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402300000003

第3章 建设篇(2)

温馨的回忆 真诚的祝福

——一个老教师的自白

梁光兴

话说1953年8月的一天,我风尘仆仆地从天津来到沈阳,按介绍信上的地址找到铁西区尚武街(现在的爱工南街)的一所院落。大门边挂着一条长长的牌子,上面写着“沈阳化学工业技术学校”。从这天起,我就和这所学校结下了不解之缘;从这天起,我走向我的新生活,开始了我的教师生涯。我随着这所学校一起变迁成长,从中专到学院,从学院到大学,同甘共苦、相依为命,与时俱进,直到今朝。

我喜欢回首往事,回顾那五十九个春秋的风风雨雨,我觉得蛮有滋味。往事并不如烟,如果它真如烟似云的话,则随风散去,必将了无痕迹。但往事却久久地萦绕心头,在记忆中它好似一部可以反复放映的纪录片。过去的故事里有许多生动而珍贵的段落,仍然历历在目,令人思念,难以忘怀。细细想来,它更像一杯浓浓的红酒,尽管自斟自饮,独酌品味时,偶有一丝苦涩,但总的感觉毕竟是甜美的、隽永的,韵味无穷,令人如醉如痴而倍感珍惜。为什么呢?因为融入其中的也有我贡献的青春、智慧、汗水和一生心血啊。我终生为之奋斗的这所学校,如从建校那年(1952)算起,到今年就是整整六十年了,按我国干支纪年而言,那就是一个“甲子”啊,实在值得庆贺。我真诚地为她祝福,我将她视为我实在的母校,是她以母亲般的胸怀培养我长大,让我从一个普通的大学毕业生成为一名教授;是她以母亲般的期盼,引导我在革命的道路上不断前进,让我成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队伍中的一员;是她为我提供了发现自我价值的平台,得以为党的教育事业贡献青春和力量。如今欣逢她的六十华诞,我怎能不满怀激动和感恩的深情为她祝寿啊,祝她前程似锦、洒满阳光、一帆风顺、灿烂辉煌。

想当年我第一次迈入沈阳化学工业技术学校大门的时候,最先映入眼帘的是操场上那一排高射炮和正在操练的战士,因为那时抗美援朝战争尚未完全结束,要时刻防范敌人来袭,这里正是一处防空阵地。而学校呢,却只是一座孤零零的大楼,学校办公,学生上课、实验,单身教职工的住所等,均在这座大楼之中。这座楼就是后来被称之为“东楼”的那座实验楼。1954年至1957年间又建立了办公楼和西教学楼,在院外还建立了两座宿舍楼和大食堂,到这时学校才稍具规模。但是连里带外,学校占地也不过六十亩。

虽然如此,我却没有嫌她简陋而想着离去,相反,我决心要“既来之,则安之”。毫不夸张地说,当时确实有一股服从国家需要、一切听从党安排的劲头鼓舞自己,我要以行动去实践诺言。同样重要的一点是,我真的喜欢当老师,而且有一种“我适合做教师”的自信心,我认为工作虽然是组织分配的,但值得庆幸的是我并没有“入错行”。我的信条和经验就是:“干一行就要爱一行,爱一行就要钻一行。”于是,我下决心要努力学习和钻研如何做一名优秀的教师(而不是教书匠)。

学校的党政领导很关心和支持我们的教学研究工作,教研室的同志们都积极参与和配合。在教学改革方面有一件事令我印象颇深,至今难忘。1977年恢复高考后,招收的新生学习积极性较高,对教学质量的要求相应较强。但是老教师因“文革”而荒疏业务多年,在此还有一些没上过讲台的新教师。于是教与学之间产生了矛盾,在化工原理教学方面就曾发生过几次“罢课”风波。怎样尽快提高教学质量就成了当务之急。经过调研学习讨论和深思熟虑后,我们决定从“废止注入式,应用启发式”的原则入手进行改革,为此我写了一篇题为“试论启发式教学”的论文,并采取了一些相应措施。我向同事们宣讲了“什么是启发式,为什么要用启发式和怎样运用启发式”等三个要点。教研室的同志们认真学习并努力实践,从而逐渐取得成效,缓和了矛盾。据此,我觉得“启发式教学原则”是值得继续提倡和贯彻推广的,它是一个永恒的课题。

