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389900000006

第6章

“小红子——小死鬼——快家来吃饭喽——”远处传来母亲高声的呼唤。

早春的天气依然十分寒冷。清晨,寒风从原野上刮过,刮在上学的孩子们的脸上,他们的脸上感到火辣辣的疼痛,他们穿着单薄的衣衫瑟缩着。早读堂散课了,孩子们一窝蜂地冲出教室的时候,太阳正从虎头山的山顶上跳出来,露出鲜艳通红的笑脸,温暖的阳光照耀在靠阳面的前门山上、靠阳面的校舍上以及田野、村庄上,与被虎头山遮住的山脚下的大片荫蔽的田野形成鲜明的对照。孩子们拖着长长的影子在初升的阳光下向自己的村庄冲去。

我们一踏进村庄,便急不可待地将书包放在石头上、生产队队屋的窗台上,或靠墙放着,然后便跳田的跳田,抓子的抓子,还有踢毽子的、打牌巴的、砸碑的等等,热闹非凡。我最喜欢打牌巴,水平也高出别人一筹,引来许多小朋友们观看,他们里里外外围着,发出阵阵喝彩声。

在我们村庄的前面,荷塘(即原先桂氏的荷花塘,不知从哪个年代起荷花就消失了,现在是村里人洗东西的场所)的西头向前一点,1971年,生产队在那里建起了一幢开着两个大门的高大瓦房作为队屋,里面存放队里的生产工具、粮食、油料等,靠东边两间曾经办过红儿班和夜校。屋子的进深和高度都比一般农户的住房高大宽敞得多。队屋门朝北开,屋后脚插到田边。屋子东面与荷塘埂相邻,西边有一条路,直通到涧那边的红星小学,队屋的门前是一片空场地,平时是孩子们最喜欢玩耍的地方。

地下的泥土是潮湿的,溅不起灰尘,青黑色的被雨水冲刷过的泥土上有细小的石子。队屋西面墙脚边长着一溜稀疏的小草。

我们正打得起劲,从队屋前打到西边屋垛,豆大的汗珠从额上滚下来,头发已是湿漉漉的;脱掉了棉袄,只穿着一件薄薄的衬衣,也不觉得冷。我们忘掉了时间,不觉间围观的人已渐渐散去,而有些同学已吃过早饭又来到队屋前准备排队上学。

听到母亲的呼喊,我的心猛地往下一沉:不好!又玩过了头!回去又要遭到母亲的责骂,甚至挨打。我一边慌忙收起牌巴,一边用手袖擦着额上的汗,一只手已抓起棉袄,另一只手拎起书包,边往家跑边穿着棉袄……

我八岁上学读一年级。学校坐落在柳庄队,校舍原是柳姓的享堂,新中国成立后改为学校,称柳庄小学,后来大队成立,我们村改为红星大队,小学也改为红星小学。学校在柳庄的最北面,紧靠着前门山东面山脚,隔涧与桂庄相对,与桂庄相距有500米左右,我们出门就能看见它。

从前,一族多半建有一个祠堂,供奉族中的祖先,也是族中议事的场所。由于一族人口众多,分布广泛,祠堂的规模也很宏大。一族中的分支一般又建有享堂,以供奉这一分支的祖先。享堂的规模比祠堂小得多。一支中有的村庄又建有大堂屋,以供奉这一村庄这一姓的祖先。

柳庄队有十几户人家,都姓柳,周围一带也有不少同宗。柳氏享堂大门朝东,中间是厅堂,内有八根大柱,落在用青石雕成的鼓形的高高石基上,屋梁、门窗雕有花饰,厅堂前后有廊檐,厅前是花园,花园前才是享堂的大门,有石阶一级级向下。厅堂的后面是一方天井,天井的南北两面是耳房,后面是厢房。享堂的厅堂是议事的场所,厢房是看护享堂及操办议事用的,耳房是远道同宗来议事时居住和用膳的场所。享堂地势坐落得很高,厅堂高大宽敞,享堂四周用砖墙围起,显得高大、庄严、神秘。

