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2世纪末,尽管蒙古各个部落群龙无首,自树一帜,四分五裂的部落力量逐渐恢复,族人多么缅怀前代曾有过短暂的辉煌和荣耀啊,多么希望有一位英明而富有雄才大略的新盟主出现啊,将一盘散沙般的零星部落再重新联合起来。
然而,问题的关键是应该推举谁来完成统一大业?
拥有统一蒙古各部资格的第一人选,应该是前蒙古王国最后一位可汗忽图剌的儿子阿勒坛。除他之外,铁木真的亲叔叔答里台也具有这样的资格。再往下排,就是已故可汗合不勒的诸位重孙,像铁木真的堂兄弟撒察别乞、泰出等,其中自然也包括铁木真在内。
其实,铁木真早就萌生问鼎草原盟主的雄心壮志,整个蒙古族,自从最后一个可汗忽图剌和铁木真的先父也速该去世后,便失去了一个独当一面的领军人物。最近,虽然有许多蒙古贵族的首领都纷纷投靠到他的帐下,其实,都在虎视眈眈地关注着自身利益,常为一些鸡毛蒜皮的琐事争吵的鸡飞狗跳,难以形成一个统一调度的联盟。为此,他一直在寻找机会,设法革除各种弊端,试图新建一个拥有绝对权威和强有力的贵族联盟。
眼下机会来了,不知他能否把这个机会牢牢地掌控在手中?
然而,就是这几位最具有资格的贵族首领们,经过反复磋商,他们一致决定推举铁木真为汗。随着不断的杀伐、征战,他们迫切需要一位战争的决策者和指挥者。他们认为,在年轻有为的铁木真身上,洋溢着许多有资格的人所不具备的优点:他不仅胆识超人,英勇果断,彪悍强大,而且还通情达理,处事公正,具有政治家、战略家的博大气魄,在与蔑儿乞人的决战中已初露端倪。颇具安邦定国、经天纬地之才,所谓国之利器是也。况且,又有长生天的旨意,让巧舌如簧的萨满教巫师术尔赤借白色犍牛之口,宣告那些投靠铁木真的人们共同的愿望,希望他成为蒙古族的“国主”,率领他们一统天下。因此,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考虑,掌控蒙古帝国之未来可汗之人选,非铁木真莫属。
铁木真能登上汗位,真可谓时势造英雄,与他身上充满了坚硬如铁的意志和永不言败的精神有关。凭借指点江山的王者风范和独特的个人领袖气质,年轻有为的铁木真成为一位站在时代潮流之巅高唱涛头壮歌的可汗。
但铁木真尚年轻,资历、地位都远远不够,要建立新政权必须得到贵族中长辈们的力荐。当时,阿勒坛、答里台、忽察儿、撒察别乞和泰出等人,一起来到铁木真居住的营帐,纷纷提出推举他为蒙古乞颜部可汗的请求。
虽然铁木真存有问鼎草原霸主的雄心,但也要谦让一番,“次第让答阿里台斡惕赤斤及阿勒台、忽察儿、薛扯别乞称汗,四人者皆不敢当”。一行人见他再三推辞,有点急躁。这些身为亲叔、堂叔和族兄的乞颜氏贵族们为了表示拥戴他的诚意,“遂相与誓于铁木真之前,曰:‘今者众议签同,奉汝铁木真为汗’”。说着,相互递了个眼色,大家七手八脚一齐拥上前来,不由分说把铁木真扶到毡毯上坐定,宣布从今开始,他便是蒙古人的大汗。
为了表示他们的忠心,一行人一齐跪在铁木真的前面,宣誓效忠:“我们愿意拥戴你为蒙古可汗!铁木真你做了汗之后,我们在战争中愿意为你做先锋,击败所有的敌人;并且把抢来的宫帐、骏马和美丽的女人都统统送到你的营帐中;等到草原围猎时,我们愿意做你的前驱,猎取的野兽,连腹带肚都统统送给你;作战时,如果我们不遵从你的号令,你可以剥夺我们的财产和妻妾,把我们的头砍下扔到原野里。”
这些发自肺腑的誓言,除了表现这些蒙古贵族心甘情愿臣服于他的一片赤诚之心,也暴露了乞颜部落的作战动机和拥戴他为可汗的别有用心。正所谓顺天命者昌,既然有人拥立,何乐而不为。就这样,在众人的拥护下,铁木真从一位在夹缝中求生存的孤儿,一跃成为乞颜部的可汗。
铁木真被推举为可汗的那个夜晚,整个草原都在沸腾。半个月亮爬上来,群情激奋的部众围着欢快舞动的篝火,大口喝着马奶子酒,大口咬着黄牛肉,跳着草原风情的舞蹈,频频举杯庆祝铁木真称汗。直闹腾到夜深人静的下半夜,欢腾的气浪才逐渐消散。
在这些蒙古贵族歌唱般的誓言中,他们拥立铁木真为可汗,只想让他在战争时充当指挥官和在和平年代里充当狩猎的首领。然而,拥有高瞻远瞩情怀的铁木真的目光并不仅仅局限于充当一个松散的临时联盟的盟主。他誓志要建立一个强大的蒙古帝国,拥有一支攻无不克的钢铁战士,完善一系列法令和制度,用以约束他的臣下和部属。
铁木真被推荐为可汗之后,开始建立一个运筹帷幄的大斡耳朵——可容纳很多要员共商国是的大蒙古包。随即,他在大斡耳朵开始行使可汗的权力,用严肃的手腕来组建蒙古帝国,开创了一派帝王气象。
他首先封设了军政机要,委任官吏,各司其职,进一步巩固了自己在乞颜部的统治地位。其中火儿赤佩戴弓箭侍卫,不离可汗左右;云都赤佩刀侍卫可汗之人;博尔赤即司厨和管理膳食的人;火你赤专管驭马的人;扯儿必监督帐内人事及一切杂事的人;阿朵乞掌管、放牧与管理马群者;特儿格乞负责管理车辆者。
