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试次日读卷。房官在读卷时看到此答卷,心中便是一惊,不知如何是好,只能交给礼部尚书张贤成决定,张尚书一看便知是那戚寒松的作品,不知此事捅破对他是好是坏,便一个人带着考卷面见了天子。天子读后并未发怒,心中暗许这戚寒松勇气可嘉。后来,皇帝下旨,让塑造昭陵十四尊蕃王石像的工程继续施工,其他营建工程全部暂停。当时边患频仍,为臣服的蕃王塑像有安边作用,故而此工程未停。另外,还从宿卫宫廷的左右长林军中抽调了三千劲卒赴援息烽关。
三日后放榜,戚寒篁感觉时间过得漫长。放榜那天,全国上下都在关注此事,整个京都变得比往常更加喧闹,黄榜前人潮涌动,“又是第一!”成千上万个背书的夜晚,已经成为记忆,但仍然记得那么清楚,乡试,会试,殿试……一路下来,仿佛经历了一场幻梦,而如今,梦已成真,戚寒篁想到了自己的努力没有被辜负,忍不住落下了眼泪,“不能哭!男儿有泪不轻弹,以后我要如钢铁般坚强,内心不能有半点动摇!”她拂去眼泪,“父亲在天之灵一定能看到吧。”我一定会拼出一条自己的路!
戚寒篁年仅十八岁,这是有史以来最年轻的连中三元的人。秋素石也荣幸地成为探花郎。
这一日,大乾王朝京中万人空巷,都是为了一睹那年轻状元郎的风采。
朱雀大道两边的茶楼、酒馆、当铺、作坊都堆挤满了人。十五丈的大道都显得狭窄了。大街两旁的空地上原先还有不少张着大伞的小商贩,现在也都被人群给挤出了道。街上的行人不断:有挑担赶路的,有驾牛车送货的,有赶着毛驴拉货车的,此刻全都驻足观望着。
高中进士,御赐游街。
戚寒篁等一甲三人全都头戴金花乌纱帽,身穿大红蟒袍。状元郎手捧钦点皇诏,足跨金鞍朱鬃马,前呼后拥,旗鼓开路,欢声雷动,喜炮震天,遍街张灯结彩,热闹异常。
这个时候,天真无邪的孩童,看见这么热闹的场面,又是跳,又是舞,高兴地欢叫:
“状元郎来了,状元郎来了……”
那些百姓们,一边看状元游街,也一边随意地评价议论到:
“今年的状元很秀气啊!”
“那个探花,真是俊朗!!”
“榜眼身形好魁伟啊!”
……
戚寒篁端端正正地骑着大马,听着路人们的赞美,面带着些许笑容,可看着眼前一片和和美美、热闹非凡的场面,心底里的淡淡悲戚却是难以压抑住了:“父亲,母亲,兄长,你们看到了吗?我现如今已取得功名,相信我在不久后一定可以为你们报仇的!”
眼前又浮现出父母亲以及兄长、亲人们亲切的脸庞。
虽是如此安慰自己,戚寒篁却也还是低着头,嘴边只是一成不变的一抹弧度,睫毛盖住了她眼里的情绪,那抹弧度似是凝固在他嘴角,逐渐僵硬。好像有些什么,从她眼里要滑落,却终究没有。
热闹与喜庆逐渐从京城西南角蔓延到了东城区。
万花园的入口处,众官兵层层把守,一只苍蝇都飞不进去,外面有很多东城区想一睹当今才子俊杰的市井平民,等待着才俊们的大驾。
“这万花园呀,普通人可难窥其全貌,里面可是有这世上各类奇花异草。”路边一位须发斑白的老人对他年幼的孙子说道,“想看吗,想看呀就努力在这金榜上题名吧!”
突然,远处熙熙攘攘的人群开始躁动,看不见具体有什么动静,只感觉锣鼓声与人们的呼喊越来越近。
对于新科进士们来说,今天是个不折不扣的好日子,除了他们,还有很多人一直期盼着这个日子。很多达官贵人府上还未出阁的妙龄少女都把这一天当作挑选良人的良辰吉日。
襄王宋明深的小女儿素锦陪同哥哥姐姐们一大早就来到了东城区,她倒不是来挑选如意郎君的,对于她来说,哪里好玩,她就去哪里。
素锦唇红齿白,玉手纤纤,身材小巧,却没有一般大小姐的柔弱,对万事万物都充满了好奇,开朗活泼,可爱非常。
趁着哥哥姐姐们不注意,素锦又带着她的贴身丫鬟小青去“闯荡江湖”了。
“小姐小姐,咱们快回去吧,不然真的会被老爷责罚的”小青劝说着素锦。
“怕什么。快点快点,那边那个卖糖葫芦的大爷要收摊啦,快点啊”素锦拉着小青冲向远处的人群。
嘈杂的人群并没有引起素锦的兴趣,她只是站在一旁,眼里全是冰糖葫芦。突然一辆马车失控,向素锦疾驰而来,眼看着就要撞上她了,人群中传出阵阵惊呼声。
这时一个矫健的身影从朱鬃马上腾起,一个飞身,拉住了失控的马车,
人群中一下子便爆发了响烈的喝彩声。
“好啊,这状元郎的身手也不赖嘛!”
“这可真的文武双全呀!”
“好!!!”
经历了刚刚的九死一生,素锦和小青仍惊魂未定呆在原地,只是呆呆地望着眼前这个救命恩人。
戚寒篁拍了拍身上的尘灰,轻轻一跃回到马背上,转头离去。
“状元郎真是好身手啊,不知多少小姐会为你倾倒啊,哈哈。”听了这话,戚寒篁也缓和了些脸色,内心里的阴霾驱散了点,难得的窘迫了起来,附和着哈哈大笑起来。
很快哥哥姐姐们闻声赶来,关心起素锦的状况,素锦没有怎么理会,她的目光仍停留在刚刚那个赤马鲜衣的少年身上,久久不得回神,竟是痴了的模样。
戚寒篁本就生得眉目秀朗,自有一番清流傲骨,一身大红官袍更是衬得容颜多了几分温润。一路过去,皆是大胆的女子扔来的绢花。
终于新科进士们来到了万花园,万花园是皇家花园,只有得到皇帝首肯,才能睹其芳容。天和日暖,风静无尘;万花园里御柳低垂,浓密成荫;樱桃挂在树枝,鲜美可人;靓丽的杏花开得正好,引得人心神荡漾。
进士们游园采花,采下他们认为最美的一朵,可赠与佳人,可佩戴胸前。
下至平民百姓,上至公卿权贵,都不会错过这一大盛事,甚至皇帝都会在江边高楼里垂帘观看。
襄王宋明深与属下在某个很难察觉的角落观察着一切,似乎在谋划着什么。
“就邀请这些后生今晚来府上做客吧,都办漂亮一点,不管是宴会还是那件事。”宋明深用他特有的低沉的声音说道。
京城上下还是喜庆非常,至少现在还是。
薄暮的夕阳余晖淡淡地普洒在楼阁飞檐之上,给眼前这一片繁盛的京城晚景增添了几分朦胧和诗意。
终于结束了一天的忙碌,戚寒篁带着满身疲惫回了张府,早早地歇息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