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71600000018

第18章 子学名句——百花齐放(1)

《老子》简介

《老子》,又名《道德经》或《道德真经》。《道德经》分为上下两册,共81章,前37章为上篇道经,第38章以下属下篇德经,全书的思想结构是:道是德的“体”,德是道的“用”。上下共五千字左右。

《老子》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以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乃“夫莫之命而常自然”,因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为客观自然规律,同时又具有“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恒意义。

《老子》书中包括大量朴素辩证法观点,如以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两面,“反者道之动”,并能由对立而转化,“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又以为世间事物均为“有”与“无”之统一,“有、无相生”,而“无”为基础,“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此外,书中也有大量的民本思想:“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出自《老子·第一章》)

【译文】可以说出的道理,不是哲学意义上永恒的道理;同样,可以用言辞描绘的名称,也不是哲学意义上永恒的名称。“无”是天地的始基,“有”是万物的根源。因此,要常从“无”中去观察领悟“道”的奥妙;要常从“有”中去观察体会“道”的端倪。“无”与“有”这两者,来源相同而名称相异,都可以称之为玄妙、深远。它不是一般的玄妙、深奥,而是玄妙又玄妙、深远又深远,是宇宙天地万物之奥妙的总门。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惟弗居,是以不去。(出自《老子·第二章》)

【译文】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这就预示着丑的观念同时存在了;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那就预示着恶的观念也就同时存在了。有和无相互对立而产生,难和易相互对立而完成,长和短相互对立而形成,高和低相互对立而包含,音和声相互对立而和谐,前和后相互对立而随顺,这是永远不变的对立统一体。因此圣人用无为的观点对待世事,用不言的方式施行教化;听任万物自然地生长变化而不据为己有,有所施为,但不强加自己的个人倾向,功成业就而不自我夸耀。正是由于不居功,他的功绩就不会泯灭。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出自《老子·第三章》)

【译文】圣人治理天下,就要简化百姓的头脑,填饱百姓的肚腹,减弱百姓的竞争意图,增强百姓的筋骨体魄,永远使老百姓没有知识、没有欲望。这样,那些有才智的人就不敢妄为造事。圣人按照“无为”的原则去处理世间之事,办事顺应自然,那么,天下就不会不太平了。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出自《老子·第五章》)

【译文】天地无所偏爱,对待万事万物就像对待刍狗一样一视同仁,任凭万物自生自灭;圣人也是无所偏爱的,也同样像对待刍狗一样对百姓一视同仁,任凭人们自作自息。天地之间,岂不像个风箱一样吗?它空虚却不会穷竭,越鼓动风就越多,生生不息。政令过多反而更加使人困惑,更行不通,不如保持虚静。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出自《老子·第七章》)

【译文】天地是长久存在的,天地之所以能长久存在,是因为它们的运行、存在不是为了自己,所以能够长久。因此,有道的圣人遇事谦退无争,反而能在众人之中领先;将自己置之度外,反而能保全自身生存。这不正是因为他无私吗?所以反倒成就了他自己的事业。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惟不争,故无尤。(出自《老子·第八章》)

【译文】最高境界的善就好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众人所厌恶的低下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最善的人,居处最善于选择地方,心胸善于保持沉静而深不可测,待人善于真诚、友爱和无私,说话善于恪守信用,为政善于精简处理,能把国家治理好,处事能够善于发挥所长,行动善于把握时机。最善的人所作所为正因为像水那样与世无争,所以才没有过失,也就没有怨咎。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出自《老子·第九章》)

【译文】执持盈满,不如适时停止;显露锋芒,锐势难以保持长久。金玉满堂,没有守得住的;如果富贵到了骄横的程度,必将招灾致身。功成业就,退位收敛,这是符合自然规律的。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出自《老子·第十二章》)

【译文】缤纷的色彩,使人眼花缭乱;嘈杂的音调,使人听觉失灵;丰盛的美食,使人味觉迟钝;纵情狩猎,使人心情放荡发狂;稀有的器物,使人行为不轨。因此,圣人但求吃饱肚子而不追逐声色之娱,所以摒弃物欲的诱惑而吸收有利于身心自由的东西。

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出自《老子·第十三章》)

【译文】珍贵自己的身体是为了治理天下,天下就可以托付他;爱惜自己的身体是为了治理天下,天下就可以托付给他了。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出自《老子·第十四章》)

【译文】根据早已存在的“道”,来驾驭现在的具体事物。能认识、了解宇宙的初始,这就叫做认识了“道”的规律。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出自《老子·第十六章》)