同时,铁木真委任跟随他多年的博尔术和者勒蔑为众官之长,并对他们说:“当我的身边除了自己的影子再无他人跟随时,你们二人就如同我的影子一样慰藉着我的心灵;当我的身边除了尾巴再无其他鞭子的时候,你们就如同我的尾巴,激励着我不断前进、你们抚慰着我的心灵,你们一开始就陪伴着我直到今天,因此你们的地位理应在诸人之上。”
此时,聚集在铁木真麾下的有两类人:一类出身卑贱,或是没有地位的平民,或是世袭的奴隶,他们是铁木真直接管辖的亲兵、随从;另一类则出身高贵,是式微贵族,只想凭借铁木真的翅羽,抢掠更多的财富、美女、牲畜。
军中各种职务,铁木真都胸有成竹,娓娓道来,如数家珍。无论是贵族和平民,甚至奴隶,只要有一技之长,他都做到不偏不倚,一视同仁,唯才是举。
铁木真在分配诸官之职时,有一个基本的原则,那就是委任忠实可靠的亲信担任重要职务。担任要职的人,除了几个弟弟,均是出身卑微的平民或奴隶,他们身份低贱、备受欺凌,这些人对铁木真心存感激,并死心塌地跟随着他,全心全意地听从他的领导,日益成为铁木真的亲兵侍卫,日夜守卫着可汗的金帐。通过这种方式,铁木真组织起了一支以那可儿为中坚力量的干练队伍,直接服从自己的指挥和调度。
在安置阿勒坛、答里台这些贵族首领时,没有让他们掌控军权。铁木真任命他们为位高权小的汗廷成员,分管各部的帐中事务。但每逢遇到重大事务时,仍由汗廷统一调度。
称汗之后,铁木真一刻也没有放松对外的警惕。他通过不屈不挠的斗争,终于在乞颜部中完全确立了自己的绝对权威。除了个别野心家之外,全乞颜部落的人心都已经紧紧地维系于他的马缰之上。乞颜部落的纪律性与团结性得到了空前的提升,一支足以承担任何战务的军队也建立起来。
尽管铁木真已经称汗,但他的部落范围只控制着怯绿河上游一块不大的地盘,部众虽然比以前增加了不少,但军事力量相对于其他部落而言并不是很强大。铁木真知道要想在以后的激烈纷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继续依靠强大的克烈部首领的有力支持。
随即,铁木真把部落里里外外的事妥善安排之后,就派使者向草原各处的同盟者通报,即汉族人所说的“告即位”。他先派遣答孩和速格该两人作为通报使者前往黑林,向克烈部的首领脱斡邻勒通报称汗之事。
为什么先向脱斡邻勒通报,原因有两点:首先,脱斡邻勒麾下的克烈部,仍然雄踞草原霸主地位,短时间内,无人能够撼动;其次,铁木真和脱斡邻勒保持着义父义子关系,一直是他的钢铁般的靠山。如果铁木真陶铸的蒙古帝国的雏形得不到脱斡邻勒的认可和扶持,甚至对铁木真实力的递增感到威胁的话,那么铁木真所有的努力都会付之东流。
然而,幸运的是,脱斡邻勒听说铁木真称汗之事,由衷地感到高兴。他对使者说:“你们能拥立我儿称汗,真是妙极了。你们蒙古人没有自己的可汗,怎么能继续存活下去呢?回去转告铁木真,我这做义父的将永远支持他刚刚拥立的可汗。”
作为新建的蒙古帝国,能够得到克烈部首领脱斡邻勒的首肯和支持,使铁木真的干劲更加高涨。
但是,在铁木真派遣使者合撒儿和察兀儿罕去向札木合通报铁木真称汗一事时,这位曾和铁木真结了三次的安答,并没有像可烈部的脱斡邻勒那样流露出由衷的喜悦之情。他不仅对铁木真的不辞而别而心存芥蒂,而且更过分的是,昔日札木合手下的阿勒坛、忽察儿等重要首领已在铁木真帐前效力,这两件事像一根鱼刺,卡在札木合的喉咙里使其时刻不忘。
札木合对来使没有表示出任何的热情和欢迎,阴冷的脸上挂着冰霜。听他们报告完此事之后,气愤地说:“请你们回去转告阿勒坛和忽察儿这两条喂不熟的白眼狼,我与铁木真安答的分裂就是他们挑拨离间的。当我和铁木真安答和睦相处时,他们为什么不拥立他为汗?怎么现在忽然就想立他为汗了,他们居心何在?”
他除了对阿勒坛和忽察儿深表不满外,还希望自己与铁木真重归于好,也希望昔日的铁木真安答自强不息。他要求阿勒坛和忽察儿两人要实践自己的誓言,永远做到对铁木真忠贞不贰。
看到札木合被铁木真称汗一事刺激的脸色发白、怒气冲天的架势,合撒儿和察兀儿罕像被兜头浇了一盆冰水。他们隐隐意识到,札木合和铁木真情同手足的美好时光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他们之间的裂痕已经变成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
除铁木真称汗这一喜事外,孛儿帖又给他生了儿子,取名察合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