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小时后,万海峰和陈亮站在了监护病房里,此时的韩青正在病床上沉睡。
“周四晚上到了省厅之后他就是单独关押的。周五早饭时就这样了,已经昏迷两天两夜了。”陈亮无可奈何地说道:“这两天各种检查都做了,医生没找到造成他昏迷的原因。监控录像也都看了,没发现任何问题。”
万海峰:“他那两个同伙呢?”
陈亮:“局外人,什么都不知道,转拘留了。”
万海峰看着陈亮熬得蜡黄的脸,实在不忍心再问下去。
他只好打趣道:“我是学刑侦的,怎么让他醒过来我可没招。”
陈亮苦笑了一下,招招手让他跟着一起往外走。
陈亮:“韩青牵涉到的孩子线头很多,一直没有突破。现在看来,如果能搞清他这次为什么去庆山可能是目前推动侦破的关键。这个案子光我一人说不清楚。”
陈、万二人坐上了一辆车。万海峰看见车行路线明显不是去厅里,就忍不住问道:“别卖关子了,到底去哪儿,能不能和我说,你还做不了决定?”
陈亮:“这事我真做不了主。咱们要去省境安局,见你公大的同学连志鹏。下午我们给你交个实底儿。”
“哦?”虽然有一定思想准备,但陈亮的话还是让他倍感意外。
万海峰:“韩青的案子和境安有关系?这小子倒是惊了不少大神啊。连志鹏不是我同学,是同届的校友。我学刑侦,他的专业是国保。”
连志鹏是东北人,又高又壮,浓眉大眼,精力旺盛,特别活泼,和万海峰毕业后没见过面,见了面就互相逗个没完。
三人进了一间狭窄的会谈室,陈亮用手指敲了敲桌面,开篇说事了,“海峰啊,在庆山镇的时候,你和我说过对韩青这个人和他这次带着孩子出现在庆山的种种不解。昨天我和大鹏也沟通了一下,问了双方的领导,从今以后韩青的案子我们三都得操心了。”
万海峰摸摸头,调侃道:“两位领导直接布置任务吧,我执行就是。”
连志鹏笑着说道:“这案子出现转机也是因为你在庆山抓了韩青,而且现在我们肯定韩青和庆山的联系还没完。我们先给你捋捋头绪。陈队,你先说吧。”
陈亮:“一切还要从几年前的一次离奇的儿童失踪案件说起。”
韩青之所成为公安部A级通缉犯,正是因为这一系列的奇案。
从2006年到2008年,武汉警方,确切的说是武汉三镇各区域派出所一共接到50多起儿童走失报案。这些案件有三个共同的特征,一是失踪的孩子都在5、6岁年纪,二是所有的孩子都是失踪后第二天被家长在走失地寻回,三是所有的孩子都无法回忆起失踪那一晚的任何细节。
因为第一天报案,第二天孩子找到了就消案。所有的报案又出现在不同的派出所,且有一定的时间跨度。因此这些案件并没有被基层的民警们所重视。
2008年春节期间,汉阳儿童医院陈宝文医生5岁的儿子在商场走失。第二天,他的儿子在走失的商场附近被发现。陈宝文当时以为是虚惊一场,也就没有太在意。孩子回来后,对失踪后的那段时间也没有任何记忆。
在之后的大半年里,陈宝文却发觉自那次走失之后,儿子的性格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原来非常活泼、好动的孩子逐渐变得缺乏主见,沉默寡言,行为模式变得十分盲目和机械。
陈宝文一直觉得这可能是因为受到了惊吓,未来可以慢慢恢复。
经历了一次高烧之后,陈宝文的儿子突然回忆起走失后那一晚的一点细节,说是睡着的时候好像被人在头上打了一针。陈宝文立刻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再次向当地公安局报案。派出所的同事为此事再向那个孩子询问时,他却一句话也不敢说,所以后来不了了之了。
但是,陈宝文深信自己孩子说的话,于是自己在业余时间开始了调查。他打听到了几个类似的短期失踪儿童案件,开始拜访这几个家庭,逐渐掌握了一些新的情况。
所有的孩子回家之后,都出现了和自己儿子同样明显的症状。同时,陈宝文也开始带着儿子去北京、上海的大医院做脑科检查,并没有发现任何问题。
今年3月,另一名短暂失踪的小女孩的父亲找到了陈宝文。这位父亲是个画家,他的6岁女儿记忆力超乎常人。小女孩后来不断地回忆起一个人的面貌,这是她失踪后唯一还能模模糊糊记起来的一张脸。
这名画家按照女儿的描述开始一点一点地画这张脸,一个月后,一个制造这些儿童神秘失踪案件的嫌犯的面部画像终于浮出水面。
陈宝文和画家又来到公安局报案,这次他们的描述引起了汉阳警方的高度重视,开始了一轮对类似报案的清查,就得出了我前面说的那组数据。”
万海峰:“那张面部画像,画的就是韩青?”
