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长伟和后援中心的汪杰完成时间报数后用密码打开了那扇黑黢黢的舱门。
杜凯山感觉防护服微微有些收紧,耳机里传来众人深沉的呼吸声。他从未穿着这样的装备端过枪。此时此刻的他感觉不像是要进一个洞,而是要进入一处未知的空间站。
X舱门外是一道方便机器人履带行驶的滑坡。6台机器马开始不停地进进出出,搬运物资。
队员们打开了头罩上的探灯和摄像头,手腕上的电子屏也被点亮。大家轮流确认着防护系统的运行情况。
有两名队员迅速在门外架设了两个可移动的氙气灯组。这会儿过长伟还不敢立刻把直流电源接进来。
……
这次探洞的入口确实如李璐所说,选在了大厅南侧长廊的西边侧墙。
探洞小队目前所在的南侧长廊长36米,宽16米,高10米。长廊四周被照亮的区域都是一片雪白。墙面和地面的材质绝不是花岗岩,倒像是三分水七分肉的白玉。
地面极为平整,一尘不染,像是被机器精心打磨过的玉镜一般光洁如新。墙面和廊顶都不是平坦的,露出极其奔放的肌理效果,那是一种壮观而和谐的流沙纹。
长廊的北侧通往穹顶大厅,探洞入口后方10米处的廊道被一道石墙封死了。
这面墙的特征和廊壁一模一样,甚至墙面的流沙纹路都在墙角接缝处形成了完美组接。这面墙不是这次探洞的目标,机器马将这里当成了临时卸货区。但杜凯山知道,这堵墙后面连接着一个铁饼状的虚空。
一个安置灯具的队员不小心碰倒了一小截接口钢管,发出“叮铛”一声脆响。这声响动从长廊传入大厅,黑沉沉的大厅里传来叮叮铛铛的回响,如编钟敲出的一般深远而和谐。
六台探测车亮起灯,各扛着一圈无线音箱往大厅驶去。杜凯山的团队和周铁山散在走廊两侧。
萧北架起一台履带遥控车,桌面上固定了一个键位极多的键盘和八块微型显示屏。六块屏幕里播放着探测器拍到的适时画面,另外两块不停地更新着各种读数。
杜凯山看着那群探测车深入了大厅,就像六辆汽车开着车灯行驶在夜晚的旷野之中。
按照过长伟的指示,大家通过手腕上的触摸屏上开启了耳膜保护程序。杜凯山的耳机里立刻模拟出了绝对安静,他知道这是一种降噪保护。
这时,萧北遥控前方的探测车群开始放出不同音量,不同音高的测试声音。按照过长伟之前准备会上的介绍,这是快速检验大厅结构强度和岩石致密程度的规定程序。
一段测试之后,大厅内没有发现任何不良反馈或岩石剥落,过长伟心里一阵狂喜。
接下来萧北和木笙放出两架遥控飞机。
飞机从A区南侧长廊飞往B区北侧长廊,接着在C区大厅区域各方向沿着中线做直线飞行。它们的机头、机尾和机翼两侧不断发射着红色的脉冲激光束,机体内的光电元件接收到各目标反射点的激光束后,便将距离数值发回萧北的控制车。
萧北立刻将它们输入之前做好的穹顶大厅的3D建模进行验证。随着遥控飞机的返回,萧北和外围团队的孙思妤同时完成了大厅的3D形态更新。
萧北不停地做着汇报:“压力正常,温度正常,磁力正常,结构强度A区正常,B区正常,C区正常……”
李璐和孙思妤也在不停地和他们通报外围适时探测数据。
由机器进行的数据校正与物理环境侦测工作结束,接下来该由探洞小队做实地勘测了。
……
半小时后,过长伟带着另外2名战士控制着4台机器马向大厅内移动。杜凯山团队加上周铁山分为左右两列,护卫在外侧,萧北和履带控制车跟在最后边。
杜凯山用头灯观察地面,特征和长廊里一致。
他们走了快两百米了,经过的“白玉”地面上一丝接缝也没有,这是多么精绝的工艺啊!
杜凯山又望了望几百米外的大厅石壁,那里确实凿满了方坑,但具体的模样还没法看个清楚。
……
长廊出入口位于大厅南边石壁的中点位置。
他们走出三百多米后到达了大厅中心高台附近。过长伟、杜凯山、萧北、梁凡在这里搭建了临时中心控制台。
木笙和周铁山带着2台机器马沿着高台周围开始布灯,其它4名战士按计划往四个角分散,每人领着1台满载物资的机器马。
四人到达指定位置后,就开始固定灯具。大厅里传来密集的射钉枪的响声,杜凯山听见耳机里战士们都在骂娘,说没见过这么硬的石头,钉枪打不进去又全改钻头了。
他叹了一句:“可惜了!”
