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64600000037

第37章 农家——君民共耕的追求者(1)

“亚圣”孟子提出了“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观点,然而有个与他同时代的人却极力主张“君民共耕”,统治者应该与老百姓一样自食其力,他就是战国时期楚国的许行。坚持这一主张、反映农民思想、研究农业生产技术的学术派别,就是“九流”中的“农家”。

■ 农家起源——神农与后稷的传说 ■

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神农是农耕文明的开启人。相传在远古的时候,人们过着采集和渔猎的生活,采不到野果、野菜或捕不到动物时,就只有挨饿受冻了。为改变这种状况,神农砍来木料,制作了耒、耜等农具,向大家传授农业生产技术,并与大家一起耕作。他因此被奉为农家之祖,并与燧人氏、伏羲氏并称“三皇”。

神农此人是否真实存在,现在尚难以断定,但神农教耕的传说,确实反映了中国原始社会从采集、渔猎进步到原始农业的情况。同时,这一传说也体现了当时人人劳动、平等互助的社会现实。

感应受孕生神农

传说神农的父亲是少典部落的首领,而他的母亲名叫安登。有一天,安登在华阳游玩时,感应神龙之气而受孕,在姜水河畔生下了神农。神农生具人面龙额,下地三个时辰便能说话,五天便会走路,七天便长全了牙齿,三岁就会做稼穑的游戏了。

神农同情百姓疾苦,以解决百姓的衣食住行等民生问题为出发点,开创了华夏农业文明,这就孕育了后来的民本主义思想。而且,在有关神农的神话中,一个重要的主题,就是探讨了农业技术的起源,包括制作农业工具、考察土地状况等,也包含着技术层面思想的发展。所以,人们又将后世的农家称为“神农学派”。

后稷是继神农之后,中国农业文明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他是古代周族的始祖,也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农官。因为他出生时的情况比较怪异,家人认为是不祥之兆,便将他抛弃在田野里。没想到,动物们纷纷来保护这个小男孩,一些雌性的动物还给他喂奶吃。人们索性又把他放在冰上,可是人还没走远,天上的鸟都飞下来,用翅膀给这个小男孩遮挡寒气。人们终于意识到,这个孩子不一般,就又把他抱回来交给他的母亲抚育,并给他取名叫“弃”。

弃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就常学着大人的样子采集植物的种子,并学种麻和大豆。长大后,他对种植各种庄稼的兴趣更加浓厚,不仅懂得因地制宜种植作物,还精通选种、拔草等农田管理技术。此外,他还能从作物成熟的早晚及外观性状,来辨别作物的类型。

经过长期的耕作实践,弃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经验。他种的庄稼横竖成行、整齐划一,大豆茂盛、谷粒饱满。附近的人们听说他很会种庄稼,便都跑来学习,他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农耕知识和经验都传授给大家。在他的影响和带动下,粮食连年丰收,进一步减弱了人们对渔猎和采集的依赖。

神奇的大脚印

据说,后稷的母亲名叫姜螈,属于有邰氏部落。一天,她到郊野去求神,在路上看到一对很大的脚印,便好奇地用自己的脚去比试这双脚印。她的脚刚踏上脚印,便感到全身一震,回到家就发现自己怀孕了。不久,姜螈就生下了后稷。

弃的事迹很快传遍整个部落,尧帝推举他为部落联盟的“农师”,指导部落群众进行耕作。到了舜帝时,弃又被请来担任最早的农官——后稷,主管部落联盟中的农事。此后,人们便都称他为“后稷”了。

后稷死后,人们为了纪念他的功劳,把他安葬在“都广之野”。那里不仅风景秀美,而且土地肥沃,各种农作物都长势极好。传说,通往天上的梯子就位于它的附近,因此每到收获季节,还会出现凤凰率百鸟起舞的奇景。

战国是社会的大变革时期,农业生产正由奴隶制转化为地主制。诸子百家中各家的学说几乎都包含了重农的思想,都涉及农耕的问题,而它们又都是为政治主张服务的。这种对农事的广泛争论,为许行的农家思想体系的创建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许行——“君王亲耕”的希冀 ■

