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凯山觉得在平地上带着安全绳乱走有些滑稽,但是他相信李璐的提醒绝不是空穴来风。
此刻,他们在洞里已经呆了近两个小时。这里既安静,又安全,全副武装的特种兵们毫无用武之地。他知道过长伟对第一次的探测成果要求不高,主要是两个字——“验证”。
这次进洞类似于军事上的“占领”,和花费巨大成本在无人涉足的极地插上旗帜的意义相同。这样最好,杜凯山觉得,对基地对战士们都是一样。
他正拿着手电围着高台慢慢走着。
这高台也如白玉雕成一般,有六米多高,鼓形基座上有六圈环状突起,上边雕着一朵花,花心就是台面了。
过长伟走到他的身边,用手电指着基座上的六个圆环,“这是六匝凸弦纹,是我国古代很常见的装饰纹路。虽然我们还没有进行细致断代,但这个大厅应该建造于至少五百年之前。这里空间显赫,装饰纹刻却十分素雅、亲民。从这一点上看,这里不是古代的贵族修建的。”
石鼓基座上的石雕大花也是六瓣,花心向上正对穹顶的莲心。从深沟上的玉桥走过去,六个花瓣外侧各有六级台阶,每级台阶有一米高。杜凯山暗叹,这可是巨人的台阶啊!
过长伟叫来萧北、周铁山、木笙和梁凡,“杜队,我们六个人分六个方向爬上去吧?”
杜凯山点点头,背了一卷动力绳,抱着一把连着安全绳的便携式钻孔机从一处台阶向上攀爬。
木笙最灵活,上得最快,爬上台面之后立刻向众人喊道:“杜队、过队,台面上有两个大家伙,还有六双大草鞋!”
几分钟后,六人都爬到了高台之上。
台面是六角形,对角线长度目测和之前遥感测得的64米差别不大。萧北对着台面不停地拍着照。台面六个角的位置各有一个等边三角形区域,每个区域内由大到小等距阴刻着九层等边三角形纹路。
高台六角之内的区域是六边形轮廓,阳刻了九道间距相同的凸弦纹,弦圈之内用阴刻手法刻满了放射状竖线纹。
台面上本是白玉般的一体,看起来就像一块六角白玉镜的背面。在这面“玉镜”上出现了三种极不和谐、彼此间又毫无联系的古怪物件。第一个古怪是存在于台面中心区域的一个直径30厘米左右、半球状的金黄色突起,形状就像一个倒扣着的铜钵。
第二个古怪就是摆放在台面上的两个大家伙。这是两块分离的、四分之一圆弧状的玉拱。尺寸相同,半径20多米,截面是直径近3米的圆形,却一黑一白。
黑色玉拱一侧的底部有一个榫状突起,而另一截白色石拱一侧的底部有一个榫槽。这两件东西可以如果通过榫卯连接起来,正好组成个半圆。这东西到底是干嘛用的?
第三个匪夷所思的古怪就是梁凡刚刚所说的6双大草鞋。
它们正静静地放置在台面外侧的六个等边三角形区域中。
过长伟让大家暂时不要踏入高台之内。
他趴下来研究眼前的那双鞋,把影像传回支援中心的同时,不断拿着手里的电子设备测量着那双鞋。
众人耳机里传来过长伟的现场报告,“古代样式鞋履,其底前宽38.8厘米,后宽28.7厘米,厚6.6厘米,长84厘米。鞋面以棕丝为经线,与麻线交织;鞋底以四根粗棕绳为经线,与多层单股棕绳交织。六双鞋均质地紧密,毫无破损。看其形制应为唐代‘麻履’。等一下,鞋底已与高台地面紧紧相连……”
杜凯山使劲拽了拽自己面前的那双“大草鞋”,无论他怎么使劲,这双鞋都牢牢定在地面上。他仔细看看鞋底,并无铁钉固定,不禁暗暗称奇。
这么大的受力面,就算是用了强力胶水也不可能一点也不松劲啊!看品相,这6双巨大的麻履就像昨天刚刚做好的一样。
这时,过长伟让众人开始在台面六角钉入膨胀栓,将安全绳固定点换到台面之上。
杜凯山坐在石阶上稍事休息。
盯着面前那双超大号麻履的他突然想起了在佰草坡上和万海峰一起发现的那两个大脚趾。他用手量了量鞋子的前部,20公分的脚趾合乎这双脚的比例。天啊,这里难道住过巨人?这些巨人还活着,没事跑到吴公峡去搞团建?
