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风把两颗泥丸放在一起,泥丸上确实都有一个浅浅的图案印记。图案很清晰,中间是一个等边三角形,周围全是小圆圈。不知道过了多久,这印记不太清晰了,小圆圈到底有多少个,他也数不出来。
程挺有些不耐烦,眼睛瞪得溜圆,“别研究了,赶紧泡水。”
二人在河滩上挖了个小水坑,一人蹲一边,守着这两黑球。十分钟后,他俩就看见水里的黑球往外冒泡了,这是泡透了。他俩一人拿起一颗,用手使劲一搓,灰泥全散了,里面包着的东西露出一道金光。
两人血脉贲张,赶紧放水里淘洗。那泥球里的东西也现出方孔圆钱的模样,质地如黄金,模样非常特别,铜钱的一边竟然雕着一坐一立两个佛像!
二人异口同声地嚷道:“淳化元宝金佛钱!”
喜欢收藏古币的人都知道“淳化元宝金佛钱”。这是一枚极其罕见的用黄金打造且背后雕有两尊佛像的宋代古钱币。
“淳化元宝”这四个字为宋太宗赵光义御笔亲书。钱币背面的两尊佛像中右边一尊坐佛是观音菩萨,正手持莲花,正结跏趺坐于莲花宝座之上。左边一尊立佛有人说是善财童子,也有人说是太宗作为供养菩萨的形象。
不管怎么说,《彩照中国古钱目录》把淳化元宝评定为一级古币,每枚价值10万元人民币,而实际的价格远远超过10万元。
二人再三确认,可手上这两枚金币正经是大开门的东西,两人还都用牙咬了一下金币,确实是真金无疑。
元风拿出两根红绳,学着老唐系玉石坠子的手法将这两枚金币做成了脖挂。虽然绳结打得歪歪扭扭,好歹也算是齐活了。
他递给程挺一个,说道:“这钱是皇帝当年捐给五台山的敬佛钱,千万别卖。咱傍身带着,增运势,保平安。”
程挺点点头,立刻戴好了。他蹲在河边,心里还是砰砰跳,一只手还隔着外衣捂着那枚钱。
元风把所有的铜钱归拢好了之后,他还想最后清点一遍。他顺手把自己那枚刚系好红绳的淳化元宝金佛钱放在了树边的一块石头上。
清点完毕后,他一边和程挺说着话,一边伸手去拿刚才放在石头上的金币,可啥也没摸着。
他回头一看,噌地一下跳了起来,“CAO,我的钱呢!”
这片河滩上就元风和程挺两个人。元风在树下忙的时候,程挺还蹲在河边发愣,阳阳也在家里拴着。
青天白日,朗朗乾坤,一丝风都没有,钱呢?
程挺帮着元风一起找,可树下就那么大点地方,石头都翻过来了,草也拔光了,别说金币,连蚂蚁都没见到一只。
元风昂头看着这棵大榆树,使劲踹了树干两脚,上边既没松鼠,也没有鸟。他憋着一肚子火没地方发,又掏出打火机来。
程挺怕元风急了把山林也给点了,扛起麻袋拉着他就往石小林家赶。
回程的路上,元风还在嘟囔,“真TM活见鬼!”
程挺:“听说金子就是会跑。你别犯傻,回头把我这个钱切两半,咱俩一人一半。”
元风:“不要。我迟早给找回来!这事回去别告诉老唐,太丢人了。”
二人回到石家,对淳化元宝金佛钱的事只字未提。饶是如此,老唐对他们的“战利品”还是非常意外。一下能找到这么多品相完好的古币,他还是头一次见到。
石金祥:“以前三合渡的老财主多,这些铜钱放在以前不算什么。只是这些年不多见了。”
元风拿了那几枚太平天宝圣宝给石金祥看,老石又说道:“这些也不奇怪,以前我去对面的翻台山采药。下雨过后还捡到过这个呢。”
唐会明:“家里那两个‘太平’背的天国圣宝,也是从历河上游的村子里收的。传说天平天国覆灭之后,有一只残部逃到了离山。只是不知道他们去了哪儿,这些年陆续有他们用过的兵器和钱币出现在离山里。有些人还杜撰出‘太平天国宝藏’这样的故事来。”
元风和程挺互相看了一眼。他俩都觉得这宝藏的事儿不一定是谣传。淳化元宝金佛钱不就整出来了嘛!