到我上学时,柳氏享堂早已改变了原先的面貌。围墙已不复存在,学校门前栽有长长的一排冬青,树干已有碗口粗细,将学校掩映起来。花园仍然存在,学校用花墙将花园围起来。花园里面种了各种鲜花,一棵高大的石榴树,秋天来时,树上挂满石榴;花园里搭有葡萄架,夏天,葡萄藤爬满支架,在阳光的照耀下,漏下斑斑驳驳的影子。厅堂已经隔起,两边隔成前后四间,供老师们居住,中间隔成前大后小两间,前面放着一张乒乓球桌,后面是不大的穿堂,后墙正中用木架支放着一幅高大的伟大领袖毛主席画像。画像有两米多高,画像上毛主席身穿灰色中山装,两眼慈祥地微笑着,嘴微张,下颌靠左边一点有一颗豆大的痣,平整的头发向后梳起,前额很宽,满面容光,右手抬起放在胸前,食指和中指间夹着一根燃着的香烟。天井不大,中间有几棵长得很长很细的风景树,靠南边,长有一簇两三米高的蜡梅。庭屋南边的耳房已经拆去,改为宽大的操场,操场的南边和后面有新建的校舍。

一年级的教室是由天井后面靠北边的两间厢房改成的。低年级只有一个老师。我们的老师姓赵,我感觉特别像我的妈妈,她也很喜欢我。她不是本地人,讲着一口好听的带外地口音的普通话。她三十多岁,身材高大,面容慈祥而又端庄,梳着短发,穿着灰色整洁的衣服,说话时嘴里露出一颗银灰色的牙齿。她拼音教得特别好,远近闻名。她住在厅堂南面的两个半间里。她是学校唯一的女老师,也是学校唯一公派教师。

我们在这里开始了人生的知识启蒙。我们用甜甜的童声跟在赵老师后面喊着、唱着:

“……‘h,喝水的h’……”

“毛主席万岁!万岁!!万万岁!!!……”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

“……”

天晴的时候,下课后,我们在教室的廊檐下玩着游戏。雨天的时候,天井里显得很幽暗,雨点从高高的屋檐上掉下来,落到被雨水冲击成浅窝的沙土上,溅起一个个清亮的水泡,“嘟、嘟、嘟……”发出清脆悦耳的响声。水泡晃动着,与别的水泡黏合,变成一个比较大的水泡,再黏合,变成一个更大的水泡,不久又破裂了。接着又有许多的小水泡再黏合……

我蹲在地上,背靠着廊柱,耳听着音乐般有节奏的滴水的声音,眼看着晃动的水泡的幻化,人早已愣住了,心已不知到了什么缥缈的地方,周围的一切在我的脑中已不复存在。这是孩子纯洁的灵魂达到的最美好的境界,他无限向往,无限迷恋,仿佛有天国的神秘的声音在召唤着他,那是一种虚无的迷幻的境界。只有当上课的铃声响起,赵老师手里端着书本和教棍,从礼堂的后门出来,将头低下,准备冒雨匆匆穿过天井来上课时,我才猛然惊醒,连忙跑进教室,在自己的座位上急急坐下。

这一年的秋天,暑假过后刚开学不久。天气还十分炎热,村里人在紧张的双抢(抢收割、抢栽秧)过后,稍稍轻松一点,但依然在田间不停地忙碌着,他们需拔去田中的稗草,山芋地里的蔓草,准备收获豆类作物等。

我穿着单褂和开裆的背带短裤,经常在课外时间时在学校门前的冬青间玩耍。冬青长得很高很粗壮,大约一米间隔一棵,顽皮的孩子在树杈间荡秋千,还摘下树叶当哨子吹。春天冬青的树顶上开出白色的一簇簇繁花,蜜蜂“嗡嗡”地在花间快乐地歌唱,满园飘荡着花的香气;夏天的时候,它洒下一片绿荫,孩子们在树底下尽情地玩耍,知了隐在树叶间不时地发出尖锐的叫声。

