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8月下旬的一天,从清早开始就是漫天的乌云。连绵的阴雨已使密山形成了秋涝。
与阴沉的天气不同的是,密山县汽车站却是火热异常,红旗飘飘,人山人海,汽车一行行整齐地排列着。汽车车身上,电线杆上贴满了红红绿绿的标语:“欢迎来北大荒!”“誓把北大荒建成北大仓!”响亮的锣鼓震得山摇地动,人群中有一群穿着黄军装的人,一望而知是刚刚转业的解放军官兵,还有农场的职工和看热闹的人群。一张张兴奋的充满好奇又带着一点点期盼的笑脸……今天人们欢迎的是从山东来的支边青年姑娘。年轻的女人到哪儿都会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更何况在这地处边陲的小县城呢。
汽笛一声长鸣,一列闷罐车稳稳地停在站台上。欢迎的人们手持着从山野中采来的束束野花,高高地举过头顶,欢迎地喊声响得震天。矮个的踮起脚来伸长了脖子,只恨爹妈生的矬。高个子的咧着嘴笑着,目不转睛地盯着刚刚打开的闷罐车门。
“一个,二个……下来了。”
“看那个多漂亮,多精神。”
人们情不自禁地抒发着感慨,纷纷议论着。
支边青年们一个个下了车,她们清一色的白上衣,每人都在胸前别着黄底红字的标牌,上面写着“支援边疆建设”六个字。各种各样的花:喇叭花,牡丹花,玫瑰花……仿佛在告诉北大荒的人们,这是一群多么心灵手巧的姑娘,她们白白的皮肤,热情洋溢的脸蛋,丝毫没有显出旅途的劳顿。她们有梳长辫的,有梳短辫的,还有扎着小歪辫的。不管是长发还是短发,青春的亮丽写在每个人的脸上。常言说:“北大荒好地方,又有兔子又有狼,就是缺少大姑娘。”看来北大荒的历史要在今天重新改写了。
“支青”姑娘们中间有一位个头不高,但身材匀称的小姑娘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你看,那位小姑娘辫子多长啊。”人们顺着说话人的手势望去,一位小姑娘,圆圆白白的脸蛋还透着孩子的稚气,大辫子长过腰际,一直垂到臀下部,辫梢上用粉色绸布扎了两个结。她一会儿帮这个提行李,一会儿帮那个找东西,活动起来,两条长辫一甩一甩的,仿佛两只蝴蝶围着她飞舞。她的行李也很特别,别人都是用花床单、花毯子打的包,只有她的行李是用一条麻袋。粗糙的麻袋与她的青春美丽极不协调。
正当人们热热闹闹议论着的时候,一位山东省委的带队领导站到了闷罐车顶上,高声喊:“青年同志们,人们都说,北大荒黑瞎子能把火车推翻。”
他侧过身指着火车说:“你们看,这火车不是好好的吗?一个黑瞎子也没出来吧?”
