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792400000006

第6章

大匡山上,住着两位能指挥百禽的隐士。求仙学道,也不忘投卷干谒。

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山中问答》

1

大匡山在四川绵阳境内。那里山高林密,野兽出没,人迹罕至,就连身手不凡的猎人,也只能结伴而行,轻易不敢独身进山。据当地百姓说,大匡山中有白虎,虎啸之声震得树叶纷纷飘落;山涧中藏着一条青龙,身长不见首尾,听了让人背上直冒冷汗!

还有人说,大匡山上有位修道的高人,他住在白云深处的山洞中,在山顶上打坐时,不管遇到多大的狂风暴雨,他都纹丝不动,似乎身子与山石融为了一体。他走起路来,声息轻盈得像一阵清风刮过。他虽然已是满头白发了,但面容却像一个处子,没有人知道他到底有多大岁数。

李白风尘仆仆地赶到大匡山脚下时,已是暮色四垂了。他看到驿道旁边有一家车马客栈,便在客栈里住下了。他要了一碗米线和一碟辣椒,便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

吃完饭,店小二过去收拾碗筷时,李白问道:“请问,进大匡山的路,怎么走?”

店小二停下了手中的活,吃惊地望着他:“客人要进大匡山?”

李白点了点头。

“就客人一个人?”

李白又点了点头。

店小二朝李白打量了一眼,说道:“我劝客人先找个当地的向导,再邀几位猎人同行。”

“为什么?”

“因为小路难走,野兽成群。一个人进山,恐怕——”店小二收拾了碗筷,摇着头回灶房去了。

李白不信邪,他觉得自己的那把“龙泉”剑,能横扫一切狼虫虎豹!第二天一大早,他手提“龙泉”剑,斜背蓝布包袱,沿着一条羊肠小路,朝着莽莽的大匡山走去。

他翻山越岭,走了两个多时辰,既没见到砍柴的樵夫和采药的郎中,更没有遇上什么白虎青龙!一路上看到的,是满山遍野的野花芳草,听到的是山顶的松涛和山涧的流水声。

正当他顺着一道山梁向上攀登时,忽然听见一个浑厚的声音:“来人可是李白?”

李白听了,吓了一跳,他连忙停下脚步,朝四周打量一会儿,周围并无任何人影。他以为自己产生了幻觉,并未在意,又继续攀登。

不远处,又传来了声音:“来人可是十二郎李白吗?”

李白这次听清楚了,那个声音分明是在叫自己!他连忙站在那里,朝四周打量着。

忽然,一个人影从山崖上站起来,此刻,李白想起了东海子的信,顿时恍然大悟,连忙双膝跪下,大声说道:“弟子李白拜见师父。”

“不必多礼,快快起来吧!”声到人到,说话间,东严子已经走到了李白身边。他双手将李白扶了起来,笑着说道:“山人在此等候多时了。”说完,解下他的包袱,领着他去了山顶上的太极庐。

太极庐是一个宽敞的石洞,石洞上方恰有一块长约五丈宽的青石板,石洞既可遮风挡雨,又可容身修道。因形似房舍,所以取名“太极庐”,庐里十分简陋,除了一些经书之外,就是锅灶草床等物。

东严子看了东海子的信后,对李白说:“只要你吃得了山中之苦,山人巴不得多个伴儿。”

李白见东严子随和可亲,正要行拜师之礼,东严子摇了摇手,笑着说道:“在山人这里,并不讲究那些常规俗律,一心修道,不问世事,才是正道,记住了吗?”

李白边听边点头。

自此之后,李白便开始了隐居修道的生涯。

东严子教徒的办法十分简单,他只要求李白先学教义,再学“三玄”,即《周易》、《老子》和《庄子》。学了“三玄”,还要学“一”。

他认为,把“一”学通了,才算真正明白了道教的真谛:

老子说,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

《淮南子》说:“一也,万物之本也,无敌之道也。”一,同等于道。认为道的化身,就是教主太上老君。

在学经修道之余,因山上无马不能练马术,东严子便从山谷中砍来老楠竹,以火烤炙之后,制成弓箭,先让李白在百步之外放箭射树桩,以锻炼臂力,再让他射树上的毛栗,每天射下百粒毛栗才能歇息。

