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234000000009

第9章 二哥出事了

管金生出了大事。

有人给金生介绍了一个对象,邻近村的。男大当婚女大当嫁,金生二十岁了,也差不多该娶媳妇了。老大金春两年前成家,儿子也有了,金生要是说上了媳妇,对这个家可是大事。兄弟多,家境贫穷,娶个媳妇不容易。玉梅家几个哥哥,因为地主成分,娶媳妇就成了最大的难题。好在那时候农村也没有什么富人,家家处境不相上下。

姑娘与金生见过面之后,没有什么意见。金生见那女子眉清目秀,心下欢喜,开始憧憬未来甜蜜的生活。人逢喜事精神爽,那些日子,金生喜笑颜开,看天天蓝,看花花娇。金仙在学校得知这个消息,也是由衷的高兴。

不料,平地起波澜,横祸从天降。这天下午,家里突然来了几个大队干部,阿红的妈妈大同村妇女主任陈金田也在,进门要找管金生。

“我们找管金生。管金生呢?”大队干部问。

大嫂见这些人神色严肃,不免心里害怕,也不知道出了什么事,只好如实相告:“他不在家”。

陈金田说:“事情很严重,要找到他。他去哪儿了?”

大嫂说:“到田里去了吧。”

大队干部义正词严地说:“我们刚才在田里转过了,没有。哪块田?马上叫回来。”

另外两个人在屋里屋外张望,没有什么发现。大嫂悄悄问陈金田:“主任,什么事这样子?吓死人了。”

陈金田说:“我不能跟你说。现在要马上找他回来。不然,后果更严重。”

大嫂出去找人,刚走没多远,见金生穿个大裤衩,光着脚板,扛把锄头晃荡晃荡往家走,大嫂喊:“哎呀不得了,家里来了人,要喊你去。”压低嗓门又说了句:“好像很紧要的事,那些人很凶。”

金生见大嫂那慌张样子,想想自己一不犯法二没欠谁钱,能有什么事?大大咧咧走回家去。

“你是管金生吗?”大队干部用审视的眼光盯着他问。

金生把锄头往旁边一扔,爱理不理。这些人也太横蛮,金生非常不喜欢他们说话的语气和审视人的目光。

陈金田说:“对的。他就是管金生。”

金生冷冷地问:“我就是,找我什么事。”

大队干部嘴巴撇了撇,鼻孔里哼出鄙夷之气:“找你就是有事,有事才找你。你自己做了什么事你不知道吗?”

金生一激灵,脑子有点蒙。容不得他多想,大队干部站在他的面前,威风凛凛地说:“管金生,跟我们到大队去。”

“什么事情?在这儿说。”管金生年少气盛,从来也没有怕过谁。

陈金田说:“就去一趟,问问话,说说清楚,也就没事了。”

金生想,反正我没做什么亏心事,去就去,谁怕谁?跟着他们去了大队。

吃完饭的时候,金生没有回家。以为可能事情没有说完,晚一些总要回来。可是等啊等,等不到人。当天晚上,金生没有回家。管小歪和罗阿头听说儿子被叫去大队部,心急火燎赶回武林头,找人打听,也打听不出什么消息,去问陈金田,陈金田顾左右而言他。一家人焦虑万分,可是又求救无门。

第二天晚上,金生依然没有回来。村里开始有各种各样的议论,说是管金生脾气暴躁爱打架,可能犯了什么大事,要判刑了。也有的说管金生谈的女朋友,人家是有男朋友的,管金生把那个男的给捅了,出了人命。大队部那边,干部们轮番审问,在审管金生呢!如果这样,他彻底完蛋了,还能回家吗?

