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229200000007

第7章

神父辛迪

郭信臣在练江边碰到神父辛迪,他们开始用英语交谈,可谈着谈着,便半潮汕话夹着半英语,后来干脆全说潮汕话。

辛迪的潮汕话有着英伦风。

“你就是一个独裁者,暴君啊!”辛迪不能理解信臣把凤巢关进禁屋的行为。

信臣明知自己不能说服辛迪,也不想辩解。他只是想让辛迪明白,这里是中国,他是一个中国人,他无法背离这个国家的礼制。他怎么不知道自己这种做法毫无道理可言?如今到处都在谈维新。他受过英国教育,他知道民主、自由,还有刚刚发生的“五四运动”、火烧赵家楼。但是,自古婚姻就是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他无法抗拒。他明确地告诉辛迪,即使再维新,再民主,他郭信臣只要在中国生存,凤巢就只能到禁屋里去。

辛迪并非初到中国,郭信臣的话他明白,他只是固执地认为,一个接受过西方教育的人,怎么可以这么愚昧这么专制!辛迪怎么会单纯到不明白密斯特郭所说的所谓礼制?

“神不会宽恕你。密斯特郭!”

信臣笑了笑,他的内心很苦。知子莫若父!他又何尝不知离分深爱的人,又被强令与不爱的人结婚的痛苦。可这是中国自古以来的礼制所为。

列祖列宗在天上看。

练江之上,有载满货物的拖船,正在艰难地逆流而上。十几个全身赤裸头上圈着浴布的船夫,撑着船篙,弓起身体,在船舷两边匍匐着撑船前行。他们吼着练江船夫号子:“早死仔啊!无命享啊!撑船佬啊!有米食啊!”

信臣示意辛迪眺望拖船上的船夫,用英语说:“这就是中国。”

辛迪点了点头:“但是,还是不能原谅您。您和中国人不同,不同。”

尽管辛迪有些言不及义,信臣还是明白他的意思。他和辛迪是多年朋友。

铜钵盂的教堂建于十八世纪,是郭氏先人捐资建造的。许多年前,辛迪受郭信臣之邀,前来接替前任神父尊森的位子。尊森一家三口,在义和团运动中为拳匪所杀。

还魂记·婚走

信臣和神父辛迪沿着河堤漫步,熟悉的河堤边沿,蟛蜞挖出许多孔洞,大大小小的独螯红脚蟛蜞,入洞出洞,灵精得出神入化,直把他们看得发怵。

“真要把凤巢关上两年?”辛迪心思仍在禁屋上。

信臣很坚决:“结婚,生子,你说多久?最少两年吧!”

“两年?保证生子?生不了怎么办?”辛迪双手一摊,耸了耸肩。

“直到生出为止!”郭信臣毫无表情地说。

“天哪!你是魔鬼,魔鬼!”

信臣有些茫然,他无言以对。

“浣倩,那个女孩,她怎么办?你为她想过吗?我的上帝!”

信臣迟疑:“离开惠照,去和浣倩,也可一妻一妾。”他也不知道自己说了些什么。

辛迪无奈地摇摇头:“这个国家,不可思议的东西太多。东方神秘主义。”他自言自语。

教堂钟声,贴着绿油油的芋田和甘蔗园,悠远地传过来,钟声变得甜甜的,绿绿的,湿漉漉的。在秋天暖暖的阳光下,充满着温暖。

郭信臣觉到了自己的残忍。

辛迪说:“让凤巢到教堂来吧,让他来告解。神会宽恕他!”

“当然,辛迪先生。不过,这几天,他正在读汤显祖的《还魂记》。过几天我带他去教堂,拜托您开解他。”

练江上又响起练江号子,这回是顺水行船,号子便唱成了渔歌。那么悠扬,悠扬得像情歌。

“为什么读《还魂记》?这是什么书?”

“读了乃知: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媒妁之言,父母之命。”

“中国式智慧真多!”辛迪感叹。他对密斯特郭有了几分同情,“写《还魂记》的汤显祖,是个什么人?”

