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09500000017

第17章 驱除内心的无力感

无力感根源:虚弱的潜意识

我们每一个人的潜意识都是一个独立的智慧体,它是体内强大的能量提供平台,帮助我们在艰难的岁月中不断地树立信心,明确方向。但是,潜意识并不是无限强大的——当你用威力强大的意念创造了一种难以解决的局面,然后再奢望用行动去解决它的时候,潜意识会立刻做出反应:这是不可能办到的。

克拉克总是做一些奇奇怪怪的梦,在梦里有一些不可理解的事情。他说:“有时候,我发现自己被陌生人追赶。我拼命地想要逃,却迈不开步子,只好伸出手来乱抓一通,想抓住可以帮助我前行的东西,但基本上都无济于事,在梦里我虚弱无力。”

“有时候,我走到了不知道叫什么的地方,那是一片虚弱,充满迷乱的景象。我想出来的时候却找不到出路,只好绕来绕去,有时甚至分不清梦里的那个人是不是我,一会儿觉得是自己在参与其中;一会儿又觉得自己只是一个旁观者。”

学员格拉瑟也有过这种梦境,他说最近经常出现的一个梦境是感觉自己的牙齿开始松动,于是他用舌头去顶它,等到越来越松快掉的时候,索性想要用手拔掉它,费九牛二虎之力,这颗牙终于拔掉了。当他从梦境中醒来时,牙齿从牙龈上拔出的那一点撕裂的感觉,还是那么清晰。

格拉瑟痛苦地说:“这是一场煎熬,在梦中,当一颗牙齿掉下来后,满嘴的牙接连开始松掉,最后全部脱落。我张嘴一吐,一地牙齿,它们带着血丝掉了出来,十分恐怖。”

在课程交流中,克拉克继续说:“昨天又梦到了一条米色的裤子破了一个洞,想要找针线去补,找到的全是硕大的针,像竹针那么粗。我终于找到了一根稍微细一点的,还有一段白色的棉线。我穿上针线,打个结,却发现线竟然变成了很粗的黑线,比毛线还粗,我顿时崩溃了。”这些梦境触目惊心,充分展示了两个争强好胜的人是怎样陷入虚弱的无力感。在梦境中,他们对变幻的场景(事态)无能为力,处于绝对弱势的地位。现实中的无力感能这么顽强地存在于潜意识之中,以梦的形式接连出现。

一切意念向外的作用力,都会从物质层面上反作用到自己身上。所以,根本的问题是,克拉克与格拉瑟在他们的生活中出现了无法解决的问题。正如他们俩说的:“很长时间以来,我都为自己的人生目标苦恼,我发现十几年过去了,这些目标根本不可能实现!”

当你想要控制别人怎么做、怎么说、怎么想的时候,你也会开始感到沮丧和无力感,因为这是你不可能做到的。我们都有类似体验,在某个午后,我们暴躁地大叫,只因为丈夫(妻子)根本不听自己的,他(她)我行我素,像一个恶心的怪人——我们恨不得杀了他(她),然后就会虚弱无力地瘫倒在沙发上。

你会痛苦地呻吟:“我怎样才能改变现状?”在培训过程中,克拉克问我:“高,这个世界上为什么有这么多人的命运被他人牢牢地掌控呢?”这也是对命运无力感的慨叹,多数人的潜意识都是虚弱的、未加以开发的,他们都是潜意识的沉默者。你怎么样对他,他就怎么样想,所以他们只好被人牵着鼻子走。

“我太累了,无能为力!”

目前居住在杭州的孙先生给我发了一封邮件,他讲述了自己的疲惫和劳累,倾诉了在现实面前的无力感。他说:“我是一个在电子公司上班的工薪族,每个月大概能挣到三千块钱,工作不算是太累,可总觉得心很累。心累并不是说因为挣钱少,而是感觉自己面对周围的人总有很多的不满,却又不能顺畅地表达出来,都压在心里了。”

“上班的环境总钩心斗角,身边的人也都表里不一,面对一个个虚伪的人,我不得不戴着面具生活。只有当自己一个人的时候,我才能拿下面具做真正的自己,也只有这个时候我能放松下来。”

“虽然我明白这个社会就是这个样子,生活也是如此,我行动上在配合,心里却在抗拒它。我想这应该是我的问题,每个人不都是这样生活的吗?”最后,孙先生问:“我应该怎样调整自己的心态,让自己不用感觉这么压抑呢?”

人生中充满了问题和挑战,我们心里都明白,却总会在某个“节点”卡住,感到无力应对。然而事实呢?我们不必独自面对这些困难,你将这种压力放下,将无力感驱逐出身体,降低对于环境的要求——虽然这总是很难做到,但你必须这样做。能坚持生活的人,是因为他找到了愿意经营的人生目标。这个目标可以很低:“我只要感到幸福就可以了,至于存款和房子,我没有太大的奢求。”当你抱着易于满足的心态生活时,你就找到了心灵的支撑点。

“我什么都不想做!”

