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89700000015

第15章 怎样理解天人合一(2)

写到这里不禁感叹,用天干地支记年(时)中隐藏着多少天机啊!难以想象祖先在没有先进科学观测仪器的年代,是如何发现这些规律的,古人的聪明才智真是令人惊叹不已。

(三)现代科学的“可重复性”不适于人类

现代科学有一个严格的定义:“科学的东西必须是可重复的,用实验的方法是可以再现的。”即可以用同样的条件、方法,再现同样的结果。从平面角度看,人与人之间受宇宙天时、地利和个体差异(遗传基础、生活、家庭环境、职业劳役、社会地位、情绪心态等)的影响,就不可能再现同样的条件。当然不同的人,在相同的致病因素作用下,也就不可能表现同样的症状。

在同一个人体上,科学上所要求的可重复也是不可能的。因为我们人类能活两个“甲子”的人几乎没有,60年一遇的相同年运条件,而人体又早已是时过境迁,人体从青少年变成了中老年,不同年龄段的身体状况会有天壤之别。所以,一个人身上的疾病,在不同年龄阶段,由于时空气宜不同,治疗方法就会不同。

从这个角度看,中医学又是时间科学,气象科学。

一年之中,有阳气的“春生、夏长、长夏化、秋收、冬藏”。同样的病,调理方药要顺应当时的五行运势。因此,现代医学上要求的“可重复性”客观上不存在,在不同的时间针对同一种病都用规范统一的医疗模式来治就缺乏科学性。相比之下,中医的时空化、个性化、辨证施治的医疗模式更显其科学性(科学的定义:实事求是),其难点在于医生对时空、个体差异的把握以及辨证施治的水平。

三、二十四节气及其意义

古人以北斗星柄的指向变化记录二十四节气,现代天文学把太阳直射地球的相对位置准确标记,太阳直射赤道时是春分和秋分,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和南回归线时是夏至和冬至,“两分两至”是一年内阴阳二气变化的转折点,所以二十四节气是对一年内阴阳二气变化比较详细的标记,用于指导人类生产、生活。人们习惯了春、夏、秋、冬明显的季节变化,而对五运六气、七日节律等细微的变化感到陌生。二十四节气对人体的影响是客观的、渐进的,人们才没有明显的感觉。

(一)什么是节气

《素问·六节藏象论》在讲“肺主气,主治节”的这一重要功能前,首先探讨了气的概念:“黄帝问曰:愿闻何谓气?请夫子发蒙解惑焉。岐伯曰:此上帝所秘,先师传之也。帝曰:请遂闻之。岐伯曰:五日谓之候,三候谓之气,六气谓之时,四时谓之岁,而各从其主治焉。”这段话明确了:五日为一候,三候为一气,也就是十五天的周期就称做气,一年有二十四个气,原来这个气指的就是节气。

《黄帝内经》的核心思想就是“天人合一”整体观念。天人怎么合一呢?说白了就是天地在变化人也要跟着变化,这个变化的节律要能够同步,天人就合一了。

(二)肺主“治节”意义何在什么是肺主治节。岐伯讲的三候为一气,实际还是一个笼统的称呼。节与气实际上是非常相近的概念,就像竹竿,节间为气,节就是关节。治节,就是治这个“关节”。“治节”这个概念出于《素问·灵兰秘典论》,它与“肺为气之本”和“调节”是相呼应的。

刘力红老师从三个方面思考其相关性,摘录如下:其一,肺脏处于胸中,其外包以肋骨,左十二,右十二,一共是二十四根,正好是二十四节气这个数,这是巧合还是必然呢?其二,节与关节也有关联,人的四肢大关节一共有十二个,每一个关节由两个关节面组成,合起来还是二十四个面,每一个面与一个节气相应。其三,四肢应四时,每一肢有六个关节面,正好应“六气为一时(季)”。

常常在两个节气之间下雨阴天,被称作“交节闹天儿”。人的骨关节与天气变化有关,这是平常百姓都知道的,我们可以问一问一些关节有毛病的人,他们对天气变化的敏感程度往往超过气象仪器。气象预报说没有阴雨,他可以说有,结果真的就有阴雨。他为什么敢这样断言呢?因为他的关节有反应,这个反应与天气的变化是十分相符的。所以,我们完全可以把关节看做是人体对天气变化的一个感应器。而这个感应器是由肺来掌管的。弄清了肺与节气的这层关系,肺的意义也起了根本的变化,他已经超出了现代医学“主呼吸之气”的概念。以上是讲在一年的层次上天人合一,是由肺来与之相应、来调控的。