与此同时,我还向同行们提出了“教书育人”的呼吁,为此我写了一篇题为“论传道”的论文,旨在每位教学人员都要抓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要将德育融入具体工作中,做到为人师表,潜移默化,达到如春雨般润物无声的效果。我认为德育绝不仅仅是马列主义老师和辅导员的事。院党委重视我的这一观点,安排我向全校教职工做了报告,希望逐渐形成“教书育人”的风气。

1985年第一届教师节的庆祝会上我代表院民盟支部做了题为“教育与爱”的演讲。我的论点是:“爱不等于教育,但教育不能没有爱。只有将教育和爱心融合在一起时,才能相得益彰,而教师就应该是‘爱的化身’,他本身首先要对祖国、对党和社会主义富有执著的爱。其次是对所从事的工作与岗位具有真诚的爱,而最重要的就是对学生要有深沉的爱,那是一种结合了亲情和友情的爱心,让学生在爱的春风中生活、学习、健康成长。”

回想自己从事教师工作的历程,我懂得了老教师向年轻教师传帮带的重要意义。老教师曾耐心地帮助过我,当我成为老教师的时候,我也不遗余力地教导过年轻教师,我们共同分析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以及相应的教学方法。我认为即使是高校的教研室,也应该研究教学。为此,我认真地编写了一本总结介绍我的教学经验的小册子,题为“课堂教学三要素——原则、方法、艺术”,小册子受到了同行们的重视与好评。

作为一所普通高校,我们还没有足够的条件,像清华、北大、天大、东大、大工等重点高校那样提出“教学科研两个中心”。尽管我们要以教学为中心,但科研工作却是同样重视,它与教学相辅相成不可或缺。一方面通过科研为社会提供科研成果,为四化做贡献,而更重要的另一方面,就是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为国家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因为一般来说,只是单纯搞教学而不从事科研工作、脱离生产和社会实践的教师,是不可能搞好教学工作的。因此必须建立“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的体制。思想认识明确了,我的科研工作就从选好课题入手。我查阅了大量的有关化工单元操作方面的科研情报,发现那些大的单元操作领域,已被前人占据,几乎无题可选,所以我决定从“吸附”、“脱吸”、“结晶”、“萃取”、“膜分离”等小单元选取课题。恰好沈阳化工厂需要我们协助他们从混合氯甲苯中分离出对位氯甲苯做原料。现有的分离方法,如高塔精馏和深冷结晶都很困难,而且也不经济,我认为用分子筛吸附分离可能是较好的方法,不妨一试。经过精心的试验研究,在小组成员通力合作下,终于获得成功。论文在《石油化工》发表后为《化学文摘(CA)》[美]采用。在“脱吸”方面,我们与东北电管局合作,进行“锅炉用水脱氧防腐”方面的研究,在抚顺石油二厂开展实验,我们利用旋膜形成的“段效应”取得脱氧成功,完全达到含量指标,通过鉴定后已被推广使用。此外,旋膜装置在“分离空气中微量苯及其衍生物”方面也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并申请了专利。我们研究工作的重要体会就是:科研工作必须与教学生产相结合,可以一举三得。回顾我的科研工作,能够取得一些成果,这完全要归功于学校党政领导的大力支持,以及全室同仁的群策群力、通力合作。尤其令人感动的是,在学校经费困难的情况下,还为我们修建了研究室,并拨付了一些科研经费,无异于雪中送炭啊。

