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2日
落叶尽,树冠清寂。扫露台时,杂什物直落脚下树冠间,手中旧帚,似有天女散花之神力,失笑哑然。人之于树冠,仰视常有而俯视不常有,吾山居屋在涧上,相反,俯视常有而仰视不常有。山中入眼入耳之物真常异也。俯视树冠,久之其冠恍若树根,而其根则恍若树冠闪耀于土中。山中人常异山外人,山之内外,何物不异?
支东生道兄:
人间事,亦仰视者常有,俯视者不常有。眼界使然也!
2014年12月5日
昨日寒流大风,山下好望湖,浪声喧天,人临湖边几疑临暴怒海,心惴惴然。今晨风止,湖水静若处子矣,寒山倒映,湖光揽人,湖中枯柳,枝上浪迹已成冰凌,如玉如珠。湖无尘也,有道也,风动则起,风止则宁,先贤“物来则应,去后不留”之高境,舍此湖其谁?水为湖体,湖为水形,形体一脉,真吾师也!
孙咏梅方家:
真乃上善若水。
刘以林:
水处万物之低而不争,故几于道。有水为邻,若有良师。
孙咏梅方家:
天一生水,本我现前,良师自得。
2014年12月10日
山中十二月,寒流大急,绿菜皆颓杀。此时所宝者,地窖也。寒冬冻土仅深半米许,吾依山掘地,木石其门,洞穴其室,大地之热浑然,储白菜大葱萝卜等,需即取之。吾每取菜时,窖中稍停,瞬间即如太古;若依壁屏息,则心寂寂下落,恍若与冬眠者为伍矣。斯时听窖外风动山林,常念林涛一阵即是一世,心开何极。严冬赐福,竟如斯也!
张仁平道兄:
刘氏以林,京城奇人。广游世界,深趣地窖。诗书画雕,灵悟通道。古今横纵,商文驰骋,旷世逍遥。
2014年12月13日
寒山之美,在其冷寂。今吾早起,见其冷者,天色寒,泥土冻,水成冰;寂者,草木衰,虫蛇隐,人迹无。一人山行,星月在天,草径在地,一时心念:“黎明早起,能看见人的一生只有十余个小字。”又念:“心中的东方,太阳早已升起。”未久,东方启明,月暗西岭,寒山渐红,人立巨石之上,看旭日,四望,自觉周身尘土尽落,内外皆明,爽!
王晓岚方家:
围坐炉火旁,眺望大山景,今日无风,大山在蔚蓝的天空下被映照的如此美丽。观此山此景十五年有余,当年初看之心境丝毫未减。
2014年12月17日
寒冬日暮,一麻雀从山谷中来,入吾窗外藤萝中。此窗开缝寸许,麻雀忽从缝入,绕室盘飞,呜呜然。麻雀别名“照夜”,观其飞,果有小灯照夜之明媚。嗣而捕之,言曰:“麻先生,春夏秋常有山鸟误入吾门,今严冬闭户,群山辽阔之中,仅一寸之缝,君何亦入耶?日后当记与天上星辰同照此山也哉!”麻雀眼圆如梦,视而不答。吾大笑,出门飏之。
范明芳方家:
是精灵。
2014年12月20日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寒冬之树,美亦如此。冬树叶尽,枝寒,干坚,根牢于地,处“自在界”,一冬不长,亦不不长,树之年轮,锁定到春,所谓“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也,禅意勃勃。天地之间,舍冬树何物可有此境耶?今冬天燥,山中一直不见白雪,吾遍视诸树,亦无一树忧怨而锁其眉。是为“不为雪喜,不为燥悲”。树之高境,大略如此。
刘晓龙方家:
您的世界万物皆有灵,娓娓道来如詩如歌,怎一个美字了得?