如果一个人在生活中遭受了太多挫折,就会对生活产生恐惧。一种消极的生活态度和心理症状出现在他的身上,这包括社交恐怖、场所恐怖和其他特定的恐怖,与焦虑症一样,根源都是因为惊恐。不同的是,对生活的恐惧是由某些特定的场所或者情境引起的(过去的失败经验),当他不处在这些特定场所或情境时是不会引起焦虑的。比如害怕社交场合或者人际交往(因为有过失败经历),再比如创业(有过创业失败的经历)、婚姻登记处(有过离婚的噩梦)等。

在培训中心,有一位叫蒙娜的学员,她害怕乘坐地铁或者公交车,只要乘坐上述交通工具,她就会焦虑发作,极其痛苦。为了避免焦虑发作,她不敢出门,什么都不想做。她患上了严重的心理疾病,变得不能自制。

一切痛苦的根源都是“想而不做”,缺乏面对的勇气。来自北京的陈先生向我讲述了他的经历,他说:“我从学校出来快一年了,拥有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可是,我始终都是一种茫然状态。我换了3个工作了,都做到试用期满了就离职,我总觉得这些工作不是自己想要做的,我无法从工作中得到快乐,也无法体会到幸福感,我总能感觉一种无形的压力。最近我想了很多,我一直在想:我的明天、我的理想,我自己到底想做什么?我试着问了自己很多次,可是我总是找不到答案,我觉得自己生病了,情绪经常不稳定,高低起伏不定,我知道自己存在很严重的抑郁症,这些我自己都能够察觉到。”

“我曾经试着去看心理医生,可是考虑到现实问题我放弃了,同时我也认为自己能够克服那些问题,不管怎样我还是无法改变自己的心态,自己的行为、思想,我是如此讨厌自己,痛恨自己为什么不行!我胆小、懦弱、意志力不够坚强,这些我自己都知道,我真的感觉力不从心,无法去改变自己的弱点,无力去改变现实!我现在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我感觉十分痛苦,找不到人生的目标,并且觉得自己糟糕透了。”

经过在培训中心两个月的课程练习,我们从三个方面治好了他的“病”:

1.我让他为自己的大脑更换大量新鲜的东西,让他去发现和观察比他境遇更差的生活。比如一个十几岁的失学儿童在菜市场打工。

2.让他先抽出一定的时间实现一个自己多年的愿望,陈先生的目标是买一辆代步车,而他也有这个财力,我让他不要顾及以后的金钱需求,先买了再说。结果,陈先生的状态立刻改善了。因为每一个愿望的实现都是对于我们心理能量的巨大填充,会起到积极的治疗效果。

3.放下他目前不能放下的东西,开除公职也不在乎。在我的鼓励下,陈先生放弃了一单在竞争中不占优势的业务,把项目让给了自己的同事,然后取得了同事的友情,这让他十分欣慰,他明显感受到了人际关系的改善,也体验到了“勇气”的存在。

总是差一步

“习得性无力感”的研究是从20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的,它表现的是人的内部动机问题,是指一种通过某种经验而形成的,会给以后的生活带来消极影响的特殊心理状态。也就是说,有了对外部事件无法控制的经验,就可能产生一种习得性无力感(个人经历了失败和挫折,面临问题时产生无能为力感),它使得人的动机水平下降。

1967年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在研究动物时提出了“习得性无助”这个概念。他用狗作了一次经典实验:起初,他把狗关在笼子里,只要蜂音器一响,就给予难受的电击。在多次实验后,蜂音器一响,在给电击前,先把笼门打开,此时狗不但没有逃跑,反而在电击出现前就倒在地上,开始了呻吟和颤抖。它本来可以主动地逃跑,现在却绝望地等待痛苦的来临。

这就是习得性无助。如果用来解决人类的行为,我们会发现一些有趣的现象。有些人在最初的某个情境中获得了无助感(像那只实验的狗一样),在以后的情境中仍然不能从这种关系中摆脱出来,从而将无助感扩散到了自己生活中的各个领域(成为一种本能反应)。这种扩散了的无助感导致了他的抑郁,并且让他对生活不抱任何希望。