《思考中医》中把肺主治节的功能描绘成收音机的“微调”,是人与天气“频率”的随时调频,天人合一首先要在这个层次上同步。书中还描述了年与年之间的转换,是由“肝为罢极之本”这个功能完成的(此处从略),相当于收音机的“粗调”,是人体足厥阴肝经与天地“阴尽阳生”同步合一的。

四、七日节律与生物钟

如果把来自地球之外的约束力做一个排序,太阳对地球的控制力是最主要的,形成阴阳四时五行决定性规律。其次是“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对地球的影响,形成五运六气规律,影响地球气候异常(设想:如果没有这五大行星的影响,地球是不是每年都是风调雨顺呢)。第三就是作为地球卫星的月亮,距离地球最近,它对地球生物的影响是比较深层次的。月球绕地球一周是28~29天(农历1个月),月亮的满月、上弦、新月、下弦的变化与地球海洋出现四次(4×7)潮汐变化高度相关,它使地球生物出现明显的七日节律(地球水陆比与生物体含水量一致)。例如鸡雏21(3×7)天孵化,猫孕期63(9×7)天,兔28(4×7)天,虎105(15×7)天,人280(40×7)天。女人经期28天正是月球围绕地球运行一周的时间。现代细胞生物学发现,生物从受精卵至胚胎,演变的是天地自然演化形成的规律,所以有“腹中虽一日,地上几千年”的说法,说明人是天地“合气”的自然产物,是天地运行的规律给生命规定了运动的程序和轨迹。《易经》

演义的事物发展变化的7日最小周期,比如日历所用的7日一周称为一个“星期”

是不是也与月球有关系呢?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中国人把一个星期称为一个“礼拜”,这样就把人类拜神、拜祖、拜高堂的文化活动与自然规律紧密联系起来了。

现代生物学在生物体内找生物钟一直没有结果。北京中医药大学郝万山教授讲解天地运行的时间节律时说:地球围绕太阳一周的年节律、四季节律;月球绕地球一周28天阴历月节律、七日节律;地球自转一周使生物代谢呈现昼夜节律,昼夜间的阴阳运动呈现的是子午流注规律等,说明人类是必须遵循一日四时五行的生物。可见,生物钟就是太阳系行星运动对地球生物生理活动具有绝对控制的时间节律,这种控制力量是生物自身无法抗拒的。所以阴阳五行规律是决定生命稳定结构和运行规律的决定力量。人的主观能动不遵循这个规律,必然导致生命节律紊乱(内分泌紊乱),进而疴疾起、灾害生。

五、子午流注是人体昼夜五行规律

一天内太阳东升西降的昼夜变化,同样形成了日春、日夏、日秋、日冬,浓缩了一年的阴阳五行运动模式。24小时与二十四节气相对应,人体在一天之内的脏腑、经络、气血运行与24小时相应,演绎着人体小宇宙中阴阳五行运动的节律——子午流注规律。图5-2是用《易经》十二消息卦演示的一日内天地阴阳运动规律,从子时一阳生,到巳时阳气最盛;从午时一阴生,到亥时阴气最盛,人体脏腑、十二经络气血的生、长、化、收、藏运行其中。

子午流注是我国古代中医圣贤参透人体而揭示的规律。它起源于《灵枢·卫气行篇》的人体气血昼夜周流五十周,人体十二经各有“主政”之时的概念,完善于金元时期的《子午流注针经》,主要用于针灸“开穴、取穴”针法。笔者研究发现子午流注规律正是阴阳“生、长、化、收、藏”五行运动在人体内的具体表现,也是天人合一、相应在一天之内的具体表现,见表5-4。笔者在养生实践中,根据子午流注规律对照检查身体早期出现的异常,通过生活起居、饮食习惯、用药等,及时纠正与子午流注规律不相符的现象,来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经过几年的细心观察和体验,非常实用和有效。

将子午流注规律分别叙述如下:

(1)子时(23点至凌晨1点)。此时自然界一阳生起,是天地及人体“阴极阳生”的时刻,胆经与之相应,代谢活动最旺(五行:藏、化),要求人必须在深睡眠状态下度过,完成胆汁的新陈代谢。《黄帝内经》认为:“胆为中正之官,藏精,主决断。五脏六腑十二经正气皆取于胆。胆气虚则怯、气短,谋虑而不能决断。”可见胆在人体中的重要性。