2014年12月22日
今日冬至,白昼最短,山中7时39分日方出。真乃“白昼短得像一根火柴”。每至今日,吾必直上南山,何也?迎太阳也。吾屋处山近,南峰高耸,太阳每年小雪季后全无,大寒过后方略露其眉,此间寒寂之美如新梅怒放。然冬至一至,太阳轰然折身,温暖之境又渐若桃花笼天地,此为寒亦爽,不寒亦爽,无不爽也。因皆爽爽,故年年必上南山,不上不足以快此心也。
梅桑榆道兄:
意境空灵,文字优美,直追张岱。
刘以林:
岂敢,过誉了啊!张岱等均为时间中不灭之俊杰,岂吾辈可乱攀耶?只是文言复活直述当下,亦殊出意外。文言之表现力有一隅非白话可比。
2014年12月27日
寒山喜鹊,目光如电,室外稍置食物,片刻即来;先盘飞,叫声喳喳喳,意谓“发现”;嗣渐近,声变喳为嗒,意谓“可去吃”;尔后,一鹊落地啄食,一鹊树上叫声嗒嗒,意谓“安全”。逢极安全时,亦双双下地。鹊有秩序,一鹊啄食,另一鹊急不可耐,亦不抢,以头顶食者尾促其让,或绕行跺足,或低首试啄之。吾潜而窥之,乃知鹊间曼妙,不忍笑。
张金芳方家:
欲啄怕人惊,喜语晴光里。
刘以林:
久居深山里,乃能鹊家言。
2014年12月29日
寒山暮色之美,在其白昼将尽而未尽,夜色已来而未来。山鸟宿,夕照隐,行人归,山村灯光,遥见于远。斯时风常暂息,上下寂寂,一人站暮色中,若大鱼独出深潭;以手指山,山默然无所应。此时天现神奇之蓝,非昼之蔚蓝,亦非夜之乌蓝,乃昼夜连接处高洁靛青之蓝,此唯冬至前后寒晴之暮可见。每此时,心即窃喜,如得“不为世染,不为寂滞”之清净界。
张其存道兄:
寂而恒照,照而恒寂。
2015年1月2日
岁月果无痕乎?非也。十年前入山寻泉,系吊床,于榆树上扭铁丝,未解之。今元旦入山偶遇此树,见铁丝入树肤已深矣,岁月突围,令树割伤撕裂。心大愧,持钳解之。十余年未入此壑矣,今日乃岁月痕迹所期乎?因问:“岁月欲借你我之缘而现之耶?”树哂而应曰:“岁月无痕,欺大市中人也,山居者无欺。”吾默然,以额抵树,信其真也。
张其存道兄:
亏处有补,岁月亦弥痕,再十年观之,复如初,刘师当无愧!
刘以林:
岂敢!峻岭所赐,不可私有,示于明处,贤达共睹。
2015年1月4日
京北寒山,其色云何?或曰“褐”,实则非也。褐者,远视也,近则大异,今上西岭亦验之。西岭兔径蜿蜒,鸟鸣深谷,荆棘扎人直叫啊也!然眼前斑斓,令人疑在褐彼岸之春也:有金果,有靓枝,有银石,红者,黑者,黄者,种种色,呈寒山异彩。心兴奋,登巨石而小自己,兀然莫名叹曰:“世界中心,今天在北京之北五十公里。”
魏毅力道兄:
好文字,好意境,好心情。
2015年1月13日
入冬久不雪,忧心如炽。峻岭连天,昼望则日出日落,夜望则星月照人,寒云偶来,亦一风尽去,并无雪降。现大寒渐近,立春不远,去秋落叶与枯菜犹卷屈未变形。地旱矣,山林旱矣,田中麦苗旱矣,明春病害或因冬燥而猖獗。每思此,则恨不能跺脚震白雪落地。吾辈久居山中,半耕而食,心与泥土连矣,地旱如我饥也。都市中人,或不能解。
雷人道兄:
与灵为伍,与龟为寿!以林为仙!
刘以林:
天地造化,不敢私有,时间之过客耳。
2015年1月16日
太阳于我为游子。吾画室南山高,每冬11月25日阳光隐其后,1月16日复归,其间凡五十二日,今日当归矣!近午,沐手静坐,11时29分,吾乃高呼:“来,来!”果然,阳光一束越山直上东墙!吾跳脚曰:“兄弟你好!”阳光无应,明媚而在,弱如苍穹之婴孩,稍停留,渐隐,而其初照处,亮意恒久不散。“新光开天界,见者生禅心。”果如此乎?
李静韬方家:
混合印象:隐者查拉图斯特拉。
刘以林:
寒寂之下,其心自敏。
2015年1月20日
大寒,持斧入壑,伐枯木负而归,置炉堂中,烈焰腾腾起矣。吾观火焰色,赤红,勃勃然自木中奔出,自曰:“火焰者,木之子也;木者,火之故乡也。”吾闻火焰声,哔哔啪啪,如玉米炸,如急雹击瓦罐,又曰:“都市中火,文明火也;山中火,樵夫火也。”吾感火焰热,如烫泉扑面,复曰:“君性烈,欲使吾大叫啊呀耶?”移凳远坐,直至夜深,火渐熄,万籁静,心清明。
张金芳方家:
好一个樵夫!热得自在。
刘以林:
对火开天界,见者生隐心。
2015年1月26日
雪者,冰之兄也,云之子也,我之满地银也;火者,木之兵也,水之敌也,我之红晃晃也。生火做饭于雪中,锅中所煮物,乃十步外地中所产。斯时山中鸟飞绝,人踪灭,吾声喧喧:“小柴火儿,快快烧!”少顷炊成,立雪地中食之,热腾腾汗出,大快。仰望山巅,高崖上大石正望我。石也不食,徒望我何?移望山谷,其雪正满,清寂撩人。
孙咏梅方家:
正听仙乐《寒山僧踪》,忽闻此文,刘老师真神仙也。
刘以林:
我者,有我相也,岂敢称仙!
