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353200000001

第1章 前言

当历史学家发现中国的明王朝具备许多无与伦比的特点的时候,他们便对这个王朝给予了更多的关注。

的确,明朝是中国农耕文明发展的巅峰王朝。这里有成熟完备的政治体制——内阁,这里有颠覆农业文明的商业文明,这里有空前繁华的市井文化,这里有意志决绝的士大夫,这里有激烈辩论开放式的儒学思想,这里有孤独无助的君主,这里有与命运抗争的底层人物,这里还有东方第一位开眼看西方的人物——瞿太素,这里还有中国第一位启蒙思想家——王艮,这里更有东方的布鲁诺——何心隐……

一个将儒家文明推向极致的王朝,一个严格遵循儒家行为规范的王朝,一个商业文明极度发展的王朝,一个产业时代来临的王朝,一个各项指标在农耕时代达到临界点的王朝,为何会在1644年轰然倒塌?历史留给我们的究竟是什么?

历史上总有一些不为人知的事情,会影响整个历史的进程。846年,只是历史上一个渺小的点。在这一年,唐朝持续了40年的牛李党争以李党的失败而告终。从此,中国进入了文官政治时代。对于古代中国这样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帝国来说,文官政治无疑是灾难性的。从牛李两党对于藩镇的不同观点,就可以看出贵族与平民在政治决策上的全局性与局部性的区别。同样,现在看来,1449年也是明王朝的政治分水岭。在这一年,经历土木堡之变,帝国的勋贵折损殆尽,帝国重回文官政治运行的模式。就这样,在经过大明王朝81年的统治后,历史终于又回到了它本来的运行轨道。从此,一个既强大又虚弱、既意志决绝又精神涣散的大明王朝呈现在我们面前。

本书力求以客观、凝重的笔法和别样的视角展现一个真实而磅礴的明朝时代,并从体制和经济角度探讨王朝兴衰和明王朝灭亡最本质的原因。本书将写作焦点放在君臣斗争方面,特别是嘉靖和万历两朝会着墨较多。

朱元璋创立明帝国并非想象中那么艰难,前面已经有许多英雄人物做了铺垫。有感于元朝思想领域的混乱,朱元璋在夺得天下后开始用理学来禁锢人们的思想。他的理想是通过抑制豪强还给天下一个自耕农社会。洪武皇帝是一个偏激而纯粹的人。在他的治理下,帝国僵硬而沉闷。官僚们都在等着他死。洪武皇帝的尽快死去成了这个时代官僚们的唯一希望。

建文皇帝朱允炆是按照儒家伦序原则继承皇位的。这个不懂事的孩子在几个腐儒的唆使下盲目削藩,最终葬送了自己的帝位。帝国的第三任皇帝是太宗文皇帝朱棣。外藩继位的身份一直是他心中永远的阴影。为了昭示他的伟大,他开始折腾这个国家和人民。如果帝国在朱棣的统治期间灭亡,那么他在历史上的名声将会跟隋炀帝一样糟糕。

朱棣的死是帝国的转折点。从这之后,帝国结束了洪武、永乐的那种扩张态势,开始一意主守。在这个过程中,权力开始从皇帝手中向官僚手中转移。洪熙、宣德两位皇帝在位的时候开始对洪武、永乐的一些政策进行调整。但宣德皇帝仍是一个生气勃勃的人。他能够压制住那些跃跃欲试的文官。

宣德的死亡标志着君主与官僚的融洽关系再也无法成为可能。为了压制住日益崛起的文官集团,正统启用宦官王振。王振试图将天下拉回洪武时代,但这是全体官僚所不允许的。帝国在王振的主持下在一些政务上产生了偏差,不仅搞得人怨沸腾,而且还对蒙古实行了强硬政策。这最终导致了土木堡事件的爆发,帝国从此进入动荡期。

再次继位的英宗皇帝开始变得成熟了。他并没有因为自己的苦难而报复他人。他任用贤臣、能臣,同时他开始躲在幕后,以一双阴骘的眼睛盯着那些勋贵和官僚。这个皇帝已经不信任任何人,他不会因为你帮助他而感谢你,也不会因为你对不起他而报复你。

英宗皇帝的继任者成化皇帝是一个很木讷的皇帝。他迷恋他的保姆万贵妃,并且信奉道教和方术,经常绕开内阁直接发旨。成化王朝无疑是整个明朝时代的转折点。从这个时期开始,帝国的官僚政治正式进入成熟时期,皇帝开始“垂衣拱手而治”,商业与思想领域也开始松动。