(2)丑时(1~3点)。此时二阳生起,肝经开始活动最旺。《黄帝内经》认为:

肝为将军之官,在志为怒,藏血、藏魂,主生发疏泄、主动,人卧则血归肝。血液的新陈代谢通常在丑时最旺盛(五行:藏、化)。丑时不入睡,肝还在输出能量,耗伤肾精、肾气,就无法完成血液的新陈代谢。

(3)寅时(3~5点)。此时自然界阴阳各半,人体肺经与之相应,宣发、肃降活动最旺(五行:生)。肺为相府之官,为华盖,护在心脏(君主)之上。肺朝百脉,肝在丑时推陈出新,将新鲜的血液供给肺,通过肺的宣发送往全身。所以人在清晨面色红润、精力充沛,在此时有肺病的人反应强烈。

(4)卯时(5~7点)。此时自然界阳气过半,人体大肠经与之相应,吸收和排泄活动最旺。肺将充足的新鲜血液布满全身,首先促进大肠经进入兴奋状态,完成吸收水分、排出粪便(气机升降)。实践证明,大便不在这段时间排出,预示着身体将会出问题,这是一个明显的信号。

(5)辰时(7~9点)。此时自然界阳气接近隆盛,人体胃经与之相应,借助自然界隆盛的阳热,进食消化活动最旺(五行:生、化)。胃为仓廪之官,水谷之海。主消化、降浊。早晨是一天中能量补充的关键时刻,人在7点钟吃早饭最容易消化吸收。早晨不吃或吃不好,都会影响人体的气血水平,给身体造成伤害。

(6)巳时(9~11点)。此时自然界阳气最盛,脾经与之相应,运化吸收活动最旺(五行:生、长、化)。脾胃为仓廪之官。主运化、统血、升清。开窍于口,其华在唇。脾是人体消化吸收、排泄的总调度,又是血液的统领。素有“脾气不升,胃气不降”之说。脾胃为表里器官,是人体长养百骸的营养、能量来源。脾胃功能好,人体气血充足,口唇红润。唇白标志血气不足,唇暗、唇紫,标志寒邪已入脾经。

(7)午时(11~13点)。此时自然界从阳气最盛向阴生转化,人的心经与之相应,活动最旺(五行:长、化)。“心为君主之官,主神明,开窍于舌,其华在面”,心气推动、宣通气血运行,完成“阳极一阴生”的转换过程,此时午睡片刻,养神、养气、养筋,对于维护心脏健康大有裨益,使人在下午精力充沛。

(8)未时(13~15点)。此时自然界二阴生起,人体小肠经泌别清浊的活动最旺(五行:长、化、收)。小肠分清浊,把水液归入膀胱,糟粕送入大肠,精华上输至脾。

(9)申时(15~17点)。此时自然界阴阳各半,阳气开始收聚,膀胱经与之相应,活动最旺(五行:收)。膀胱为州都之官,贮藏水液。此时排出多余水分,带出余邪之热,为肾经收藏做好准备。如果此时膀胱经邪热过盛(尿液色重,有时咳而遗尿)不利于人体收藏(气化精)活动。

(10)酉时(17~19点)。此时自然界阴气过半,阳气收聚,人体肾经与之相应,收藏活动最旺(五行:化、收)。《素问·六节脏象论》说:“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蛰”是“藏伏”的意思,肾是主藏精的,“肾为作强之官,为人体先天之本,藏生殖之精和五脏六腑之精”。人体经申时泻火排毒,肾在酉时进入储藏精华阶段。

(11)戌时(19~21点)。此时自然界夜幕笼罩,阴气已重。人体心包经与之相应,清理活动最旺(五行:收)。“心包为心之外膜,附有脉络,为气血通行之道。邪不能容,容之伤心”。心包是心的保护组织,在戌时清除心脏周围外邪,使心脏功能处于健康状态。

(12)亥时(21~23点)。此时自然界阴气最重,人体三焦经与之相应,疏通水道活动最旺(五行:收、藏)。三焦是六腑中最大的腑,三焦具有主持诸气,通调水道的功能。中医理论把气血、津液的通道统称为脉络。“三焦通百脉”,亥时睡觉,百脉疏通、休养生息,对身体十分有益。