许行,著名的农学家、思想家,生于楚宣王至楚怀王时期。他依托远古神农氏“教民农耕”之言,主张“种粟而后食”“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飨而治”,带领门徒数十人,穿粗麻短衣,在江汉间以打草织席为生。

他与孟子生活在同一时代,是先秦时代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留下姓名的农家代表人物。他没有留下关于自己学说的专著,有关他生平的资料也极少,只在《孟子·滕文公上》中存有他见滕文公之事,从中略可窥见其思想主张之一斑。

据载,对神农学说颇有研究的许行从楚国到了滕国,主动拜访滕文公并对他说:“我从远方而来,听说您实行仁政,希望在您这里得到一个安身之处,做您的百姓。”滕文公便收留了许行和他的几十位弟子。

许行和弟子们身穿粗麻布衣服,亲自耕种,并用收获的谷物、织的席子和草鞋来换取农具和生活用品。不久,儒家弟子陈相和陈辛兄弟二人也背着耕田的犁锄从宋国来到滕国。他们拜见滕文公,并说:“听说您实行圣人的政治,那么,您也是圣人了。我们愿意做圣王的百姓。”于是,陈氏兄弟也在滕国住了下来。

反对不劳而获

许行思想的核心是反对不劳而获。他认为,“仓廪府库,是厉民而以自养也”,国君设仓库储存米谷,以及设府库积聚财货,都是伤害人民来供养自己的行为。同时,他还一并否定国君对仓库、府库所存之物的拥有权。另外,他还主张依据产品的长短、大小等数量、质量规定价格,不赞成商人居中剥削,反对抬高物价的欺诈行为。

一天,陈氏兄弟与许行不期而遇,许行向他们讲述了自己的平等劳动、分工互助、等量交换等学说,陈氏二人大为悦服,便抛弃了以前所学的儒家的那一套,跟着许行学习起神农学说来。

后来,陈相去拜访孟子,传达了许行的一些言论和思想。如:“滕君,则诚贤君也。虽然,未闻道也。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今也,滕有仓库府库,则是厉民而以自养也,恶得贤?”孟子听后大为光火,当即对许行口诛笔伐,许行的思想却也因此幸而得以留存。

许行认为,滕文公施仁政,可算有德,但还没有达到圣贤的境界。真正的贤君,应该“与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也就是说,要亲自下田与人民一起耕种,自食其力;要一面自己做饭吃,一面治理国家。许行这种人人劳动,人人平等,反对不劳而获的主张,体现了其消除阶级差别、追求社会平等的朴素的社会理想,是具有积极意义的。遗憾的是,他没能看到职业分工是生产发展和人类进步的标志,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君民共耕”是不切实际的。

这就难怪孟子一听到许行的主张,就大力反驳了。孟子还通过陈相了解到,许行除了吃的粮食是自己种的外,戴的帽子、做饭的锅、耕田的农具等,都是拿其他东西换来的。于是,孟子指出,由于分工不同,人们的生活用品不可能全部自产,国君更不可能一面耕种田地,一面治理国家。

孟子由对许行的评判,得出了一个影响千古的著名结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

其实,“君民共耕”或许原始社会的氏族首领真正实行过,但到了后来,帝王们每年正月搞的“亲耕”——亲自扶犁耕田,只不过是一种仪式,只是为了劝课农桑而已。如《谷梁传》就记载:“天子亲耕,以共粢盛。”很显然,这不过是做做样子罢了。

■ 氾胜之——西汉农业技术专家 ■

氾胜之,氾水人,西汉农学家。其先人本姓凡,在秦统一中国的过程中,为躲避战乱,举家迁往氾水,因此改姓氾。氾水是济水支流,位于今山东曹县北20公里与定陶县分界处。

氾胜之生平事迹不详。只知他在汉成帝时,出任议郎、劝农使者。他曾在包括整个关中平原的三辅地区推广农业,教导种植冬小麦,而且颇有成效。许多热心于农业生产的人都前来向他请教,关中地区的农业因此取得了丰收。

他本人可能因为推广农业有功,由议郎提拔为御史。他总结黄河流域的农业生产经验,创造了精耕细作的区田法,另外还有溲种法、穗选法、嫁接法等。他著的《氾胜之书》共2卷18篇,是中国最早的农学著作。

