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951700000008

第8章 可殿元:管理有方的车管员

人物小传

可殿元,1932年12月出生。1951年参加工作。曾当过公共汽车公司保卫科驻厂保卫干事,市出租汽车公司二场场长和公司运营服务部部长。退休后,2005年任居委会成员。

2005年成为社区治安志愿者至今,主要负责监督检查社区内停放车辆。

如果你家住三里河三区第三社区,也许你能时常看到两个老人,身穿红马甲,臂上佩戴着“首都治安志愿者”字样的红袖标,在社区内到处走动。东瞧瞧西瞅瞅,还时不时弯腰查看机动车车牌号。

两位老人,一个名叫可殿元,一个名叫巩志祥。他们是三里河三区第三社区的治安志愿者,义务担负社区治安巡逻工作,查找是否存在非本社区或停放混乱的车辆,及时告知车主离开或改正,以保证本社区车辆停放有序。

坐在椅子上的可殿元,从口袋中掏出几张折叠的纸张,用手翻开,瞅几眼,便开始缓缓道来多年管理社区机动车的经历,思路清晰,言语清楚。

车辆管理成难题

因历史原因,社区内未设保安。2005年起,社区内机动车数量突然猛增。社区内车辆肆意停放,加上社区外车辆也时不时来“加个塞儿”,导致社区本就不宽的道路被占去大半,给社区居民日常出行带来诸多不便。当时,车辆停放管理成了一大难题。

既然没有保安来管理,居委会就主动接手。居委会原来设想,找两个老同志,以倒班的形式轮流在社区门口值班,并不定时巡逻,以保证社区外车辆无法进入,社区内车辆停放有序。同时,向社区内每辆车发放居委会自制车牌,并收取20元/月的停车费。这样,停车费每月大概能收取1000元钱,再用这笔钱支付值班人员工资。两人值班,平均下来每人每月500元。

设想很好,但执行起来困难重重。首先,找寻值班人员很困难。每天值班12小时,每月500元钱,对老年人来说,这实在不是一份令人满意的工作。时间太长,工资太低,最重要的是,老人子女担心老人身体吃不消,不同意老人来干这个。其次,社区内有个别居民不同意收取费用,若收取费用,就得划定车位,其他人不能停。当时,社区居民共有机动车45辆,若划定车位,满打满算,只能划36个车位,不能满足社区内停车需求。

值班人员找不到,停车费也不能收取,车辆停放管理陷入困局。但居委会并未放弃,开始在内部找寻志愿者。

“贴条”管理一波三折

2005年,可殿元73岁,时任三里河三区第三社区居委会成员。因过去40多年工作都与机动车相关,可殿元被选为社区治安管理负责人,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义务管理社区车辆的停放。儿子不同意父亲管这事儿,认为父亲这么大年纪,休息时间都不够,犯不着做这个费力不讨好的事儿。但可殿元坚持要做。他说,这是公益工作,为大家好,不能推辞。

于是,可殿元与社区其他工作人员将本社区居民车辆车牌号、联系方式及住址一一登记下来,以方便后期管理。同时,可殿元与巩志祥一起,开始在社区内进行现场监督检查。

但是,管理过程并不顺利。

针对欲进入社区停放车辆的人,可殿元会先询问是否为本社区居民。若非社区居民,会再问来找谁。若对方质疑,可殿元便会好言相劝,告知社区车辆已经很多,没有地方给社区外人员停放。一般外来停车人员见有人如此这般询问自己,便不好意思再进入。针对已停放的车辆,可殿元会根据车辆登记信息,对比停放车辆车牌号,判断车辆是否为社区居民所有。对于与机动车打了40多年交道的可殿元来说,判断停放车辆是否是本社区的车相对容易,因为车牌号都装在脑子里。

那么,对已停放在社区内的非社区居民车辆,该如何通知车主才妥当呢?经大家商量,决定采取“贴条”的方式,即在非社区居民车辆上,贴上一张A5大小的纸张,类似车辆的罚单,告知车主以后请不要将车辆停放在本社区。

最初,纸张上并没有“三里河三区第三社区居民委员会”字样。但可殿元认为,单是小区值班员,权威性不够,车主恐怕不会照做。居委会其他人员认为有道理,便将居委会也加入其中。

就这样,见到非本社区车辆,可殿元便会掏出兜儿里的贴条,用胶水将贴条粘贴在车辆一侧的车窗上。有一段时间,可殿元一个月可用掉一小瓶胶水。

在停放的一排车辆中,被“贴条”的车辆十分显眼。这样,非本社区车辆便曝光在大家面前。一般来说,车主看到贴条,面子上会过不去,下次就不会再来。但有些车辆,即使被贴过一次,还会再次前来。针对第二次来停车的非本社区车辆,可殿元会在贴条上额外写些其他字,提示车主已经第二次来社区“违规”停车,事不过三,就不要再来了。如此这般好言相劝,几乎没有社区外车辆停放次数多过三次。

