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惠是我在布达佩斯的好友,一趟国际列车拉来的。大家都是大包小包的,除了货还是货。我们都是单身,唯独她拖了个孩子,一个叫莎莎的漂亮女孩。到异国他乡闯世界,一个人都难,何况带个孩子!阿惠无奈,自己离婚了,父母身体不好,怎忍心把孩子留给他们?莎莎似乎看懂了妈妈的心思,认真地说:“妈妈,等我长大了,开飞机把姥姥姥爷都接过来。一定!”大家都笑了,漫长枯燥的旅途,莎莎是个开心果。
阿惠带着莎莎到布达佩斯的批发市场进货,拉着小车四处练摊,严冬酷暑,风吹日晒雨淋。阿惠觉得亏欠了孩子,她要给莎莎办一个隆重的生日Party(派对)。
莎莎的生日Party,阿惠请的客人中,有警察局局长的小姨子、海关关长的大舅子、翻译、律师、房东,还有几个练摊的朋友。我真佩服她的社交能力。阿惠朝我挤挤眼,悄声说:“没办法,咱们初来乍到,这些人用得着。”客人们送鲜花,送玩具,送巧克力,莎莎高兴坏了。从此,她最盼的就是过生日。
一年后莎莎的生日Party,阿惠办得很低调。正值生意淡季,除了我这铁姐们儿,她只请了几个发货的朋友。那时的阿惠,生意由零售转向批发,经常与供货商打交道。所以,发货的朋友必不可少。
阿惠能吃苦,人又精明,生意越做越大,索性自己飞到中国订货组货了。一年至少发十几个货柜,忙得不亦乐乎。无论再忙,莎莎每年的生日Party照开不误。请的客人都是些前来批货的中外商户——她的衣食父母。印象最深的一次,一位罗马尼亚客户带了个吉卜赛女郎,能歌善舞,还会看相卜卦,众人争着请她预测财运命运,聪明的女郎察言观色,报喜不报忧。说到精彩处,博得掌声一片,好不热闹。大家索性卡拉OK(可以供人欣赏机内预先录制的音乐,还可以供人在该机的伴奏下唱歌)一番,玩得很尽兴。
后来,莎莎的生日Party,阿惠请的客人,要么是同乡会的,要么是妇联会的。
莎莎的最后一次生日Party,阿惠的朋友们吃饭前先低头祷告,随着一声响亮的“阿门”大家才动筷子。原来是基督教会的。阿惠称为兄弟姊妹。我有些感慨,小声说:“你这是铁打的生日Party,流水的客人啊!”阿惠说:“今年是最后一次给女儿过生日了!明年她就十八了!人家说要像老外同学一样,以后要和自己的朋友一起过生日,不需要老妈了!”餐馆灯光微暗,阿惠略有伤感,两眼明晃晃的。
(原载《百花园》2009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