渔歌还在江上唱着,飘得很远。

“神父,你是个善良的人,你的意思我全懂,全明白。你的道理也很对,可那只能在英国,在中国,行不通。《孟子·滕文公下》有云: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隙相窥,逾墙相从,则父母国人皆贱之。”

辛迪十分无奈:“我知道中国的老祖宗,就是老顽固。在西南,还有不从母命,浸猪笼,奇怪得很啊!把自己的女儿浸死了。”

郭信臣本不想和辛迪争论,但以他们的交情交往,这种争论是必不可少的。“对了,刚才你问,为什么让凤巢读汤显祖的《还魂记》?《还魂记》中有一段《婚走》,里面有类似的对话:秀才,可记得古书云:‘必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正是我们必须遵从的。”

“那也无须把人囚禁起来。这是剥夺人身自由,是犯法的。”辛迪空前气愤起来。

“说得不错。可中国没有这种法,父母有绝对权威和权力,从西周春秋到现今,都如此。几千年了,连同三妻四妾。”郭信臣显得无力、无奈。他心知发生在他与神父之间的争论,在己未羊年的中国毫无意义。

辛迪更加愤怒:“所有的中国人都可以,但你郭信臣不可以啊!”

“为什么?”郭信臣迷惑不解。

“因为你是大英帝国大学的学生,你读的是英美法学,你不能辜负剑桥牛津……神派你来拯救中国……”辛迪滔滔不绝。

郭信臣心中暗暗叫苦。明知自己错了,却无力改变这一切。单靠他一个人,怎么能撼动这个庞大的坚固得如同顽石一般古老的中华帝国呢?

辛迪的黑袍突然被狂风吹起,红色的里子翻开来。在黑红相间与交替幻化中,郭信臣看到了自己同样颜色相间的内心。他的内心倾向于儿子,而他的行为坚决地统治并横扫了儿子。

三味橄榄

郭信臣和辛迪走回仁记巷。在巷口,信臣请辛迪到禁屋去看看,那里并非人间地狱,并非是专制的大本营,郭氏先祖也绝无这种考虑。

辛迪笑笑:“自由在哪里,天堂就在哪里。”他指了指心口,接着说,“专制在哪里,地狱就在哪里。”他又指了指脑袋。他凝视着信臣,“凤巢是无辜的。浣倩有权利成为凤巢夫人,哪怕真是妓女。郑惠照也不应该被强迫。”辛迪不厌其烦喋喋不休。

信臣无法说服辛迪,也不想说服他。信臣心知自己罪恶深重,为封建主义为虎作伥。中国往何处去?他不是不知道。大凡留过洋的人,心中都会有所思忖。可是,他不是可以揭竿而起的人。他突然想到朋友胡适之先生。在上海,他与胡适多有交集。

前年(1917年)适之大婚,他还亲往致贺。他们曾在美国同学年余。适之与美国姑娘互有爱意,但他十三岁已由母亲订婚江冬秀,最终还是回乡与江冬秀完婚。此事掀起大波,为新派社会舆论千夫所指。

信臣说到胡适,辛迪沉默不语,神色黯然。

“与其说是滑稽,不如说是讽刺。这是你们中国人自己的评论。我看是有些问题,可我也说不清。这是个契约问题。适之先生是我敬重的中国人,他应该有他难言之隐。他有选择的自由。可是,信臣先生,禁屋及连同这一切,并不是凤巢的选择,是你专制的结果。奇怪,他不恨你吗?他不反抗吗?”

有人在叫卖三味橄榄。信臣心生一念,取了几粒,随手放了一块龙银在小贩的托盘上。他与小贩秀才六是老友。他让辛迪品尝。

“如何?”

辛迪并非初尝:“怪味!潮汕风味。”

“是不是又甜、又咸、又涩、又硬、又软、又香、又甘,还有说不出道不明的别味?”

信臣见小贩欲离去,连忙道:“秀才六,有空便到府上坐坐!有物件请先生品鉴品鉴。”

辛迪以前买过秀才六的三味橄榄,见过这位衣冠整齐斯文十足的小贩,此人也曾惹他怜惜。

潮汕人连游街走巷卖三味橄榄的也知书识礼,起码有一副整洁斯文范儿。这于辛迪神父而言,是惊奇又惊奇的事!他到过中国很多地方,有许多感触。

“先生说得一点不差。潮汕人是世上最伟大的化学家,总是把东西做得又奇怪又第一。”辛迪十分感叹。

卖三味橄榄的小贩,一脸骄傲,有些得意地说:“神父先生!鄙人做的小物食,不是祖传,胜似祖传,用心做而已。上不了大雅之堂,可大雅之堂绝离不了我这三味橄榄。”