赵老师在花园里发现了我。她走下台阶,边招手边用那动听的声音说道:“小红子,你过来。”我惶恐地走过去。她端详着我,微皱着眉,叫我背过去,弯下腰,她掀起我褂子的后襟,用温暖的大手来回抚摸着我的脊梁骨,嘴里发出“嘿嘿”啧声,她又叫我挺着腰,将腰向后仰,这时她的眉头皱得更紧了。我不知道自己犯了什么错误,心中惶恐着。她好像又问了我几句什么,便温和地叫我走去了。原来,我由于经常打牌巴,身上发热时就脱下棉袄,由于风寒被感染上了骨结核,脊椎已发生变形。

不久,赵老师亲自到我家家访了。

在农村,村里人对老师十分尊敬,把老师当作学问和智慧的化身。他们尊称老师为“先生”,见面时总欠身低眉打招呼,绝不允许自己的孩子对老师有半点不恭。

下午放学后,赵老师从学校出发,走过涧滩,走上田间小道,向我们村庄走来。我们村里读书的孩子早已经发现她来了,她到谁家?大家都像小老鼠般惶恐不安起来。随着赵老师的脚步临近,孩子们都匆忙跑回家中,有的还关上大门,躲在门缝里或在门后面向外张望。老师的家访是十分稀少的。

我家在村庄的西头,赵老师径直来到我家。母亲热忱地,起初好像还有点手足无措地接待了她。农村的母亲们很少接触和接待外人,她们对客人是异常客气和敬重的。

母亲将赵老师迎进门,一面叫自己的大孩子跑去外婆家讨鸡蛋。农村里来了贵重客人,都要立即打几个鸡蛋给客人吃,这是最高的礼遇。

母亲将赵老师让到堂屋正面大桌边的椅子上坐下,同时连忙用茶盏子倒开水给赵老师喝。赵老师忙站起让过:

“我不要喝的,不要喝的。”

“赵老师,红子在校里惹事了吧?”母亲从赵老师进门时,脸上就一直挂着笑容。

“不是的,小红这孩子很聪明,不顽皮。”

“赵老师,孩子淘气了呵!这孩子玩性太重了,您打他,有什么事,不要紧的。”

“不喽,孩子还小,一下不玩是不行的。”

“小三子不像两个大的,一点也不懂事,肯定在学校里不学好……”

母亲拘谨地笑着,双手无措地在腰间的围裙上搓着,屁股刚粘上另一面的大椅子,又忙地站起来陪着老师。

门口,大孩子已用葫芦瓢端着从外婆家讨来的头十个鸡蛋。母亲忙迎上去,伸手接过瓢。赵老师也立即站起来,用身子拦着母亲。

“我是不吃!我来跟你讲事情的。给孩子吃!”

母亲用一手挡着,匆忙从侧面溜过向厨房走去。厨房是堂屋后半部,中间用一堵墙隔开,前面为堂屋,堂屋与厨房之间开有门洞。她边走边说;

“您别拉!赵老师。家里鸡犯瘟,年年养不起来鸡,真没什么东西!”

“你真别搞!我真不吃!”赵老师不好意思再拉,追到厨房门口,愣了一下,在母亲的催促下无奈地坐回座位:

“木师娘,你真别搞,搞脏掉了。”

大孩子已蹲到灶前准备烧火,“妈妈,外婆从后面来了。”他将头伸出外面向母亲说道,脸上挂着一脸天真的稚气。

“呵……你去给赵老师加点水,不要你烧的。”

“不要的,我要喝自己倒。”赵老师在外面答道。

母亲揭开锅盖,将锅里的剩粥迅速刮起来(我们那里一天三顿几乎都是粥,早上煮满满一大锅,带中午晚上吃),准备上水烧。这时,外婆已走进屋来了。

外婆是小脚,走起路来十分吃力,很慢。她上身穿一件旧的黑色的老式外衣,衣服用人工做的布扣从左侧面扣起。她脸上已爬满皱纹,头发梳向脑后用发夹夹起,外婆个子不高,身体很不好,有气喘病。她走进屋来,赵老师立即迎上来。

“赵……赵……”外婆因快速赶路,进门后站在原地呼哧呼哧的,想讲话,一时又讲不出来。她用手示意赵老师坐,同时使劲地喘着气,不禁咳嗽起来。母亲这时也慌忙跑出来。

“不……不要紧的……”外婆这时已缓出一口气来,立即对搀着自己的赵老师露出笑容,说:

“坐,坐啊,赵老师,刚才来的?”

