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上午。总经理办公室。
雨后初晴,阳光扑进办公室,室内一片明亮。
彼得胸口一阵轻松,体内如清空般爽朗。
刚坐下屁股,昌德金矿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马广京电话追了过来。
“县环保局真TM无赖,不是说好了让我们复工吗,眨眼变了卦,还唧唧歪歪找麻烦,这破总经理老子没法干了!”
马广京像吵架,声音震得彼得耳朵发麻。
一股火气往上冲,彼得正想吼他了几句,对方却挂了电话。
“什么人呐,真是?”
如同不小心吃了只绿头苍蝇,恶心得彼得想吐。
这家伙,根本不让人待见。美其名曰分公司总经理,说白了,一点不参假的流氓。
上周去昌德金矿现场解决污染问题,一见马广京,厌恶之感陡然而生,恨不得立马开了他。
不就小小分公司总经理,有啥值得神气活现?这年头,专业特长优势明显的技术人员不好找,通用管理岗位从业人员伸手一把抓。
他弄不明白,昌德金矿号称百川投资集团老班底,在公司处于举足轻重位置,怎么让如此粗俗之人当“一把”?按照人力资源科学配置,马广京这号角色早应让位。他眉头蹙了一下。
细心的吴丽娅清楚彼得脾气,指不定急躁起来会亮出斧头,不计后果砍下去。上回,擅自开除蓝心花园游经理那事余波还在,她担心彼得故伎重演,闹出麻烦。马广京不是黏黏糊糊游经理,来路和背景非同一般,压根惹不起的主。能忍先忍忍再说她悄悄拉扯彼得衣袖,小声提醒:马总是董事长堂弟。话里意思很清楚:千万别乱来,弄不好惹出乱子,就不好收场。
彼得回头白了吴丽娅一眼:“一个姓司马,一个姓马,怎么扯上兄弟关系?”
吴丽娅窃笑:“人家嫌司马复姓麻烦,掐了头,只留尾巴。”
“还有这事?”彼得满脸疑云。
吴丽娅眼睛扑朔迷离笑笑。
不管怎么说,应感谢吴丽娅。她提醒对。自己这回是处理污染问题,不是来处理人的。
说起污染,彼得体会深刻。在德国,污染环境零容忍,处罚十分严厉。触犯刑法的,入罪很重。
回国后,他什么都能接受,唯独环境污染令他苦恼不堪:雾霾遮天蔽日;食品污染,饮用水污染等等。色素刺眼睛,超标添加剂,包装物非食品级……
这些现象,令他出现过敏性反胃和头晕。只要走到街头,见到那些摊主扯着嗓子叫卖兜售各类熟食,便吐酸水,头皮发麻。
他尽量不去小摊小点买吃的,即便吴丽娅给他带来早点,也拐着弯说出对食品卫生关心。
吴丽娅不傻,一听就明白,嬉笑道:“放心吧,本姑娘跟你一样有洁癖!”
后来,吴丽娅明白,彼得之所以选择住郊区,除了清净之外,还有一个,就是避开城市污染。
这些都是题外话,眼下最要命的是昌德金矿造成当地环境污染。
彼得到现场走了一圈,所到之处污染触目惊心。山上树木成片死亡,周边几条河水变成酱油颜色,气味特别难闻。
路上碰到几个村民,听他们反映:这些年,村民经常皮肤瘙痒,大医院都治不了,癌症患者明显增多。
像让什么硬物捅了一下,彼得感觉胸口隐隐生疼。
现场察看,事实清楚,不是天灾,而是人祸:马广京严重违背自然规律,滥开乱采所致。
可是,马广京非但不认错,还偏偏占了天大的道理:他们哪位村干部没拿矿上的钱,不是说好了,有什事他们担着吗?
我们金矿怎么啦,税款月月到账,从没落下过一分钱,还赞助民政福利事业,去年村里搞农民运动会,我们一次就拿出两万块钱。这些年,昌德金矿为地方经济发展贡献那么大。就屁大点污染,比起那些天天烟囱浓烟滚滚化工企业,连一个零头都算不上。
再说癌症什么回事,人吃五谷杂粮,生老病死都很正常,怎么赖到咱矿上呢?这不是明摆着讹人吗?
