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561700000009

第9章 慈母之心

妈妈住大哥家多年,已好几年没有回村了。每一回想带上妈妈去看看公路修到家门外的新变化,妈妈总以晕车为由作罢。这个星期日,仗着两位姐姐同在,大姐家又离停车场不远,我又要妈妈回村走走看看。这一次,妈妈没有推却,欣然同行。

不知是因为回村的喜悦,还是妈妈仍很健朗,妈妈不用小姐姐搀扶,下车后健步如飞,走石阶也如履平地。这个时候,妈妈如游子归家般的兴奋,没有老态龙钟的模样。

妈妈在十年前记忆力开始减退,对眼前发生的事,过后就忘记;对新认识的客人,如再次登门就不知是谁了。出门忘了带钥匙,烧菜忘了放盐也是常事。可是这一次,却不一样。午餐之后,大姐陪伴妈妈去串门访旧。走进了久别的家院,又眺望家门外新建的沥青公路,让妈妈喜形于色。一路遇到一个个新老邻居,妈妈都能一一相认,亲呼他们的乳名,没有平日易健忘的窘态。

好多亲友说,他们每与妈妈相逢,妈妈象当年那位人见人敬的接生员湘云姑婆一样,那亲切的笑容温暖如春,拉着他们的手问长问短的,久久不肯松开。大姐说,今天妈妈与婶婶们相见时,彼此如阔别已久的亲人,格外亲热。妈妈出生八个月后就从外婆家抱到老屋台门奶奶家做养媳。妈妈在老屋台门长大,台门内外的晚辈们都称妈妈“湘娟娘(姑姑)”,从不按辈分称奶奶或婶婶的。全家搬入城隍山新居后,与众多新邻居朝夕相处,困难时互相接济,近邻胜过远亲,结下了深情厚谊。而今意外相逢,妈妈一个个拉着她们的手,互相打量着、寒暄着,个个笑逐颜开,不忍离开。大姐说,妈妈特意走进了徐杏芬家,这让这位婶婶喜出望外。以前,两家一墙之隔,窗对着窗,孩儿们常常隔窗招呼、嬉笑。这位婶婶不太擅长家务活,妈妈手把手教她衲鞋底、缝衣服等活儿。遇到受委屈时候,妈妈也会挺身而出帮衬她。所以,在许多邻居心目中,妈妈有副热心肠,乐于帮人助人。

只是有几位婶婶不在家,让妈妈脸露憾色。九旬舅妈生病治院,更让妈妈忧心。

冬日暖阳,青山苍翠,我们准备返回太平了。妈妈依旧不用搀扶,下踩一级级的石阶也如上行时的稳健。正要上车,忽听着一声呼唤,但见一位白发苍苍的高个子婶婶匆匆而来,原来是灿琴。妈妈迎上前去,紧紧地抓住她的手。这时,又见一位满头黑发的小个子婶婶疾步走到她们面前,原来是洪生花。只见妈妈立即分出一只手紧紧拉着生花的手,一手牵一人,说长道短,依依不舍。夕阳西下,彩霞满天,我赶紧拿起手机摄下这一珍贵的镜头,让这一温馨无限的画面定格,更留在心底。

原来,当大姐和妈妈走到她们家时,都不在。她们闻讯后,急忙忙往村口赶。这位高小子婶婶是老屋台门的邻居。每当我回村遇见,她总是直呼我的乳名,显得格外亲热。她也会关切地询问妈妈的生活起居和健康状况。她经常夸赞妈妈,大致意思是她与我妈妈自小在一起,妈妈热情好客,心灵手巧,针线活好。当年村里在大办食堂的同时,又选出十多位精于针线活的青年妇女在兰洲公祠办起缝补站,为村民裁衣制鞋。妈妈是缝补站的头儿,威信高,人缘也好。妈妈在平时也常教她裁衣服……现在妈妈不住村里,让她时时记挂着。这位小个子婶婶是家住城隍山后的邻居,两家非亲非故,却不嫌贫寒,相互支撑,成为世交。几年前妈妈意外摔伤,这家叔叔和婶婶得知后起了个大早,心急火燎地到太平探望养伤的妈妈。