我哆哆嗦嗦地“白话”了许多陈年旧事,实在是不厌其烦地“自说自话”,所以题为“自白”。但我必须声明,我的自白可绝不是自我表白,因为在我的一生中并没有丰功伟绩。我只是想把我这五十九年中,主要的所思所想和所作所为,做一个简单的陈述。如果这些情况还有一些可以借鉴的地方,而且同行们愿意参考的话,我将深感无限欣慰。因为那样我会觉得好像自己的生命正在得以延续。

我和母校半个多世纪以来的朝夕相处,凝聚了深厚情谊,每当母校遇到困难的时候,我都感同身受,一定要竭尽全力想方设法为之排忧解难。我将母校看作是一个大家庭,我作为她的成员,就负有保护她的义务,遂以校为家,助人为乐。母校的荣辱兴衰时刻都挂在心头,我一心一意地盼望她与时俱进,兴旺发达。她果真不负众望,艰苦奋斗、奋发图强,克服重重困难而取得长足进步。请读读校史吧,从一些主要数据的今昔对比中,你就会懂得什么叫作“沧桑巨变”了。我们的母校不仅在“做大”,而且在“做强”。硕果累累标志着她的逐渐成熟;蒸蒸日上显示她正在步入辉煌,众志成城,为她奠定了事业的基础,如日中天的态势为人们显示出无穷的希望。我不是诗人更不是画家,无法表达她的诗情画意,我只会用真诚而朴素的话语为她祈福,为她祝愿。我衷心祝愿她不断地上质量、上水平,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争取早日跻身于国家重点高校的行列。

江山代有人才出,改革正未有穷期。辉山不老,沈水长流,让我们满怀信心地振臂欢呼:“沈阳化工大学的明天,一定更加美好。”

(作者系我校教授,原民盟沈阳市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民盟沈阳化工学院委员会主任委员)

风雨争流六十年

陈玉功

我们欢聚一堂,为沈阳化工大学六十华诞而歌唱。

六十个春秋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是那么短暂,

六十个寒暑在学校发展史上是那么漫长。

这短暂和漫长相融造就了化工大学的辉煌。

今天,化工大学的今天,

校舍气势豪迈,功能齐全,布置通透,深沉典雅,

融学术、园林、艺术于一体,跨进了省内高校最美校园行列。

固定资产十个亿,教研仪器设备一亿三,

二十五个院系,五十个专业,工理经文,法教医管,

本硕博学子一万五,名师千员,

师生昂扬奋发,科研院所攻尖端,

满庭莺歌燕舞,处处生机盎然。

看今朝,桃李遍天下,化工大学史空前,

忆往昔,浮想联翩,往事几十年,感慨万千。

六十年前,沈阳西郊尚武街还是一片荒滩,

十名干部,二十三名教师,从四面八方云集在这里,

创办了沈阳化学工业学校这所中专。

1952年7月15日建校,9月6日就迎来第一批三百零六名新学员,

可是啊,校舍待建,借用他地,举步维艰,

开拓者们,不惧艰辛,履险如夷闯难关。

化校日趋完善,教师队伍逐年扩大,专业规模不断拓宽,

1958年晋升为沈阳化工学院,一飞冲天!