信臣称赞:“先生的三味橄榄,那是远近闻名啊!拿去上海送人,于右任先生大声叫绝,惊问此物何物?我说名为秀才六。他说:潮汕人,连小杂碎都考了秀才,还六个,真了不起!康有为南海先生,说它是神仙果,千味果,何止三味,潮汕人谦虚了。”

秀才六告辞。望着他昂首挺胸而去,信臣感叹道:“天下人才,遍于国中。先生一手好字,难辨王羲之呀。举人考了二十年,直到科举废了,四十岁上才绝了念想,研究三味橄榄去了。真乃奇才!”

青夜马·秀才六

船夫青夜马(青夜:瞎子。潮汕语)双手各提着两个装满鱼的大网兜,沿着江底向江堤的石级慢慢走来。江岸离仁记巷很近,他每回撑完船回家,都要经过仁记巷口。仁记巷,原本这儿是一段绕弯的古驿道,自从建了仁记巷,驿道拉直改道。仁记巷两端装上了栅栏,拦住车轿,小贩挑担与行人,仍无妨进入穿行。青夜马是个外貌文弱的年轻船夫,颇喜写字绘画,少时曾在光德里马氏家庙读过几年私塾,字写得灵光,也能画上几笔。后来在马文荣协诚批局做了几年批脚,二十岁了,还没人提亲。

青夜马走乡穿巷,不舍昼夜地送批,无暇归家的日子,令婚事遥遥无期。仁记巷对于他来说,陌生而又神秘。那是一个显赫的地方,他很想进入其中。

青夜马是个有心机的人,批脚生涯教会了他许多为人处事的本事,船上行生又令他见多识广。他在拖船上找了个角落,一有闲暇,便蜷在那儿写写画画。画的全是批脚水客,赤裸的船夫,逆水撑船的苦况。他听说信臣先生多有善举,资助潮汕学子,凡愿学画的,有天资的,只要提出来,他都乐于扶持举荐。

青夜马自觉卑微,他实在无胆去鉴四爷处毛遂自荐。卖三味橄榄的秀才六,是信臣爷的座上客,尽人皆知。先去巴结秀才六,再去攀附鉴四爷,这个主意不错!隔三差五,凡捉到稀奇古怪的鱼,青夜马便提上几条,外加几只巴掌大小的河蚌——这种珍珠蚌,是秀才六最爱,他有时会到江堤等船来,看船家有没捕到大河蚌,买上几只食食。

青夜马一点也不瞎,不知谁给他起了这个取意完全相反的花名绰号。潮汕人厚道爱取反意,过分聪明的人,便给个含意相反的名字或绰号。聪明至极,无异于瞎眼。可见青夜马如何了得!

今日傍晚,青夜马和秀才六约好,在仁记巷口会面,然后一起上鉴四爷府上拜访。

“鉴四爷若高兴,或许会留吃饭饮酒,到时识势一些。”秀才六话外有话。

青夜马聪明过人:“只留你不留我?”

“那是自然。”秀才六盯着青夜马:“不信?”

“不信。”

“蚌呢?没蚌可不行!鉴四爷最爱。生吃,刺身。怎么样?河蚌两字会写吗?找去。”

“是鉴四爷喜欢啊!”青夜马脑筋一转。明白了。原来秀才六一直用河蚌讨好信臣爷,今日游遍江底,也要摸出练江最好的河蚌来。他对秀才六说:“等等,就一会儿。”一溜烟往练江去。

“一个奇怪的国度。潮汕更是奇中之奇!”辛迪先生在潮汕日久,觉出一粒小小橄榄和他的主人,胜英伦千古传奇。

辛迪先生请求,允许他独自在仁记巷中走走,他说:“要明白东方精神,先走走仁记巷。”他多少知道一些仁记巷的来历。

“请吧!”