从亥时至寅时(21点至凌晨3点)。这段时间是人体细胞休养生息、推陈出新的时间,也是人随着地球旋转到背向太阳的一面为日冬,日冬阴静是人睡眠的良辰。这一段时间深睡眠,阳气藏养、新陈代谢(化)充分,才会有健康的身体和第二天良好的精神状态。植物白天光合作用制造生长所需营养物质,夜间可以听到拔节的声音。植物和人类同属细胞生物,生理、生化、生物节律基本相同,人类错过细胞分裂的时间段,新生的细胞不健康,也弥补不上消亡细胞,人就会过早的生病、衰老。所以,人要跟着太阳走,即天睡我睡,天醒我醒。人在太阳面前如微尘,与太阳对着干是愚蠢的选择,人不借天力将逐渐无力,这是客观真理。总之人体经脉生理活动旺盛次序与太阳的相对位置有关,人要主动跟上这个节奏,不做与之相矛盾活动是人类科学养生的核心内容。

运用子午流注规律,要根据自身状况逐渐摸索适合的养生方式。同时注意时差问题,中国统一用北京时间,太阳在北京正上方是北京时间11~13点,在北京以外的地区,使用北京时间要计算时差,要以太阳正对自己的时间为午时(11~13点),左右按两个小时一个时辰推算。

六、怎样理解“人体是一个小宇宙”

(一)自从盘古开天地

远古人类在适应自然、生存繁衍的过程中,形成了对天地最初的感性认识,他们对许多自然现象赋予了神话的解释。其中盘古开天地的传说形象地解释了天地人的起源和形成过程。“盘古开天”最早见于三国时徐整着的《三五历纪》。大概的意思是这样的:据民间神话传说,古时盘古生在像蛋壳一样的黑暗团中,经一万八千年的沉睡,醒来后他不能忍受黑暗,用自己的一颗牙齿变成神斧劈向四方,轻者上升为天,浊者下降为地,逐渐使天空高远,大地辽阔。他为不使天地重新合并,继续施展法术。每当盘古的身体长高一尺,天空就随之增高一尺,又经过一万八千多年的努力,盘古变成一位顶天立地的巨人,而天空也升得高不可及,大地也变得厚实无比。他死后骨骼变成了高山,血液变成了江河湖海。他的灵魂就传给了人类。

在哥白尼“日心说”确立之前,人类是这样看待自然的:太阳每天围绕“地”

这个大圆盘转。这应该是《黄帝内经》“阴阳者,天地之道也”、“积阳为天,积阴为地”或“清阳为天,浊阴归地”的背景。古人把天地形成的过程,用先天八卦的乾天、坤地来表示。

(二)古今科学有惊人的一致性

同类推荐
  • 健康生活的909个禁忌

    健康生活的909个禁忌

    你是否有以下的经历:感到渴了才喝水,用浓茶醒酒,边饮酒边吸烟,开水冲鸡蛋,牛奶加糖同煮,水果不削皮就吃,涮羊肉要涮得很嫩,为求长寿只吃素食,先喝酒后吃菜,湿着头发就睡觉,晨练后睡个“回笼觉”,炒菜省事不刷锅,室内常用芳香剂除异味,浑身大汗去冲凉,为了美丽常穿高跟鞋,趴在桌子上睡午觉,病好了立即停药……也许这些行为你早就习惯了,或者根本不觉得这是问题,可是健康专家提醒你:生活习惯与健康是有着密切联系的。因此,我们应该从身边的生活细节入手,抛弃那些看似正常实则极不健康的生活习惯,这样能让我们离可怕的疾病远一些,让健康常伴左右。
  • 糖尿病调治养护手册

    糖尿病调治养护手册

    相信患者朋友参阅此书,对于糖尿病的有关问题,能够答疑解惑,并且从中受益;相信健康人阅读此书,能够了解一些糖尿病的知识,摆脱生活中常见的一些误区,远离糖尿病。同时相信通过书中对诸多知识、原则、宜忌、方法、提醒的讲述,能够引导广大读者提高生活质量,使身体更加健康!“书不在深,有用就行”,本书浅显易懂、内容新颖、系统详实,适合广大患者朋友,尤其是在家调养的患者阅读,在此谨祝你和你的家人更加健康!
  • 哈佛教授的心理咨询课

