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704800000037

第37章 038-一起糟心

“草民赵末,见过各位大人。”赵末起身团团鞠了一躬。

几人都是一愣,随后也拱手回礼。

“赵公子不必客气,我虽然刚刚到京,但对贤伉俪确是早有耳闻。”倒是耶律和鲁先开了口。

“不知赵公子邀我等前来所谓何事?”耶律和鲁又问道,所有人都知道,此次前来绝不是吃吃饭、喝喝酒,再说这地儿能吃到什么?

“闲话就不说了,我先问五位一个问题”,赵末指指赵珃,意思是也包括你。

“各位都是一方翘楚,位高权重,而且至少有三位出身皇家”,赵末指了指李德义:“你也算。”

李德义面无表情,但也没有否认,没准心里还很得意。

“你们都是规则的制定者”,赵末继续说道:“简单的说,就是你们划出条条框框,让世人来遵守,没有错吧?”

几人想了想,点了点头,表示的确如此。

“那么处在你们的位置,在制定规则时,最应该注意的是什么,或者说最害怕什么?”

“怕人们不满,不愿意遵守,这样就会发生内乱,外敌就有机可乘。”耶律和鲁说道。

“对!”赵末一拍手,心说这家伙比赵珃厉害啊,看赵珃一副恍然大悟的表情就知道,这小子还得好好学习啊。

“其实说到底就是两个字,公平!如果所有人都觉得公平了,就不会有人造反,不会有战争,做王爷的踏踏实实做王爷,种田的老老实实种田。”赵末喝了口茶,微微一笑,继续说道:“我们不妨再想一下,再把自己拔高一点。”

“大家都信奉神明吧,不信也没关系,试想一下,现在你就是高高在上的神明,你要给整片大地的人制定规则,你怎么做才能让大地上的人都感觉公平,和睦相处,不起纷争?”

赵珃和耶律和鲁陷入沉思,其实这是帝王学的一部分,作为帝国统治者的候选人,这个问题正好切中了他俩的痛点,和传统的厚黑学不同,这个问题更直观,更实际,也更虐心。

见李德义一副无所谓的样子,赵末对他说道:“你是不是觉得,老子都神明了,凡人死活与我何干?那就再问细一点儿。”

“作为神明的你,在制定完规则后就会跌落凡尘,投胎做人,但是你不知道自己会是辽人、宋人、还是西夏人、吐蕃人;也不知道是贵族还是平民甚至乞丐,那你怎么保证之前制定的规则对你自己是公平的?”

李德义愣了一下,赵末怕他理解吃力,又补充一句:“你也可以把神明当成你自己,把凡人理解成你的儿子、孙子,你怎么制定规则,才能让你的子子孙孙感觉到公平?”

李德义心说对啊,我是侯爷,我子孙不一定是啊,我可以欺负人,谁能保证我的子孙不被别人欺负?我现在制定的规则可以偏向自己,之后换了别人制定规则呢?我死之后一了百了,子孙后代的事就不管了?

历史从来都是兴衰更替,没有谁可以屹立不倒,史书中朝登金殿称九五,暮入土牢变囚徒的例子比比皆是,如果真能万年不变,现在应该还是大夏朝,皇帝应该姓姒。

赵末提的问题其实是一个悖论,从被提出一直到赵末之前所处的时代,历经了整整六百年的时间,都没有找到合适的答案。

如果赵末在一千年后提出这个问题,一定不会有人理他,连自己都顾不过来,哪有功夫管子孙后代,最多也就是管管儿孙,再往后,撒手闭眼,爱咋咋地。

他们背负着一个包袱,叫作生活。

即使在一千五百年后,人们也仅仅是有一点模糊的认识,在那个环境极度恶化、资源严重匮乏、人口迅速减少的时代,公平,已经不再那么重要,活着,才重要,就好像所有人类被绑在一起,推到了悬崖边缘,每个人都要努力抓住所有能抓住的东西,有一个人放手都可能让整个种群灭绝。

他们背负着一个包袱,叫作生存。

现在这个时代的人把这个问题看得极其重要,他们家族观念很强,民族观念、国家观念也很强,所以赵末才能引导他们深入思考。

他们背负着一个包袱,叫作传承。

生活是一种追求,要么好要么坏;生存是一种结果,要么活要么死;而传承是一种责任,它远没有生活和生存那么简单干脆,与其说是包袱,不如说是枷锁,包袱可以不计后果的扔下,枷锁,不是你想扔就能扔掉的。