2015年1月30日
吾屋西岭,其下大壑,壑间巨石与密林参之;再西高崖,路绝。每冬日暮,壑上半山密林中,小鸟宿之。斯时临壑,耳中常得禽鸟妙音,其音如琴,如泉,如歌,如细冰雹击铜盆,其先自左山起,顺峦迭次右移,如琴键左寂右响,渐行渐远,山峦尽,复右寂左响,渐移渐近,直至起点。如此四遍,突然偃声,夜幕合,山沉沉,人对山林,如得前世一梦。
支东生道兄:
大野之音,天韵风拂,满山琴瑟为刘君一人而奏,何等奢侈!艳羡之极,君竟何德而独享?
刘以林:
草也听,石也听,人也听,泥土也听,人同草石泥土,我,微尘耳。
2015年2月1日
寒山我屋如冰窖,无供暖,来者皆瑟瑟,我独泰然。或问:“高寒如此,何忍耶?有奇功耶?”答曰:“非忍,非有奇功,乃天人合一也,平衡也,平衡之境,玄之又玄,然亦平常也。君见面前三瓶水乎?水满者,成坚冰也;水竭者,瓶扭曲也;水半者,水未冻而瓶如初也。”问者悟:“内不冻而外不寒者,中道所得也;人处中道,在大寒如在暖春也。”吾曰:“如是如是。”
秦旭方家:
舍我舍天,寒暖何在?非相即佛哉!
2015年2月4日
湖水冰厚八公分,即可载人。今冬虽暖,山下好望湖仍冰厚十二公分。逢今日立春,四望萧索,乃下湖垂钓以示心暖。利器凿孔,下钓丝,坠香饵,期鱼来。斯时人在冰上,寒寂团团,如处净土。自晨至午,身旁一人得鲤鱼八尾,我一无所得。彼拽吾钓钩视之,怪曰:“君之钩何直而不弯耶?”吾笑曰:“钩弯者得水中鱼,钩直者得心中鱼。”彼自摇头,半惑而笑,吾亦呵呵。
夕木小友:
刘叔叔钓鱼,不求愿者,比姜太公更高明也!
2015年2月7日
山中夜深,迎炉读书。正寂寂间,炉边忽有小物蠕动,视之,蝽也。百虫逢冬皆死,蝽却冬眠,斯为我山冬眠物中形体最小者。冬眠乃个体生命暂时关闭,逢春复开。眼前之蝽,却误将吾炉火当天地之春矣,无奈太悲悲乎?炉火熄,寒气凝,生命复关而不可得,必死,往年如是者多矣,今复蹈之。望眼前蝽,心悯悯,起而出门,月高岭寒,无可语者。
孙咏梅方家:
执象而求,咫尺千里。吁。
2015年2月15日
我山寂寞角,小陋屋也,上有山树数株,野藤绕顶,逢蒿堵门,门前一米,即有小鸟巢,高不及膝,雄雌二鸟筑巢育雏,亦不避我。吾曾于此端坐经年,所得者何?无所得也,得处寂寞之底也。寂寞之底,所视者净,所感者澈,若虚洞穿,另见盎然乾坤,世间红尘,远到天边,心勃勃似无所不能也。然此为寂寞角所赐耶?非也,一切本有,红尘既远,本有显现也。
王根喜道兄:
寂寞者,观者之心也。殊不知野葛茂盛之时、雀鸟鸣啾之日,万物蓬勃,何来寂寞二字?是故,陶潜曰: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反之亦然。
刘以林:
根喜高言!佛言,所在住处恒安乐,即此意也。然人有此身,身有其染,真做“不为世染,不为寂滞”,殊非易也。
旺钦彭措法师:
于无所得处得所有,祝刘老师吉祥。
2015年2月17日
春联,纸红,字黑,毛笔所书,汉之传统也,迄今已千余年矣。每年于山中写春联,皆随心所欲,为莲花山写:红尘帝王座,净土莲花山。为厕所写:行小方便,得大解脱。为画室写:我心不争有神遇,大器非工自天成。每此时,心即戚戚然,知春联何为东方万门之花也,纸红如日出,墨黑如夜来,文意如人心银河水,乾坤不息,文明长传,春联永恒。
王俐懿方家:
字好、词好、意好、人好。
刘以林:
小王你家门上,胶条一粘掉下了,那小狗儿旺旺的,我交给翟老师了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