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会明站在库房外的木架边上,一边跟着唱片哼着戏,一边翻弄着干草药。他见到付文芳进来后,脸上露出吃惊的表情。
这位“老领导”此刻正戴着一副老花镜,穿着一件旧外套,胳膊上套着护袖,像极了一个药房里的老师傅。
唐会明嗓门挺大,“文芳呀,你可是稀客啊。快,快到厅里坐。”
他摘了护袖,脱了外套挂在门廊边的挂钩上,把付文芳请进客厅。
他利索地沏好茶,双手奉上,把留声机调至小声,在方桌前坐下。
付文芳仔细打量着厅堂里文雅精致的摆设,调侃道:“老领导,你这些年是发了。人家都说你是酱园街首富。”
“哪有的事,首富轮不到我,破烂王算一个”,唐会明继续说道:“别叫我老领导了,还是像以前一样叫我唐大哥吧。”
付文芳把桌上的小纸袋推给唐会明,“今天我是给您献宝来了。”
唐会明接过纸袋,里面包着一个小纸盒。他打开纸盒掀开红布就看见一块黄澄澄的金属块。这东西长方形,比半个手掌还长些,沉甸甸的,整体由大小不同的十几个立方体挤压、穿插在一起。
唐会明:“不常见啊。这是天然的黄铁矿立方体穿插晶的原矿石,你从哪儿弄的?你看这些立方体,比机床打磨过的还平整,天工造物啊!”
付文芳:“你以前见过?”
唐会明摘下老花镜,答道:“前年去省城地矿博物馆见过,南美和西非产得多。国内不常见,但古代就有人捡到过,以为是金子,后来还专门给它起了个名字叫做‘愚人金’。”
唐会明看了一会,又把矿石放回盒子里还给了付文芳。
付文芳赶紧推回去,“这是玉昆送您的。今晚他在家忙着写材料,别怪他不能亲自过来。他上个月就拿回来了,昨天到您这来买书又忘记拿。”
唐会明:“玉昆的心意我领了,可这件东西确实难得,品相又好,现在收藏矿石的人很多,这件东西的价格可不便宜。”
付文芳:“您就别跟我客气了。这是他们厂里探矿的时候挖出来的。说实话,除了您,这东西我扔白塔桥上,除了小孩都没人捡。”
唐会明也笑了,拿过袋子,取出矿石又把玩了一番。
这时,小林进来了,和老唐说了几句店铺里盘货的情况,就离开了。
付文芳:“这孩子不住这里?”
唐会明:“他老爸给他在街西边一个小区买了房,已经装修好了。别小瞧我们小林,富二代呢。”
老唐的话又把付文芳逗笑了。她心里觉得这个时候适合说元风的事情了。
她还没开口,唐会明先说话了,“文芳啊,谢谢你和玉昆的心意。今晚你到我这来,是不是还有别的事儿?”
付文芳:“还真有件事。刚才是代玉昆给您献宝,现在我自己给您献个宝贝。”
唐会明收起矿石,给付文芳杯中续了开水。
付文芳:“今天福利院的乔主任和我说,5月份的时候你去找过他,说要收养一个十三四岁的男孩子,有这事吗?”
老唐点了点头,取了一根烟点着了。
付文芳:“干嘛找个岁数这么大的,收养孩子两三岁的不是更好?”
老唐摇了摇头,“老乔一直有劝我收养个孩子,这么些年一直没放在心上。今年清明,我给您谢宁大姐上坟,发现坟东边新长出一丛圆竹,有些野花攀在上面。我给她化纸钱的时候,有一只燕子站在竹枝上不停地冲我叫。在八卦类象里,竹子、鲜花和燕子都属于震卦。易学里,东方为震卦,代表长子,长男。所以,那一刻我心有所动,也许是谢宁冥冥中的期望吧。回到家,我就用“六爻铜钱起卦法”占了一卦:本卦为比卦,变卦是大有卦。”
付文芳听得有些稀里糊涂,老唐也意识到了,又给她说得更浅显些,“比卦是吉卦,大吉大利,说明此时收养一个孩子,时机上是合适的。大有卦也是吉卦,象征应天命而得人心。但占卜之时,六爻全为变卦。而且火天大有卦和水地比卦,又互为错卦。这么说吧,比卦是大雪纷飞,大有卦是酷热无雨。比卦是此刻的北半球的话,大有卦就是此刻的南半球。这让我有些担心。比卦的上六有‘时过境迁,为时晚矣’的凶祸之象。但大有卦的上九却预示着‘天自佑之,吉无不利’。这本身就是相反的结论。但卦面的意思还是很清晰的,所以我就踅摸着找个年龄稍微大点,身体健康,已经懂事的孩子,尽量避免先天的问题。多大合适呢?那时我想,如果当年我的儿子还在,应该有十三四岁了,才和乔主任说了这些条件。”
付文芳:“我记得你从前说过,你研究《易经》,不为别人卜卦,也不会用在自己的生活里。”
“《易经》之学,太过博大精深,我们知道的关于《易经》的一切也许只是望文生义,走在错误的路上。所以我一直不敢自称内行,也不敢用我的浅显理解来误己误人”。唐会明说到这里,表情变得十分痛苦,“但是,这都是没必要的执念。易学幽义也许是来自玄境的启示,或者是神的赏赐,用来预防祸端又有何妨!如果我当初不那么固执,可能你谢宁大姐就不会去世?”
