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夏抢过电筒递给元风,一边对程挺说道:“就你话多。你别老是叫人家傻子傻子的,人家有名字。”
“叫着玩呗”,程挺:“不说不笑不热闹。你看,他还乐呢。”
元风这会正开心地摆弄这个电筒,根本没听见两人说的啥。
程挺突然关了屋里的灯,江夏和元风都吓了一跳。
黑暗里,程挺说道:“别怕。我们试试这电筒。元风,你推把上那个钮。”
元风把电筒倒立在地上,摸到把上的钮,使劲一推,一道强光直冲天花板。江夏转动灯罩边的光圈,发出咔咔的响声,天花板上的光影随之变化着大小。
程挺:“元风,感觉怎么样?”
元风没出声,他被眼前的奇景深深地吸引了。他仔细看那道光柱,发现这道光和普通的灯泡、灯管里散发出的光不一样。首先亮度惊人,而且这道光里有青烟似的一丝一丝游动的东西。
不知哪里冒出的念头,元风张开右手的手掌插入光柱,突然就感觉到从手掌到手腕上的肌肉全部紧绷起来。一股炽热的力道顺着手掌心往手臂上蹿。他无法控制那种力量,右手开始剧烈地抖动,天花板上的灯影也像发了疯似的紊乱起来。
江夏吓了一跳,立刻把电筒关了。与之同时,程挺打开了电灯。屋里灯一亮,元风才缓过气来,一屁股坐在地上。
江、程二人看元风恢复正常,才长出一口气。元风却兴奋地对二人说道:“太有意思了,再来一次!”二人同时摆手制止了他。
……
夜深了,唐会明和元风洗完澡并排坐在院子里。
元风把江夏送的手电抱在怀里,对着天空,一会开一会关。唐会明抽着烟,也仰头望着天。
元风突然问道:“唐伯伯,我能叫你老唐不?”
唐会明噗呲一下笑了,“成,叫什么都成,老唐也挺好。你要叫我老唐,我就叫你风儿。”
元风:“没问题!唐伯伯拗口,老唐顺溜。元风拗口,风儿顺溜。”
唐会明笑着吐了一个烟圈,说道:“可不是嘛,怎么顺溜怎么来!”
元风看着烟头一亮一亮的,想要伸手去摸,唐会明立刻躲开了。
唐会明正色道:“风儿,家里有的什么你都可以碰,但这烟你可别碰。抽烟不好。”
元风很纳闷,“知道不好,你干嘛还抽?”
“原来下放的时候学会的,山里呆着太寂寞,大家都喜欢抽烟。后来和你谢宁大娘结婚了,我就不抽了。“唐会明接着说道:“你谢宁大娘过世后,就又抽上了。特别开心和特别不开心的时候,我都想抽上一口。”
元风问道:“为什么呢?”
唐会明:“说不清为什么,能把为什么想清楚的人是不会抽烟的。但是这世界上有太多的事情是暂时想不清楚的,尤其是一个人的时候。也许,就跟你喜欢光一样,我抽烟,就是为了给自己点儿亮。”
“不对”,元风说道:“我在医院里的时候,晚上喜欢玩电灯开关。华枝姐姐就说过我。她说就是没人管着我,闲的!”
唐会明差点给一口烟呛住,心想原来被小辈呛声,被小辈管着的感觉这么舒坦!
唐会明把烟屁股一扔,起身前往客厅,一边招呼着元风,“看电视去。”
当客厅墙上那块黑色玻璃出画的时候,元风才知道电视是这么个玩意。他紧紧盯着屏幕,《非常6+1》、《星光大道》、《我爱记歌词》、《快乐大本营》,老唐换的每个频道里的节目他都看得津津有味。
转了一圈下来,元风最中意的是中央八套,这个频道正在播出2003版《射雕英雄传》。这一集说的是郭靖少年时期在蒙古草原上的成长。他结识了马钰修习全真派的内功心法,几天后就凭借内功驯服了一匹烈马。随着剧情的深入,元风激动地站了起来。
唐会明:“也是,像你这么大的小伙子肯定喜欢看武打片。”
元风:“这就是武打片?太有意思了。老唐,你教我内功吧?”