哪知,过了2年多,屡试不爽的贴条管理竟遇到了大麻烦。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社区居民车辆拥有数逐年增加。到了2007年,社区内停车区域已完全饱和。此时,居民看到贴条的车辆,便气不打一处来,觉得外来车辆侵占了本就紧张的社区停车位,便通过向车扔垃圾、抹泥等方式发泄心中的不满情绪。

发现外来车辆被恶意对待,可殿元倍感吃惊,但也无可奈何。他只得将贴条摘除,自己打水清理车辆,以防止纠纷。可发生多起类似事件后,可殿元意识到,不能再贴条了,贴条太明显,会将外来车辆暴露在社区居民面前,易导致居民报复,进而引起纠纷。一旦产生纠纷,谁来承担责任,谁承担得起这个责任呢。经商议,贴条行动被取消了。

这之后,若再发现外来车辆,可殿元等人就时刻关注,一旦发现车主来取车,便上前告知本社区停车场地情况。

自觉有序停车成习惯

一波刚平,一波又起。有段时间,社区内个别居民因下班晚总没地儿停车,便打算安装地锁。可殿元听闻风声,便急忙找到他们,开始劝阻,不仅借多年老街坊之名劝说,让其好友帮忙劝说,还进行行为后果分析。最终,劝阻了居民安装地锁。目前,社区内未有一人安装地锁。

可殿元现在回想起来,仍然心有余悸,一旦有人安装了地锁,再让他撤下来就难了。而其他人看到有人安装地锁,定会效仿,幸好在安装前及时阻止了。

不过,这件事情的妥善解决,也为之后的疏导工作打下了群众基础。

从那以后,社区车主开始自觉有序停车。早归的车辆按照次序在社区内停放,晚归的车辆见社区内没地儿后,便去社区外其他停车点。社区内停放的车辆,不仅有序,还尽量有效利用空间,如原来只放两辆车的地方,车主自己想方法停放三辆等。

但是,如此紧密排放的车辆,早晨如何顺利开出来成了问题,尤其是最里侧的车辆。这时,可殿元开始对停放车辆的车牌号、车主联系方式及住址进行登记,一旦移车有困难,便查找登有车主信息的小本子,联系旁边车辆车主,让其帮忙挪车。

早晨,若有人移车遇到困难,便查看该车内留下的电话号码,或直接找可殿元咨询,已成习惯。

发挥余热不停歇

问及家里人是否支持自己做志愿工作,可殿元说,老伴儿从未劝阻过自己,认为若有能力,自己也愿意,那就干。可孩子们并不支持自己做这件事,孩子心疼自己,不想让自己过于操劳。

有时候,可殿元正在巡逻,遇到孩子,会急忙将肩标摘下,藏进兜里,被问时就告诉孩子在遛弯。孩子们知道父亲在说谎,但也拿他没辙。可殿元说,活儿虽辛苦,但又能怎么办,为了大伙儿,自己愿意干啊。

去年11月份,同可殿元一起当治安志愿者的巩志祥离开社区去其他地方。从那至今,只有可殿元一人负责社区内停放车辆管理。

现如今的可殿元,身体状况不比以前。除了一直患有高血压,每天吃药外,不久前又因脑动脉硬化头晕输液治疗多日。问及如此这般,为何还要继续当治安志愿者,可殿元说,经过几年的管理,大家停车都已很自觉,自己也就每天转转,负担不是很大。以前做了一点自己应该做的事情,那都是在社区党委和居委会领导的帮助和指导下完成的,因为个人的力量有限,以后就有一份热发一分光吧。

◎采访手记

初见可殿元老先生,他身穿红马甲,身板儿挺直,却略带倦容地站在我面前。原来,前段时间一直在输液治疗,最近身体健康刚刚恢复。现在的可老已经81岁,很难想象这么大年纪的老人仍然在每天做着志愿工作。虽然可老一直向我强调,他把巡逻就当做遛弯,负担不大。但只要想到,一个七八十岁的老人,每天多次慢慢行走在社区,左瞧瞧右看看,监督检查社区停放车辆,我就莫名感动。一件事情,哪怕它再小,只要持续做一段时间,我就认为它有意义,持续做很久,我就认为它很伟大。

我认为可老很伟大。

■撰稿:刘淑颖

同类推荐
  • 把生活过成你想象的样子

    把生活过成你想象的样子

    想象比真实更有力量!很多人的委屈,只源于失去了想象的勇气。那些看起来很自由的生活,那些看起来很困难的事情,你只要去做了就会发现,其实并没那么难;你只要肯尝试就会发现,其实并没那么遥不可及。一切动人的思念,都会使世界越来越大。所以,任何时候,都别失去了那份去想象的勇气。本书为励志故事集,每段故事,都有难忘甚至凄美,但坚决不萎靡的生活态度。每段故事,在最疲惫的时候,给你收获的勇气。
  • 手术刀下的墨香