过长伟哈哈一笑,“没看出来,老杜你还挺怜香惜玉的。没办法,这是标准流程,也是安全考虑,不进来的时候我也不知道这地面简直就是艺术品。”
二十分钟后,所有灯组全部打开,大厅里的景象立刻呈现在他们的眼前。灯光亮起的那一刹那,他们差点被晃瞎,防眩目眼镜自动弹了出来。
这个面积41万平方米的大厅如同在一整块白玉里雕成的一般。此刻,每一个角落都在反射、流转着射灯的光芒。巨大的“玉石大厅”已变成光的天地,光的海洋!
弧形穹顶上雕刻了一朵巨大的六瓣莲花。花心处露出一个深深的凹槽。这朵莲花在灯光的照射下流光溢彩,像是随时要滴出水来。
李璐说过的那640个三角锥形凹格确实存在,环绕着那朵莲花,散布在整个穹顶。每一个三角锥旁边还围绕着更多更小的锥体,此时,它们都将光线聚集了起来,如同几千盏高光灯同时亮起。
过长伟立刻让战士们减少照明灯组,总算将大厅内的“灯火辉煌”控制在了肉眼可承受的范围之内。
这里确实没有一根柱子,这样的结构不要说在地下100多米,就算在平地上也没法建筑。队员们都张着嘴一言不发,只恨自己的眼睛不够用,眼前的奇景看不过来。
随着监控画面传回支援中心,外边的同事们也惊呆了。
杜凯山终于看清了四面墙壁上的那些方格,每一个方格中间三分之二区域上有额楣,下有底座,左右两边各有一根雕刻着不知名的鲜花纹路的玉柱。
玉柱之间的长方形区域大部分向后方凹了进去,形状像一枚花瓣,边缘雕刻着细腻的云纹。每面墙正中都有一个大方格,面积是小方格的四倍,造型却是一模一样。
大方格的中线也是每个墙面的中线,中线之上的小方格内的凹陷区域上宽下窄;中线之下的方格内的凹陷区域上窄下宽。
过长伟:“老杜,你看墙上的那些格子,像不像神龛?”
杜凯山:“你这么说我想起来了,还真是。但是有个问题,你看中线之上的那些神龛,背后的凹槽上宽下窄,如果放上神像,那就是头朝下倒着的,为什么会这样?”
两人正要讨论,耳机里传来梁凡的叫声,“杜队,你快来看,这里有冰,我能看见两个自己!”
杜凯山和过长伟转身看见梁凡正蹲在高台边的深沟旁。他面前的沟里铺满了像冰块一般的透明晶体,正发出微微的金光。
萧北已经赶到梁凡身边,用一只探针扎入那片晶体里。
萧北:“队长,是冰洲石。”萧北立刻在“冰”面上贴了一个红色危险标志贴,还用记号笔标注了“R36/38,危险:37/38-41”。
萧北对梁凡说道:“冰洲石有双折射率的特点,看见两个影子不奇怪。你别摸了,这东西刺激眼睛、皮肤和呼吸系统。”
梁凡在面罩里吐了吐舌头,慌忙闪到了一边儿。
过长伟带着他的人不停地在各处放置探测装置,东一处西一处地往地上钻孔打钉。
杜凯山摇了摇头,这TM都是一群什么科研工作者,跟我们老家装修队似的!
……
又过了一个小时,守在控制台附近的杜凯山听到耳机里传来李璐的声音:“杜总,过总,让战士们在地面打岩钉,你们都要上安全带。”
“李璐啊”,杜凯山说道:“这地面,简直了!能不能别破坏了?”
“赶紧地”,李璐催促着:“高台那个位置磁力传感很不正常,千万不要冒险。”
杜凯山不说话了,立即招呼大家做保护装置。
木笙刚在腰上帮他系好安全绳组,耳朵里又传来李璐的提醒:“把枪支和不能固定的铁器放进设备箱里。别问为什么了,回来和你解释。”
所有队员把身上带着的铁器都放进了一只机器马的储物箱里。手无寸铁的杜凯山无可奈何地拍了拍战术马甲。
他的手上只剩下一只黑色的手电筒,这是过长伟发给他的,说是陶瓷的,还挺轻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