秀才六把一个杉木托盘用浴布勒住,套在脖子上,托盘便立在胸前,顾客可在托盘上任意挑拣三味橄榄。秀才六和托盘,就成为一座游动于乡里的流动柜台。走街串巷的潮汕小贩,总能根据所做营生,所卖物食,营造着各种各样、形形色色的造型打扮,吸引目光,招揽顾客方便选购。

就说早晨卖猪血的,一般设在菜市场猪肉档旁边,一只敞口生铸铁鼎,满满猪血汤汁,漂着淡淡油花。一把中号大勺,在卖家手里不停地耍着花式,时不时扬汤止沸,让汤水温度控制在八九十度左右,喝起来热乎、暖胃,却不烫嘴。卖家时不时用那神奇的中号大勺,敲一敲生铁大鼎边缘,发出清脆声响,伴上一声吆喝,随着一碗猪血汤捧到面前,漂在汤面上的“葱珠朥”,那种奇异的、无法言喻的美妙香味,惹得人魂不守舍。单是那“葱珠朥”的制作,就是一门潮汕手作艺术。

再说那神灵之勺,一勺刚好装满一碗,不多不少,不溢不浅,全仗卖家多年练就的手艺,亦是个世代相传的技艺。单看那勺,平着汤面,入几块猪血,带多少汤水,漂多少葱珠朥、几片西洋菜叶,全看卖家心情了。

卖十文一碗猪血汤,尚且如此道行,遑论其他。

说了半天卖猪血汤的民间杂耍,倒把秀才六、青夜马给忘了。

秀才六在仁记巷口,等青夜马捞蚌归来,一起去拜见鉴四爷。可是等了一个时辰,到了上灯时分,还不见青夜马形影。好在一入夜,买三味橄榄的人多了起来。潮汕人吃过晚饭,嚼几粒橄榄,消消食,这亦是潮汕人长命百岁的原因。

秀才六在仁记巷口,卖完了所有橄榄,心情大好!可久等青夜马一直未见踪影,时间过长,秀才六很是担忧。传说练江偶有水鬼,夜里出没。正在着急,只见巷口街灯下,晃过来一个身影,昏暗灯光下,似人似鬼。

来人正是青夜马,他把装着河蚌的网兜放到地上,水淋淋的,金铜色的河蚌,在灯光下闪烁着诱人的光彩。两只练江大蚌,每只足有一斤多重,起码是有十年以上的珍品。

刚才他甫一入水,便潜得一只,之后,觅遍了他熟悉的地方,再无收获。原本不难捕捉的江蚌,全逃得无影无踪。送礼手信,好事成双,无论如何,都必须再捕捞一只相当的,双喜啊!他不断深潜,感觉到少有的晕眩,虽捞到了十几只,都是小个的,便随手扔了。直到繁星满天,江上渔火点点,他甚至已经听到练江入海口处龟头海潮汐的呜呜声,练江要涨水了,海水卷进练江时,会形成一个一个漩涡,他打算再潜一次。一个漩涡卷起,他沉入江底,在俯冲的瞬间,他双手触到江底沉沙中的硬物,快速捞起往怀中一抱,迅速奋力浮出水面。漩涡拖住他的脚底,他感觉一阵抽搐般的凉意,下意识地奋力往前冲去,漩涡在他身后,打着急急的漩圈远去。

他湿漉漉地躺在江边沙地上,望着满天星斗,北斗七星分外明亮,他想着,自己是天空中哪一颗星?总难以定位。他心中异常欣喜!喜得双蚌,这是一个吉兆。信臣先生喜欢,双蚌,即是小虫的双丰收,双喜。

青夜马要开眼了。

青夜马本不是见不得大场面的人。虽然他做过几年批脚,也随乡人做过几单鸦片掮客,可最远只到了虎门。从汕头坐三桅船去,几十个小时水路的晕浪呕吐,暴风中的死里求生,也算行过乌水,有讲几个故事的资格。在练江上当了几年船夫,俗话说,行船走马三分命,他也见过几分生死攸关的大事小事。他才二十岁,也说得上小有经历,遗憾的是,潮汕人一般十五岁左右就已谈婚论嫁,自己却连女人都未摸过。不是没有机缘,船夫自有风花雪月,沿练江两岸,到处都有,只是他往往临阵怯场。所以,绰号青夜马,也就是聪明透了,反变得愚钝了。

秀才六引着青夜马进了仁记巷。深巷很是清爽,只是在夜里,坚固却过分古旧的路石,反而令青夜马走得轻浮,不太踏实,像行在漂泊江中的船。他的心情很是忐忑,好不容易走完仁记巷,进入汾阳世家。他也曾见过驷马拖车,建制大同小异,潮汕长大的人,闭着眼睛走路,也错不到哪里。

不过,事情若和信臣爷这三个字连在一起,情况就大不一样!反正青夜马,这个行过乌水的潮汕后生,在郭府里小心翼翼地行走,熟悉的屋厝,却如迷宫一般。

秀才六轻车熟驾,时不时回头关照青夜马,替他着急:“后生仔,我还是老人家!!”