污染是事实,且越来越严重,有人往上告状。县环保执法大队接到群众实名举报,上门执法检查,马广京竟将他们赶出办公室。扬言道:如若再来,就打断他们狗腿子。
老百姓没法活下去了,反正死路一条,不如奋起反抗。男女老少几百号人堵住矿口,不让开工。
马广京牛眼睛一瞪,脖子一横,大手当空挥了挥,他的护矿队扑向村民。一场混战打得昏天黑地,护矿队员打得头破血流,十几个村民伤得不轻,伤得最重的是名前来劝架的人大代表,无缘无故挨了几棒子,打成脑震荡,CT照出来颅内出血。
“简直无法无天!你一个分公司总经理,跟地痞流氓有什么分别!”
彼得气得脸色发青,将马广京狠尅一顿。
马广京根本不把彼得当回事,脑袋一歪,走人。心里嘀咕:“什么玩意儿,老子打天下的时候,你小子还在娘肚里摸黑呢!”
“你给我站住!”
彼得几步上前,截住马广京,怒道:“公司让你管理昌德金矿,就要恪尽职守,遵纪守法。从今天开始,矿上的事直接向我汇报。如果再惹出事端,我惟你是问!”
训完马广京,彼得专程拜访主管安全环保副县长。
一见面,副县长跟他摆谱,言辞喝斥。指责百川投资集团疏于对下属企业昌德金矿管理,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事故。昌德金矿污染由来已久,还不服政府管理,性质是严重的,应予以坚决取缔。
这时候只能硬着头皮挨板子,不管副县长如何耍态度,彼得总笑脸相待。
过错全在昌德金矿,认错,改过,才有挽回余地。
利害关系彼得一清二楚,连忙作检讨,赔礼道歉,承诺承担受伤村民所有医疗费用,并给予一定的补偿。答应立即全面整顿矿区,决不让污染事故再发生。还保证:被污染的河流逐步整治;让周边村民一个月之内喝上清洁自来水,免收任何费用。
集团领导态度如此诚恳,整改措施可行,副县长也就不再说什么。昌德金矿年产值过亿,县里还真不忍心将这家税收大户给整黄了。关键姓马的太过牛逼,几乎不把政府放在眼里,他们心里憋着一口气。
彼得亲自出马,费了一番周折,这件事大体摆平了,昌德矿产复工应该不是问题。
马广京一通喊魂叫屈的电话打来,无疑添了变数:局势又让他搅黄了。
彼得气不打一处来,几步来到司马德儒办公室,却见董事长脸色很难看,估计马广京先给堂兄打过电话,司马德儒正在气头上。
“再让这家伙干下去,不但昌德关门,连整个百川都会让他拖垮去!”
果真让彼得猜中,董事长在生堂弟的气。他不管三七二十一,索性火上浇油:“董事长,事情都到了这份上,应该采取断然措施!”
他心里一直气鼓鼓的,找不到出口。一个小小的分公司经理,牛叉到不可一世,对付这号角色,要按他的风格就四个字——格杀勿论!
吴丽娅提醒尤在耳伴,这件棘手的活,自己还是避避方为上策。
“还怕他翻了天不成!”
司马德儒看了彼得一眼:“这事你就别管了,让我来收拾他!”
正中下怀,彼得抬腿就回到自己办公室。
吴丽娅敲门进来:“总经理,法院那边电话催了两次,是不是这就过去?”