在两位婶婶的叮嘱下,妈妈松开了手,与她们道别。不知是一天奔走劳累了,还是遇见了众多亲友心满意足,妈妈上车不久就安然睡着了。

望着妈妈从容淡定的脸庞,回味着妈妈回村后的兴奋和婶婶们的盛情,我放纵着思绪,妈妈经历过的几个片断,虽历经数年,但如在目前。

大概在七八年前,妈妈被大哥接到株洲。虽在异乡,但一家三代,其乐融融。直到现在,妈妈仍在念叨着:白天大嫂和侄女去上班,大哥陪着妈妈聊着天。妈妈度过了一段十分安逸的时光。只是有一天,当妈妈获悉我岳母生病住院时,妈妈忧心忡忡,决意提前返回探望亲家。

多年前,岳父母专程造访小崑与父母相聚。两位绍剧名家不嫌城乡差异、农工之别,与父母结为亲家。父母住绍兴时候,多次到岳父母家作客,得到盛情款待。许多年来,他们之间虽很少相聚,但时时相互问询,托我互致问候。父亲和岳父先后离世之后,我每次回家,妈妈总会问:“外婆怎样?”每次会这样说:“外婆白白胖胖,女儿孝顺,福气很好。她是电影(指《三打白骨精》)里演过戏的名角,却很随和,与外婆特别说得来。”每次总是让我捎个信叫外婆在夏天到小崑纳凉。岳母因到过小崑,熟悉全家情况,平时聊及家事,总是夸赞父母重视教育,子孙读书成材,不时询问侄儿外甥们的读书和就业,拳拳之心,时时溢于言表。

农村人小病不住院,一旦住院以为肯定是大病。这一回岳母住院,让大姐代为探望也不行,妈妈提前从株洲回到太平,又迫不及待地要大姐陪同到绍兴看望病中的亲家,那几天,妈妈口口声声说:“我与外婆很说得来,一定要去看看外婆。”

时值早春,乍暖还寒。我护送着妈妈和大姐按响了岳母家的门铃。岳母开了门,四目相对,妈妈呼一声“外婆”,岳母应一声“奶奶”,两位白发老人双手紧紧相握,室内外瞬间变得无比温暖、灿烂。此情此景,让我心潮起伏,一时无法平静。妈妈见岳母无大碍,就放下了心。岳母也很快康复,继续着晨练太极,拜师学书法和绘画的宁静生活。只是每年会有几天的住院,近年住院次数明显增多。记忆力下降的妈妈依然时时牵挂着亲家,为不让她过度担忧,我没有传递岳母一次次住院的消息。去年中秋以后,岳母病情加重,虽在精心治疗,病情却在恶化,不幸在今年的夏天溘然长逝。就在这一天,平时几乎没有病痛的妈妈突然腹泻不止,一天过去,形容枯槁,弱不禁风。我不知道这是纯属巧合,还是因为两位妈妈心有灵犀?总觉得因为她们情深意长,亲密无间,才有此超越时空、感天动地的心灵感应。

夜色弥漫,回到太平村,妈妈从瞌睡中醒来。我也收回思绪,寻思前后,觉得妈妈年近九旬记忆力减弱,健忘也属正常,可妈妈又时而异常清醒、坚定执着,虽饱经风霜,却热情、达观、平和,那阳光般温暖的笑容,如春雨般滋润的话语,传递的是妈妈深厚而博大的仁慈之心。这是历尽风雨之后对新时代的感恩之情,对合家和美的欣慰之意,对亲友相助的感激之心。

于是,觉得年高的妈妈,依然是自己的心灵港湾、精神家园。

(写于2016.12.29)

同类推荐
  • 述而批评丛书:旋入灵魂的磁场

    述而批评丛书:旋入灵魂的磁场

    对一种人文信念的守护与恪守,乃是文学根本的力量所在。上海极具活力的文学批评家,书写批评新浪潮。《旋入灵魂的磁场》本集所收篇什文字精当,哲思丰醇,充分凸现了当下文学热力书写所蕴涵的繁富错杂、斑斓多彩的情志与况味。无论是对诗坛现象,还是对各类创作,作者的批评均目力锐敏,持论公允,诗情蹁跹,展示了文学直击现实与人性深处的独特魅力与思想的力量。《旋入灵魂的磁场》为作者多年评论合集,关注的领域既包括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诗歌流派,也包括对当代几位重要作家如阿城、张承志、叶兆言、张炜的作品,同时,作者对当代文化尤其是海派文化的生态有独到而深刻的思考。
  • 曙光十年