从洪武到成化,我们所关注的是帝国封建体制的推进。元朝时,帝国体制开始向具备明朝特色的体制方面转变。帝国的内阁开始成熟,制约内阁的司礼监也正在形成。帝国开始依靠两套班子来运作:一套文官班子,一套宦官班子。这一切都已经程序化。所有的政务最终都是依靠文牍来处理。这种程序化使得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政务都会因此受阻。但是,这的确是一种优越的政治制度。它能够保证帝国即便在没有君主的情况下也能够按照惯性平稳地运转多年,并杜绝了一切不稳定因素的干扰。它不需要能人、强人,所需要的只是技术官僚,但是它阻碍变革的力量又是那么强大。一些早已程式化或者惯性化的东西又将会束缚帝国的发展,并最终在一些技术条件达不到的情况下使得大明帝国轰然倒塌。

从弘治开始,明王朝表现出来的突出特征是文官开始兴起。以嘉靖朝的大礼议事件为标志,明王朝的文官集团全面崛起,并在万历晚期达到了最高峰。

在奉行儒家文化的古代中国,政治权力终将落入文官手中,政治益发依赖娴熟的官僚集团来运作,而不再是英明的君主。这是各种因素综合发展的必然结果。其中,贵族的没落,官吏的选拔日益依赖科举,印刷术的发展导致受教育人口增多,商业发展,财富积累,市民意识的觉醒,后世君主对权力的淡薄等都是不容忽视的因素。这种文官政治对于小国寡民的西方来说没有什么,但对于复杂而庞大的东方帝国来说往往会带来消极影响。因为文官政治运行的结果往往是私有制的盛行,中央集权的削弱,财富日益向士绅集中,这些都会使一个庞大国家在面对大的突发事件时显得捉襟见肘。这一点在晚明时期显得尤为突出。

弘治皇帝被认为是一位严格遵循儒家行为规范的君主。他主政的18年是皇帝与文臣关系最融洽的时期。虽然如此,弘治时期的18年本质上说仍然是平平淡淡的18年。他的继任者正德最反感儒家的说教,而且正德是一个活泼好动的人。从正德开始皇帝与文官的矛盾开始成为帝国政治运行的主要特点,并一直持续到明朝灭亡。正德时期中国的商业和思想文化进一步发展,唐寅和王守仁都是这个时期的代表人物。在这个时期中国的心学也发展到了顶峰。

接下来是嘉靖时期。嘉靖被认为是明朝最糟糕的一个皇帝,明朝由盛转衰的拐点就在这个时期。嘉靖对文官的憎恨达到了极点,他非常喜欢看文臣们斗来斗去。这个时期虽然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但明王朝面临着建国以来最大的一次军事危机,那就是倭寇问题。嘉靖时期也是明王朝仅次于万历的一个重要时期,因为嘉靖皇帝御极45年,仅次于万历皇帝的48年,这45年也是明朝党争开始和各种社会矛盾开始爆发的45年。

嘉靖的继任者为隆庆皇帝。隆庆普遍被人们认为是一个无能且受人操纵的皇帝,但事实上这只是一种表象。隆庆皇帝虽然安居幕后,但隆庆在位的这7年是中国明王朝政府政治决策最好的7年,它甚至能够跟宣德、弘治相媲美。隆庆皇帝有着寻常人看不出来的政治运作艺术。他能够在不做任何事情的情况下实现自己的一切政治目标,并使得帝国安静、宁和,不再那么无聊地吵闹。隆庆时期我们还可以看出朝中清流的虚伪与狡诈。为了达到目的,清流也是不择手段。隆庆死后,这种宁和、安详的氛围便不复存在了。

万历朝是明代最重要的一个时期。这不仅仅是因为万历是明代御极时间最长的一个皇帝,还因为这是中国农耕文明的巅峰时代,所有的指标在这个时期达到了临界点。资本主义雇佣关系开始出现,无产阶级运动正式发端,工会组织开始形成,基督教传入中国,启蒙思想进一步发展,白银成为唯一流通的货币,市井文化进入成熟期,海外贸易空前活跃,党社运动在民间蔓延,参政群体日益扩大,舆论开始民间化,士大夫的活跃也达到了历史的顶峰,皇帝与文官的矛盾更是空前激化,商业文明与农耕文明的矛盾同样空前尖锐……所有的这一切都在这个伟大的时代上演。