青夜马更是紧张,脚下一闪,摔了一跤。

过年老叔

到处是红灯笼,每个拐角的地方都悬挂着红灯笼。灯笼用细细的丝竹编成,蒙上薄薄的丝纸,涂上桐油,状如透明的羊皮。铜钵盂“仁记巷”的灯笼,因为涂桐油的厚薄、深浅、多寡,而呈现各种不同的光度。光色便有了变化,橘红、橙黄、浅绛,随周围环境的采光度,而悬挂不同质地的灯笼。

郭家有一个专做灯笼的小作坊,也兼做些花篮,专事送人年节之用。作坊工匠是一家人。作坊主人,人称过年老叔,几代相传,只有一个名字,从年少叫到年老,接班的也不更改。灯笼铺和主人共有一个名字:过年老叔。

灯笼铺由郭家养着,从明清到民国,从未断过香火。铜钵盂人,过年过节可免费取用,外乡人意思一下工本。一家人的营生,也就足够了。几百年来,铜钵盂的灯笼铺,仅此一家。隔邻林家开的棺材铺也一样,世代祖传,每年出品,不多不少。可见此地乡规民俗、生命生态,亘古未变。

郭家养着一个灯笼铺,林家养着一个棺材铺,马家则养着一个银纸铺。引路,收殓,烧纸,红事白事,基本也就齐了。

见到仁记巷无数大同小异的红灯笼,秀才六便温暖地想起这些鸡毛蒜皮的铜钵盂细节。可是苦了青夜马,他变得一跛一跛的。

信臣爷迎出天井。

他身着西装,打领结,已入夜却戴着礼帽,手中握着文明棍。这身打扮,秀才六也没见过几回。他心中忽然就忐忑起来,不解鉴四爷何意。一个不见经传的小后生,缘何让四爷如此?

青夜马已将河蚌送去厨房。秀才六将青夜马心意说了,把他入水捞蚌之事渲染一番,说这是个有志向又世情的后生,拜见四爷心仪已久。

信臣听说青夜马送来河蚌,朗声道:“不必如此多礼。快去看看,礼轻意重!怎能怠慢?”连忙去了厨房,见到河蚌,他大加赞赏:“好多年,没见过这么肥美的河蚌了。多谢多谢!”

同类推荐
  • 玉箫残吹

    玉箫残吹

    二十年前,帝王魔教崛起北邙山,公然对抗中原武林正道,江湖一片血雨腥风。南宫世家老东主南宫擎天率领中原十三剑客和九大门派精英,北上邙山,血战七天,终于一举歼灭帝王教,其教主聂万皇也在那次大战中被正道中人联合剿杀。姬如晦是中原十三剑客之一。他这天刚刚才从沧州赶回石陵。姬如晦到沧州是参加莫一芒的葬礼的。莫一芒亦是十三剑客之一,但他却死了。近三个月以来,十三剑客相继有七人死于非命,而且,都是中毒而亡。
  • 我们的底牌

    我们的底牌

    弋舟,1972年生,青年新锐作家。有长中短篇小说200余万字,见于《作家》《花城》《人民文学》《天涯》《青年文学》《上海文学》《大家》《中国作家》《山花》等文学刊物。著有长篇小说若干。
  • 摩擦力

    摩擦力

    男人被抓到时,辩解说他并没想怎样,只是气愤难平,想关孩子几天让宋青芽着着急,让她受到惩罚。女人抓住警察不肯放手,说这都是她的错,是她失去了理智,让男人这样做的,因为眼睁睁看着父亲病重却无法救治的痛苦太强烈了。这一次,宋青芽没有迟疑,态度坚决地要求米加山出面,让警方放过男人。她说,都是她的错,是她没有保护好米苏打。老人是在回到家第二天去世的,在米苏打被找到的前天夜里。女人为老人办了简单的丧礼,哭得观者无不动容。男人将米苏打带到小屋后,就直接奔往老人的老家,去完成他未了的心愿。
  • 西游记(最爱读国学书系)