2

李白发现,师父东严子每次讲经之后,便让他在太极庐里背经,自己则去了南山的“百禽坡”。

原来,南山有一片长满杂树的山坡,林中有百余种飞禽。东严子便在林子中撒一些谷粒,供鸟儿们啄食。有一次,他在林中拾蘑菇时,看到一只蜡嘴鸟,被骤起的狂风卷到山崖下,伤了左翅,飞不起来了。他便为它包扎了受伤的翅膀,精心喂养些日子,蜡嘴鸟终于能飞了。

他在山坡上放生时,这只蜡嘴鸟似乎也通人性,就是不肯飞走。还有些鸟儿每逢见到东严子到了山坡上,便纷纷围绕他飞来飞去。后来,鸟儿越聚越多,不但有杜鹃鸟、相思鸟、白头翁、画眉以及鹭鸶和丹顶鹤等,还有一些叫不出名的奇鸟,它们纷纷栖息在南坡的林子里,每当清晨醒来,山坡上百禽齐鸣,十分悦耳。

到了傍晚,飞禽们从四面八方飞回来,在林子上空盘旋一会儿,便纷纷归巢去了。东严子称此山坡为百禽坡。

李白对师父的百禽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有一天,他见东严子离开了太极庐,便悄悄跟在他身后,也去了百禽坡。

东严子一到百禽坡,树枝上、鸟巢里和草丛中的鸟儿,便争先恐后地向他飞来。有的欢快地寻找草丛中的米粒,有的落在东严子的肩膀上,还有一只红嘴相思鸟竟落在他的手上,啄食他手中的米粒!

李白见了,既激动又好奇,他弄不明白,师父用什么法子与这些飞禽交上了朋友?鸟儿们唱的歌,他能听懂吗?他想问一问师父,但见师父忙着不断地向空中撒着米粒,便没开口,也学着师父的动作,抓起一把米粒,把手伸出去,想让鸟儿们啄食。谁知鸟儿们并不买他的账,都远远地躲着他。

东严子笑着说道:“这些飞禽,都通人性,只要你善待它们,它们就愿意亲近你,把你当成朋友。”说到这里,他打了一个口哨,朝空中挥了挥手,那些鸟儿果真飞到了李白的身边,有两只八哥甚至大着胆子落在他的手上,轻轻啄食着他手中的米粒!李白觉得手心麻麻的、痒痒的,但他不敢动弹,生怕将它们吓飞了!

自此之后,李白在读经、练剑、射箭之余,又多了一门功课:每天都随东严子去百禽坡喂鸟,风雨无阻,从不间断。

不过,这种宁静而神秘的修道生涯,却被绵州太守的拜访破坏了。

3

近些日子,一个神秘传闻,在绵州城的大街小巷中悄悄地流传开了:

“大匡山上,住着两位能与鸟儿说话的奇人……”

这个传说的来源,是一位采药的郎中说的。

郎中为了采摘一种叫“雪里绿”的药草,来到了大匡山的深处,在一个山坡上他看到了两位道人。道人拍了拍手,林子中的各种鸟儿便纷纷飞到他们的身边。鸟儿越聚越多,少说也有上千只!鸟儿们像一片飘动的云彩,在他们身边忽东忽西,忽高忽低地翻飞着。有的鸟儿还落在他们的肩上。他们好像听得懂鸟语,不断地跟鸟儿们说话,至于说的什么,他隔得太远,没听清楚……

郎中的话终于传到了绵州太守安迪大人的耳朵里了,他想,如今朝野崇尚道教,朝廷还特意设立了“道举”,鼓励学道人士参加“道举”科考,凡参加“道举”科考中举的道人,按及第同等看待,可由朝廷直接任命为官。绵州大匡山的这两位道人,若能出山应试,并能中举为吏,自己就有纳贤荐才之功,会受到朝廷的彰奖。于是,他派府衙的推官前往大匡山去告知这两位道人:绵州府太守安迪敬重人才,请他们下山叙谈,并勉励他们参加“道举”科考,以建功立业,光宗耀祖。

