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是所有人的基本欲求。不论你有何种目标,为何奋斗,只要你想今后的人生中有现在没有的东西,那就是这种欲求的表现。所有能给你带来成就感、满足感、意义感、进步感的东西,其根基都是“成长”。“成长”使你的明天比昨天更美好。
然而,有时候人们的确会停止成长的步伐。大家都有这种回忆,在电影、文学作品中屡见不鲜,在实际生活中也是如此。你最近参加过同学聚会吗?你会发现,有些老同学的境况已经有10年、15年,甚至20年都没有改变了。根据你本人立场的不同,这一发现可能会令你宽慰或震惊。大家可能都认识这样的人:一位男士退休之后迷失了人生方向,都快把老伴儿逼疯了;一个男人仍以40年前的方式对待女性,却纳闷她们的回应不再像40年前一样;一个上班族,干着一份没有前途的工作,每天打卡上班工作,打卡下班回家睡觉,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这种不知出于什么原因而停止成长——或者是暂时的,或者是无限期的——的例子,在我们身边数见不鲜。而你之所以读这本书,也许是因为你不想变得跟他们一样。也许,你现在有点儿原地踏步的感觉;也许,你正处于成长过程中的艰难阶段,正在寻求启迪、激励和指引;也许,你只是想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获得所有有利的资源。绝大多数人在人生的不同时刻都会遇到与成长有关的难题,因为,尽管我们渴望成长,但成长绝非易事。我们在战略培训公司中接触到的企业家,有些是非常成功、享誉国际的人物,然而,他们也跟其他人一样,在成长之路上面临同样多的挑战。
在一个科技日新月异、迅猛发展的世界,对渴望兴旺不衰的人来说,不断成长的能力是其基本需求。拥有这种能力,就有了开启无尽宝藏的钥匙。要拥有这种能力,关键在于培养一种成长思维。这样才能自然而然地选择成长的道路,而不是在人生每天提供给我们的不计其数的机遇面前不知所措。
本书所列的10条法则就像镜子一样,可以用来照见自己的行为,看看这些行为是推动还是破坏了你的成长。使用这些法则,就像出门前在门廊里照镜子一样——匆匆一照,检查仪容是否妥当,如有不妥,调整一下再出门;或是像在镜前长时间仔细检视一样,打算找出需要花工夫改正的地方。出于以上目的,这些法则是很有用的,因为你很难仅凭感觉去判断自己是否沿着正确的轨道成长。在成长这件事上,偶尔,我们都可以“思维重置”一下(这是我们某位团队成员的叫法)。
哈佛大学教授罗莎贝斯·莫斯·坎特(Rosabeth Moss Kanter)有一个睿智的观点:“事到半途,都仿似失败。”有时候,成长所带来的痛苦感觉就像失败一样;而有时候失败本身就是成长的一部分。成功的企业家都很明白这个道理。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在成功之前都经历过失败。1978年8月的某一天,丹·苏利文同时体验到了破产和离婚的滋味,他将那次“双祸临门”称作“市场调查”。他这个说法并非表示当时那两件事不叫失败,而是他从中吸取的教训,对他创办现在这个与人生伴侣芭布斯共同经营的、数百万资产的公司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在成长遇到困难时,对照书中法则进行自查调整,能帮助你“不脱轨”或重拾承诺。在书中的诸多事例中,挑战或看似不太理想的境况都提供了大量机遇,能使人进入到更好的境况。有些经历是你想逃避或者忘却的,但这些法则能帮助你从中获取最大的价值。
即便是在一帆风顺的时候,用成长法则来检视自身情况,也能带来丰厚回报。如愿以偿或达成目标都会令人感觉良好,但这种良好的感觉并不能保证你继续沿着正确的轨道成长。事实上,它常常会将你引入成长的陷阱。金钱、赞誉、报答、安逸甚至辉煌的过往,都是充满诱惑的东西,也都是成长的辅助工具。而决心、表现、付出、自信、志向,它们都是成长的动力。一旦后者开始被前者压制,你成长的能力就会大大削弱。
书中的法则都是我们对成长起源的观察结论。如果“法则”这个用词令你感觉不快,你可以试着想想我们最近在街区见到的一件T恤衫上的玩笑话:那件T恤上画了一名警察,他右手举起,身旁配的文字是“遵守重力律!”。当然,不论你遵守与否,大自然的法则是无法改变的。你若是无视“重力律”,从屋顶跳下,那给你善后的就不是“重力警察”了。同理,如果你不遵循成长法则,也不会有“成长警察”找你的麻烦,你只会发现自己的成长不再那么顺利而已。
大家可以将每条法则套上这样的格式:“如果……我就能不断成长,”比如说,“如果我能使明天总比昨天更美好,我就能不断成长,”这就是人生的运转规律。你可以仰仗它。理解了这些法则之后,你就可以更自觉地、更可预见地保持成长势头,就像科学定律能帮助我们预知物理世界里行为的结果一样。
用这些法则来校准自己的行为,能使你对自己的未来更有控制力,从而增加你的自由和自主性。这样做的话,还能明确地将成长的责任放在你的肩上。你可以选择如此生活,也可以做出相反的选择。成长并非易事,但它能带来丰厚的回报,生活时时为我们提供成长的机遇。所以,一旦你将成长当作中心目标,生活就时时充满机遇。
一旦你的行为和思维变得以成长为导向,一旦你开始体验到它如何影响你和别人的人生,你就会越发明白,保持成长思维所带来的回报,要远远胜过你所遇到的挑战。成长的欲求完全是对生存的热爱,是对存在的激情,是对充分探索人生的渴望。一旦你决定用这10条法则的基本原理来校准自己的行为,你就决定了去充分利用上天赋予你的人生——人生的全部。话说回来,毕竟,除此之外,你还能给自己更好的回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