大伙哈哈笑了起来,他又接着说:“你们是充满朝气、充满希望的青年,连黑瞎子都怕你们!”大伙又是一阵笑。“你们是党中央调来的,你们身上担负着党和人民的重托。你们很光荣啊!现在国家贫穷,我们要向北大荒要粮!祖国需要你们,需要你们用青春和力量、建设边疆,希望你们克服困难,艰苦奋斗,早一天把北大荒建成祖国的粮仓,用你们的行动来实现党中央对你们的期望。”一阵经久不息的掌声。
那个身材匀称、长辫子的姑娘激动得热泪盈眶。她叫刘芳,一个普通的名字,一个普通的人。
天空比早晨亮了一些,但太阳还是躲在薄云之后。汽车上装满了支边的青年,一辆辆徐徐地从车站开了出去。刘芳从车上的指示牌上看到自己的目的地——青山——856农场。离开了欢迎的人群,刘芳激动的心情渐渐平静下来。去农场的道路泥泞不堪,车东摇西晃地艰难行驶着。茫茫原野上风越来越大。刘芳身上从山东出发时穿的夏装经不起阵阵寒意,不自禁地打了个寒战但她的心里还是热的。身边的女友们还沉浸在兴奋好奇的情绪中。刘芳拍拍身边的李桂芳,指着茫茫的原野说:“你看,一望无际的大豆,望不到天边的大平原,要是晴天就好了。”正说着,汽车一下颠得老高。可能是颠疼了,话像被噎住了似的,她眼睛瞪得老大,却说不出话来,大家一阵大笑。
天黑的时候,她们到了856农场总场,总场的领导为他们举行了一个盛大的欢迎宴会。
领导站在中间说:“支边青年同志们,你们好,我代表856农场的领导和北大荒人民热烈的欢迎你们!欢迎你们来到北大荒开荒种田。青年同志们,今天你们来啦,就应该知道北大荒是怎样的地方。它地处祖国东北边疆的三江平原神奇美丽,物产丰富,虽然很早这里就有先民劳动繁衍,但由于地处偏远,人烟稀少,加之旧社会腐朽落后,所以千百年间开发建设极为缓慢,直到20世纪50年代初仍多为莽莽荒原,故被称作“北大荒”。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作出了发展军垦农场的英明决策,发出了军队干部转业参加建设的伟大号召。十万官兵参加北大荒开荒,他们解甲归田来到这里,青年同志们,今天你们支边青年伴着10万官兵的脚步也浩浩荡荡地来了,我们欢迎你们!”在一阵热烈的掌声后,领导又继续说:“青年同志们,你们到了下面的各个生产队,我们都为你们安排好了。小队长由作战的军事参谋长和军事工程科的科长担任,正副排长由参谋长和训练参谋长担任,搞防原子防化学的参谋长担任播种手,装甲兵、空军参谋长担任伙房的炊事员,空军教员担任马棚喂马人。”那位穿军装的干部站在讲台手一举说:“支边青年们,你们到了各生产队好好干吧!”又一阵掌声!领导讲完了话大家就开始动筷子吃饭了。
一夜睡得好香,清早起来,刘芳得知她们八十几个人被分到五分场。五分场地处乌苏里江江边,离856总场49公里,北与新河农场相连,南靠兴凯湖北岸,东以松阿察河为界,与俄罗斯仅一江之隔。这里地处偏远,荒无人烟,是856农场最艰苦的地方。但刘芳和她的姐妹们没在乎这些。领导的动员激励着她们,对美好未来的想象鼓励着她们。在她们心中燃烧着那个时代的圣火。怀着为祖国、为人民的远大理想,她们又一次上路了。
艰苦是名不虚传的,这哪里是路?连日的阴雨过后,路上的泥浆好像农户家里的大酱。汽车艰难地爬行,后面跟着100号拖拉机,随时准备拉出陷在泥泞中的汽车。不到50公里的路,正常行驶用不了2个小时,可现在太阳快落山了,目的地还没见影。这时车上有人喊要上厕所,车停在了一块干一点的地方。茫茫原野之上,蒿草高的能没人,多亏了这茂密的野草,八十几个人自己找自己的地方。正应了那句话,“只要不抬头,遍地是茅楼。”可等到姑娘们回到车上时,个个脸上肿起了大包。刘芳只觉得屁股痒痒,这是蒿草中的虫子叮咬的,痒又不好意思挠。这时身边的赵桂花先忍不住挠了起来。其他的姑娘也顾不了那些了,大家你看我,我看你,都不好意思地笑着。有一位姑娘大概是被咬疼了,小声抽泣起来。只听带队的人喊了一声:“哭啥,蚊虫小咬多的是,今后天天跟我们做伴儿,这点困难都克服不了,怎么建设北大荒!”姑娘们谁也不做声了。汽车鸣了一声笛,继续前行。