【译文】尽力使心灵达到一种虚寂的状态,牢牢地保持这种宁静。万物都在蓬勃生长,我从而观察到了循环往复的道理。万物纷繁茂盛,最终各自又会返回它的本根。

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出自《老子·第十七章》)

【译文】最好的统治,人民并不会意识到国君的存在;其次的统治,人民亲近并赞扬国君;再次一等的统治,人民畏惧统治者;更次的统治,人民轻侮统治者。统治者的诚信不足,人民才不相信他。最好的统治者是多么悠闲,他很少发号施令,事情办成功了,老百姓说“我们本来就应该是这样的”。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出自《老子·第十九章》)

【译文】抛弃聪明智巧,人民可以得到百倍的好处;抛弃仁义,人民可以恢复孝慈的天性;抛弃巧诈和货利,盗贼也就没有了。圣智、仁义、巧利这三者全是巧饰,作为治理社会病态的法则是不够的,所以要使人们的思想认识有所归属:即保持纯洁朴实的本性,减少私欲杂念,抛弃圣智礼法的浮文,这样才能达到没有忧患的境地。

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澹兮,其若海,飙兮,若无止。众人皆有以,我独顽且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出自《老子·第二十章》)

【译文】众人光辉自炫,惟独我迷迷糊糊;众人都那么严厉苛刻,惟独我这样淳厚宽宏。辽阔深广啊,我的心胸像无边无际的大海一样;自由奔放啊,我的心灵像无止境随意吹荡的疾风。世人都精明灵巧有本领,惟独我愚昧而笨拙。我惟独与人不同的,关键在于重视用“道”来滋养自己。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出自《老子·第二十二章》)

【译文】委曲便会保全,屈枉便会直伸;低洼便会充盈,陈旧便会更新;少取便会获得,贪多便会迷惑。所以,圣人用“道”作为观察天下命运的工具。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出自《老子·第二十四章》)

【译文】不自我显示,反而能显明;不自以为是,反而能是非彰明;不自我夸耀,反而能有功劳;不自高自大,所以能长久。

夫惟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译文】正因为不与人争,所以遍天下没有人能争得赢他。

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出自《老子·第二十三章》)

【译文】从事于道的就同于道;从事于德的就同于德;失道、失德的就暴戾恣肆。同于道的人,道也乐于帮助他;同于德的人,德也乐于帮助他;失道、失德的人,就会承受失道、失德的后果。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出自《老子·第二十四章》)

【译文】踮起脚跟想要站得高一点,反而站立不住;迈起大步想要前进得快,反而走不快;自逞己见的反而得不到彰明;自以为是的反而得不到显昭;自我夸耀的反而建立不起功勋;自高自大的反而不能持久。

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出自《老子·第二十五章》)

【译文】所以说道大、天大、地大、人也大。宇宙间有四大,而人居其中之一。人以地为法则,地以天为法则,天以“道”为法则,而“道”纯任自然,以它自己的样子为法则。

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出自《老子·第二十七章》)

【译文】圣人善于做到人尽其才,所以没有被遗弃的人;总是善于做到物尽其用,所以没有被废弃的物品。这就叫做内藏着的聪明智慧。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出自《老子·第二十八章》)

【译文】深知什么是雄强,却安守雌柔的地位,甘愿做天下的溪涧。甘愿做天下的溪涧,永恒的德性就不会离失,回复到婴儿般单纯的状态。

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出自《老子·第二十九章》)

【译文】圣人不妄为,所以不会失败;不把持,所以不会被抛弃。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远。(出自《老子·第三十章》)

【译文】依照“道”的原则辅佐君主的人,不以兵力逞强于天下。穷兵黩武这种事必然会得到因果报应。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出自《老子·第三十三章》)

【译文】能了解、认识别人叫做智慧,能认识、了解自己才算聪明。能战胜别人是有力的,能克制自己的弱点才算刚强。知道满足的就是富有。坚持力行、努力不懈的就是有志。不离失本分的人就能长久不衰,身虽死而“道”仍存的,才算真正的长寿。

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乐与饵,过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出自《老子·第三十五章》)

【译文】谁掌握了那伟大的“道”,普天下的人们便都来向他投靠,向往、投靠他而不互相妨害,于是大家就和平、安泰而宁静。音乐和美好的食物,使过路的人都为之停步,用言语来表述大道,是平淡而无味的。道,看它,看也看不见,听它,听也听不见,而它的作用,却是无穷无尽的,无限制的。

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出自《老子·第三十六章》)