谁知这位推官进山之后,既没找到道人住的太极庐,也没看到百禽坡,更没看到两位道人的影子,他奔波攀登了一整天,只好悻悻下山了。

安迪决定派府衙的通判再次进山,邀请两位道人下山。

通判是府衙的重要官员之一,负责司法、民政等事项。派他进山,是为了显示自己的诚意。谁知通判在大匡山上劳累了三天,依然是无功而返。

安迪知道,大匡山中的这两位道人,不同于凡夫俗子,道士们并不贪图人世间的功名富贵。

他当机立断:自己应不耻下问,亲自进山,为朝廷举荐栋梁之材。于是,便率领着府衙的官员们浩浩荡荡地进山了。

心诚则灵。当他们爬过一道山梁时,便远远看到身着灰长袍,头戴纯阳巾的两位道人站在山岭上。年长的道人虽是白发白须白眉,但精神矍铄,他手执一柄白鬃拂尘,举手投足间都透着一种飘逸之势。他身边的年轻道人,身材修长,眉清目秀,要是脱去身上的道袍,定是一位人见人爱的后生哥!

由于山路陡峭,既不能乘轿,也不能骑马,安迪是坐着滑竿进山的。当他刚刚见到两位道人时,便连忙下了滑竿,在几位衙役的搀扶下,向山顶上的道人走去。

就在这时,只见年长的道人拍了拍手,不一会儿,听见头顶上刮起了一阵疾风,紧接着,一群鸟儿从四面八方向道士们飞去,飞到他们的身边后,便鸣叫着,翻飞着,久久不肯离去。

年轻的道人从口袋里掏出一把米粒,轻轻向空中撒去,鸟儿们欢叫着,纷纷落地啄食。一只喜鹊竟飞到了他的肩上,再沿着他的手臂走到了他的手上,啄食他手中的米粒,一面啄食,还一面转头朝他“喳喳”叫着,好像鸟在跟人对话!

太守安迪简直不敢相信眼前的景象,嘴里不断地念叨着:“神仙,神仙!我终于遇到神仙了!”他连忙向前深深作了一揖,高声说道:“下官绵州太守安迪,特意前来拜访两位仙长,并盼仙长移步府衙,以求赐教。”

年长的道人一边漫不经心地撒着米粒,一边说道:“多谢太守关怀,山人师徒只在山中修道,不敢前往打扰。”

安迪道:“如今,圣上英明,九州太平,百姓安居乐业,朝廷除开科取士之外,又开‘道举’之试,以选拔人才,两位仙长在本官辖境的大匡山修炼,下官就有举荐之责。若两位仙长‘道举’夺魁,则可‘达则济天下’,前途无量,亦是绵州百姓们的荣耀。”

李白朝东严子看了一眼,见师父不为所动,他想起了自己当年身为彰明小吏的经历,便转身对安迪说道:“我和师父在此修道,只愿跟松竹为邻,与百禽为伴,无心‘道举’,还是请太守下山吧!”

安迪并不甘心无功而返,还想再劝说几句,只听东严子说道:“天色不早了,请太守回府吧!”说完将手中的拂尘轻轻一甩,围绕在他身边的鸟儿们便纷纷向树林飞去。待安迪转过身来时,师徒的身影已溶进暮色之中了。

安迪知道自己的心血白费了,他长长叹了口气,便坐上滑竿下山了。

4

当天晚上,师徒二人回到太极庐,待月亮升到天际时,李白取下自己的“龙泉”剑,准备到太极庐前的平地上去练剑时,听东严子说道:“今晚,就不去练剑了吧!”

李白有些不解,每晚练剑一个时辰是东严子亲自为他规定的功课,今晚为什么不练了呢?

东严子又说:“我们在大匡山上隐居修道之事,绵州人士已有耳闻,今天,我们又拒绝了绵州太守的邀请,预计当局不会罢休,还会进山劝说,一些好事之人也会前来打扰,太极庐也难以宁静了,你说呢?”

李白听了,点了点头。

东严子道:“当初,山人受东海子之托,收你为徒,今天,你的造诣渐深,不宜再追随山人了!”

听到这里,李白心里一颤,连忙问道:“师父,你嫌弃李白了吗?”