道路泥泞难行,刘芳坐在车上情绪仍然很高,看着道路两旁的景色,憧憬着建设北大荒的美好前景。初秋的原野,庄稼已经泛黄。一眼望不到边的大豆地,还有没开荒的大草甸子,草甸上一个个大水泡子,好像是裹在绿地毯上的明珠。
突然,汽车前后一晃,颠起老高,停住不动了。刘芳探头往车下一看,半个车轱辘正陷在泥里。汽车吃力地吼叫着,排气管冒出股股浓烟。可是车轮仍原地打转,越陷越深。后面的拖拉机开到前边,挂上钢索。轰隆隆一阵鸣响,汽车陷得太深还是拽不出来。
司机毫无办法,两个司机商量了一下,对大家说:“同志们,下车吧,没办法了。空车也许就能拽出来。”
姑娘们低下头,汽车停在稀泥里,哪有落脚的地方啊。大家正犹豫,只见刘芳第一个下了车,两脚即刻没在稀泥里了。刚迈出一步,拔出了两只脚,鞋却留在了泥里。这是在山东上车前才穿上的新布鞋。刘芳伸手在泥里摸,摸了好一阵才摸到自己的两只鞋。拎着一双泥鞋没走两步,稀泥就没了腿。其他姑娘见刘芳带了头也都跟着下了车,但都接受了教训,先把鞋脱了,拎在手里边。
刘芳掉鞋的时候,只顾低头摸鞋了,忘了两条辫子拖到了泥里。此时歪头一甩,甩了赵桂花一脸的泥。赵桂花刚下车,本来就一肚子的不乐意。这下冲着刘芳翻了脸,大叫:“你长没长眼睛?”用手一擦,擦得脸上到处都是泥。刘芳一见,憋不住笑了,不好意思地马上道歉:“对不起,我没注意”。
汽车终于拽出来了,大家重新上了车。就这样,上上下下折腾了十来次。夜里10点钟到了分场。
时间很晚了,可姑娘们谁也没觉得累,早已等候在此的五分场的人提着提灯欢迎支边姑娘的到来。姑娘们被安排到一间很大的宿舍里。灯光并不很亮,但气氛却很热烈。姑娘们初来乍到有些不好意思,五分场的职工们可是高兴得不得了。北大荒,人少地荒,从没见过这么多年轻美丽的姑娘。人们看着,笑着,交流着……
一会儿热腾腾的饭菜端了上来,冒着热气的馒头,一大盆土豆炖南瓜。姑娘们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
吃完饭后,大家本来还想唠唠,可一位穿一身黄军装的干部模样的人说:“姑娘们都累了,让她们休息吧,今后有的是时间唠。”说着带着大家离开了。
姑娘们虽然还很兴奋,但一天旅途疲劳,很快都睡下了。刘芳躺在炕上想象着明天的生活,不知不觉地入了梦乡。她梦见了蓝蓝的天空,绿绿的草原,夕阳下一位军人模样的人向她走来,她看不清他的脸庞,只听那人笑着说:“你想开拖拉机吗?”正当刘芳想进一步看清他的面容时,他却消失在夕阳金黄色的光彩中。刘芳睁开眼努力地回想梦境的内容,这让她想起了在山东时,一位军人到过刘芳的家中动员她,告诉她来到北大荒可以开拖拉机,会大有作为。可能是那位军人吧,刘芳这样想,将来有可能就真的开上拖拉机呢。
天刚蒙蒙亮,刘芳就起了床。东方朝霞满天,阵阵秋风吹来一片凉意,让人觉得一阵神清气爽。刘芳洗了脸,刷了牙,拿着毛巾正要往回走,一位穿黄军装的男人迎面走了过来,看到刘芳站在宿舍大门外。这时,军人说话了,“你是新来的吧?”刘芳答应了一声:“嗯,我是。”那军人说:“你告诉大家,早饭后在宿舍开欢迎动员会。”“好,我告诉排长。”刘芳转身就朝屋里喊了一声:“李桂芳大姐,一个军人告诉咱们饭后开动员会呢!”随后李桂芳从屋里走了出来并对大家说:“快吃饭,准备开会了。”