母亲也催促着叫赵老师坐。

这时大孩子已将老师的水加上,正将水瓶放上花几,花几是用土基砌起的,上面横担着一块木板。

“小红子呢?”外婆问道。

“早就跑走躲起来了。”母亲在厨房答道。

“嗯……”赵老师欲言又止。她脸上挂着笑,站在椅子旁要外婆在自己的椅子上坐。

“你坐,赵老师,你坐。”外婆在另一边的椅子上刚坐下,又站起来向厨房走去。

“木师娘,我来和你讲一件事。”赵老师面对着厨房门口说。

母亲见外婆走进厨房,便将围裙解给外婆,自己立即赶出来,含笑站着听赵老师讲。

“小红这孩子,我看他背部有点不对劲。我注意地看,发现他走路有点向前勾,两腿走路有点叉叉的。那天……”

赵老师将自己的观察和疑虑一五一十地告诉了母亲,建议最好立即带我到大医院去瞧一下。父母亲和家里亲戚本来就有点怀疑,只是平时太忙,没有太放在心上。听赵老师这么一说,母亲和外婆便紧张起来。

赵老师走了,母亲和外婆面对着面互相愣着发呆。

我看到赵老师走远了,才胆怯地走回家。心里扑通扑通地跳着,生怕赵老师讲我的过错,母亲打骂我。

我回来后,外婆便叫我走走看,又撩起我的褂子后襟,用手仔细地摸着。

“是的,一点不错。”外婆满脸惊慌地说着,将眼望向母亲。母亲正抚着桌子发呆。

“明天,快叫文子喊小姐夫回来。”外婆说着。

同类推荐
  • 车站南路旅馆

    车站南路旅馆

    蒋人瑞公务员。曾任医院中药师,杂志社编辑。曾在《芙蓉》《青春》《人民曰报》等报刊发表中短篇小说、文艺随笔六十余篇。现居湖南汨罗。麻细佬踏进车站南路旅馆。吧台姑娘站起来,嫣然一笑。住宿登记的时候,麻细佬翻寻半天,没有看见身份证。吧台姑娘说,那你自己来填登记簿。麻细佬释然。看簿,拿笔,笔在手指间旋转。他努力回忆身份证号码。身份证是十八位数吧?是十八位数,没错。自己身份的十八位数,能记个大概,不会错。就是错,也不会错蛮远。
  • 静思

    静思

    想,是一个词语,内涵很深,若分类,又有想思、想念、想望、想往之别。这些类别又有不同的意义。想,是抽象的,无色无形,看不见,摸不着,抓不住。但想又是真真切切存在的。谁没有想呢?连动物也有想。想有没有能量?我的回答是肯定的:有!儿女远在千里之外,父母急切思想时,儿女皆有感应,回以思想。亲人遇难,凡有血缘关系者,无不心神不安。有人白天想念已故的亲人或朋友,夜间亲人或朋友便会与他在梦中相会。
  • 铁树开花

    铁树开花

    又到探监的日子了。王新雅决定去监狱里探望父亲后,回来就赶紧浇麦。王新雅有五亩地的麦子,需要很长时间浇呢。天旱,浇麦的多,水也跟不上。去年一冬没有下过一片雪,人们想着过了年会下雪的;可过了年,还是没有下。又想二月二会下雨吧——二月二龙抬头呢!可过了二月二,天还是晴朗朗的天。山冈地的麦子已经出现了绝收的迹象,是没有希望了;平地的麦子可不能再出问题了。抗旱浇麦是眼下的头等大事。小组里的大口井浇地速度快,可是需要排队。
  • 补天