唐会明:“哈哈,那我可教不了。这都是武侠小说虚构的,虚构你听不懂,意思就是假的。”
元风:“不对,四海道长就是全真派的,他肯定会。”
唐会明:“这个我倒不知道。不过真正的全真教最厉害的可不是内功。”
元风盯着唐会明,期待他往下说。
唐会明:“咱们看的这个《射雕英雄传》,是香港小说家金庸先生创作的。他写了十几部武侠小说,仓库里应该能找到几本,等你把字认全了可以自己看。”
元风着急了,“老唐,你先说说,我回头再看。”
唐会明:“要让我说,我觉得金庸小说里最厉害的是少林寺的易筋经。”
元风:“仓库里有易筋经吗?”
“没有,没有”,面对元风的天真烂漫,唐会明无力招架。但他的眼神很快顿了一下,接着立刻往仓库走去。
唐会明一边在仓库里的旧书架上翻找着,一边嘟囔着:“你别说,我去年好像还真收过一本易筋经。”正说着话,老唐翻出一本旧书来,名字叫做《甘凤池秘传易筋经》。这本书1986年出版的,还八成新。
他把封面上那几个字教元风认全了,然后说道:“这甘凤池是清朝人,据说得到过南少林一位大师的指点,一生精通易筋经。这本书是出给武术爱好者看的,你拿来认字吧。”
元风开心地接过来,电视也不看了,回到楼上卧室里。唐会明无奈地摇了摇头,自己回屋睡觉去了。
元风立刻把那本《易筋经》翻了一遍。他很喜欢这本书,因为这书上的没多少字,每页都是几幅插图,配了点文字解释。插图里画的都是一个留着辫子,赤裸上身的男人的各种练功的姿势。”
书的扉页上有八个大字。元风立刻用自己今天刚学的拼音查起了字典,弄明白这句话叫做“夫行功者,以勤为本。”他默默念了几遍,记在了心里。
夜已深了,元风还在房里研究《甘凤池秘传易筋经》,一点也不觉得困。老唐心疼元风,已经上来催过他一次了。元风轻轻把门掩上,关灯的时候有些犹豫,自己在医院里晚上从来没有关过灯。他又想起程挺对他怕黑的调侃,索性把心一横:没亮能咋地!
虽然这么想,关了灯之后,他立刻把江夏送的电筒给拧亮了。
他坐在床上,把《易筋经》放在腿上翻看,发现有两页画里的人是盘膝坐着的。那坐姿和今天自己在白塔桥上和四海道长学的一模一样,只是画里那个人手举着而已。
他又查了一通字典,好歹把这一段功法给弄清楚了。这一招叫做“大坐排山”。练功时需盘腿而坐,两掌抱腰际,吸气时两掌至肩前,掌心相对,掌尖向上。然后以鼻呼气,两掌向左右推开,意料犹如推开两座大山,至两臂伸直,如此反复49遍。
他立刻盘起双腿,闭上眼睛,依式练了起来。49遍结束后,除了觉得手臂发酸,他没有其它的感受。他有点纳闷,动静和电视上的怎么不一样?郭靖练的时候,动作都是带着劲风的,手里还冒烟呢。他又练了49遍,结束后肩膀更加酸痛了。
他有些失望,想把书合上,又看见“夫行功者,以勤为本”那八个字。他还想起今天老唐和他说的“桌要勤擦,地要勤扫”的道理。他便决定,还得坚持再来两遍。
这次他把盘着的双腿位置给调换了,抖擞精神,重新练了起来。
一不小心,他的一只手碰到了脚边的电筒。那电筒一歪,一道光柱直冲他的双眼。他下意识地拿右手一挡,就在那一刹那,他来感觉了。
接触到电筒强光的那只手掌上的肌肉又开始紧张起来。与此同时,他已经多日不曾感受到的第二层眼睑落了下来。这层眼睑居然隔断了电筒射来的强光。他的眼前一片漆黑,但手掌肌肉的紧张感也随之消失。
他重复着大坐排山的招式,呼吸与双掌的配合已经变得纯熟。
推了几掌之后,元风觉得胸口的那个坠子微微发热,这股热量迅速转变为一层温暖充满了全身。四肢变得极为轻盈,肩头和手臂的酸痛随之消失。他头顶一热,眼前突然一亮,出现了一颗微小的光点。
这时他才发现自己眼前的光点并非来自外界的那只电筒,而是出现在第二层眼睑背后。这个光点所在的空间,既不是自己脑海的想象,也不是现实空间,而是在它们之间,或者与它们毫无关联。
他感觉不到的是,此时他全身的皮肤正发出一层淡淡的绿光,形成了一个光罩。这层光罩和电筒发出的强光连接在一起。
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他心里顿时涌起无法抑制的好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