这些拷着枷锁的人不仅在意儿子、孙子,他们还希望自己的子子孙孙、自己的家族、民族乃至国家能够一直传承下去,欲望异常强烈,行动非常积极,他们是真的为这个遥不可及的梦想做着不懈的努力。

这也是李德仁不惜任何代价也要建立西夏国;赵晟不惜委曲求全也要拱卫大宋;耶律宗直绞尽脑汁也要达成互市的最主要原因。

脚店的小二把酒菜送了过来,五个人却全然不觉,他们也算这个世界的智者,之前也接触过类似问题,只是没有赵末提的这么明确、这么尖锐。

赵末开始自斟自饮,顺便欣赏五个人纠结的表情。

“没有办法,做不到”,让赵末想不到的是,居然是李德义先得出结论,武夫的想法更简单直接,有时候反而可以少走很多弯路。

“生死有命,世事无常,没有人可以看那么远,也没有人可以兼顾那么多人,神明也不行。”李德义说道,赵末居然从他的眼中看到一丝痛苦。

几个人都注视着赵末,等待他给出答案,看来他们的结论也大致如此。

“怀远侯说不能兼顾那么多人,我是不是可以理解为,让绝大多数人觉得规则是公平的即可,那剩下的不认同者人数太少,也掀不起风浪,可以忽略掉,或者直接干掉。”赵末问道。

“只能如此”,这次是赵珃:“如果我恰恰在那少数人中,我也甘愿为大势牺牲,你们认同吗?”

其他四人坚定的点点头,赵末叹口气,这可能是几十年来三国唯一的一次统一战线,不得不说,他们任何一个人作为帝国管理者都是合格的,为国之大势,不惜此身。

不过赵末并不打算放过他们,今儿既然准备让他们糟心,那就得糟透了。

同类推荐
  • 红楼庶长子

    红楼庶长子

    穿越成贾政小妾周姨娘早夭的儿子身上,凭借几个小金手指,把红楼世界闹了个天翻地覆。新书大家支持一下,已经有几十章了,无聊的可以去看一看,《聊斋路长生志》,主角穿越到了聊斋的世界,然后凭借聊斋世界的资源以及现代社会的知识,慢慢的走上了一条长生之路。
  • 大秦工师

    大秦工师

    “工师,官名,相传帝尧时置,主工匠之吏。”工程师穿越大秦,成为小工师。秦王政雄心勃勃欲一统六国,他几番奋斗,终位列上卿。天下一统,他献计始皇:“陛下,臣无意中得到一张地图,似乎可将驰道修通地中海,拓地五万里!”秦始皇:“哦?让朕看看地图……”
  • 我在黑洞改历史

    我在黑洞改历史

    黑洞是个神秘的领域,吞噬时间与空间......一次偶然之下年轻的宇航员周奕轩“掉”进了黑洞,却发现自己可以任意穿越时间,但是他只能待24小时......
  • 另一个明朝

    另一个明朝

    麋鹿行于天下,诸侯奋起而追,中原天下随之大乱。然而历史的大脚丫子似乎仍不甘心,狠狠的一脚踹出了一个张无忌,明教出世,横扫天下,定都应天,加冕为帝,年号洪武,立国大明。之后,张无忌手下大将兵分三路,扫平金国,西夏,吐蕃残部余孽,改应天为南京,燕京为北京,之后历代帝王粉墨登场,时光辗转,大明立国已过两百五十五年。而我们的主角先生就是生在这个时代,这个与原有历史不同的,不一样的大明王朝。
  • 李国文说宋

    李国文说宋

    本书内容包括:宋朝的誓碑——中国文官制度由宋肇始;宋朝的夜市——这才开始了中国人的中国;宋朝的耻辱——中国人永远的心头之恨;苏东坡戒诗;文人美食好文章;苏东坡的最后流放;王安石种种;话说赵孟頫;清明上河图等。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The Black Robe