“没错”,陈亮继续说道:“因为韩青有案底,警方很快就锁定了他为嫌疑人,但是他从此踪影全无。韩青只有一个亲人,他的弟弟韩林,目前在广西北海一家货运站工作。对他的监控显示韩青今年并没有和他有任何联系。6月初,公安部发布了A级通缉令。天算不如人算,谁也没想到韩青在庆山掉进了你布好的口袋!”
在省境安局的会议室里,万海峰、陈亮与连志鹏仍在讨论“910”案的案情。
万海峰:“韩青现在莫名其妙地昏迷了,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醒。现在谁也无法得知他到底对那些孩子们做了什么,以及为什么要这么做,是吗?”
陈亮点点头,有点懊恼,“我们轻视了他们。”
“是的”,万海峰的思维变得兴奋起来,不停地按着手指,接着说道:“他背后肯定有一个组织和一个成熟的犯罪网络!”
“可是,”万海峰转念一想,问道:“邻省公安厅的同事怎么说,这案子现在哪边主办?”
陈亮:“部里的意思是,韩青的案子已经不属于普通刑事案件了。所有资料现在重新以‘910’案来建档,由我省公安厅主办,境安局这边会进行情报分享。”
连志鹏从文件夹里拿出三张照片,递给万海峰。三张照片的右上角用记号笔标了数字顺序。
第一张照片显示的是一个古代的金属质地的酒杯,两只杯耳上分别雕着一只龙头。一只杯耳上系着一个白布片。拍照的人用手指捻着布片的一角,布片上有一个红色的图案。图案很清晰,中间是一个等边三角形,周围围着十个小圆圈。
第二张照片是韩青的生活照,环境是一间病房。照片上的韩青骨瘦如柴,光头,穿着病号服和另一个男人坐在床边。
第三张照片是一张监控照片,照片上的男人穿着黑色长款羽绒服,戴着帽子和口罩,只有见过韩青的人才能认出他来。照片上的他正弯腰从一辆车的后备箱里拿出一只黑色的小箱子。
万海峰看完照片后说道:“大鹏,我看不懂,信息量太大了。我还是不明白韩青的案子怎么会惊动你们境安局的。”
连志鹏:“我们注意到韩青,不是因为武汉的案子。韩青是江西九江人,今年37岁。高中时父母遭遇车祸去世,只留下他和他上小学的弟弟韩林。他因此辍学,进入社会,长年在广东打工,主要在建筑工地做临时工。他弟弟被寄养在亲戚家里,成年后在家乡务农,10年前去了广西北海打工,职业是货车司机。
1997年韩青从广东回到九江老家。1998年之后他的活动,我们是按照将他抓捕后采集到的证据进行的推论。结论是他从1998年4月起,频繁出现于国内的湖北荆州、襄樊、上海和香港等地以及荷兰、德国和意大利等欧洲国家。他倒卖文物的勾当应该就是从这个时间点开始的。
抓获韩青很意外。
1999年冬,境安局跟进一起跨国枪支走私案。在一条由香港开往法兰克福的嫌疑走私货轮上,当我们在目标货柜中取证的时候,因为工作疏忽,错误地打开了另一只非目标货柜。但就是在这个‘错误的’货柜中,我们发现了一批被隐藏的走私文物。
我们立即跟进这个偶然得到线索的跨国文物走私案。因为出现了国宝级文物,所以我们立刻在法兰克福的提货现场实施了抓捕,提货人只有韩青一个人。
第一张照片上的汉代双龙金杯是当时的赃物之一,那批货里像这只金杯一样的‘国宝级文物’有9件,每一件上都有印着这个标记的布片。
这个货柜的发货方是广东汕头的一家工艺品纸盒生产厂家,通过调查可以排除嫌疑。这个货柜被证实是被走私分子掉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