熬过暗无天日的两天,依然得不到确凿的消息。两天后,大队召集全大队的社员到大队部开大会,内容跟管金生有关。会上宣布:管金生因破坏军婚罪,即刻逮捕,送往上一级法办。

管金生彻底傻了。如果说他打过人骂过人,他服帖。但是说他破坏军婚,他怎么也不能接受。他处的这个对象,单身未婚,从来没有听说她有别的交往,破坏军婚从何说起?他一万个不服,他要解释,要申诉,要说个明白。然而,哪有他说的份?他想找女方问个清楚,更是不可能了。

偷鸡摸狗杀人犯法这样的事情,最见不得人,谁家要是出了这样的丑事,祖宗三代跟着蒙羞,家族名声一落千丈,人前矮三分,小孩子见了都要绕着走。管小歪家天塌地陷,羞耻,愤怒,悲痛,无奈,一家人躲在屋子里哭,哭到天明。

处个对象,怎么就破坏军婚了?真是时运不济,大白天走路踩着狗屎。木桥头的人说,这家人遭了霉运了。

也许真是命中有此劫,逃也逃不过。金生谈的对象,之前曾被一个当兵的看中,找人去说合。女方没有那份心思,拒绝了。可是家长觉得当兵的不错,那年头当兵吃香,也就没有回绝人家。于是,当兵的得知女方开始跟别人来往,一纸状书把人告了。管金生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这样不明不白就成了犯人。他被判劳教五年,送往300公里之外的衢州常山某劳教农场。

金仙的情绪一落千丈。家里出了这样丢人现眼的丑事,自觉颜面无光。尽管心里十分难过,也不敢跟亚芬、双妹她们吐露半点。纸终究包不住火,雷甸到德清一中的学生又不止她一个,慢慢地好像有人知道了,王老师也曾关切地问起过。金仙回家勤快了,虽然帮不上什么忙,很多时候,只是陪母亲掉泪。

母亲到常山去看二哥,金仙要跟着去,母亲不让。那样的地方,姑娘家去做什么?母亲带一些用品和吃的,翻山越岭见儿子一面,每次回来都要大哭一场,眼泪好几天不干。儿子是母亲的心头肉,骨肉相连,儿子受的每一份苦,母亲的心都要痛十分。母亲先从城关镇乘车,再走山路,那个地方偏远,不通车,几百公里奔了去,苦和累不说,一颗心生生地牵扯、碎裂。

有一个冬天特别寒冷,大雪下了一场又一场,母亲要去给儿子送棉被棉衣。这么大的雪,就不要去了吧?那么远的路,怎么走?越是劝她,她越是要去。正因为天冷啊!儿子在那边怎么样了?挨冻受寒了吧?我不去送棉被,还有谁去送?山里更冷,雪更大吧?儿子没有人照顾,会给冻死的啊!这样想着,母亲心如刀绞,仿佛看见儿子在山的那边眼巴巴地盼望着母亲。她执意地上路了,带着一颗慈母心,背上棉被和食物,跋山涉水,顶风冒雪。

后来金仙听母亲描述,那些山路被大雪覆盖,一脚踩下去,到膝盖那里了。黑沉的天,北风刀子一样拉过来拉过去,每走一步都异常艰辛。金仙听着听着就哭了,眼前出现了母亲在风雪中跋涉的情景。山路上没有一个人,只有她的母亲,佝偻着背,老牛拉犁一样,顶着风雪前行。雪那么深,风那么凶,要是母亲一个不小心摔落山崖,他们的母亲就再也没有了。金仙哭得很伤心,为苦命的母亲,为不幸的二哥,为这个多灾多难的家庭。

我一定要为母亲分担一些什么,一定要为这个家做一点什么。尽管,金仙还不知道应该怎么做,应该如何分担,但是她的内心深处,渐渐升腾起一种责任和信念。如果说小时候她时时处处抢着做事,只是为了获得赞许,那么从这个阶段开始,她已经懂得了责任和担当的含义。

是轮到她了。父亲是个忠厚耿直的烧窑工,没有什么文化,更没有什么门路;母亲一个普通的家庭主妇,砖瓦厂的小工,要她做多大的事也是无能为力;大哥成家后,过上了小日子,他丈母娘家和自己老婆孩子等着他照顾;两个弟弟少不更事,还没有能力承担。父母没有亏待她这个女儿,送她上了高中,她是这个家庭目前为止念书最多的。眼看这个家庭迫切需要一个能干事能负责的人,不是她还有谁呢?

可是,如何做?金仙不知道。她为此常常困惑和难过。没有人给她指出一条路,她一个十几岁的高中生,纵然再有责任感,又能如何呢?