    补天

    陈其一夜里做了好几个梦,但醒过来的时候,一个梦也没有想起来。陈其一还在努力地回忆夜里的梦境,希望能回想起点儿什么来。这个时候,王彪对着正前方的一辆大卡车破口大骂:“这瞎贼日的!”随即急促地摁起了喇叭。寂静就这样被打破了,大家都从低迷的思维中清醒过来,伸着头去看这个堵在路中央的庞然大物,它不偏不倚地站在路中间,没有争辩,任人去诽谤和诬陷。雨下得有气无力,路面上裸露出几块灰色的大石头,凸凹不平的土路上到处是湿漉漉的煤渣。“咋办?”王彪朝坐在副驾驶座的陈其一望去,征求他的意见。
  • 开国盛典

    开国盛典

    1949年的开国大典为什么选在10月1日下午3点举行?毛泽东主席按动电钮升起五星红旗的自动装置是由谁提出并设计的?庞大复杂的组织筹备工作如何?1949年的开国大典虽已过去60年,但它依然保持着巨大的历史魅力。在金秋十月举国上下隆重庆祝建国60周年之际,林玉华撰写的报告文学《开国盛典》,为我们再现了当年激动人心的历史场景。中央成立开国典礼筹委会1949年,形势的发展出乎人们意料地迅猛。人民解放军以摧枯拉朽之势,横扫国民党百万大军。解放军占领了蒋介石的总统府后,青天白日旗从总统府的旗杆上砍落下来。
热门推荐
  • 吾心有雨

    吾心有雨

    儿时的玩笑话还在脑海中一次次回响,青春年少的岁月却是一晃而过,如飞鸟划过寂静的天空。转眼间,我就已踏上了通向远方的列车,陌生的城向我驶来,忘了故乡的离情满溢着的是对他乡的憧憬,是我期待的开始了吔。
  • 修炼你的最佳孕力

    修炼你的最佳孕力

    李思博:妇幼健康顾问,养生专栏作家。出身中医世家,遍读中医经典和现代医学著作。近年专心于妇幼保健研究,对于育儿、早教有丰富临床经验。作品遍布《健康向导》、《闺房》、《尤物》、《女人花》、《爱人坊》等杂志。
  • 中国传统道德论卷(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中国传统道德论卷(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 千翊门

    千翊门

    千血崖里盛开了一朵嗜血波罗花,花开花落不过一刹。然方圆几里无一生机。第十五日,从崖底长出来一棵纯白色的鹿羚树。嗜血波罗花枯萎的地方升起一座金色宫殿。
  • 如意娘子碗里来

    如意娘子碗里来

    嗜血如麻,杀人杀牲口都不眨眼的屠夫大人迎娶了东村一支花!两头肥猪做聘礼,可美坏了丈母娘~小娘子娇娇嫩嫩水水灵灵真真成了屠夫大人的心头肉~,要星星摘星星要月亮摘月亮~,可是这美娘子,似乎哪里不对劲?“王屠户,你家娘子烧了县太爷的房子!”。“……”--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中国梦实现的根本法保障

    中国梦实现的根本法保障

    宪法序言申明的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是经济、政治、社会、文化与生态文明五位一体的指导方针。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等诸项制度体现人民当家作主,是道路、理论与制度自信的宪法阐释。人权尊重构成国权之目的,确保人民福祉与执政党的合法性。为实现这一深沉梦想,须尊重宪法,恪守宪法职责,推进宪法实施。
  • 超神学院天使凯

    超神学院天使凯

    天使之城鹤熙:“凯莎你真的要这么做吗?”凯莎点头道“嗯,或许他能改变天使的未来”新人多理解各位大佬手下留情!!!
  • 洛克王国一年级

    洛克王国一年级

    雷神和洛克等人组成了一只小分队尊卑在洛克王国大发展,究竟他们会经历什么呢?请收看文章内容!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逆界巅峰

    逆界巅峰

    落魄的家族少爷,在幼年时因为一场乱斗,家破人亡。在管家的保护下生存下来,现已长大,在军训后的游玩中被同学陷害坠入悬崖因祸得福获得名为引光的异能,又从意外获得一本逆天心法,修炼之路启程。为家族重振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