    西游记(最爱读国学书系)

    《西游记》共一百回,前七回安排孙悟空出场,交代清楚其出身、师承、能耐、性情,并通过孙悟空在天、地、冥、水四境界穿越,描绘四境界风貌,构架出一个亦虚亦实的世界;八至十二回写唐僧出世、唐太宗入冥故事,交待唐僧去西天取经缘由;十三至一百回写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白龙马保护唐僧西天取经,沿途降妖伏魔,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到达西天,取得真经,修成正果的故事。由于本书篇幅较长,疑难字较多,因此编者特别整理了一份简明的唐僧西天取经图,并对疑难字进行了注音,便于读者诵读辨认。
  • 嘉莉妹妹

    嘉莉妹妹

    《嘉莉妹妹》是美国现实主义作家德莱塞的重要作品之一,是《珍妮姑娘》的姐妹篇。《嘉莉妹妹》描写了农村姑娘嘉莉来到大城市芝加哥寻找幸福,为摆脱贫困,出卖自己的贞操,先后与推销员和酒店经理同居,后又凭美貌与歌喉成为歌星的故事。作家以嘉莉为代表深刻揭露了美国资本主义制度对贫苦人民压榨的残酷性和资产阶级生活方式对小资产阶级分子的腐蚀性。
热门推荐
  • 月色笙歌:邪魅太子不好惹

    月色笙歌:邪魅太子不好惹

    “枭月,你可否爱过我?”漓笙身着潋滟夺目的大红嫁衣,原本是属于她最幸福的一刻,却偏偏被她最信任最爱的人亲手撕毁。她的王国,她的子民,却因为她的那一念心动,如今都受尽践踏,凌辱。她泪眼婆娑坚持的问出她不死心的那句话。而他的眼里只有她狼狈的一幕,再无其他。“哈!哈!怪只怪孤当时真情错付,以后你我天涯陌路,世上再无爱枭月的漓笙。”可笑天意弄人,时隔万年,偏偏又与他相遇。一边是深情相付,又有救命之恩的妖魅师父,一边又是前世深爱,腹黑专情的太子殿下。谁能来救救她,哪个生气了就得去哄,一个邪魅一个妖魅,唉,不仅要对付这两个,还得对付那群情敌,累的要死啊!
  • 重生小娇妻:总裁大人请赐教

    重生小娇妻:总裁大人请赐教

    一朝重生,她不会让悲剧再次上演。贱人们,渣男们,准备颤抖吧!
  • 那个小兵开外挂

    那个小兵开外挂

    某主播:那个小兵成精啦,会卡位,打野,躲技能,还会抓人......UZI:卧槽,那个小兵肩抗饮血,手拿无尽,砍人了!小苍:哇,这小兵好友爱,竟然帮我挡了个技能,可为什么放的是风墙?被系统召唤成小兵的林凡叹息一声:“唉,我这不是成精,只是开了个挂而已。”
  • 元始天骄

    元始天骄

    大蜀国龙脉衰竭,国运将不存于百年之间,其护国神宗——道元宗为挽回国势,行逆天献舍之法,欲招来太古强者的灵魂,打造一绝世天骄秘传弟子,带领宗门和大蜀重现辉煌!岂料招来的竟是荒古宗门——元始道门的普通弟子北苍浩。纪元之前的他无背景无天赋无气运,重生之后的他,要争无上功法,要踩举世天骄,要夺天地气运!
  • 中国历史180讲

    中国历史180讲

    中国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本书以中国历史先后顺序为主线,详细介绍了近200个知识点,呈现给读者。本书脉络清晰,以朝代先后为序,选取这个时期有价值和意义的事件向读者一一叙述。本书条理清晰,具有知识性和趣味性,可读性,有助于人们了解历史。
  • 撒旦少东的前妻