【译文】想要收敛它,必先扩张它;想要削弱它,必先加强它;想要废弃它,必让其兴起;想要夺取它,必先给予它。这就叫做微妙而又显明的道理。柔弱必然战胜刚强。鱼的生存不可以脱离池渊,国家的刑法政教不可以随便实施于人,不能轻易用来吓唬人。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出自《老子·第三十七章》)

【译文】道永远是顺其自然而无所作为的,却又没有什么事情不是它所作为的。侯王如果能按照“道”的原则为政治民,万事万物就会自我化育、自生自灭而得以充分发展。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出自《老子·第三十八章》)

【译文】具备“上德”的人不表现为外在的有德,因此实际上是有“德”;具备“下德”的人表现为外在的不离失“道”,因此实际是没有“德”的。“上德”之人顺应自然无心作为,“下德”之人顺应自然而有心作为。

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出自《老子·第三十八章》)

【译文】大丈夫立身敦厚,不居于浅薄;存心朴实,而不居于虚华。所以要舍弃浅薄虚华,而采取朴实敦厚的道和德。

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称孤、寡、不谷。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故致誉无誉。故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出自《老子·第三十九章》)

【译文】所以贵以贱为根本,高以下为基础,因此侯王们自称为“孤”、“寡”、“不谷”,这不就是以贱为根本吗?不是吗?所以最高的荣誉无须赞美称誉。所以不必要求琭琭晶莹像宝玉,而宁愿珞珞坚硬像山石。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出自《老子·第四十章》)

【译文】循环往复的运动变化,是道的运动,道的作用是感觉不出力量的“柔弱”。天下的万物生于有形体的物质,有形体的物质又产生于不可见的无形的“道”。

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颣;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惟道,善贷且成。(出自《老子·第四十一章》)

【译文】因此古时立言的人说过这样的话:光明的道好似暗昧;前进的道好似后退;平坦的道好似崎岖;崇高的德好似低下的山谷;广大的德好像不足;刚健的德好似怠惰;质朴而纯真好像混浊未开。最洁白的东西,反而含有污垢;最方正的东西,反而没有棱角;最大的声响,反而听来无声无息;最高大的形象,反而看不见形体。道幽隐而没有名称,无名无声。只有“道”,善于施予万物而且成就万物。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出自《老子·第四十二章》)

【译文】道是独一无二的统一体,道本身包含阴阳二气,阴阳二气相交而形成一种均匀和谐的状态,万物在这种状态中产生。万物背阴而向阳,阴阳二气互相激荡而形成新的和谐体。

人之所恶,惟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出自《老子·第四十二章》)

【译文】人们最厌恶的就是“孤”、“寡”、“不谷”,但王公却用这些字眼来称呼自己。所以一切事物,有时减损它却反而抬高了它,有时抬高它反而贬低了它。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出自《老子·第四十三章》)

【译文】天下最柔弱的东西,能够驾驭和征服天下最坚硬的东西。无形的力量可以穿透没有间隙的东西,我因此认识到“无为”的益处。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出自《老子·第四十四章》)

同类推荐
  • 虎踞梅岭:梅关(文化之美)

    虎踞梅岭:梅关(文化之美)

    梅岭自越人开发后,成了中原汉人南迁的落脚点,中原文化逐步在梅岭生根开花,并向岭南传播开去。梅岭既是古战场,也是革命战争年代红军多次战斗过的地方,特别是陈毅同志带领部队在这一带坚持了三年游击战,并在临危之中写下了壮志凌云的《梅岭三章》,使梅岭的知名度更高。
  • 相声“三字经”

    相声“三字经”

    《相声三字经》是一本介绍相声历史和演变的书籍,它用一种说唱文学的语言与形式去演绎另一种说唱文学的历史。相声艺术博大精深,以“三字经”的形式讲述相声的发展史更是别树一帜。书中不仅详细地介绍了相声的表演技巧、语言习惯,还有相声界的大师、前辈等名人,还请来徐德亮为“三字经”的内容作注释,使内容更加贴近生活,便于阅读。
  • 漫品二十四节气

    漫品二十四节气

    2015年,中国二十四节气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功。本书旨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对二十四节气知识进行普及性宣传,对节气内容加以品读赏析,帮助读者感知节气内容的美感和文化魅力。本书寻根溯源,着眼现实,首次对二十四节气及节气文化进行系统、深入、细致的解读,融入了大量历史、人文、气象、生活、自然、物候、传统农耕、典故传说、民谚民俗等各类知识与信息,融入了大量鲜活资料及生活体验,同时从不同角度阐述了二十四节气的文化意义及对生活的引领作用,从而富有知识性、趣味性、可读性及实用性,使读者感受到节气转换的每一步声息。本书是一本通俗读物,适合各层次读者,特别是青少年读者阅读。
  • 中国文化性格