关中地区有着悠久的农业传统,是古代农业最为发达的地区。尧、舜的农师,周人的祖先后稷就诞生在这块土地上,以后重农一直为周王朝的基本国策。战国末期,秦国便是凭借关中雄厚的经济实力完成统一大业的。

西汉建立以后,非常重视关中地区的农业,兴修了一些著名的水利工程。到汉武帝统治时期,先是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在关中地区推广种植冬小麦,后又任命赵过为搜粟都尉,在关中地区推行代田法和改良农器。约60年后,氾胜之踏入了赵过曾经为之努力的领域。

搜粟都尉赵过

赵过,汉武帝末任搜粟都尉。古书记载,赵过“教民耕殖,其法三犁共一牛,一人将之,下种挽耧,皆取备焉。日种一顷。至今三辅犹赖其利。”按“三犁共一牛”即三脚耧。又《汉书·食货志》记载:“过能为代田……其耕耘下种田器,皆有便巧。”他主持创造了三脚耧,还改进了其他耕耘工具,加以提倡代田法,对当时的农业生产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氾胜之继承了前人的重农思想,认为粮食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谷帛是统治天下的根本。他主张备荒,把稗草和大豆列为备荒作物倍加注意。氾胜之不仅在思想上重农,而且还身体力行,进行了区田法的试验,列入此项试验的主要作物有禾、黍、麦、大豆、胡麻、瓜瓠等农作物,目的就是为了既扩大耕地面积,又能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

但是,氾胜之却遇到了一个难题——人多地少。关中地区经过数千年的开发,良田沃土早就被利用殆尽,余下的那些荒地,多位于山地、丘陵、陡坡地带,一般倾斜坡度较大,利用起来困难重重。因此,随着人口的增加,人多地少的矛盾日渐突显。一些农民无地可耕,被迫转而从事工商业。这直接导致了农业的异化,在当时是一个十分严重的社会经济问题。

为解决这一问题,西汉政府曾经多次将由政府直接管理的苑囿、公田、池田等借给贫民,但这个治标不治本的措施,对于解决问题的作用十分有限。为此,氾胜之创造了“区田法”,“区田以粪气为美,非必须良田也。诸山陵、近邑高危倾阪及丘城上,皆可为区田”。这就提高了荒地的使用价值,扩大了农田的面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地少人多的问题。

在区田法的基础上,氾胜之还总结了一系列的作物栽培技术。他将自己收至亩40石的试验结果上奏到朝廷,冀望有助于解决当时关中地区人多地少的矛盾。出于同样的原因,氾胜之还提出了桑、黍混播的集约栽培法。

此外,氾胜之还提出了耕作的总原理和具体的耕作技术,并列举了十几种作物的具体栽培方法,奠定了中国传统农作物栽培总论和各论的基础,其著作《氾胜之书》的写作体例也成了中国传统综合性农书的重要范本,这些足以证明氾胜之对中国农学的贡献。

■ 出发点——以民为本,重农抑商 ■

尽管许行这位农家的真正开创者并未留下专著,但“神农学派”的传人却很可能在齐国的稷下学宫讲过学。传说由稷下学宫中的讲师编撰的《管子》(托名管仲所著)一书,包罗各家思想学说,农家学说自然也列于其中。

一般认为,《管子·地员篇》就是农家的著作,而《牧民》《权修》《五辅》《八观》等篇也大篇幅记述了农家的思想。由于当时的平民绝大多数都从事农耕,所以“重农”也就是“重民”,重农倾向必然会发展为民本思想。《管子》中有关农家的内容,着重体现着农家的民本主义思想。

在农家看来,“顺民心”是一切统治的基础,民心是不可违背的。贤明的统治者能够顺应民心,以民心向背作为自己行为的指针。《管子·牧民篇》提到:“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由此可见,农家通过“民心”这个概念,初步感觉到了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比儒家的民本主义还要进了一步。