    撒旦少东的前妻

    十年前他赐给她的痛,她早已埋进心间。本以为早已忘却的疼,在面对他时却又时时撕扯她的心。为何不能忘啊,忘了不是会更好吗?嫁他非她所愿,当知晓他就是那个他时,她默然。新婚之夜,他给她立了三条规矩,让她签下一份协议。不许出门,不许和别的男人来往,不许管他的事。七年之内如果她主动提出离婚,她将一分钱也得不到。她答应,因为,本来她就没有想在他身上得到什么。小心翼翼收起自己的心,不想与他有一丝的纠缠,这样是否就再也不会痛?却奈何,天不肯放过她,一场酒醉,他在她的肚子里留下了一粒种子。因为这粒种子,她不由自主的开始关注他的生活,他的所有,明知道他不会有心,却依然让他的样子再次入了她的心。可是,不管她怎么努力,他从不曾为她或是这个孩子打开过心。他的无心,渐渐冷下了她温热的心。从此,收了情,锁了爱,认真的做起了‘闲’妻良母。却不想她一再的忍让,换来的却是他的变本加厉。现在到好,他的女人居然敢找上门来向她示威,示威也就算了,居然还敢动她的宝贝女儿。我靠,忍无可忍无须再忍。一挥手,毫无留恋的签了那份离婚协议,轻飘飘的带着女儿离开他的范围。什么?让她回去?她冷笑,当她是什么?让她走就走让她回去就回去?我听你在放……废气。他,是黑道上有名的撒旦,白道上让人闻风丧胆的嗜血总裁。他冷酷,他无心,他无爱。女人在他心里就是贪婪与愚蠢的代名词。她嫁他,他娶她,只是一场戏。他不曾关注她的一点一滴,在他心里她可有可无。却不想,有朝一日这可笑的女人居然敢对他有要求了。那好,他会让她一无所有,看她还敢不敢对他有所要求。结果,她居然爽快的把离婚协议书给签了,而且动作干净利落得让他瞠目结舌。难道是他看错了她?当他回家面对着一室的冷清,突然觉得好像少了点什么。心有点空,这才发觉在不知不觉中他已经习惯了有她存在的家。纵使这样,也休想他会认错,他没有错,错的是她。再一次巧遇,却发现她变得不一样了。什么时候她有那么好的身手了?居然一脚就能把人踢飞。这还是他认识的那个女人吗?为什么他从来都不知道她还有这么一面?什么?拒绝?反抗?不回来?我靠,你有种。竟敢不回来,我倒要看看是你小女人厉害,还是我暗夜撒旦厉害。什么?她居然是她?这怎么可能?愤怒、暴躁、嗜血的情绪一瞬间冲出肺腑。天地间立刻风起云涌,只因撒旦要夺妻。
  • 唤醒情商:不失控的情绪管理能量书

    唤醒情商:不失控的情绪管理能量书

    情商是最重要的生存能力和技巧,是一种发掘情感潜能、运用情感能力影响生活各个层面和人生走向的最为关键的因素之一。诸多事实证明,一个人情商越高,他能获得的幸福也就越多。本书分为“自我成长”和“在关系中成长”两个部分,分别从“处理自己与自己的关系”和“处理自己与别人的关系”两个角度剖析情绪管理的深层奥秘,旨在帮助我们发现自己的情绪模式,觉察到自己的内在小孩,从而疗愈自己,实现很好的自我成长,继而在各种关系中获得圆满。
  • 烂片之王

    烂片之王

    2003年春,《英雄》全球狂收37亿票房,中国电影进入了最疯狂的时期。随后,美国在洛杉矶郊外建立了好莱坞影视基地,想要打造北美自己的造梦工厂。在这个夏天,杜安拿着20块钱找人做的中戏导演系毕业证,带着他三个小时赶出来的剧本,打算去骗一笔10万的投资——即使他之后被人追究欺诈甚至坐牢都无所谓。而这份他三个小时赶出来的剧本,名字叫《电锯惊魂》。————————————————简单来说,这是个发生在中国电影一家独大、没有好莱坞的平行世界里,主角用消失了的好莱坞电影山寨版吊打中国电影的故事。
  • 我家都是重生哒

    我家都是重生哒

    上一世,林乔西家破人亡。这一世,她不仅要挽救自己的家,她还要去拯救一个人。
  • 我用银河来爱你

    我用银河来爱你

    张宝儿因为一场谋杀而走到了楚门的世界,对这种贪婪、自私、霸道、帅气、多金、有才华的男人恨之入骨!世界上怎么会有如此可恶的男人!“宝贝,你逃不出我的手掌心!不要再做挣扎了,叫破喉咙也没有用的!”“滚!老娘可是正儿八经的伏魔天师!”某男生无可恋的说道:“本恶魔一生作恶多端,请天师收了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