1960年化院更名为辽宁科技大学,骏马换新鞍。

在国民经济调整中,科大改回化院,几次更名,几度变迁,

化院这只小船在惊涛中前进,在风雨中扬帆,几次遇礁,几度搁浅。

1957年,反右扩大化,使一批教工无辜蒙冤二十年,

1959年炮制的“亓李案件”给一大批党员、干部带来无穷的灾难,

他们被劳改、挨批判,身心健康受到极度的摧残。

1966年,突变风云,“文革”惊涛在神州翻腾,

造反团纷纷成立,观点不同,相互斗争。

化院两派对峙,西楼驻“联指”,东楼“思想兵”,

武斗骤然升级,刀光剑影,血雨腥风,

楼内明碉暗堡,“12·15”激战的枪声。

党政干部罢官撤职,无情地批判,残酷地斗争,

大搞逼、供、信,惨遭毒打,每天饭前请罪跪杨忠。

1968年军、工宣队先后进驻,10月8日成立革委会,11月26日全院政治大野营,

700多名师生员工翻山越岭,长途跋涉来到本溪县的清河城。

清理阶级队伍,斗批改,进行“三两斗争”,

教育革命,否定“十七年”,全国学校学朝农,

工农兵学员“上管改”,白卷标兵张铁生。

1970年11月12日,辽革委下发178号文件,强令化院向抚顺搬迁,

全院动员,物资打包待发,实验室从天棚拆到地面,

可是啊,“178”脱离实际,纯属少数人的臆断,

条件不具备,年底搬迁就绪变空谈。

上峰坚持“左”不改,强逼员工抚顺去上班,

五更起,半夜眠,来到抚顺没事干,面对空室搞批判。

群起反对“178”,两条路线大论战,

谁说真话谁挨批,谁说假话谁升天。

铮铮铁骨的“化院人”,不怕挨整,不畏风险,

一次次斗争,一遍遍呐喊,

可是啊,乌云压顶,无力回天。

院领导敢怒不敢言,一筹莫展,“马卧槽,羊趴圈”,

偌大的化工学院伤痕累累,全身瘫痪。

市里工作组穿梭进驻,省、市派干部接二连三,

面对老大难,束手无策,望院兴叹。

1976年10月,惊雷一声响,打倒“四人帮”,化院得解放,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解放思想,拨乱反正,化院迁回沈阳,

举院欢腾,团结一心,医治搬迁带来的创伤,

收回校舍,重整旗鼓,开始了新的航程。

系部调整,加强基础,拓宽专业,引进了新生力量,

六系四部,十九个专业,学生两千,化院获新生。

化院的发展,狭小的六十五亩院庭实难适应,

曾在南塔、陵西起宏图,终因水源、战备成泡影。

1987年市里批地一百五十亩,落地于于洪西郊大青乡,

经费不足建小西院,东西奔波跑断肠。

世纪之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臻完善,

科学发展新理念,高校有了自主权,

领导有魄力,群众冲霄汉。

创业者们日夜奔波,各方周旋,征地一千五百亩,多方筹资四万万,

员工齐上阵,基建大会战,鏖建急,万马战犹酣。

一幢幢教学楼拔地而起,一座座实验大厦突兀呈现,

气势恢弘的运动场、体育馆,万米图书馆宽敞明亮藏书百万,

校舍布局错落有序,建筑平方四十万,

校庭开阔,任你徜徉,街路纵横,两湖一山,

绿树、草坪、花卉竞相媲美,相互争艳。

啊,一座精美的化大校园,横空出世,惊天突现。

六十年前的中专,化工大学的今天,沧桑巨变,地覆天翻,

六十年的成就,六十年的巨变,

归功于党的领导,归功于创业者的奉献。

这成就,这巨变,是开拓者们的夙愿,是几代化大人的企盼。

他们为此,备历艰辛、探索、实践,辛勤汗水洒校园。

他们有的已经故去,留给我们深深的思念。

岁月啊,不管如何流淌,也带不走那些熟悉的姓名:

亓国志、魏洪烈、谢登宏、宋丕才、张珂宇、艾鸿铭

刘南喜、杨俊超、张国义、王子瑜、刘克汉、赵鸣玉……

几百位前贤,

他们的业绩铭刻校史,

他们操劳的身影、鲜活的音容,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回顾化大艰辛历程,展望为了寄厚望。

当今世纪,风云激荡,市场竞争披遐荒,

兴衰蛰起,优胜劣汰,不可阻挡,

一刻也不可停留,展雄翅,搏风浪,

实现省一流、国名校的新目标。

迎接挑战,再造化工大学新的历史辉煌!