东严子摇了摇头,语重心长地说道:“你不但才华过人,又心怀大志,应属管仲、晏婴类的社稷栋梁之材,若再留在山人身边,必会耽误你的前程。”见李白还想说什么,他摇了摇手,接着说道:“山人平生最敬重的同道之人,就是赵蕤,你可前去青城山,投师于他。”

师命不可违。当天晚上,李白一夜未眠,天将亮时,他借着透进来的月光,写了一首《别匡山》:

晓峰如画碧参差,藤影风摇拂槛垂。

野径来多将犬伴,人间归晚带樵随。

看云客倚啼猿树,洗钵僧临失鹤池。

莫道无心恋清境,已将书剑许明时。

朝霞满天时,李白将诗笺双手呈给东严子之后,便一步一回头地离开了大匡山,只身去了道教圣地青城山。

5

青城山在四川都江堰的西南,山高一百六十丈,山上有三十六峰,七十二洞,一百零八景。因青山四合,状若城郭,世人称其为青城山,以“青城天下幽”而闻名于世。当年,黄帝首封青城为“五岳丈人”,古时也称此山为丈人山。

江苏丰县有个叫张道陵的人,是东汉留侯张良的后人,他少年时研读《老子》及天文地理等古籍,曾在京城的太学求学,通五经,当过江州令。后来毅然辞官,隐居岷山修道。朝廷曾数度招他进京为官,他竟率领着众弟子迁到四川,先在鹤鸣山,后到青城山修炼,他自称太上老君授以“三尺正经”,号为“三天法师正一”道人,奉老子为教主,以《道德经五千言》为经典,造作道书二十四篇,撰写了《老子想尔注》。因入道者须出五斗米,时称“五斗米道”。自此,道教风行天下。

东严子介绍的这位赵蕤,就是青城山道观的道长。道长虽为一观之主,但并不主持道观的道务,道观实际主持人是监院。

“来客可是李白?”还没等李白回答,小道童笑着说道:“是师父让我在这里等候你的。”

李白刚刚走到青城山的山门,就看到了这名十二三岁的小道童。他知道,这是师父东严子提前告知了青城山,便连连点头,说道:“在下正是李白,受师父所嘱,特意前来投师学道。”

小童道:“你来的不是时候,师父和师伯元丹丘访友未归。”

李白听了,连忙问道:“师父何时才能回来?”

小童道:“师父的行踪飘忽不定,有时三五天即归,有时一年半载才会回山。”

李白听了,心中冷了半截,赵蕤外出未归,谁来教授自己?

小童见他有些焦急,又说:“师父和师伯临走时曾经交代,他们说,若李白来,让他拔除山门前的野草,方可进山。”

李白听了,把蓝布包袱和“龙泉”剑放在地上,便蹲在地上,开始了青城山的学道岁月。

小童见了,微微一笑,指着山门旁边的一条山溪说道:“渴了,可去溪中喝水。”说完,转身走了。

在炎炎烈日下拔草的李白,一边用手背不断擦拭着满脸的汗水,一边想:不知师父何时才能归来?再向前望了望,山前的野草密密麻麻,须用手一棵一棵地拔出来,不知何年何日才能拔完!最后他把心一横,我李白若被这些野草难住,还拜什么师,学什么道!于是,又低头拔起来了。

谁知就在当天晚上,赵蕤访友归来了,他说师弟元丹丘已去了江陵,他一人回来。他一不让李白行拜师之礼,二不定李白的功课,只将九卷《长短经》交给他,让他边学边琢磨。他撰写的《长短经》,分为《君道》、《臣行》、《王霸》、《是非》、《通变》、《相术》、《出军》、《练士》和《教战》等九卷。是以谋略为经,历史为纬,记述了朝代兴替、权变谋略、举荐贤能、人间恶善等内容。

在读《长短经》期间,赵蕤告诉李白,要想有所作为,不但要熟读经书万卷,还要用双脚去丈量天下。他带李白踏遍了巴山楚水,结识了不少有识之士,也领略了家乡的秀丽风光,增加了不少阅历。

有一次,师徒二人在去访友的路上,见到路旁的杜鹃花开得如火似焰,十分明媚。这时,远处山坡上传来几声鸟儿的啼叫声,仔细听时,声音里有一种悲凉之感。

赵蕤告诉李白说,这是杜鹃鸟的叫声,杜鹃鸟也叫子规鸟,人们常说的“子规啼血”,就是说的这种鸟儿。

当年的古蜀国,国帝叫杜宇,号望帝,是位深受子民爱戴的英明君王。他率领蜀国百姓开垦荒地,种植五谷,劈山治水,兴修水利,把蜀国建成了天下最富裕的“天府之国”。他死后化为子规鸟,但仍惦记着蜀国的百姓和田地里的收成,每到深夜,便站在枝头不断地啼叫,声音非常伤感悲切,啼到最后,竟啼出鲜红的血丝,血丝溅到山坡上,染红了满山遍野的杜鹃花……