现实是,金仙高中毕业必须回到木桥头。她的家在那儿,不回木桥头能去哪儿?没有后门,不能招工成为工人;没有关系,进城也没有她的份。她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唯一的去处就是回家当农民。1975年,中国还没有恢复高考,高中毕业回乡,是所有农民子弟的结局。这样看来,读书也真的没有多大用处,兜一圈,这不又回来了。跟玉梅那样只读了三年小学的人,都是一样的命运。女孩子接下来就是嫁人,生小孩,当农妇,过日子。

金仙坚决不服气。两年的高中改变了她,她的见识和视野,她的观念和胆识,完全不同了。她的心野了,飞得高了,她看到了木桥头之外的世界,那个世界更广阔,更多姿多彩。事实上,也就是两年之后的1977年,中国恢复了中断了十年的高考制度,成千上万的寒门学子通过高考改变了命运。金仙没有赶上。这是金仙的命运。

金仙回村不久,大同小学刚好有一位老师有事不能继续任教,高中毕业生管金仙被请去当代课老师。

阿红起初跟金仙一样,在大同小学做了一阵子代课老师。但是很快,有她母亲的关系,被安排在信用合作社工作。这预示着,阿红跳出了农门,可以整天坐在屋子里,夏天不用挥汗如雨种田,冬天不必踩着冰雪下地。一句话,是个吃国家粮的人。亚芬的父亲也有门路,为亚芬在莫干山管理局找到一个位置,时尚洋气的亚芬工作清闲,令人羡慕。双妹呢,原本就是居民户口,家里也有办法,把她安排到了县里最吃香的服装厂,当了一名工人。

金仙的出路在哪儿?金仙曾无数次想到过这个问题,很小的时候就想到过。没有人为她指路,她看不到光明。她觉得自己是走在一条窄窄的弯弯曲曲的小道上,四周黑乎乎一片,她努力地睁大眼睛,朝前看,看得更远一些,她期待看见一点亮光,黑暗尽头的亮光,哪怕是一点点忽明忽暗的亮光,她也会毫不犹豫地狂奔而去。然而,黑暗的尽头依然是黑暗,令人绝望的黑暗。

秋收过后的一个晚上,金仙又是对月感怀,独自垂泪。夜深了,她依然睡不着。父母这些天也在家,他们看孩子们都安睡了,开始压低嗓门说话,语调有点不同寻常,好像在商量什么大事。家里发生什么事情了吗?莫非是二哥?金仙装睡,其实是在竖起耳朵听。

“就一个名额,让谁去呢?”母亲为难地叹了口气说道。

“金春成家了,金生又不在,要不,金荣去?”父亲少见的犹疑不决。

“金荣去也行,只是金仙……你也知道金仙的脾气,不让她去,可能会闹。”母亲有些拿不准。

“金仙读书多,她去比较有用。但是,她是一个小丫头,日后总要嫁人。”父亲的态度开始明朗。

“那么,就金荣?金荣和金虎兄弟俩,金虎小,只有金荣合适。”母亲说完,马上补充一句:“只是金仙这丫头……”

金仙一骨碌坐起来,插话说:“我去。”

金仙明白了一个大概。前两天听母亲提过,上头政策有变化,下放农村的家庭,可以给一个名额,照顾一名子女回城。当时母亲只是轻描淡写地提了一下,金仙没有追问。刚才听父母一席话,她立即明白这件事是真的。就在那一瞬间,她脑子里灵光一闪:我去!我一定要去!

那一瞬间,金仙看见了黑暗尽头的亮光了吗?为了考验一个人的意志,上天总是先设置重重障碍,让人在黑暗中挣扎。之后,天无绝人之路,晨曦初现,又会给陷入困境的人一线生机和希望,这也是人活着最重要的理由。

金仙想到的,除了个人的命运,更多的是家庭的命运。英雄无用武之地,她太需要一方天地了,她坚信,只要给她一方天地,她就能有所作为,为这个家,为父母,为兄弟,担负更多的责任。只要给她这个机会,她一定会竭尽全力,让这个家抬起头来,让亲人们过上好日子。

金仙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和理由,可是,父母最后并没有做出决定。他们说还要考虑考虑,商量商量。一夜无眠,天亮时大家该忙啥忙啥,回过头发现金仙没有起床。她从不赖床的,这是怎么啦?