忠爱民,是农家关于治天下的基本主张。他们看到农民耕种田地很辛苦,因而要求统治者体恤百姓,不可巧取豪夺。《管子·权修篇》提出“取于民有度,用之有止”,就是要求统治者约束自己的行为,减轻赋税,轻徭薄役,不对百姓剥削太重;同时要注意节约,不能穷奢极欲。这虽然已经打破了许行的人人平等参加劳动的主张,但这样的改变无疑更易为统治者接受和施行。

修饥馑,救灾荒

农家认为,水灾、旱灾、风雾雪霜、疾病、虫灾等“五害”,严重地危害了农业生产和百姓生活。他们强调,君主要想巩固统治,就必须扫除“五害”,要“修饥馑,救灾荒”。在农家看来,水灾是最危险的自然灾害,尤应引起统治者的重视。

在农与商的问题上,一方面,农家力主“农本商末”,推动统治者将其确立为基本国策,并促进社会认同这一价值观念。农家认为,农业是一切财富的基础和来源,一个国家要想安定富足,就必须大力发展农业。

首先,农业是保障百姓生存的基本手段。国家以百姓为根,百姓以谷为命;如果百姓无谷,国家就会失去根基。因此,必须将发展农业生产摆在首位。

其次,强大的军队是国家稳定的根本保障。在先秦时于军队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充足的军粮和稳定的兵源,而这两项都要通过发展农业来提供。

同类推荐
  • 菊与刀

    菊与刀

    读《菊与刀》,可以让你全面精确地了解日本和日本人一些奇怪的行为。为什么日本的明治维新会取得成功?日本人为什么要发动战争?他们是如何在战后迅速崛起的?日本人为何彬彬有礼而又倨傲蛮横?为何严谨恭顺而又放荡恣肆?为何顽固守旧而又勇于改革?他们为何既可以为天皇和国家剖腹又为何迅速停止抵抗成了美国的小弟?读《菊与刀》,还可以让你从另一个角度了解中国和我们自己。无论怎么说,日本文化曾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日本人对于传统的感情和态度与同样处于新旧、东西、文化冲突的中国人有着相似的情绪,而日本人是如何对待他们的传统的?他们坚决捍卫的是什么?毫无顾忌地抛弃的又是什么?他们接受西方的是什么?
  • 南方少数民族创世神话选集(中华大国学经典文库)

    南方少数民族创世神话选集(中华大国学经典文库)

    本书是南方地区少数民族创世神话的编选集,包括我国南方各个少数民族,如:门巴族、珞巴族、怒族、纳西族、基若族、普米族、拉祜族、傈僳族、毛南族、德昂族、景颇族、阿昌族、布朗族、佤族、独龙族、水族、仡佬族、侗族、布依族、仫佬族和高山族等。
  • 和谐处世(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和谐处世(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 论文化

    论文化

    《论文化》是当代西方文学与文化批评的领袖人物——特里·伊格尔顿——写给大众读者的一本启迪之书。伊格尔顿探寻了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与价值,散文诗一般的语言,风趣而又尖锐的文风,串起了关于“文化”的几个核心议题。《论文化》或许是你了解传统的英式“鲁迅杂文”的好时机。文化使人成为人,《论文化》将为你解析这纷繁复杂的社会精神状况,通过“文化”一窥当代人性中的丰满与贫瘠。
  • 文艺复兴与中西文化交流

    文艺复兴与中西文化交流

    意大利是欧洲国家中纺织业率先发展且占有优势的国家,中世纪意大利曾以其毛织业的率先发展而致富,并享誉全欧,在欧洲毛织业的激烈竞争中,由于其原料和产品过于依赖海外市场的经济外向型特征,使得最初由毛织业构建起来的经济链条因缺乏国内供、产、销的联系而十分脆弱。
热门推荐
  • 宅斗作弊器

    宅斗作弊器

    从前,有一个书香门第的少女捡到了一颗自称系统的破珠子,得知自己是所谓“未来世界养成游戏”的女主角。系统:你爹在你十岁生日的时候会死。系统:本游戏的内容是将你从十岁抚养到十六岁。系统:本游戏共有十名可攻略对象,七百九十六种不同结局,五千四百种隐藏结局,一万八千多个豪华事件。“砰!某颗啰嗦的珠子被塞进梳妆盒中。这既是一个小家碧玉在系统和舅舅调教下成长奋发上进的故事,也是一个金光闪闪的系统最终沦落为作弊器的血泪史。
  • 伪快穿之千寻阁