(作者系原社科部主任,教授)

同类推荐
  • 闲庐序跋集

    闲庐序跋集

    本书是熊召政近两三年来的序和跋作品集,收集了作者的说文、谈艺、述忆之类的随笔、杂文共88篇。情真意切,性情真挚,文采动人,值得爱好文学艺术的青年好好品读,把握文艺的方向与正气,学习老一辈文人的为文与为人精神。该书的出版为中国当代文艺复兴梦再添砖瓦。
  • 蒋勋说唐诗(修订版)

    蒋勋说唐诗(修订版)

    只要人还追求心灵的自由,便一定会热爱诗歌。蒋勋先生说:“当我们面对唐诗时,几乎每一个人都感觉到唐诗好迷人,里面的世界好动人。再追问一下,也许是因为刚好唐诗描写的世界是我们最缺乏的经验,在最不敢出走的时候去读出走的诗,在最没有孤独的可能的时候读孤独的诗,在最没有自负的条件时读自负的诗。”
  • 瓦尔登湖

    瓦尔登湖

    梭罗远离尘嚣,他想在自然的安谧中寻找一种本真的生存状态,寻求一种更诗意的生活。《瓦尔登湖》一书,详细地记录了作家在长达两年的时间里的日常生活状态以及所思所想,他在小木屋旁开荒种地,春种秋收,自给自足。他是一个自然之子,他崇尚自然,与自然交朋友,与湖水、森林和飞鸟对话,在林中观察动物和植物,在船上吹笛,在湖边钓鱼,晚上,在小木屋中记下自己的观察和思考。他追求精神生活,关注灵魂的成长,他骄傲地宣称:“每个人都是自己王国的国王,与这个王国相比,沙皇帝国也不过是一个卑微小国,犹如冰天雪地中的小雪团。”
  • 我的非洲之旅(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我的非洲之旅(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两度出任英国首相的丘吉尔为大家带来的神奇的非洲世界。详细地给我们展示了百年之前的非洲景象,不仅仅是自然风景,还有风土人情,以及人与自然的种种互动。
  • 用爱创造生命美

    用爱创造生命美

    本书稿中,作者希望读者能用爱对待一切,读过阅读本书让读者能找回最真实的自己。通过真实的案例,作者想告诉读者当一个人不断学习与成长,让自己拥有爱的能力,能够爱自己、爱别人、爱周围一切与自己有关的人事物的时候,内心会时刻充满喜悦与平静,不仅身心健康自在,而且在面临难题时能够认真思考,做出合乎情理的选择,同时能够推己及人,善待周遭的一切人和事,创造内外和谐的完美世界。
热门推荐
  • 试错:企业与员工双赢的人性化管理法

    试错:企业与员工双赢的人性化管理法

    试错,并不是倡导明知故犯,而是鼓励发现和创新,以一种更加积极的心态和巧妙的方式应对错误。看似一种放任式的野蛮化生长管理法,却蕴含被忽略的丰富智慧。本书跳出“零缺陷”等制度管理、人本管理的误区,从允许试错、鼓励试错、绿灯思维等角度,揭示企业推行试错文化的必要性和价值。书中精辟的观点和案例,能帮助企业和员工正确审视错误,化解制度和人心的对抗,降低企业管理成本,改善个人工作思路,最终实现企业和员工的共同成长和利益双赢。
  • 救命的松果

    救命的松果

    这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深秋,一群小松鼠坐在树枝上,每人捧着一个松果吃得正香。“啪”,松鼠爷爷的松果掉在了地上,那松果“咕噜噜”地滚到了很远的地方。小松鼠罗罗看到了,飞快地跳下树向松果跑去,他要帮爷爷把松果捡上来。谁知他刚跳到松果旁边,就看到一片枯叶下面钻出一个毛茸茸的小脑袋。
  • 萌女倒追帅老公