“金仙,起来做饭了。”母亲喊。

金仙不吭气。

“金仙,到菜园摘点白菜来。”父亲吩咐。

金仙没有动静。

“姐,太阳晒屁股了,还不起来呀?”弟弟金虎过来拉她。

金仙用被子蒙住头,转过身去,不理人。

知道金仙在怄气,让她怄吧。这丫头,犟起来比她爸还犟,刚烈起来比她妈还刚烈。在五个孩子当中,金仙算是最乖巧最勤快的,也为父母分忧最多。他们相信金仙说得到做得到,虽然他们文化水平不高,但是几十年的人生经验,他们懂得,金仙这样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个性,正是能成大事的特质。无论从哪个条件讲,把这个家庭唯一的一线生机交给金仙,都是最明智的决定。

“金仙,你起不起来?”母亲站到了床前。

父亲也过来了,声音沉闷地说:“不起来就躺着。我看她能躺到牛年马月!”

沉默。世界寂静无声。

“不让我去我就不起来!”金仙突然爆发出一声呐喊。

同类推荐
  • 毛泽东与水浒传

    毛泽东与水浒传

    毛泽东与水浒传,围绕毛泽东与水浒精神这个主调,全面收集详尽介绍了毛泽东阅读、欣赏、评论、运用《水浒传》的专题资料,仔细分析了毛泽东那视角独特、个性新奇的读书经验,具体揭示了毛泽东从梁山好汉身上挖掘到的古代革命造反者的精神内涵。毛泽东对梁山好汉的反抗精神、民主精神、平等精神、拼命精神、“打虎”精神……都进行了深入的挖掘和精心的吸纳;对梁山好汉的政治和政策、胆略和策略、战略和战术……都给予了别开生面启人心扉的解读,并恰到好处地将其转化为革命实践中敢于斗争和善于斗争的物质力量。同时,毛泽东也毫不含糊地指出了梁山好汉在精神状态和斗争策略方面的不足和失误,作为革命的借鉴。
  • 三里屯儿尼亚

    三里屯儿尼亚

    在灯红酒绿的三里屯儿,有谁人到中年,隔着逝者如斯、一去不返的时间长河向彼岸无奈地翘望;有谁风华正茂,事业有成,却不由得怅然若失地借酒浇愁;又有谁在职场和情场的漩涡中徘徊挣扎、心力交瘁呢?本书以北京繁华商区三里屯为视点,展现当下中国都市生活的横断面,描绘滚滚红尘中的芸芸众生,剖析物欲横流冲击下各色人等的喜怒哀乐、精神追求、愤懑焦灼与挫折彷徨,以新世纪的京味儿语言,管中窥豹,透视中国社会三十多年来的深刻巨变。
  • 青春无泯(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青春无泯(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四十年来家国

    四十年来家国

    “我的四十年”丛书,包括《四十年四十人》《四十年来家国》《亲历中国四十年》三册,分别由中国人、海外华人、在中国的外国人三个典型群体书写自己与改革开放的故事,从全球坐标系观照中国改革开放,以不同的视角和生动、丰富的个人体验,反映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的伟大历程和辉煌成就。每册40位共120位主人公,分布在全球20多个国家,工作在上百个不同领域,他们的“个人史”构成了一部有血有肉有温度的改革开放“史记”。《四十年来家国》四十篇故事的讲述人是四十位华人华侨。他们在改革开放的不同阶段走出国门,在海外学习、生活、工作、创业,在各自的领域充当中国与世界交流的桥梁和纽带,在世界舞台上展现了中华民族奋斗不止、自强不息、开放包容的民族精神。他们站在东西方文化的交汇点上、站在世界的坐标系中回望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亲身经历的难忘的人生故事和个人命运的向好转折,以鲜活真实的“个人史”体现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的伟大成就和世界影响。
  • 世界最具感悟性的哲理美文(3)

    世界最具感悟性的哲理美文(3)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热门推荐
  • 农家恶媳有点甜

    农家恶媳有点甜

    最近清泉村发生了一件大事,村西头的胡屠户家的恶媳逃跑时摔下悬崖,听说找到的时候,身上没一块好肉,现在躺在床上半死不活的,都以为她命不久矣,却没想到最后醒来过来,村民都依稀了一声,这就是祖辈说的好人不长命祸害遗千年?作孽啊。他们都不知道的是他们口中的恶媳现如今已经不是原来的叶紫苏,而是来自二十一世纪的中医药传承人的叶紫苏。面对家徒四壁的房屋,干净如洗的米缸,叶紫苏就感觉脑瓜痛。呜呜,想她一届医神居然落到为吃饭犯愁的地步,真是可悲可泣啊。
  • 金麻雀获奖作家文丛:刘国芳卷(风铃)