    伪快穿之千寻阁

    何为千寻阁?所寻所求,汝之所愿,皆可得之……不在三千界内,立于三千界中。只要付出足够的代价,这里可以给你想要的一切……或是一颗糖,或是一双眼……或是一条命……(伪快穿)
  • 中华营养百味:营养早餐,美味晚餐

    中华营养百味:营养早餐,美味晚餐

    阳光明媚的早晨,提前一会儿起床,给家人做好营养美味的饭菜,一家人一起吃完早餐,上学的上学,上班的上班,美好的一天就有了一个美好的开始。忙碌了一天,晚上回到家中,一家人高高兴兴吃着可口的饭菜,聊聊高兴的事情,给这一天画个完美的句号。本书为你介绍了诸多黄金早餐和温馨晚餐的多种做法,让您和您的家人享受完美人生。
  • 总冠军之心

    总冠军之心

    那一年,科比经受跟腱断裂之痛,魔兽霍华德不堪洛杉矶的压力,毅然离开。洛杉矶湖人“四巨头”无奈解体。这支王者之师此时已处于奔溃边缘。他们明白,即使科比王者归来,三十四岁的他也不可能再是这只球队的救世主了。科比是湖人永远的图腾,但球队需要一个新的救世主。洛杉矶湖人在召唤:我们需要新王,来捍卫我们总冠军的尊严!
  • 第一夫人:我家先生超凶的

    第一夫人:我家先生超凶的

    顾父:我家女儿从小养在闺房胆子很小的。陆云骁:夫人快把枪放下,这头是东北虎啊,不是Hellokitty。顾父:我家女儿温顺贤良,以夫为天。陆云骁:夫人我都跪了3个时辰了,该耽误婆子们洗衣服啦。顾婧宁:夫君,你说我是不是太凶啦,我以后多让着你好不好?陆云骁狂点头:好呀好呀~顾婧宁:让你洗衣,让你做饭,让你拖地,让你……
  • 大三女生

    大三女生

    叶凡,江零零,秦怡,夏邱娟,四个住在1001的大三女生,在新学期里各自遇到了成长的困惑,有人经历暗恋班草的苦涩,有人遇到了三年爱情能否修成正果的考验,也有人一直默默守护着友情·····你能看到的,不仅是简单而日常的大学生活,四个经历迷茫青春的大三女生,其实就是生活中平凡的你我。
  • 宅女不日常

    宅女不日常

    阮晓晓是一名“普通”的宅女,每天过着吃饭睡觉玩手机的悠闲生活。当然,这只是看上去。其实,她每天都奋斗在拯救世界的第一线。世界:我怎么又被拯救了?阮晓晓:我怎么知道,作者就是这么写的。系统:走了,拯救世界去!作者:(?_?)
  • 人生的戒律(马斯洛现代成功心理经典)

    人生的戒律(马斯洛现代成功心理经典)

    将成长赋予深刻的社会性具有很强的意义,使人明白成长的存在就必须进行自我实现,就必须去创造成功,实现成长的价值,向着完美人性和健康成长的倾向发展。因此,为了完善我们的成长,谁不努力去自我实现呢?今天,我们的个人成长已经解决了温饱问题,正在向小康社会发展,那么,我们个人的成长就必须更加具有社会性,使成长具有自我实现的意义,为我们创造成功,为社会创造财富,那么,我们从马斯洛的自我实现成长理论中可以获得人生成长的新方向和新目标。
  • 六界之主的桃花

    六界之主的桃花

    龙皇凰是上古神兽祖龙与祖凤唯一的………女儿,也就是六界唯一的继承人。没错,这龙凰就是我们可爱的女主。夙昔是魔尊的第七子,也是魔族唯一的继承人,现任魔尊。没错,这就是我们高冷的男主。¥某天,男主抓着女主的手腕把她拉倒了一个没人的地方:说,你跟我大哥的婚约咋回事?某凰:…我…父皇母后给我订的。某昔:…
  • 上海滩之龙凤游

    上海滩之龙凤游

    动荡的局势,国仇家恨,我们一起面对,我们生死不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