    哈佛教授的心理咨询课

    本书是哈佛大学多位著名的心理专家针对人们在成长过程中常见的心理问题而开展的咨询课,能为每个身处逆境的人打开另一扇窗户,找到希望和阳光。对于每个人来说,学生时期都是奠定人生基础和储存成长所需养料的重要时期,而处于这个时期的人却很容易被自我击败。人们在确立是非标准和重新自我定位的时候,对于从前所接受的理论和观念会重新审视,这个时候学会自我调试是非常重要的。由于学生时代是自信与困惑并存的时期,针对很多人在心态上出现的盲点和误区,本书给予指向标一样的牵引。例如对于青少年的学习问题、交友问题、早恋问题、追星问题等,给予良性的、循循善诱的开导。
  • 中老年延年益寿科学滋补食谱

    中老年延年益寿科学滋补食谱

    简便有效的饮食养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当今世界,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高强度、高效率的生活现状,使众多忙于工作、精神压力大的人们越来越吃不消,因而前所未有地重视起自身保健了。化学药物的毒副作用,使人们“重返大自然”的心理越来越强,在这一背景下药膳食疗这一独特的中华文化宝库的奇葩,越来越显示出她深厚的底蕴和夺目的光彩,为此我们精心编写了这本《中老年延年益寿科学滋补食谱》,为中老年人提供全方位的营养配餐,提高中老年生活质量。
  • 《本草纲目中》的养生智慧、食疗良方、长寿方案(大全集)

    《本草纲目中》的养生智慧、食疗良方、长寿方案(大全集)

    《<本草纲目>中的养生智慧、食疗良方、长寿方案大全集》通过现代解读方式,深入挖掘《本草纲目》中的精髓,辑录上千条有关日常养生、食疗、增寿妙方,介绍了100种常见食物的药用功效、100种常用中草药药性、主治、用法,并阐述了中医养生、食疗基本常识,帮助读者运用本草对症治疗现代家庭常见疾病。此外,还结合现代人生活特点和饮食习惯,为不同体质、不同年龄、不同工作性质的人群提供了全面实用的本草养生方案,并详细介绍了五脏的食养方法,帮助读者轻松调理五脏,实现健康。
热门推荐
  • 巴黎永远没有个完

    巴黎永远没有个完

    1920年代上半叶,海明威以驻欧记者身份旅居巴黎,《巴黎永远没有个完》记录的正是作者当日的这段生活。不过海明威是在将近四十年以后才写出这段岁月,换句话说,作者和读者都只是在记忆中追寻那段过往岁月,而无论是作者或是读者,这些记忆都已在时光的透镜里失焦、变形。所有有关巴黎的记忆都杂糅成一种对于巴黎的共同的历史记忆。在这部半纪实半虚构的作品中,二十年代巴黎文人圈的风俗画卷徐徐展开,那些当时在世界文坛、艺坛上呼风唤雨的人物都被寥寥数笔勾勒出生动的素描像,与这座城市永远融为一体。“译文华彩”是上海译文出版社推出的全新书系。主题明确,分辑出版,每辑五种,配以符合主题风格的精美封面,由新生代优秀设计师周伟伟老师操刀设计。内容上,充分利用上海译文出版社强大、受到广泛认可的译本资源,撷取其中的名篇成册,第一辑的主题定为“漫游”,收录纪德、海明威、劳伦斯、永井荷风、毛姆五位文学名家的游记文字,分别为纪德《放弃旅行》,海明威《巴黎永远没有个完》、劳伦斯《漂泊的异乡人》,永井荷风《荷风细语》和毛姆《国王陛下的代表》。
  • 我瞎了也变强了

    我瞎了也变强了

    在这个食物链变得模糊的时代,绝大多数人类已经习惯于生活在要塞都市的巨大围墙下,用影像资料满足着对巨壁外的好奇,唯有那么一群人,不断的突破极限,在巨壁外危机四伏的世界中挑战未知!身为其中最特殊的一份子,一瞎一哑两人携手再攀高峰!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世界科学博览2

    世界科学博览2

    本书是一部融知识性、趣味性、科学性于一体的科普类图书。力图全方位诠释科学领域的种种现象,引领读者进入精彩玄妙的科学世界,更加立体、真实地感受奇妙的科学之旅,使大家在享受阅读快感、学习科学知识的同时,获得更为广阔的文化视野、审美享受和想象空间。
  • 达·芬奇及其童年的回忆

