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杰宁最近倒是稳重了许多,倒不是他突然醒悟了,想好好做人,收了桀骜的性子,不想和大人们做对了,而是他最近一直在思索着答案。
从那日在竹苑听到的故事之后,韩先生说要自己从中感悟,他不做多言,因此宋杰宁就一直从中思索着,可到底怎么样,他就是想不出来,也去问了韩先生,可先生就像他说的一样,不做多言,于是他就回来自己默默地思考了。
宋杰宁一直是个聪明过人的孩子,还从没有什么能像这次一样,将他难住了,而基于小孩子的热情,和他自身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性子,他愣是过起了安静内敛的生活,总是一个人思索着。
他有预感,这件事情将会对自己非常重要,关乎自己未来的人生走向,更关乎自己对于世界,对于人生的态度和看法,因此,他收了往日嬉闹的形象,严肃认真起来。
宋杰宁不知道的是,这其实就是对他人生观与世界观的一种塑造,而这趟扬州之行,如果能够使他认识真正到这一点,能对未来的自己的人生有一个明确的方向和规划,那便也算是不虚此行了。
而相对于宋杰宁的苦苦思索的纠结难熬,宋玉宁到觉得对自己而言倒是简单的多了,她自己也是很快地从故事中整理出信息,仔细分析了之后,便找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暗下决心作为一个自己的警醒便可。
而之所以两人反应如此之不同,原因主要有几个方面:一是宋玉宁作为一个现代来人,在一个信息非常发达的时代,任何人想知道各种信息都非常方便,在手机电脑上敲下一行字,想知道的消息便跃然眼前。
因此对于先生所经历的这些事情她虽感到难过,很心疼先生,也为先生感到不值,但相比而言,她是没有宋杰宁那么震撼的,因此,她可以更为客观地对待这件事。
二是作为一名文科生她具有非常强大的概括性能力,在应试教育的磨炼之下,看到一个故事迅速找出它的主旨,完完整整地了解它的全部内容并深入剖析它的内涵已经深入宋玉宁的内心,因此相对于没有做过这种训练又年纪小且经历少的宋杰宁而言,她在这方面是很占优势的。
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事,宋玉宁她有着一个成年人的灵魂,还是一个比古代的他们都先进很多的现代人的灵魂,因此,她有自己的思考,有自己的思想。
并且在她前世将近二十年的人生中,她的人生观与世界观早已形成,虽然她来到了另一个世界,她学的历史知识也和这个世界不同,但她的思想依然是先进的,她只需将不适合这个世界的部分稍稍改动便好,不需彻底改变。
而这些,她已经做到了,就是前面所说的,那段时间她对这个世界慢慢适应的过程,因此,韩先生的故事虽然会对她有一些启发和启示,但不会改变大的方向,因此,她会显得比宋杰宁轻松许多。
对于她的风轻云淡,宋杰宁与韩先生也显得很正常,宋玉宁估摸着,韩先生本就洒脱随意,因此无论是对她还是宋杰宁,想不想地通,能不能从中得到启发,他不是太看重,所以不管是宋杰宁的反常还是她的正常,先生会觉得皆可。
而对于宋杰宁来说,他觉得对于这个问题,以宋玉宁的年纪来说去思考还是太难了,虽然妹妹聪慧过人,可这也还是改变不了她年纪小的事实,年纪小经历就少,可能她想不到那么多,这才是正常的,这样想着,他倒是也显得很正常。
对于宋杰宁的苦苦思索而不得,宋玉宁并没有过多的反应,毕竟,这是决定一个人往后人生走向的问题,只有当事人自己想通了才行。
到时不管他从中得到了多少,那都是他自己的财富,这是别人无法替代的,并且若是一些不当的指引,很可能会造成不好的后果,若帮助不成反拖累倒不好了。
基于这些想法,宋玉宁只是默默地支持着他,偶尔为他创造一个安静的环境,或吩咐下人们多多关注他的衣食住行,别再这上面亏了他,毕竟他是个一旦被某事吸引就绝想不到其他的人。
在知晓宋杰宁这个略带“大少爷”气的习惯,宋玉宁也只是笑笑,并不做多言,其实在这个时代,这样才是正常的不是吗。
接着她又暗暗想道,自己也得慢慢适应啊,毕竟慢慢大了,总自己一个人呆着,不去和别人交流也是不行的,总之,在这些事情上,任重而道远啊。
时间就这样缓缓而过,这些日子,两个孩子的行为完全调了个个儿,宋玉宁在慢慢适应着,于是她有意多和外界交流,家里人都觉得她话多了,人也活泼了许多。
对于她的这个变化,她的丫鬟们欢喜坏了,觉得小姐愿意和她们亲近,愿意让她们照顾自己,她们心里就开始踏实了,毕竟夫人就是让她们来照顾小姐的,她们自己心中也是如此想的。
那时小姐不喜被照顾,她们都内心惴惴不安,觉得自己没有完成主母的吩咐,又怕不得小姐喜欢而被换掉,还好小姐和夫人都是好人,即使她们没有完成任务也没换掉她们。
而不仅小丫鬟这么想,最为亲近宋玉宁的大丫鬟柳枝也是暗暗松了口气。
虽然她和小姐最为亲近,但与别的大丫鬟和小姐的相处相比,还是不够的,而得到小姐的喜欢与信任,是每个大丫鬟的追求,先前她一直觉得离自己的目标很远,而现在,总算是近了一步。
与宋玉宁完全不同,宋杰宁开始了严肃,沉默,一个人独处闭关的状态,完全是宋玉宁往日的形象,他的状态引起了沈氏和宋远的重视,以为他在这里不习惯或者出了什么事,又担心直接询问宋杰宁会不太好。
于是夫妇两人找来了与侄子关系最为亲近的女儿来询问是否宋杰宁最近遇到了什么事情。
听了父母的担忧之后,宋玉宁便说了宋杰宁竹苑之行受了韩先生的启发一直在思索的事情,期间省去了宋杰宁因一时激动而喝酒和韩先生所讲故事的内容。
前者是因为不想让父母担心,后者则是因为这毕竟是先生的隐私,而且她相信先生除了她和宋杰宁外不想让别人知晓了,即使这个人是宋远,并且更重要的是那日已经答应了先生不会外传此事,人无信不立,她一直秉持着此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