    萌女倒追帅老公

    暗恋18年,煮熟的鸭子怎能跑了?她爱他、他却避她如蛇蝎;而她坚信爱情不会从天而降,既然看上就要果断下手!表白、倒追直接无视,过程再艰辛都可以丢到九霄云外只要追到帅哥一切都是浮云!女追男第一步:男追女隔座山、女追男隔层纱,既然面前只有一层纱何不直接扑过去?女追男第二步:同住、同吃、同爱好,24小时相处没有爱情才见鬼!女追男第三步:爱要大胆、追求手段要勇敢、表白更要每分每秒停不下!女追男第四步:利用帅哥政策不断刺激他各个神经,让他知道没有你的日子没法活!女追男第五步:突然抽身离开让他痛不欲生,回想你的好对你渐渐萌生爱意!女追男第六步:守得云开见月明,抓住帅哥不撒手!
  • 夜帝蜜令,亿万前妻乖乖就擒

    夜帝蜜令,亿万前妻乖乖就擒

    三年前,她割了一个肾救了他的命,从此成为他的妻,却被宣告不能生育。不久后的一纸离婚协议,更将她推至绝望的边缘。黯然离开后,她惊喜发现肚子里赫然有了小生命,然而历尽千辛产子,却被医生宣告是枚死胎!三年后,她涅槃归来,却被他擒回家抵在角落,“戚景微,你抛夫弃子三年,我该怎么惩罚你?”她怒,“滚开!你想怎么样?”--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烈焰重生:宰相千金狂天下

    烈焰重生:宰相千金狂天下

    她,特工组美艳的电脑高手,追踪敌人时意外穿越;被二小姐一掌幻力拍死的宰相家大小姐死而复生,再度醒来,她已是统领万灵兽的森林之女。她,修高强幻力,寻元神,唤醒无人能匹敌的神力。终一日,她成幻罗大界之王,灭妖魔,扰天神,神人魔三界以她为尊……
  • 黎明枭雄

    黎明枭雄

    突如其来的末世,人类文明社会被毁灭,这里强者为尊,金钱、不过就是一张废纸罢了。{非后宫,纯热血}
  • 风投2006

    风投2006

    他是风投经理,举手间上亿的大买卖,出入私人飞机,辗转于各种精英酒会,和互联网公司老总谈笑风声。但一切的光鲜都不是他的。2018时,他依旧买不起一套房。偏偏老天爷却和他开了玩笑,一脚把他踹回了2006年。
  • 逆天老公

    逆天老公

    携带首饰系统穿越修道界,炼制超品首饰,震撼天下。修为实力低,打不过对手不要紧,只需一件增益首饰。面对亡灵鬼怪,无法攻击不要紧,只需一件转换首饰。首饰能带来各种增益,各种特殊能力,好比一个小型金手指。纵然穿成了一位假老公,也要逆天而行。
  • 蚕食万界的饕餮君

    蚕食万界的饕餮君

    三流杀手身死意外获得饕餮真身,附带饕餮辅助系统。奈何哪怕成为了上古凶兽楚流也是个三流的货色,唯一变强的途径便是吃!萧炎:混蛋,你不把异火吃了我能改修功法么!楚流:打嗝~~‖小舞:老爸,你为什么不吃大香肠叔叔的大香肠?楚流:……‖天使彦:话说,这货真的是和女王一个时代的神么?凯莎:嘀咕什么呢彦,还不为冕下擦嘴。‖鸿蒙:大哥你别来了行不,我就剩下这么两个世界了。另一本:《我要打造十型文明》百万起步。
  • 五行世界之水情木

    五行世界之水情木

    从小的缘分或许在很久以后才会出现。赵家的小少爷赵岩,在嬉戏无聊的尘世中,遇见了让他心动的陈冰。为了接近她,保护她,帮助他,他隐姓埋名留在了她的身边。他是赵家最神秘的人,她是陈家最无用的大小姐。但是他不在乎,她在乎。当他的身份被揭穿的哪一天,当一切的秘密都是被公布的哪一天,当所有的祝福都是传来的哪一天。他们才是知道缘分很早就是注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