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70年代初,城市中的样貌你可能想象不到。少部分地区初步建设完成,但更多的地方都还是荒山,还有一些地区处于开发阶段,及一些小镇。从高处看去,可以看到已经建设好的部分地区,已经是人来人往。有的人,买好东西后,正顺着一条土褐色的马路,朝着山区赶路。那山区中,有一个不大的镇子,镇里的房子大多由山里凿的石头和泥修建而成,房顶铺的是烧制的瓦。比起一些村落中用泥土和干草修建起来的房子,这里的人们生活质量已经提高了一大截。
那时候城里最普遍的交通工具就是自行车,可这自行车不是每一户人家都有的。条件不那么好的家庭,出远门时都是乘坐公交车,人们乘坐公交车那是准时准点,要是错过一班车,就得再等上好几个小时。
城市中人口最密集的地方,莫过于沿江路段,以及一些港口位置,这些地方的建筑物比较繁华一些,最常见的是大道两边的骑楼,然后被包围在里面的两三层楼高的平楼。周围最宏伟的建筑物,就是那些有着十几层楼高的宾馆大楼。
······
1973年。那时的刘一天,十六岁,从偏僻农村来到城市,去了一个名为上涌村的地方。这个地方连个镇子都还算不上,仍是一片纤尘不染的纯朴小乡景象···
于是,在这里,开始了属于他的故事。
二十五年后。
1998年。
上涌村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已不再是当初纯朴的小乡景象···
因为城市的高速发展,很快外来人口都纷纷涌进,想在其中求发展;后来,陆续有人看上进出方便的上涌村,并在这里住了下来。一些野心较大的人,看见了商机,于是便开始了一股建设热潮,人人都想建一座楼起来,过上收租的生活,又因为没能很好的统一和管理,便形成了密不透风的拥挤楼群。
上涌村已然成为了闻名的城中村···
这些密麻的拥挤楼群,巷子里的卫生条件那是极差,居民们的垃圾,是从阳台往下直接倒的,所以,哪里有阳台,那下面绝对会是一个恶臭的垃圾堆,这些垃圾养活了几十上百只的老鼠。不仅巷子脏,就连楼梯过道都堆满恶臭垃圾,蚊虫满天,白粉墙壁也日渐被腐蚀成黑色。
就连没有垃圾的墙壁,也因为私人企业颇多,多以单间门面为主,为了宣传推广,广告纸贴的到处都是···
这还不是最烦的,很多租客楼房的阳台上都有一个排水口,洗了衣服滴落的水,还有一些不知道什么来源的水,通常都会像雨点一样,滴在下方过路人的身上。生活在这样的城中村里,你甚至不敢在路上吃东西,生怕突然就有一滴污水掉在你的食物上。
那些找到好工作,慢慢升职加薪的人,心里会想着:只是晚上回来住一下,早上去上班的时候,天只是刚亮,不会有污水从空中滴落下来,恶臭垃圾也在昨晚被环卫工人清理干净,而且,甚至不用再忍受多久就可以搬离这里。
但是,对于每天每夜都在这里的干最脏最累的活儿的工人来说,如果他们不接受自己这种肮脏的生活,不抛开一切,是会无法忍受这些的。
刘一天先是干了一阵子卖鱼,干腻了后转行成了这里的一位环卫工人,他已经记不得是什么时候开始转到这行的。
这天是1998年的国历6月26日,他已经在这里生活了25年了。
傍晚时分,中年时期的刘一天,和好哥们儿李庆义在一条光线昏暗的肮脏巷子里,提前来清理这些肮脏并散发着剧烈恶臭味的垃圾堆。因为,晚上,好哥们李庆义的老婆过生日,邀他去做客。
刘一天身穿一套淡绿色环卫衣装,身高体大,看面部,是国字脸,腮帮子两边各有着一快突显富态的脂肪堆,粗粗的脖子,下接着大胸脯,和硕大肥圆的啤酒肚。若不是整个人身材高些,更显修长,那就真的是酒桶身材了。