万历皇帝跟明代的大多数皇帝一样并不是一个有为的君主。这正像我们前面讲的,政治的发展使得帝国日益依靠娴熟的官僚和平衡的体制,而不再是君主的个人意志。无论君主在这里扮演何种角色,最终要么将问题弄糟,要么就是无功而返。朱元璋强大的个人能力都未能对历史产生任何改变,更别说后世的君主。所有这一切又都只能在因循中度过,这种因循最终会导致整个国家或政权都无法运转。而这个时候皇帝与官僚的矛盾又会变得更加突出。皇帝这个时候的专制绝不是胡来,而是为了这个国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看到许多人虚伪的嘴脸。

万历皇帝10岁登基,前10年外廷有张居正,内廷有李太后、冯保。当张居正已死、冯保被贬黜、李太后不再管事的时候,皇帝发觉自己仍然无法亲自实施政务,因为有一个强大的官僚集团在前面,皇帝只用执行礼仪上的程序即可。但是,他渐渐地发现单纯的垂衣拱手也不可以,因为君主考虑的是整体,而官僚考虑的是局部,况且,明帝国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农耕国家,不能像英国那样完全将权力交给士绅去打理。所以,我们看到万历后期皇帝与官僚们的矛盾已经不可调和。

万历中期帝国出现了一个新的流派——东林党。这个党派的特点是抵制一切非本党人士。他们蹦得很高,拿道德文章替自己涂脂抹粉。更为要命的是这个党派的成员大多出身于缙绅和资产阶级家庭,他们自然要代表本团体的利益。万历增加商业税收的命令就遭到了这个党派的一致抵制。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资产阶级柔性革命在帝国已经成功。这个党派的结局并不好。在下一个阶段,在魏忠贤的打击下他们集体噤声。魏忠贤死后他们又死灰复燃,并最终将帝国推向灭亡。清朝入关后,他们很快跟这个新兴政权合作。所以,对于他们来说,实际上并无国家、民族和道德的观念,他们所关心的只是本团体的利益。

万历晚期,努尔哈赤统一了女真各部。在这个过程中,明帝国并没有进行干涉。其原因在于努尔哈赤对帝国表现得十分恭顺,万历也希望他能够约束其他部落,且不要对明朝边境实行骚扰。但当连年的雪灾、荒灾沉重地打击这个可怜的部落,以及明廷加大对女真各部经济封锁的时候,情势已经不再那么美妙。在饥饿和绝望面前,努尔哈赤开始铤而走险。这种铤而走险无疑是成功的,在几十年后他因这绝望而建立了一个新的帝国。

万历王朝是本书的描写重点,而我们的讲述也主要放在国本之争上。这是万历朝的一件大事,体现了本朝的政治特点和官僚矛盾。而在这件事情的背后则是整个帝国潮流的涌动。

万历死后,他那可怜的长子朱常洛终于登上了皇位。但身体不好的朱常洛只在位一个月便死掉了。他的长子朱由校登上了皇位。在朱由校刚刚主政的那段时期,重返朝政的东林党继续揪住三案不放,将三案的污水向万历和郑贵妃身上泼。这引起了朱由校的愤怒,东林党的表演再次弄巧成拙。天启四年是天启王朝的分水岭。从这一年起,皇帝开始任用一些新的官员来排斥东林党人。也就是从这之后,皇帝开始隐居在幕后。

天启王朝是意志决绝的。它至少没有像崇祯王朝看起来那么散乱,皇帝仍然坚持征收商业税。另外,君臣保持了空前的团结,它不像前几朝那样叽叽喳喳。天启皇帝的治国手段是高明的,他以很小的代价就实现了嘉靖所期待的那种治国效果,既没有让群臣争来争去,也没有让群臣骂来骂去,帝国一扫万历朝的那种混乱局面,一下子得到了安宁。

天启的继任者是崇祯皇帝朱由检。在崇祯手里帝国最终进入无法挽回的境地。这一方面是因为自然灾害的加重,另一方面是由于崇祯皇帝混乱无序的性格。崇祯皇帝最初想重用东林党人,但是,当他发现这个党派排除异己的时候,便开始任用新的阵营的人。在温体仁、周延儒的辅助下,中枢保持了稳定,但对于一般的人事任用,皇帝显得急躁而混乱。