彼得看了下表,点头说“可以”。
来百川投资集团任职一段时间,他学了不少道上规矩。比如,开会,或出席什么活动,怎么迟到,怎么摆谱,怎么不哼不哈。当然,这些只能用于对付外面那些人。
同上次差不多,刘副院长领着他的团队,毕恭毕敬候法院门口。
没有客套,坐定后就烂尾楼收购问题展开具体洽谈。
路上,彼得给吴丽娅交底,由她全权代表公司谈。就一条死法则:砍价。
吴丽娅心领神会,放肆砍,刀刀见骨,分厘必争。
比如,东面楼盘靠西的地方有块地,面积大概四、五亩左右。原是个烂泥坑,不在征地范围。楼盘开建后,让垃圾垒成一座山。
吴丽娅圈定楼盘红线时,非要将烂泥坑作为楼盘的附属物不可。
原因简单:该楼盘原本规划盖二十楼,结果只盖到十二楼就撤了脚手架,续建工程投入巨大。如果整体打包收购,百川投资集团亏大发了。
诸如这样的细节很多,彼得同吴丽娅提前到现场勘察过,一一找出无偿或折价收购应对之策。
吴丽娅不但精明,还挺难缠,一本账算得滴水不漏。
法官也有他们的尺度,不能放得太宽,几次双方差点谈崩,最终还是刘副院长和彼得出面调停。
结果:法院只有让步才是唯一的选择。
谈判耗时三天两晚,法官们轮流上阵还疲惫不堪,彼得他们两人应战,始终精神抖擞。
几轮谈判下来,最后法院裁定:两千八百套住房总价值六亿三千万。
如同天上掉下来金灿灿的馅饼:这个结果比百川投资集团董事会期望值少了八千多万元,还不包括附属土地增值。
彼得就吃定法院急于变现心理,使出砍价大法。这招好像不够地道,有点损。往高处说,还有违道德标准。
彼得倒不完全这么看。商贾之道历来先小人后君子,在商言商,自己终归也没多少出格。
况且,这买卖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倘若他们百川投资集团不出手,市政府和法院只能干瞪眼。
当然,他给法院还是留了一条道儿。
闲聊之中,发现法院领导颇有苦衷:为盖职工家属住宅犯愁。
前些年,法院在新城区批了块地,计划盖办公楼,连带家属住宅一快盖。
盖楼经费没问题,有上头拨款。盖住宅的钱却没着落。找了几家开发商,统统要价太高,双方谈不拢。
地荒在那儿,荆棘丛生,成了耗子蚊虫的天堂。
可隔壁地段,工商,公安,检察院房子早已落成。法院干部职工,尤其新婚者意见不小。
哈哈,绝对利好消息,老天爷又送来机会。
彼得当即表态,百川投资愿以每平米低于市价一千元五百元卖给法院八十套烂尾楼房,以解法官住房紧张燃眉之急。
烂尾楼卖我们?
刘副院长落下脸想了半天,突然眉开眼笑,一把握住彼得。
“彼得总经理,我代表全院三百多名干部家属,感谢百川投资集团对人民法院工作支持!”
彼得说:“那我们人情就做到底。如果法院乐意,盖办公楼及家属住宅的活计百川投资集团可以考虑整体承接。”
刘副院长简直乐开了花,忙说:“那感情好,我们是不是马上签定合作协议?”
彼得两肩耸耸:“不急吧,这事我们公司董事会还要研究。毕竟涉及到股东权益问题,不算小事。不过,合作盖楼是没问题的,我可以保证。”
刘副院长说:“那行,我们静候佳音!”
烂尾楼收购成功后,彼得脑洞大开。电告刚刚提拔为省发改委固定资产投资规划处长林昶,说百川投资集团愿意拿出一千套住宅作为安置房,也可以作为经济适用房。
彼得亲自跑了趟市民政局,表示百川投资集团可以单独安排两栋住宅,配套相关设施,建设一家高标准的养老院。如果,老人们不愿住高楼,可以另劈出一块地建养老院。
条件是:省发改委,民政厅及有关部门配套相关政策予以支持。
一片无人问津的烂尾楼,让彼得挥毫泼墨,忽上忽下倒腾,便梦笔生花,绘制出绚丽夺目的图画。
这里面的玄妙他是这样给司马德儒解读的:明里帮政府部门解决了挠头的社会问题,实际上,百川投资集团触角开始朝政府资源渗透,还赚了好口碑。
“聪明,绝顶聪明!”