身旁一起清理垃圾堆的李庆义,是刘一天相对的一个极点,瘦得皮包骨一般,面部消瘦,甚至还看得见颧骨突出来的外轮廓。可那手却是有劲儿,握着垃圾铲,很快就将面前这堆垃圾给铲到了垃圾车里。
这拥挤窄小的过道,只是停了一辆小小的三轮垃圾车,便是赌的两边只留下一条小缝儿。清理垃圾使得周围臭味扩散,尘埃满天,那些想要过路的人,都只有在远处捂着口鼻焦躁地等待。
很快,刘一天来到了驾驶座,用力踩着踏板,车子缓缓向前。他身形大,力气足,这重有几百斤的三轮车要是换做李庆义来踩,那估计是有些吃力。
李庆义身形虽瘦,却还是有些力气,在垃圾车后面帮着刘一天一推,车子便更加轻快的向着前面前进。直至来到了外面稍微宽阔一些的路面上,让出了道儿,堵在后方的四五个人才相继散去。刘一天也不着急,在口袋里拿出一包压得有些扁了的硬盒香烟,拿出一根烟叼在嘴里,又拿出一根,看了看车后方的李庆义,叫道:“李哥,过来抽一根烟先。”
李庆义闻言,一笑,说到:“老子在这后面使劲推,我说怎么推不动了。”来到刘一天身旁,接过香烟,李庆义又叮嘱道:“小刘,等一下不要忘了,去我们家吃饭,你嫂子过生日。”
刘一天道:“好好好,不会忘了。”
李庆义又道:“你这个人就是有点太实在,生怕给人添麻烦,饭点上没叫你,你都不会来。咋们是好哥们儿,是兄弟,这有啥好客气的,是不是。”
“是,李哥,你说的是。”刘一天点了点头,吐出一口浓烟和颓气,有些歉意的说到。
两人就这样堵在路中央,抽完了烟,然后骑着垃圾车,去到了一个空旷地,虽然地方是空旷,但空气却是极臭,因为这里堆了很多这样的垃圾车。待会儿到了半夜,才会有垃圾车来收走这些垃圾。
停好了垃圾车,两人来到一旁的洗手间,洗干净了手,刘一天道:“我先回去换身衣服嘛,等一下就过来。”
李庆义闻言,担心刘一天不来,道:“你这衣服又不是很脏,不用换了,走走,现在就过去。你嫂子估计都做好饭菜了。”说着,就拉着刘一天向前走。刘一天尴尬道:“这不好吧,嫂子过生日怎么也得穿好看一点啊,屋头来了那么多客人。”
李庆义一张老黄的脸,突然一笑,皱纹都堆积到了一起,道:“你给我整那些干啥,我们都是农村人,没那么讲究,你人到就行了!”
刘一天也无奈于李庆义的热情,便随着到了其家中。
屋中人数众多,有两个十岁左右的孩子,六个老人,这其中,李庆义夫妇双方的父母都来了。两个上夜班的同事也来了,一个叫赵天梁,一个叫李孟辉。还有一个约莫二十岁左右的青年,似乎是那两个面生老人家的孩子。
一众人在那聊的好生热闹。
注意到两人回来,李庆义的父母立马就上前热情招待,朗声问候,一边聊一边给刘一天找了个地方坐,这个位置正好在那两个同事旁边。
和赵天梁,李孟辉寒暄了几句之后,李庆义的父亲又递来了茶水,接过茶水,有些口渴的刘一天猛的喝了一大口。李庆义父亲又笑着递过一支香烟,道:“小刘,这些年你变得好富态啊。”
接过烟,习惯性的夹在了耳朵上,刘一天笑了笑,脸上的脂肪都在颤动,唏嘘到:“是啊,近些年来是长胖了不少。”
李庆义父亲笑着道:“长胖点好,说明身体好,你看我们家小李,瘦得跟杆子一样,要是能有你这体格,我们就不用操心了。”
一旁的同事接话寒暄了几句,这时,刘一天的嫂子也从厨房内出来,端着两碟子菜,放到桌上,说道:“围过来做好,准备吃饭了。”说完,又回过头对着刚跑过来的两个孩子说道:“你们两个等一下,位置可能不够,等大人先坐,你们等一下和我一起坐小桌子。”
两个小孩儿有些眼馋的看了看桌上他们最喜欢吃的凉拌猪耳朵,哽咽了一口唾沫,然后点了点头,应道:“好嘛。”然后又回到屋中去看武侠小说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