元风又和老唐提了村里那处破猪圈旁边的石拱。老唐开着三轮去转了一圈,还真给收回来了。
石小林要在家住上一夜。下午唐会明带着元风和程挺返回庆山镇。路上老唐开的车。元风因为丢了金佛币的事情,闷闷不乐。老唐还以为他是累了。车厢里的程挺,总是指着自己胸口,对着元风做鬼脸。元风翻着眼睛,一副咬牙切齿的混样儿。
……
回到三仓货栈,程挺乐滋滋地拎着一串铜钱回家了。元风让老唐休息,自己在院里卸货。他把从石伯伯那儿收的草药都在库房里放好,才想起车厢里那截石拱还没弄下来。
这物件挺沉,背面还生了许多绿苔,不太好拎起来。他又尝试着去推,使的劲大了点,这石拱直接从车厢里滑了出来,“当啷”一声就摔到了地上,直接断成三截。
元风傻眼了。正在客厅躺椅里喝着茶,停着戏的老唐,听见声音也走了过来。他俩看见从石拱一侧的断口处滚出个长方形的灰布包来。那石拱内部有个空槽,这件东西就是打那儿掉出来的。
老唐捡起这包东西,拆开灰布,接着目瞪口呆。元风一看,那布里包着一个长方形的、金色的盒子,有小学生的文具盒那么大,比文具盒要厚些,周身布满纹饰。
元风:“这么大块金子?”
他俩儿回到客厅。老唐取出一块细白布,用心把那盒子擦拭了一番,才和元风解释。
唐会明:“这件东西叫做‘铜鎏金暗八仙文奁’。这不是金子做的,胎体是铜的,用铜鎏金工艺做的纹饰。这件东西保存得极好,不知是谁把它封在这石拱之内。我收的时候可没看出封藏的痕迹来。这一圈纹饰叫做‘暗八仙’,是道教中的八仙拿的八种法器,分别是铁拐李的葫芦、汉钟离的团扇、吕洞宾的宝剑、何仙姑的莲花、蓝采和的花笼、张果老的鱼鼓、韩湘子的横笛和曹国舅的阴阳板。八种宝物组合在一起即‘八仙齐来,吉祥纳福’之意。暗八仙的纹饰始盛于清康熙年间,流行于整个清代。”
元风:“什么叫文奁?”
唐会明:“就是古代文人的文具盒。”说着话,老唐用手推开了这文奁上方的活页,盖板被推了出来。盒子里面空空荡荡,并没有放什么东西。
元风看看文奁内部,再看看外边,发觉有些不对劲,便问道:“这盒子这么厚,怎么这一层这么浅呢?”
老唐微微一笑,用手掐着放笔的横架,往左边一个小小的空位推了一下,就把横架拔了出来。横架下面还有大拇指长的一块铜板连着,是暗门的插销。他在文奁下部外侧摸了一圈,找准位置,拇指用力一推,又一层暗格被老唐从侧面推了出来。
老唐这一通操作,让元风瞠目结舌。这小小的一个盒子,居然还精巧地设计了机关暗格。
第二层暗格里面放着两样东西。一只比火柴盒长点的纯铜的算盘,工艺极其精巧。老唐拨弄了两下那米粒大的算盘珠子,依然上下自如。
元风拿出另一件东西,是个黄白色的盒套。他揭开盖,倒出一枚铜印章。印章把上有个铜片做的钮,章上刻的不是文字,而是一个奇怪的图案:中间是一个等边三角形,外边围着一溜小圆圈。他突然想起中午包着那两枚“淳化元宝金佛钱”的泥丸上的模糊印记,好像就是这个图案。难道这两样东西有牵连?他仔细地数了一下,包围着三角形的小圆圈整好是十个。
他不好和老唐说金佛钱的事,只是把印章递了过去,“老唐,您再受受累,跟我说说这个章到底是干嘛的?”
老唐先看了看藏印章的盒套,“这放印章的盒套是象牙的。看这包浆,这枚章看来经常使用。”
他又拿起那印章,对把上的铜片钮有些疑惑,“这个钮太潦草了,没个印钮的庄重样儿,倒像是临时焊上去的。这片东西直立在把上,侧面看形状有点像花朵,又有点像一面镜子,这个形制还真少见。”
“还有这章也不一般。图章带图案的不少,都是某人或者某个商号的代号,或者防伪的记号,就像名片或者邮局的戳儿。只是这图案太抽象了,中国的老祖宗们即便是做个图案也是从写意简化出来的,火啊,云啊,鸟啊,兽啊的,用这种三角形和圆形组合的我是没见过。”
“不过”,老唐扭过头来看着元风说道:“这图案的意思倒是和你的‘六角太阳花’有点类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