此花此鸟,李白终生不忘,每每看到杜鹃花开,便会勾起他对故乡的眷恋。他曾写了一首《宣城见杜鹃花》:

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

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

6

这天午后,李白正在读经,赵蕤匆匆回到青城山,他告诉李白,当今文坛泰斗李邕,时任渝州刺史,他让李白前去拜访这位名噪一时的前辈。

李白到了渝州以后,托渝州的朋友将自己的诗、赋、文章和名刺呈给了李邕。他在客店里等候了三天,却没收到李邕接见的消息。到了第四天,渝州的朋友来了,他说,李邕自认为才高八斗,名重一时,对文坛晚辈,不屑一顾。还说,李邕读了李白的诗和文章以后,觉得李白才气不足,在文坛难有出头之日,故而不肯接见他。

李白吃了闭门羹,心里耿耿难平。回到客栈后,挥笔写了一首《上李邕》,便头也不回地离开了渝州: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世人见我恒殊调,见余大言皆冷笑。

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这首诗,是李白对这位文坛泰斗的回敬!

有一天,师徒二人前往益州时,在距城三十余里的一座凉亭里歇脚。

这时,忽见驿道上浩浩荡荡走来一行人,前有衙役开道,后有卫兵随从,中间是一乘轿子。一位中年官员走到凉亭里,大声说道:“大都督府长史苏公前往益州赴任,拟在此亭小歇,请诸位父老离亭回避!”

在凉亭歇息的路人纷纷知趣地离开了。

赵蕤对李白说,苏公就是苏颋,曾任宰相和礼部尚书,今诏为益州大都督府长史,是朝野敬重的文坛领袖,也是政坛上的重量级人物。他认为路遇苏公,是苍天赐予李白“干谒”的难得机遇,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他建议李白进亭求见。

李白听了,默默点了点头。当苏颋进了凉亭,刚在石凳上坐下,就听亭外传来了争论之声。一个官员大声说道:“长史在亭中稍作逗留,闲杂人员一律不得入内!”

“我叫李白,求见长史苏公!”

苏颋听到李白这个名字后,连忙说道:“请李白进亭说话。”

李白听了,快步走进凉亭,向苏颋行过礼之后,连忙将自己的名刺、诗、赋、文章,呈给了苏颋。

苏颋边看边频频点头,看完了,他对身边的官员们说道:“老夫在京城时,已闻李白的诗名,今日相见,果然不凡。只是为文风骨未成,若今后能多下功夫,广学百家,可与司马相如比肩。”

司马相如是汉赋大家,他撰写的《子虚赋》、《上林赋》、《美人赋》、《长门赋》等,辞藻华丽,结构宏大,被人称为“辞圣”。

离开凉亭之后,李白心中激动不已,他认为,这位天下文宗对他的褒奖和揄扬,也是对他的一种莫大的期望。

在苏颋上书朝廷的《荐蜀西人才疏》中,开列的名单里,就有李白的名字,不知为什么,此事便没有了下文。不过,李白对此一无所知。

后来,他去益州拜访苏颋时,还特意写了一首《登锦城散花楼》:

日照锦城头,朝光散花楼。

金窗夹绣户,珠箔悬银钩。

飞梯绿云中,极目散我忧。

暮雨向三峡,春江绕双流。

今来一登望,如上九天游。

李白“干谒”李邕和苏颋,得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于是,又回到青城山,继续求学于赵蕤,师徒各有所得。当时被视为“蜀中二杰”,也有人称为“赵蕤术数,李白文章”。

在投卷干谒的路上,李白走得十分艰辛,他看不见路的尽头到底在何处?

同类推荐
  • 安琪拉的灰烬

    安琪拉的灰烬

    美国作家弗兰克·迈考特的自传体小说。作者生动再现了自己在位于爱尔兰利默里克的贫民窟中度过的童年和青少年时光,记叙了迈考特一家人的艰难岁月——父亲是个酒鬼,没有正式工作,让全家只能靠救济金过活,并在弗兰克十岁时抛弃了他们;母亲竭尽所能地养育几个幼小的孩子,甚至不得不去乞讨;弟妹们一个个出生,在饥饿与死亡的阴影中挣扎,最后七个孩子中只有四个活了下来。在苦难面前,小弗兰克没有放弃心中的希望,他努力生活,最终攒够了去美国寻梦的路费,踏上了新的征程。
  • 至暗时刻:力挽狂澜的丘吉尔