    中国文化性格

    本书选取了燕赵、三秦、三晋、齐鲁、吴越、荆楚、巴蜀、滇云、岭南、青藏、闽南等十一个文化生态群体,撷取了各地的民俗民情、地方风物、饮食、建筑、文化名人等历史沿革,力图在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区域文化上,构建一个清晰的文化性格脉络。同一般的人文文化书相比,本书内容广泛,不仅停留在对风俗人情的简单介绍上,而且是从“文化性格”上重新审视中国文化,对中华文明的一个深入思考。
  • 文化掂量:王蒙最新演讲录

    文化掂量:王蒙最新演讲录

    王蒙是一位擅长演讲的大师,他演讲不用讲稿,普通话标准,语调抑扬顿挫、时疾时缓,掌控得当。他的演讲生动、幽默,透出修养和智慧,让人额手称庆、交口赞好。王蒙作为当代著名作家,对中国文化始终进行着深入的思考,本书收录了王蒙先生近十年关于文化的演讲。在这本书中,他对“传统文化”“文学与时代精神”“文学与人生”“文化自信”“文化梦”等,进行了充满王蒙特色的思考与分享。
热门推荐
  • 感恩做人 敬业做事

    感恩做人 敬业做事

    感恩是做人的根本,敬业是做事的根基;感恩做人、敬业做事,你的生活和工作将会大放异彩!本书针对职场人士感恩心与敬业精神的缺失,阐述了感恩做人、敬业做事内涵及相互关系,并结合职场实际案例,进行深入探讨与分析,旨在帮助找出根由、分析原因、解决问题。
  • 无端被雕刻的时光

    无端被雕刻的时光

    一个关于个人命运与爱情的故事,一个关于历史与现在,理想与现实,冲突和理解,记忆与羞耻的故事。高中学生文学谦本是泛泛之辈,因偶然对好朋友的女友何文萱暗生好感,引得兄弟讨伐,无奈只得放手。却又在高考中因运气脱颖而出,考入全国重点大学——楚天工大,并阴差阳错当选班长,不劳而获新的恋情。可他心里却悄悄爱上另一个女生钱倩,两人逐渐走向暧昧,当爱情即将被证明之时,学谦却感到似乎历史又在重演……
  • 亚格传

    亚格传

    他叫亚格,是异端与基督徒所生的孩子,他还没出生前,他母亲拿着剪刀想把他刺死,他小时候被架上十字架火刑,他长大后,被圣廷追杀。他叫亚格,被称为魔鬼的孩子,凡是亲近他的人最终都没有好下场。他该如何在这个世界上生存。
  • 小心减肥陷阱

    小心减肥陷阱

    据统计,人类至今为止尝试过的减肥方法达2万多种,但其中95%被证明是无效的,而很大一部分是危害健康的。减肥为了美丽,为了健康,究竟哪些流言可信?哪些纯粹是胡编乱造?其中的科学依据是什么?我们请专家来为您解答!
  • 歙州砚谱

    歙州砚谱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某奇幻的博物志

    某奇幻的博物志

    高高在上的神明已于第三纪消隐,在时光的轮盘上,第四纪属于凡人的国度。人类的农业,半人族的畜牧,精灵的元素法术,海妖的幻术,矮人的冶金,侏儒的数学,羽人的法律。还有隐居于龙谷的龙族,幻介的妖精,森罗殿的巨人,第三纪的遗族坚守着过往的秘密。莫名到达这里的灵魂,你的目光,将从此刻,直达亘古。自创世而起,神注视一切。——————炉火已经升起,现在让我们聊聊那些幻想出的生物吧。
  • 信长狂想曲

    信长狂想曲

    如果这世界需要鞭挞,我愿意做那个手握鞭柄的家伙。——来自华夏的吴天,重生在日本战国,一场从“尾张的大傻瓜”到“第六天魔王”的飞跃,从此开始。书友群号:697354182
  • 纹身店诡事

    纹身店诡事

    阴阳绣你知道吗?用阴魂做的纹身,你见过吗?自从我偷偷使用了阴阳绣以后,我却走上了一条我一辈子都没有想到的路程......
  • 影响一生健康的误区

    影响一生健康的误区

    本书从生活起居、饮食习惯、运动健身、职业健康、心理保健、两性健康、疾病医药等七个方面讲解了种种容易被忽略的影响健康的习惯误区。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