白水滩茧站改为安全哨之后,那里的同事多次上过佰草坡,但小木屋里再也没有出现过不明来历的客人。杜凯山甚至开始怀疑设立这个安全哨的必要性了。但眼前这双超大号麻履又让他意识到,“巨人”的威胁无处不在。
小木屋后院树上高高挂着的两个鲜血淋漓的黑鹿头和万海峰提到的那个“隐藏了很多年的专犯大案的犯罪组织”又让他凛然心惊。
他曾经认为这些事远在天边,如今已经近在眼前了!
……
周铁山开始沿着台阶向高台上铺设垫毯,一只机器马正驼着设备往上爬。木笙和梁凡帮着忙,一会儿功夫,就在台面上铺了厚厚一层,只露出台面正中那一小块区域。
机器马上了台面。萧北帮着周铁山开始往外卸着设备。他嫌屁股后头拖着的安全绳麻烦,松开锁扣把主绳给放掉了。
梁凡也想把安全绳去掉,但又怕杜凯山骂他,只把锁扣打开了,让主绳耷拉在锁眼里。
耳机里传来孙思妤的声音,“36个采样点第一轮报数汇总,气压和温度正常,实测大厅内无有害性气体,无辐射发生,但高台区域磁力数据链不完整,为预防突发事件,你们的防护继续保留。大厅里各处送回16个位置的白色岩石采样,我们先做了物理分析,无有害物质与辐射,摩氏硬度接近9.2。”
过长伟露出不可思议的眼神,杜凯山问道:“思妤,这个岩石硬度不正常吗?”
孙思妤:“非常不正常,这种石材在已知地岩石谱系中从来没有记载过。摩氏硬度读数越大,硬度越高。普通铸铁的硬度为4到5,不锈钢是5.5。花岗岩属硬石材,硬度在6到7。和田玉是6到6.5,翡翠是6.5到7。现在大厅里的白色石材的硬度已经超过了玉石的硬度,比钨钢、铬的硬度还高了一点,比它再硬的只有摩氏硬度10的钻石了。”
“乖乖,难怪打个钉都这么难”,杜凯山用拳头轻轻在台面上砸了一下。
他看见过长伟正在研究那个高台中心的金黄色半球,“长伟,这个是金的,还是铜的?”
过长伟看了看萧北用探棒接触半球后的读数,“非金非铜,这东西没有密度读数。它被放在这里肯定有它的用处。”
周铁山又放好了一台怪模怪样的探测器,正伸出四个探头对着那个金黄色半球。
孙思妤的声音又在耳机内响起,“探棒检测显示这个金属件的磁性极强……”
忽然,他们的耳机内传来兹兹啦啦的电流干扰声,过长伟立刻用双手示意高台上的6人将对讲系统关闭了。
他站起身来,看见大厅其他位置的四名队员正向高台上张望着,看来他们的通讯设备也出了问题。过长伟指了指那个“泡钉”,示意台上的众人不要触碰,同时开始往高台边缘的石阶后退。
……
支援中心里李璐大叫着:“怎么回事?高台下的磁力干扰突然增大了,他们做什么了?”
“高台上的六个人无法联络了”,孙思妤看着现场监控说道:“他们正在撤退。”
……
过长伟紧张到了极点,可这会儿没法和其他人通话。这时更厉害的干扰出现了,他发现手腕上的电子屏开始显示各种乱码。
他紧张地盯向周铁山刚刚放在“泡钉”前的那台超声波探伤仪,仪器的屏幕也出现了乱码,接着他听到“嘀”的一声,这是探伤仪发出超声波激励电信号的提示音。
他立刻冲向那台仪器……
支援中心内的孙思妤叫了一声:“问题是那台超声波探伤仪!”
汪杰和李璐围到她的身边,孙思妤指着电脑屏幕说道:“探伤仪回传的参数我收到了。你们看,下面的结构已经模拟出来了。那个铜钵的结构类似故宫宫门上的铜泡钉。钉帽的边缘是空的,但中部向下延伸出一段超过6米长的直杆,杆底分为平行的两个部分,是个Y型,往下……天啊,这是个音叉!探伤仪的超声波如果被这个音叉放大,很可能震碎台面,下面藏着什么我们一无所知……”
穹顶大厅高台之上,停在台面中心区域的那只机器马受到干扰后,失去了平衡能力,向着那个泡钉的方向倒了下去。储物兜里的一堆东西掉了出来,其中有几只金属杆和五金工具急速砸向那个泡钉,铛铛铛铛……响声不绝。
杜凯山感觉脚下微微一震,多年的训练让他明白危险即将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