崇祯皇帝渐渐地发现这些科举出来的人大多只会夸夸其谈,并无治国的才能,他便想打破这种科举选才的制度。但是,旧的体系被打破,新的体系又没有建立起来。崇祯轻易用人,轻易罢人,其结果只能是导致帝国的政坛越来越混乱。

崇祯朝的最大问题是皇帝在一切问题上显得急切而冒进。他完全不顾帝国已处于疲弱的状态。一旦问题得不到解决,崇祯就会显得急躁而不安,甚至迁怒他人。不仅如此,文官制度的那种僵硬性流程也不符合明末的实际情况。帝国的一些僵硬政策仍在执行,尤其是在跟满洲人议和问题上。所有人都不愿意为一些灵活的政策而担负责任,这其中包括好面子的皇帝。

但此时那种能够稳定局势的文官政治已经不复存在,更加激烈的党争开始了。破产的财政使得帝国失去了军队的指挥权,军阀政治重新出现。但是,帝国并没有鼓励地方豪强参与镇压农民军或者抵御清兵。实际上无论是农民军还是清兵来得都很迅猛。

当时间进入晚明,财富日益向少数人集中,帝国的征税权被这些新兴的资产阶级分子所抵制。再加上延绵70年的北半球气候冰河期,过度的商业化导致粮食减产,这些都使得明王朝的继续已经不可为。

但实际上最根本的问题还是那种儒家思想的死结禁锢了帝国。它甚至需要引入部落民族的新风或者西方的某种主义来破解晚明迷局。

同类推荐
  • 元青瓷

    元青瓷

    三流工业学校毕业大好青年,只是摔到井里,悲催地穿越到宋末元初,成为蒙古西征途中的一名小铁匠,面对南宋和蒙古帝国的交锋,刘一凡这个小铁匠如何自保生存,是就此沉伦,还是勇于面对史上最强大的蒙古铁骑的刀锋,关注,看我一一道来
  • 曹妃甸开发建设大事记

    曹妃甸开发建设大事记

    本书以大事记的形式,概略地记述了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区的发展历程,反映了其20年间开发建设的巨大变化,忠实地记录了所取得的丰硕成果。
  • 抗战·刻骨铭心的记忆:老兵讲述5

    抗战·刻骨铭心的记忆:老兵讲述5

    本书收录了基层抗战老兵的回忆性文章五十九篇,均是秉持“亲历”“亲见”“亲闻”原则甄选的绝对一手资料。全书共八章,并以川军、湘军、桂军、鄂军为划分标准,将全部内容归为四篇。文章皆从抗战老兵视角,多以第一人称口吻,对其亲历的抗战事件进行忆述,语言朴实耐读,从平民化的侧面让读者窥探史实真相,对于抗战历史的研究,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 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

    1840-1842年的鸦片战争,是封建的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的转折点。18世纪70年代,英国开始把鸦片大量输入中国。1839年6月3日至25日,林则徐将缴获的237万多斤烟土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英国政府很快做出向中国出兵的决定。1840年6月28日,第一次鸦片战争正式爆发。鸦片战争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从此,中国人民面临着更为复杂曲折的斗争。《中国文化知识读本:鸦片战争》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鸦片战争的有关内容。
  • 发奋在大明

    发奋在大明

    大明永乐初年,华夏国脉甫定。泱泱大国的子民终于可以安生乐业了。然而,深林虎啸,阔海倭来,一片绮丽的大明风云下,裹挟着看不见的刀光剑影。那刚劲威猛的鹤拳,那飒飒有声的棍法,那流传久远的白瓷,还有那官至朝堂的高位……陆文龙怎样闯荡出一条无悔的光明大道?!
热门推荐
  • 北辰杳杳