付文芳心中一惊,急忙问道:“难道谢宁大姐当年去世之前你有预知吗?”
唐会明脸上露出痛苦的表情,“这是一个天大的玩笑。”
话已至此,唐会明索性向付文芳敞开心扉,说起那段让他痛彻终身的回忆。
……
1976年,20岁的唐会明作为“知识青年”从北京来到庆山县建业林场丰谷大队插队。他原是中国人民大学档案管理专业的大学生。在林场工作期间,他的能力逐渐被同事们所了解。唐会明一直没有得到返回北京的机会。
1982年,因为在一次森林火灾的抢险工作中表现突出,他才被正式调到庆山县县委工作。1984年,他进入刚刚成立的庆山县档案局工作。
1987年,他遇见了自己的妻子——档案局同事谢宁,3年后两人结婚。
唐会明本来结婚就晚,1995年冬天谢宁才怀上孩子,那个时候的唐会明已经39岁了。谢宁怀孕的那段时间,是唐会明记忆里最幸福的一段时间。不管有多忙,他每天都坚持亲手给谢宁做晚饭。傍晚的时候,两人就一起拉着手在白塔桥上散步。
第二年夏天,离谢宁的预产期越来越近了。1996年8月,谢宁做产前最后一次检查的时候,医生悄悄地告诉唐会明,肯定是个男孩,但是胎体较大,建议剖腹产,让他选好时间。这个消息让他欢喜地一夜没睡。他倒不是重男轻女,只因为自己生孩子的时间太晚了,希望有个男孩未来可以顶门立户,照顾好晚年的妻子。
按照医生说的预产期9月10日,他对着《易经》、《河洛》和《梅花易数》把十二个时辰的命相都排了出来,最后选中在9点到10点59分之间的巳时为最佳。他和妇产科的医生沟通过后,医生就确定了用这个时间来排期。
因为中年得子的原因,唐会明从谢宁怀孕起就格外爱惜身体,每天坚持晨练。1996年9月8日清晨,老唐照例在老麻河边晨跑。
后天就是妻子的预产期,此时他一边跑步,一边还在脑中想着还需要给“月子”里的老婆和将要出生的儿子准备些什么。
老麻河边住着的潘鸿忠是唐会明的老朋友。老潘比他大了十岁,没有接受过新式教育,但上过几年老式的乡村学堂。学堂里的国文老师是一位回到原籍安享晚年的晚清举人,所以老潘的古文底子极为扎实,也喜欢研究玄学,在花木培育上,他有不少独门绝技。
那天早上的气象和以往不同,他发现老麻河正被一种奇怪的浓雾覆盖着。那雾气一团一团的,连成一片。阳光照进雾中,光线经过折射现出黄色与橙色两色的光芒。远远地看过去,那片雾就像一团一团巨大的金色花朵漂浮在水面上。
唐会明知道平日里老潘一大早就会带着养子潘新宇到河上收网、捕鱼,晨练的时候他都不会去找老潘。但是,那天清晨他突然觉得口渴难耐,心想这么大的雾气,老潘今天没法出船,便要顺道去讨碗水喝。
他进了花圃,发现果然被自己料中,老潘正在忙着整理花木。
不知什么原因,那天早上老潘见到唐会明,竟有些不高兴,匆忙地招呼他离开。唐会明心想,这老小子还有“起床气”哩,非要喝完水再走,老潘也拗不过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