早饭后,大家聚集在一个大一点的宿舍里。所谓宿舍,就是顶上盖着茅草的简易房,屋内南北两面是大通炕,中间有一长溜空地。
一位穿军装,但没戴领章帽徽的转复干部站在地中央,姑娘们坐在南北炕上。“欢迎你们来到五分队,欢迎你们来建设北大荒。”这位干部语音刚落,南北炕上顿时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她们个个面朝干部站立的方向,聚精会神地聆听着领导的每一句话。
“支边的青年同志们,今天国家把你们派到了北大荒,这是多么的光荣!在这里你们将成为国家的栋梁,成为建设北大荒的建设主力部队。”刘芳想,这一定是从战场上下来的军人。“你们要发扬大无畏的革命精神,要有决心,有干劲,有朝气,要奋发图强,哪里艰苦就到哪里去,哪里有困难就冲到哪里去,哪里需要就战斗在哪里!大家能不能做到?”姑娘们正是带着时代的气息,带着大干一场的决心而来。此时情绪高涨,满脸的通红,格外响亮地回答:“能!”这位讲话的复转军人情不自禁的带头鼓起掌来,他兴奋地说了起来,“相信你们都是好样的,但这里的条件很苦,你们要做好充分的准备。1958年从朝鲜战场上转业下来的一批官兵最先来到这里,他们发扬了战场上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硬是在这片荒甸子上开垦出了黑土地。你们来时路上看到的一望无际的大豆地就是他们的战果。现在,我们还有246万亩土地等待着你们来开垦。我们分场有肥沃的土地,有茂密的森林。这里需要你们,眼下就要抢收大豆了,这里太需要你们了,你们的到来是雪中送炭,我希望你们能在这片土地上扎根,发芽,开花,结出丰硕的果实。”姑娘们被他的话鼓舞着,掌声一阵阵经久不息。
刘芳抬头看了看周围,大家情绪激奋,一个个戴着支边青年的胸章,清一色的白上衣,洋溢着青春和美丽的红脸庞。刘芳兴奋地拿起笔,写起了决心书。
那位干部接着说起了当前的任务,“现在最重要的是要抢收大豆,北大荒的冬天来得早,如不及时抢收,一场大雪,庄稼就冻在地里了,一年的辛苦就付诸东流了。今年秋天秋涝水大,这给我们带来了更大的困难,我们要学习黄继光、邱少云,发扬不怕吃苦、不怕牺牲的精神,坚决彻底地完成秋收任务。有没有信心?”“有!”又是一阵掌声。
掌声之后,他继续说:“85名青年中,只有5名男青年。整个支边青年分为五个生产队,希望各队青年比赛,看谁干得好,谁干得多。行不行?”
“行!”姑娘们响亮地回答,他又笑着说:“今天我们双手绘蓝图,明天我们江山美如画,你们吃点苦,将来这北大荒一定成为大粮仓!”说完,他昂头举起拳头,喊起了口号,屋内再次响起姑娘们脆亮亮的高音,振奋的激情好像要掀翻屋顶。姑娘们个个摩拳擦掌,有的激动得在炕上走动起来,大家相互鼓舞着写起了决心书。
李桂芳是刘芳这个排的排长,很有领导能力。她一米六的个子,短头发,白白净净的脸庞,长着两只会说话的大眼睛。她站起来向大家说:“这面炕上一个班,那面炕上一个班,分班讨论。”李桂芳带头发言,紧接着一班长刘桂玲带头表决心。李桂芳刚说完大家开始写决心书,刘芳已经把写好的决心书交到她的手上。李桂芳高兴地说:“刘芳,你真是快啊,真是个麻利的姑娘,干起活来一定是一把好手。”李桂芳把决心书交到了干事的手上。他边看边笑,站了起来。“大家静一静。”他拿着决心书来到地中间,念了起来:“我坚决响应国家号召,听领导的话,不怕苦,不怕累,坚决完成领导交代的任务,在北大荒扎根,发芽,开花,结果,不把北大荒变成北大仓,决不下战场!”念完了,连声说:“写得好,写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