    至暗时刻:力挽狂澜的丘吉尔

    2018年世界影坛口碑之作《至暗时刻》历史传记原著,奥斯卡最佳影片《波西米亚狂想曲》金牌编剧安东尼·麦卡滕唯一出版成书的作品。一九四〇年五月十日,在战场和政坛上均“不靠谱”的温斯顿·丘吉尔意外升为首相。时希特勒大军横扫欧洲大陆,英国远征军危在旦夕,英伦之岛或将须臾遭受入侵。丘吉尔相位未稳,其组建的战时内阁矛盾重重,主张与纳粹媾和的声音不绝于耳;丘吉尔本人似也有了动摇,陷入深忧与自疑——是要不计代价主张和平抑或不惜代价赢得胜利?这是历史上的至暗时刻,也是丘吉尔自己的至暗时刻。在《至暗时刻:力挽狂澜的丘吉尔》中,作者安东尼·麦卡滕把丘吉尔复原为一个不完美的、有血有肉的人,聚焦丘吉尔和他的战时内阁,展现他在危急时刻的领袖品质,讲述了1940年5月7日挪威辩论至1940年6月4日敦刻尔克撤退完成的一段激荡历史。
  • 宋朝花落知多少(女人花:杰出女性的人生轨迹)

    宋朝花落知多少(女人花:杰出女性的人生轨迹)

    “女人花”系列攫取唐、五代、宋、明、清、民国等古今中国的杰出女性,以传记故事的形式叙述她们的传奇生平,及在传奇后瑰丽变幻的人生。花蕊夫人:流年暗中换,逃不出的宿命。刘娥:德馥比仙美如兰的倾世皇妃。李师师:大隐于烟花巷陌的奇女子。李清照:生为人杰死鬼雄,女子如何不丈夫。
  • 浩气长留天地间

    浩气长留天地间

    2009年年初,台湾出现了少见的寒冷天气。一月十一日,择吉日历显示是个诸事不宜的不祥之日。这一天早上,台湾历史博物馆前馆长何浩天先生像往常一样,吃完早饭,稍事休息,就走进书房,展纸泼墨。这几乎是这位90岁高龄的老人每天必做的“功课”。夫人周建藩劝先生:天寒手冻,少写几张。丈夫笑笑说:“你看,我已经写得出汗了。”晚上,泡完脚,上床休息,印尼籍的女佣为老先生按摩,夫人在一旁看着,不见有什么异样,略有不同的是,老先生觉得晚上一个人在屋里感到很冷清,希望有两三个人和他说说话,陪陪他。说是这么说,但不一会儿他就安然睡去,还传出均匀的鼾声。
  • 季羡林自传(典藏本)

    季羡林自传(典藏本)

    《季羡林自传(典藏本)》畅销近10年,是季羡林生前亲自授权、审定的版本。当代中国出版社为了表达对季羡林先生的纪念,隆重推出双色精编典藏本。《季羡林自传(典藏本)》是作者季羡林先生用自己的笔,讲述了他从山东临清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的孩子,一步一步成长为学贯中西、享誉海内外的学术大师的人生历程,记述了他九十多年来所遇到的人和事,见证了时代的变迁,展示了他个人的奋斗经历和情感世界。
热门推荐
  • 悄悄昙花开

    悄悄昙花开

    穿越回去一定要当王妃吗?一定要遇到翩翩公子吗?NONONO,只是想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小昙要做的就是摆脱小宫女的日子,靠自己的双手和智慧发财致富,做一个小富婆,当然啦,避免不了的小帅哥也是可以稍微调戏一下滴
  • 吾乃破坏大魔王

    吾乃破坏大魔王

    走别人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碾压才是真理,全能才是王道!修最强功法,习最牛武技,叱咤九天十地,挥手天翻地覆;傲视苍穹,剑指乾坤,谁敢来战!
  • 这是个假的唐朝

    这是个假的唐朝

    他梦到了未来,丈母娘要做皇帝,公主媳妇要和离改嫁,他自个儿——却是妻离子散满门衰败。是不是感觉很熟悉?他还有个被传断袖但没有瘸腿的太子妻兄,打下了半壁江山但没有玄武门之变的皇帝岳父。是不是感觉很懵比?这,是个假的唐朝。噢!对了,他的公主媳妇名讳——李令月。
  • 中医祖传的那点儿东西(2)