    金麻雀获奖作家文丛:刘国芳卷(风铃)

    中国小小说30年心血结晶,23位名家殿堂级作品,精短文学的至高水准,值得一生珍藏的经典文丛。由刘国芳编著的《风铃(精)》为金麻雀获奖作家文丛之一。《风铃(精)》收录了拔去心里的草,爱在天上飞着,风铃,黑蝴蝶,吹笛到天明,你身上有她的香水味,过去,结婚,老鼠带来的爱情,快乐情人节,开始就是结束,忽然,警察与小姐,向往阳台,模特与车,角色,小品,对面……
  • 幻游猎人

    幻游猎人

    异界的冒险,无尽的位面,在真实与虚幻交替之间战斗,点燃灵魂深处久违的斗魂!
  • 神医小魔妃

    神医小魔妃

    “小寻儿,惹了本王还想跑?”某邪王愤怒的逼上门来。某女心慌慌:“那你想怎样?”绝色妖异的男子唇一勾:“拜堂成亲!”重生前她是心狠手辣、无恶不作的大魔头,重生后她是墨家人人欺压的废物六少爷。少爷?她明明是女儿身好吧!如此也好,她更能光明正大的调戏美男。说她是废物?那她可不干!她定要那些人知道,什么才是绝世天才。虐渣男渣女,修神力,炼灵丹,锋芒毕露威震六界,上辈子害她之人,她定要他们十倍、百倍、千倍还来!不曾想,当初意外用来解毒的男人却对她死缠烂打,宠她上天,怎么甩都甩不掉!
  • 人脉就是命脉全集

    人脉就是命脉全集

    本书是为那些想拓展人脉而又无章可循的人量身定做的,它会教你如何构建和拓展人脉,如何提升自己来吸引入脉,如何更好地利用人脉为自己服务,如何避免人脉的陷阱,如何在人际关系中游刃有余等。除此之外,本书还穿插了很多真实的案例,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可以说,本书是你选择人脉书的最佳选择。   
  • 游戏设计鬼才

    游戏设计鬼才

    在这个游戏文化贫瘠的世界,他做的每一款游戏都被无数人追捧,变成时代潮流。杨阳感觉很无奈,他只想做一款垃圾游戏捞钱,谁想竟成为经典。
  • 佛说苦阴因事经

    佛说苦阴因事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大秦龙蟒记

    大秦龙蟒记

    阴阳家狂呼:“两秋后,祖龙死,天下崩,气运分。六国复立,龙蟒争鼎”墨门巨子,熔兵符铸九剑,为龙凝爪。儒家六国书院,不读圣贤书,专教谋反之道。这个时代,也有花与少年。项家重瞳子骑鲸北上,易少庄主打马雪螭城,有个无赖亭长在田间遇见神仙。虞家仙姝倾国倾城,神侯的郡主白衣胜雪,亡国的赵女二十年不笑,背负大戟的李妙戈恨不为男儿身。而这一年,徐长卿刚好十六岁,师父嫌他能吃,赶下山去……
  • 琵琶声杳蛊者无忧

    琵琶声杳蛊者无忧

    谁能想到,那个整天迷迷糊糊,带头领着徒弟们捣蛋的道长方无忧居然是个女的,据说还是当年那个怀抱巫冥琵琶大杀四方,几度颠覆政权的华若凝?消息一出来,那北魏的满朝文武都惊呆了来了。只有龙椅上头的皇帝面不改色:大惊小怪的,昨日她还在在朕的床前撒娇来着,怎么可能是个男人。什么?那方无忧是七州十九郡最为心狠手辣的蛊师?
  • 人生只需要你的一点改变

    人生只需要你的一点改变

    本书以一种令人感到震惊的言语,客观的态度,极深刻地描述了人生的处世经验,为读者提供了如何战胜困境取得成功的种种妙策。相信通过这些至真的人生格言,每个人都能克服生活可能出现的逆境,更重要的是增强了对生活的理解和洞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