    曙光十年

    《曙光十年》一书集论文、诗歌、散文于一体,通过广大干部职工的所思、所忆、所感、所悟,真实再现了辽河油田曙光工程技术处心血与汗水交织、拼搏与奉献共舞的难忘历程,抒发了干部职工敬业的热情、创业的激情和兴业的豪情。
  • 只要七日暖

    只要七日暖

    《只要7日暖》是周海亮继《送你一度温暖》之后的又一部情感散文集,这本集子延续了作者一贯的文字风格和主题,注重底层人生的苦难抒写,并且在这些小人物的世界和内心寻找发现生命的闪光点,所以他笔下的人物既是生活的疾贫者,需要人们来关怀、关注,同时这些人又是中国传统美德和精神的布道者。在这《只要7日暖》里,所叙述的事情和主人公大多都是失业者,残疾者,爱情事业上的失败者,但这些人身上却有着当今社会最稀缺的善良品质。在这些纯朴甚至是忧伤的故事后面,闪烁着温馨可人的光辉,让人感受到了我们这个物质时代弥足珍贵的温馨。
  • 寻找失落的英雄

    寻找失落的英雄

    这是一段用鲜血和泪水写下的历史,又是一段隐没的历史。六十多年前,在抗日的烽烟中,中国远征军被派往缅甸作战。战后,许多老兵在异国他乡经历了痛苦的人生。他们的状况如何?他们对祖国怀着怎样的感情?曾以报道山西娄烦尖山铁矿特大事故而为全国瞩目的记者孙春龙,将带您走进这些老兵的艰难岁月。在国殇墓园里,我们那么多兄弟是怎么死的多年来,每每想起那个偶遇的老人,我的愧疚就会油然而生。一切都是因为我的浅薄,当他激动万分地向我讲起那段历史时,我却始终无动于衷而又茫然地看着他,我的迟疑与平静让他的激情陡然不再。
  • 站在金字塔尖上的人物

    站在金字塔尖上的人物

    本书为作家叶兆言解读国外经典作家作品的随笔散文集,所谈论的作家既有莎士比亚、歌德、巴尔扎克,也有略萨、奈保尔。本文集兼具小说家的敏锐与批评家的执着,从另外一个侧面,我们也可以了解到一位文学大家的私人阅读史。
热门推荐
  • 子夏易传

    子夏易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手办召唤师

    手办召唤师

    赖安在召唤常规的异界生物失败后,改用手办当做“媒介”从而召唤出了众人。洛天依:“你怎么突然把我召唤过来?我刚从舞台下来!”桂雏菊:“你是谁?这是哪里?”御坂美琴:“就为了这事?”时崎狂三:“啊啦,你又召唤我过来了。”博丽灵梦:“给钱!”……某天一只BOSS突然冒出来:"这个世界归我了!"三十分钟后被打得难以分辨的某boss留下了悔恨的泪水:“我错了。”本书作者,希望读者能开心。吐槽群:653634283
  • 净土神珠

    净土神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被偷走的灵魂

    被偷走的灵魂

    伦敦地区连续发生四起女子绑架事件,奇怪的是,绑匪没有要求赎金,和受害人似乎也毫无瓜葛。受害女子都在三至四个月之后获释,虽然身上留有凌虐痕迹,外表却维持得很好,似乎被精心打扮过。只是,她们的神情举止异常怪异,仿佛失去魂魄一般了无生气。她们遭遇了什么?这是神秘的巫术,还是人为的伤害?是谁“偷走了她们的灵魂”?杰佛逊·温特是公认的犯罪专家,受到警局的邀请前来协助破案。他出众的能力并不是因为他有超乎常人的武力值,而是源于血脉传承的天赋──他那恶名昭彰的连续杀人魔父亲的黑暗基因,让他得以洞悉犯罪者的心理状态和思考模式,“将心比心”地将这些罪犯缉捕归案。体内流着连续杀人犯血液的前FBI探员对决谜一般残忍冷酷的绑匪,第五个受害人的命运将何去何从?
  • 宿主她又开挂了