    中医祖传的那点儿东西(2)

    “《中医祖传的那点儿东西2》内容简介:谁都看过中医,但可曾想过,中医祖传的那点儿东西是什么?在很多人看来,中医祖传下来的就是药草、药罐,还有泛黄的古书;也有人认为,中医祖传的都是高深玄妙的理论,什么阴阳五行、经络穴位之类;还有人认为,中医祖传的就是那些方子,垒出一堆“慢性子”的中药,时间久了才可见效。读了《中医祖传的那点儿东西2》,你就会对中医有一个全新的认识。中医大师们都拥有高超的医术、高尚的情操,他们诊病如神,药到病除。书中让人感动的,不仅仅是精彩的中医故事,还有神医们的精诚之心。”
  • 包小龙大方块历险记3:迎战沙漠黑风暴

    包小龙大方块历险记3:迎战沙漠黑风暴

    这一次,小龙、萌萌、阿诺来到酷热难耐的沙漠,面对沙漠,他们一无所知,在这片恐怖的沙漠里,隐藏着毒蛇,毒水银湖,有光怪陆离的海市蜃楼与致命的高温。不仅如此,更有残暴的巨型蜥蜴,狮头龙身怪,骷髅三足怪。巨型蚂蚁,等五大怪物在等着他们。这一次,他们能顺利度过危机吗?三个小伙伴最终会如何。
  • 阿来作品集(共8册)

    阿来作品集(共8册)

    收录了矛盾文学奖获得者阿来的《瞻对:终于融化的铁疙瘩——一个两百年的康巴传奇》、《奔马似的白色群山》等8部作品,从雍正八年(1730)到光绪二十二年(1896),清朝政府七次用兵征讨一个只有县级建制的弹丸之地,而后西部军阀、国民党军队、西藏地方军队乃至英国等外部势力,都以不同的方式介入这个地方,搅得风生水起——这就是瞻对。本书以瞻对两百余年的历史为载体,将一个民风强悍、号称铁疙瘩的部落进行历史钩沉,讲述了一段独特而神秘的藏地传奇,同时也展现了汉藏交汇之地藏民独特的生存境况,并借此传达了作者对川属藏族文化的现代反思。这是一段坎坷的民族融合史,一个传奇部落的前世今生,是继《尘埃落定》《空山》《格萨尔王》之后的藏地史诗。你不是在阅读历史,而是在阅读现实。
  • 灵世龙帝

    灵世龙帝

    前世爱恋,今世追寻。那日未果未得道出的话语,今者,将用一生,来将之诠释……灵力等级大段:百初百坎百乾百兑百坤百離百巽百震百艮千初……
  • 四处旅行的圣武士

    四处旅行的圣武士

    好不容易穿越一回,如果再像社畜一样讲奋斗未免太过可悲,那么,在新世界旅游吧!假如这个世界只是一个日常世界的话……可惜不是。于是,圣武士的巡游之旅正式启幕。去人类文明的中心朝见至高的皇帝,在漫无边际的大海边扬帆起航,在最高的山上倾听龙与神的消息,徜徉在无边无际的星辰大海……这是一个关于冒险,爱,与正义的故事。(新人新书求收藏,求推荐,群号728777125)
  • 重生空间八零俏佳人

    重生空间八零俏佳人

    二十一世纪的顾安然成了八十年代的小村姑顾大花,她手握空间表示挺好,因为这里宠爱她的父母,呵护她的姐姐,可爱呆萌的弟弟……重活一次,她的目标就是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擦亮眼睛带着家人远离极品,赚钱,赚大钱,赚很多很多的钱,然后嫁个高富帅,从此走上人生巅峰。只是,那个面瘫的帅哥哥啊,当年帮你的是我爸妈不是我啊,你干嘛阴魂不散的跟着我?帅哥哥: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所以,我准备以身相许!(本文男强女强,强强联合,现实与架空结合,请勿考究!)
  • 寿世恒言:21世纪全民健康自我管理读本

    寿世恒言:21世纪全民健康自我管理读本

    人们要想健康长寿,首先要提高自己的健康意识,摈弃“生死由命,富贵在天”的宿命论,掌握自我保健知识,学会自我保健的技能。《寿世恒言》一书,正是为了“全民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而撰写的好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