    The Black Rob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公关传播案例评析

    公关传播案例评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一直保持着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向现代社会转型的步伐逐渐加快,公民社会已初步形成。各个行业,无论是像公司、企业这样的营利性组织,还是机关、学校、医疗卫生、社会团体等非营利性组织,都越来越重视自身的社会形象。我国政府也与时俱进,开始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在这种情况下,公共关系作为一种现代传播和沟通工具,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
  • 道神

    道神

    剑道天才,转世重生,覆灭王朝,横扫四方!修帝经,肉身无双,徒手抗神兵,一剑光寒千万界!为兄弟,两肋插刀,火海刀山,肝胆相照!为红颜,征战天下,血染八荒,至死不渝!血雨腥风,扬眉淡笑,指剑问群雄,谁敢与我一战?雄鹰下山,猛虎冲天,谁主沉浮,唯我道神!你命由我不由天,灭你只在挥手间!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A Tale of Two Cities(双城记)(II)(英文版)

    A Tale of Two Cities(双城记)(II)(英文版)

    It was the time of the French Revolution — a time of great change and great pgsk.comy imprisoned for 18 years in the Bastille, Dr. Alexandre Manette is reunited with his daughter, Lucie, and safely transported from France to England. It would seem that they could take up the threads of their lives in peace. As fate would have it though, the pair are summoned to the Old Bailey to testify against a young Frenchman — Charles Darnay — falsely accused of treason. Strangely enough, Darnay bears an uncanny resemblance to another man in the courtroom, the dissolute lawyer's clerk Sydney Carton. It is a coincidence that saves Darnay from certain doom more than once. Brilliantly plotted, the novel is rich in drama, romance, and heroics that culminate in a daring prison escape in the shadow of the guillotine.
  • 逝去的故乡桃花

    逝去的故乡桃花

    《逝去的故乡桃花》呈现了一个富有精神乌托邦色彩的写作者张杰,20年如一日在村庄和偏僻县城的所有精神努力。他尝试了精神存在对于一个时代的可能性,在一种具有毁灭性的文字结局里,得出一个悲怆性的结论,至少在一些区域,精神的存在是这个时代的一种奢望,而且其普遍性已逼近时代的本质部分。
  • 紫垣梦

    紫垣梦

    康熙四十年,素莹落败选秀,前往道观遇到胤禛。二人均为对方的学识聪颖所动,他们在一起写诗、游园、论述古代书法、道学文章。胤禛因为隆科多所请,只得将其侄女娶为侧室,转而希望素莹能够屈居妾室之位。素莹气盛之下,自制颂圣辞赋一篇,托请八福晋繁泠代为引见,入宫为嫔。由于和嫔不为康熙所喜,又接连犯错,被康熙遣往天青苑看守瓷器。胤禛寻找机会,二人再续前缘,康熙希望将皇位交于十四子胤禵,而胤禵留恋拉藏汗之女暮瑟儿,错失良机。胤禛连络心怀不满的隆科多,和慧眼识人的海望,在关键时刻夺得先机。和妃利用对康熙文体的熟悉、自身的文字功底、与擅长仿字的本领,为雍正造出遗诏。雍正登基之后,面对颓废的吏治和财政,推出摊丁入亩、欠耗归公、士绅纳税三大改制,引发众人不满。他的兄弟们更因为失去了康熙给与的特权而怨言四出,种种对立。雍正将对手一一扫除,和妃亦感受到与皇帝相处的困难。小说中的感情线路为虚构,其余事件根据康雍年间历史档案改写而成,对雍正时期的政治、经济、外交做了详解。小说为古典台词,其中的诗词歌赋曲,除部分引用历史原作,其余均为作者原创。详细故事大纲:见回目(仿红楼梦)小说人物简介:见第五十六回(相关历史资料)
  • 武松饶命

    武松饶命

    北宋末年,徽宗倾尽全国之力以满足他的娱乐生活。其中,“花石纲”给东南地区的人民带来20多年的灾难。但影响更深的,即是徽宗时期烧制的天蓝色汝窑瓷,是瓷器中上品之中的上品,存世极少。在徽宗时期,曾经烧制出一件无与伦比的汝窑瓷,是纯正无比的天蓝色釉,但瓶口内确是幽暗的深蓝色,人不注意神识便会被其勾走,无法自拔,遂被封在宫内无人问津。后来于战乱流失宫外,而后不知所踪,元末明初,此瓶却辗转间流落到一位道士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