    北辰杳杳

    谁知道这时候,温北辰收了笑容,用清冽的声音说:“北辰,原指北极星。《尔雅.释天》中记载道:北极谓之北辰。”男人顿了一下,转向了她,再次开口道:“北极星距地球约四百三十四光年,是夜空中能看到的亮度和位置较稳定的恒星。”“杳杳有幽远之意。那北辰杳杳的意思可为幽远的北极星。鹿杳杳,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温北辰望着旁边的女孩,目光似水。鹿杳杳被他弄的一愣,怪她,是她语文没学好。见女孩没回答,温北辰哑笑,揉了揉她的脑袋,用温柔的声音说:“这意味着温北辰和鹿杳杳注定在一起啊。”“鹿杳杳,我喜欢你。”温北辰搂过女孩,在她耳边轻声说道。鹿杳杳听后,伸手抱住了他的腰,脸上是幸福的模样。温北辰是你让我想起光辉,希望,以及人间的美好。
  • 瞿文懿公制科集

    瞿文懿公制科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九央烈马(兽王系列)

    九央烈马(兽王系列)

    兰虎等人来云岩城执行抓捕凶兽任务,刚下飞船就遭到了当地部落杀手的刺杀,惊心动魄中众人在向无云家族的大本营、云岩城第一大势力向家堡中安顿下来,被兰虎用“封鱼剑”击败的“粉碎机”孔敖的弟弟孔玄夜为了替兄长报仇,尽遣帐下高手,配合两个仇视新人类的将军的手下追杀至云岩城,沙漠部落的圣女突然到访,意图与兰虎结盟,更令兰虎对向家堡的家主向天道有了全新的了解,在圣女的指点下,兰虎找到了向家堡位于沙漠中的秘密地下基地,战火重新燃起,兰虎再次举起了神剑,为生存而战。
  • 旧年的血迹

    旧年的血迹

    本书是第五届茅盾文学奖获得者阿来的作品集。收录老房子、奔马似的白色群山、环山的雪光、寐、旧年的血迹、生命、远方的地平线等小说。 当十年前的文学新星丛书收录阿来的这部小说集时,人们还不能真正体会这些描写阿坝藏族历史和现实生活小说的真谛,可随着他长篇小说《尘埃落定》的获奖,他早期的这些小说便透露出真正的艺术价值:那摇摇欲坠的"老房子"不正是土司制度衰微的缩影吗?那一步一趋的朝拜队伍不正是藏族寻求精神家园的写照吗?阿来正是从这本书开始起走向中国文学圣殿的。
  • 你和我两个人是有缘无分

    你和我两个人是有缘无分

    我说过,会去见你,会带你去玩,去嗨,去所有你没去过的地方,带你去转地球一圈又一圈。世界再大再美,也没人和我一起欣赏了。以后的日子你要自己熬了,没有我你也要好好的啊!答应我,好不好?当初我苦苦的哀求,那样卑微的样子真丑。我以为后来的你不再是当初的少年。原来是我编的一出偶像剧,只不过剧本改了而已,对不起,今生恐怕不是你。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快穿:戏精女配的诞生!

    快穿:戏精女配的诞生!

    她,本是既有爱情又有面包的淮安王妃,谁知莫名其妙竟成了冥界的契约者?!没系统,没金手指,连原主的愿望也是奇奇怪怪的!锦鲤妹子翻了个白眼:“希望生活能对我下狠手!千万别再这么顺利地过一辈子!”霸气女总裁一挥手:“做绝世白莲花!靠别人,不用努力就能成功的那种!”丑女艺人傲娇抬头:”我,就要用颜值,向看脸的娱乐圈宣战!“王妃:……原主太奇葩,在线等怎么办好吧,为了重生,她认了!管你绿茶红茶还是阿萨姆奶茶,戏精出手,女主靠边站!“所以,亲爱的,想好你的愿望了吗?”
  • 李致文存:我与出版

    李致文存:我与出版

    本书详细回顾了四川出版业过去几十年的发展历程。在上世纪70、80年代,四川出版异军突起,时任四川人民出版社总编辑的李致,带领四川出版积极“创业”,率先突破“地方化、群众化、通俗化”方针的束缚,立足本省,面向全国,推出了一系列品牌丛书,在全国有极大影响。
  • 自立成就好人生(指导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故事集)

    自立成就好人生(指导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故事集)

    学生时代,是一个充满理想的季节,也是人体发育的转折关键期,这一时期,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自己的生理变化,怎样面对生活和生理的各种烦恼,是决定青少年身心是否健康的关键。
  • 偷天幻曰

    偷天幻曰

    抬首望天,其色蓝白。远在泰国的叔叔寄来了奇物,却不曾想是个邪物,更不曾想到会招来系统......更令夏恒崩溃的是,在这邪物的影响下,系统出乱码了!『蓝白社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