看完吴丽娅报来的综合材料,司马德儒高兴眉毛往上翘:“好小子,天才也!”
司马德儒正乐不可支,兴高采烈彼得推门进来。
“董事长,新的贷款到位了。我们能调配的资金超过二十个亿!”
“真的?”
司马德儒有点不信。
若照彼得说的,那就叫天翻地覆,乌鸡变凤凰:资金链瞬息就将断裂的百川投资集团,不但绝处逢生,而且雄姿英发!
他一把抓住彼得,眼睛发亮,身子发抖:“总经理,你说的是真的?”
彼得唉哟一声,他手让董事长抓疼了。司马德儒一惊,连忙松开。
彼得说:“他的那套钓鱼计发挥了作用。”
这话得从蓝心花园楼盘销售回款说起。
彼得敏感到银行在看百川投资动静,说到底是观望,这种观望夹带复杂心态。只要出现呆坏账可能,银行会通过法院,启动财产保全程序——冻结百川投资集团账户。倘若走到这一步,那将惨不忍睹。
蓝心花园每天都有进项,意味着这池水就是活的,银行是春江水暖鸭先知。因为,他们每天见到百川投资集团的票子流进来。
彼得采取蚂蚁上树之策略,将房款源源不断收入工行,中行账号,总共十二亿多一点,还贷绰绰有余。
彼得,提前把即将到期的款项还了。
银行方面特别开心。这年月,如此信誉企业不多见。说明,百川投资集团资金无论流动比率,还是速动比率都挺正常,值得信赖。
当即,给百川投资集团办理续贷手续,还追加三个亿。究其实,彼得不过用贷款还了贷款。那笔巨款,只在银行打个转,便回到百川投资集团账上。等于一只母鸡到外头转悠一圈,带回了一群小鸡仔。
“董事长,时机已到,是否考虑发起成立市房地产业协会?”
司马德儒有些不明白,看着彼得眼睛,微笑道:“愿闻其详。”
彼得诡秘一笑:“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司马德儒立刻明白彼得想法,意在百川投资集团担纲龙头老大,牢牢控制全市房地产业话语权。
“想必,你已经深思熟虑,那就大胆干吧。有什么困难,或者要我出面协调政府部门就直说!”
彼得忙说:“我已让工程部把方案进一步细化,明天能上报公司董事会。我的意见是,董事会先讨论一下。”
“有那么复杂性吗?不就向房地产管理局,工商局等一些部门报资料就以开张吗?”
司马德儒显得云淡风轻,这事无关紧要。
“情况是这样的。一些小公司看到风向在变,有意投怀送抱,挂靠百川投资集团门下。还有几家提出来,愿意由百川投资集团重组。”
“哦——”
司马德儒意味深长点头。
彼得说:“我仔细想过,挂靠或兼并重组,有利有弊。总的说来,利大于弊。尤其从长远看,若想真正占据房地产制高点,扩充百川投资集团实力已显得迫在眉睫。有体量,才有力量。民营企业强强联合,构成群体优势,这步棋迟早要走。这也是市场法则。”
“你说的都有道理,我看行。”司马德儒摘下老花镜擦擦,眉头舒展开来。
彼得接着阐述自己观点:“就百川投资集团而言,兼并重组算新鲜事物,也不算小事,最好先跟董事们通通气,让大家心中有数。最好集体决策,大家一起拿主意,担担子。免得让人说,百川投资集团这么大的摊子,就董事长跟总经理两人一唱一和,把他们当董事的凉在一旁吹南风。”
小伙子越来越成熟,句句在理,司马德儒很满意,翻了翻台历:“明天我要参加省经信委一个座谈会。那就后天吧?哦,不行。后天,庞副省长视察经济开发区工业园,我得去陪。要不,星期四。”
司马德儒按了桌上火红色电话机“2”字键。“小吴,你通知各位董事,本周四上午八点整,集团董事会会议室,公司有重要事情商量。对了,请财务部,营销部,工程部经理列席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