    手术刀下的墨香

    《手术刀下的墨香》是一位美容外科医生的散文集,全书以作者与网友互动形式呈现给读者。作者作为一位整形医生,表达出与喧嚣保持距离,守住一方天地的安静释然。文字从技到艺创造一种灵修,一种价值。
  • 中华美德歌谣全集

    中华美德歌谣全集

    歌谣,是一种非常具有生命力和影响力的民间文学,是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诗歌艺术形式。歌谣是劳动人民的创作,一般是口头创作,口头流传。
  • 读人与读世

    读人与读世

    《读人与读世》是由资深的出版人,香港文化界的知名人士,香港联合出版集团总裁陈万雄先生的随笔散文和学术书评合集。全书共分3个部分,读人与读世、承教的感动和历史杂说。描写的是笔者工作生活中与沈从文、启功、陈原等文化出版名家的交往经历与感受,从小学到大学受教过程中的体会,以及对黄仁宇、何炳棣等数篇大家名著的心得体会。作者用平实的语言,深厚的文化底蕴,以人、事和书的不同角度为线索,既有生动感人的生活故事,也有深入独特的学术见解,勾勒出人与世的关系之道,也体现出作者的人生智慧和深厚的学术底蕴。
  • 兵行天下

    兵行天下

    《兵行天下》记录了徐国良从普通士兵到大校,一步一个脚印的成长过程:当战士时下粪池掏粪,忍受恶臭的沼气;当班长时,十天练就爬杆技术;当指导员时,长年坚持睡班排,与战士同训练同劳动,身先士卒;当团政委时亲率部队抢险救灾,一夜行军八十里;当警备区政委时,率先改革干部提拔制度,使基层官兵有了干部提拔的推荐权、表决权,增加了干部提拔的透明度……
热门推荐
  • 他如繁星归

    他如繁星归

    【虐渣甜宠1V1】男人冷眸盯着女孩,一脸严肃:“还敢打架?”顾辞夏只能一脸讨好的笑,小手扯着男人的衣襟:“我错了嘛……”一朝重生,顾辞夏决定一边虐渣男一边手撕白莲花!自己搞不定?没关系,她有靠山贺云琛!考试不及格?贺男神给我补习!(傲娇脸)
  • 天穹下的迷雾

    天穹下的迷雾

    孤阴则不生,独阳则不长,故天地配以阴阳。阳者,生灵之居所,被称为现世。阴者,灵魂之归处,是为鬼灵界。阴阳彼此存在,互相依存,合而则为世界
  • 雄兵连之天启

    雄兵连之天启

    一个在超神学院拥有系统的小孩的故事,就是瞎逼逼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三个肥城人的秘密

    三个肥城人的秘密

    工作是嘉兴市中级法院的一名法官。已发表小说100万余字,散见于《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中国作家》、《江南》、《山花》、《百花洲》等期刊。
  • 毒女妖妃养成记

    毒女妖妃养成记

    最具有修行天赋的传奇少女,死后十年重生到一个废物身上。灵根枯竭,遭遇退婚,处处遭受欺凌,还要嫁给一个老男人做填房?好说,修行开挂,一路虐渣,开疆辟土,七星大陆我为尊!顺便报报旧仇,撩撩美男,和谐生活鱼水乐。
  • 故事里的龙宫

    故事里的龙宫

    宁海建县有1700多年历史。在宁海这块土地上,至今还保存完好的古村落资源非常丰富。这些古村落像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闪耀在宁海大地上。前段时间中央电视台播出的《记住乡愁》大型电视专题片中,宁海有前童和龙宫两个村入选,其中涉及前童村的以《前童村——以孝为本家业兴》为名播出,涉及龙宫村的以《龙宫村——义行天下》为名播出。为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古村落文化,中共宁海县委宣传部、宁海县文联、深甽镇党委政府联合开展龙宫古村落保护和宣传工作。宁海县文联组织民间文艺工作者几次深入龙宫村,通过“好村民讲好故事”“民间文艺家采风”等活动,整理出56篇与龙宫村有关的故事。
  • 九阙梦华:解忧刀

    九阙梦华:解忧刀

    在世间,总会流传着很多传说。如七道彩虹,如绝情之蛊,如苗疆圣母,如昆仑魔山。有的太过离奇,有的太过诡异,有的太过悲伤。所以,大家只是姑妄听之,在茶余饭后,将这些传说一传再传那些多年前的悲伤与惨烈就这样万口传颂,被一次次笑着咀嚼,直到成了渣滓。
  • North and South(III) 北与南(英文版)
  • 咬碎行星

    咬碎行星

    最后一次见你是我做的一场短梦。梦里有你还有一群冬风。地图上与你相距寥寥几笔。却是我历遍山河也无法拥抱你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