    达·芬奇及其童年的回忆

    《达·芬奇及其童年的回忆》是2006年1月1日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奥)弗洛伊德。本书是佛洛伊德有关达·芬奇童年记忆的心理史学经典著作,利用临床精神分析法对达·芬奇的自恋症、同性恋、恋母倾向、性启蒙与性冲动都作了手术刀般的剖析,都无例外地呈现于读者面前。
  • 星空脑回旋

    星空脑回旋

    穿越多维时空,找到另一个自己,回到二十年前。重回那似水流年,跃不过此间年少。
  • 流离的萤火爱情

    流离的萤火爱情

    抬头看到的就是他那双孤傲的眼睛,散发着无数的寒气,让人不寒而栗,那张脸简直无懈可击,与哥哥相比似乎更胜一筹,但是他满脸的高傲和不屑,瞬间拒人于千里之外。那个冰山男依旧惜字如金,没有表情,我开始有些怀疑,老哥是不是认错人啦?呼呼,不理他们啦,走咯“答应我一个要求!”说得这么爽快?是早有预谋吗?可是不应该,总不至于他是策划者吧“要求?行,但是你不可以说…”委屈啊,莫名其妙地要答应冰山男一个要求。“不管如何,你都要信我!”那是你对我的乞求吗?一次次的错过,一次次的误会,他们之间是否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可爱善良的韩雪柔能够等到幸福钟声响起吗?面对昔日的男友、今时的未婚夫,她该如何抉择?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嘻嘻,我会再接再厉的~~~推荐——http://m.pgsk.com/a/450433/《邪魅总裁:女人,乖乖躺着!》推荐新作温馨治愈系列:听说,爱情回来过。http://m.pgsk.com/a/702512/
  • 三嫂子上山

    三嫂子上山

    尹守国,2006年开始小说创作,发表中短篇小说70多万字,作品多次被《新华文摘》、《小说选刊》、《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等选载,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协签约作家。
  • 王者足协

    王者足协

    “技能”足球独一无二的足球,王者英雄才是真英“yan”雄“kong”!携刘备,带阿斗,拥尚香,一家三口尽在我手。从此走上世界大舞台,成为举世瞩目的顶级巨星。谁说三国英雄不风骚,偏要领骚数百年!安能辨我是雌雄,有颜,可控,能输出~·~ps:让华国霍家队带您体验真正的超现代足球盛宴吧“ma”!已有(暴走机关刘禅),(仁德义枪刘备),(千金重弩孙尚香)一家三口。
  • 琅邪王妃

    琅邪王妃

    ——她出生时正值傍晚,天空彩霞烧燃,只因老辈人的一句“迟暮残霞血,倾覆天下人”,她被村里人视若不详的妖孽,尝遍人间疾苦。她是江南泸水村的少女孟央,飘萍于乱世之中,为报恩身入琅邪王府,成为冒牌王妃。步步为营,谨言慎行,只因她的命掌控在枕边人手中。想活命?除非赌获他的心......想要赌获他的心?除非——先交出自己的心。王府宫斗、朝堂纷争.....江山谁主沉浮?一抹红颜笑,天下战火烧,她蕙质兰心,只想明哲保身;冰雪聪明,只愿得一人心;眉目如画,只盼白首不离;却不料宿命难违,她终究应了那句预言,红颜妖娆,美人江山,倾覆天下。——晋武帝病逝,诸王夺权,血染中原,天下大乱。他是权倾朝野的琅邪王司马睿,野心凌云的帝王星,他邪魅浪荡,皇位唾手可得,却为了一个女子自毁天下.......他为她痴迷,一夜白头,只因那年河畔清风,嫣然一笑。他是掌控重兵的安东大将军王敦,桀骜不驯,冷血狠辣。他前程似锦,战功赫赫,却为了一个女子兵临城下.......他为她发狂,血染江山,只因那年月下昙花,美若芳华。他是精通天文地理的江湖圣医琳青,清高孤傲,苍白赢弱,他年少有为,不问世事,却为了一个女子江湖沉浮......他为她拼命,殊死一搏,只因那年莫名心动,猝不及防。他是吊儿郎当的街头混混田四,打架抢劫,任意妄为,他生活平静,岁月安然,却为了一个女子出生入死.......他为她坚持,无畏生死,只因那年相依为命,情根深种。——《琅邪王妃》所要讲的,只是西晋末年的一段历史,一个隐忍缄默的聪慧女子,一个飞蛾扑火、至死不渝的爱情故事。如果你喜欢,请收藏,如果你收藏了,请耐心看下去,姝子保证对你们负责,认认真真更文,不让你们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