题是成绩,解决问题是能力。
2002年,正如所有官兵所料,“先进支队”的奖杯被别人捧走了。但所有官兵一颗炽热的心,并没有被捧走。
一次,武警部队朱曙光副司令员来到深圳市支队,听完党委汇报后,深情地说:我代表总部党委、总部首长、工作组向支队全体干部、战士、家属道一声“辛苦了”!党委“一班人”感动了。不容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