    宿主她又开挂了

    系统233:【宿主买挂吗?】沐玖抬眸,歪头略思:“我不就是一个挂吗?”系统233语气迷茫:【什么?】沐玖起身,决定亲身示范,然后……开启了开挂之旅系统233惊恐(尔康手):【住手,我没有给你开这个挂!】系统233尖叫:【停手!小哥哥不是这样撩的!!!】然而当看到宿主身边的男人时,系统233真香再现:【宿主,咱们交易个挂呗。】【1V1,绝对甜!!!】
  • 穿越八零年代

    穿越八零年代

    完结文《八零弃妇有空间》新书《穿成八零大佬掌中宝》 这是个穿越的好季节,女主穿越了,来到了八零年代。身边极品亲戚,被她一个个虐着玩。男主,男主,你在哪里?捉了冰山男一枚。全文架空,平行空间,拒绝考证。完结文《重生八零家有悍妻》男主深情,包您喜欢连载文《重生八零辣妻有点甜》坑品保证,欢迎加入 《八零弃妇有空间》能让您看的爽,开心大笑
  • 留学时代

    留学时代

    晚清“西学东渐”之风甫开,20世纪的中国恐怕就进入到了“西风烈”(冯友兰语)的时代。且不论留学东洋与留学西洋者的差异、隔阂,甚至门户之见,单就从容闳将第一批留美幼童送到大洋彼岸开始,百年来跨洋过海的一代代学人,都在我们的文明史上先后留下过自己求学求知的足迹。从大陆到海洋,中国人在“留学时代”中,形成了新的思想变锋,如巾西之辨、传统与现代、“冲击—回应”与“内在理路”等话题,都在他们的思想和行动中,得到不同程度的体现。这里面有无数的故事,有欣喜,有悲伤,有些被记录下来,而更多者恐怕已经永远被埋入历史的尘土。
  • 道陵尸经

    道陵尸经

    一桩离奇案件,牵出一个已经失踪半年之人一朱慈烨:当荷心看见朱慈烨时,他已是半人半尸,极难治愈:为了帮其清除体内的“七阴尸毒”,荷心与沈珂雪等人勇闯将军墓,决命燹嘏滩,险渡澜沧江,巧离普陀岛,最后到得西湖之下的水晶龙宫,与“鬼影黑藤”、恶蛟、尸人等凶残之物展开殊死搏斗:然而主谋之人术法高强,荷心一行佛、道、术、蛊联手皆不是其对手:正当众人步步后退,性命堪忧之际,神秘莫测的水晶龙宫,突然来了位极其神秘的人物:此人是敌是友?众人能否化险为夷?这一连串险恶用心的背后,究竟藏着怎样的阴谋?面对灭族之恨和复国大业,南明后人朱慈烨又将何去何从?
  • 人生的职责

    人生的职责

    斯迈尔斯的人生丛书主要探讨决定人生的成功与幸福的因素。他认为,人类文明中那些历久弥坚的优秀道德传统无论在任何时代、任何社会都不会过时,都不应被人们抛弃。人生的成功没有捷径可走,只有遵循了这些古老的优秀道德品行,人们才能在各行各业取得成功和获得幸福。
  • 魂榜

    魂榜

    落神涧,传言这里曾出现过两位‘神’,二人纷纷交战,也因此得名。萧何,作为萧家的人,虽也本姓萧,可是却过着不如下人的生活。突然有一天,偶遇萧家先祖,习得七煞凝血。在家族试炼之中,展露惊人实力,后在巧合之中,收服了雪独狮。此后,又与剑崇派发生摩擦,家族险些被覆灭!萧何解救下剑崇派掌门,将困境解除。当回到家族之后,终得族长赞赏,也得知了自己父母的下落,便再一次踏上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