在爱情生活中也有很多类似的案例,人们在即将分手的伴侣面前充满了无力挽回的感觉。“我做什么都是没用的,她铁心离开我了。”在这种感受的控制下,有些人会认为自己无能为力而不做任何努力和尝试:“我不可能成功,所以还是不努力了。”“我逃不掉的,所以干脆不逃了。”在战场上,许多俘虏即便有了机会(哪怕机会很大)也不会逃跑,而是乖乖地被带到刑场上执行枪决——他们即便被杀死,也不会冒险一搏争取生机。这些行为和反应,都是人的沮丧表现。导致这一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来自于现实的压力。比如,有些学生根本无法教育,他们天生就是“坏学生”,只知道调皮捣蛋,这会让老师产生一种无力感。这时,教师承受的压力是各方面的,经常处在焦虑之中。这些负面情绪会引起人内心的挣扎,“超我”与“自我”打了起来,于是,人变得非理性的只求自保:“我不管这些学生了,让他们自生自灭吧,我只管好自己就可以了,去把那些愿意学习的学生教好。”

对习得性无助的人来说,他们渴望外界的灵丹妙药,这就是为什么此类人极易上当受骗。那些在赚钱方面无能为力的人,最容易被传销组织洗脑,他们往往会把传销理论奉为圣经,相信它一定能够药到病除。等到再一次的失败到来,现实无情地给予他新的打击。他不想面对现实,于是又会产生新的自我欺骗,告诉自己和别人:“我总是差一步,只要再努力一次就行了;我还需要时间,你要相信我!”这是因为,我们经常将目标设置过高,要求太完美,总是差一步就达到要求,如果每次都是这样,时间一久,就会产生强烈的无力感,认为自己对事情失去了控制。

为什么你无力改变现实

“为什么你对于现实无能为力?”当我提出这个问题时,所有的课程参与者都若有所思。每个人均有对自己的生活虚弱无力的感觉。那些不甘于平庸和不满于现状的人,他们总会想着改变一些东西,每天都在寻找办法、制定计划,努力了却觉得事倍功半,生活还是老样子,自己的生活仍旧没有改观。

于是,他立刻大发感慨:“现实令人无奈,看来我付出再多的努力也是徒劳的!那我何必继续努力呢?就沉沦下去吧!”他渐渐地对生活失去了信心。久而久之,他开始习惯保持现状,不再做出尝试,因为“经验”告诉他,维持现状、什么都不做才是最安全和最稳妥的途径。

当我们的人生跌入低谷,总会走两条路,要么自怨自艾,怨天尤人,要么想办法改变现状。前者抱怨社会的不公平,命运的捉弄,终日闷闷不乐、郁郁寡欢、身心疲惫,认为现实无法改变,然后一蹶不振。后者试图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自己、改变世界,最终改变自己的境遇。一些人成功了,一些人失败了,如果你不去尝试,永远都不会有成功的机会。

来自北京的周妍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女孩,她在到洛杉矶出差期间,与我们的课程顾问见了一面,并且应邀向学员们讲述了她的故事。她在大学学的是经济专业,毕业后,她在一家报社当了一名经济记者,一做就是6年。

突然有一天,领导通知她“自谋生路”。周妍所在的报社不景气,濒临倒闭的绝境。听到这个消息,她既伤心又难过。一下子要放弃自己喜欢的工作,起初她有点茫然,不知道该何去何从。

不多久,她从沮丧的情绪中走了出来,选择到一家广播学院进修。后来,她进入了中央电视台经济部实习。刚开始时,她压力很大,总觉得别人都那么优秀,自己什么都做不好。但她并不灰心,相反,她更加努力地学习。她在央视获得了丰富的经验,改变了自己的处境,半年后她就在一家知名媒体应聘成功,当上了该媒体的记者部主管,成为炙手可热的职场红人。在今天竞争激烈的现实生活中,想实现自身的价值有太多的困难。我们无力推翻这个世界已经形成的准则,却有足够的能力改变自己对于现实的认识。当你有勇气改变自己时,你一定可以从中吸取到新鲜的力量——它源于我们体内改善的思维活力,以及我们在自我管理方面的良好进步!

同类推荐
  • 中国人你为什么爱生气

    中国人你为什么爱生气

    中国人现在很爱生气!为什么这么说?在拥挤的公交车上,我们听惯了谩骂之声;在车水马龙的公路上,我们看多了两车追尾司机吵架,甚至大打出手……中国人的情绪似乎发展到了一动就怒、一点就着的程度。然而,人的一生都和情绪有关系,一生都要同它打交道。情绪这么糟糕,怎么办?其实,情绪本身并无好坏之分,有情绪,并不一定是坏事,关键看我们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绪。管理情绪只有一条规则:观念正确,情绪稳定。管理的最高境界要做到“恰到好处”;管理情绪的最高境界是“自由自在”。
  • 25岁后变成有钱人

    25岁后变成有钱人

    25岁是立志成为有钱人并且积极实施的开始。很多年轻人似乎从来都没有想过自己和有钱人会联系在一起,这说明他们没有形成那种欲望,那种野心,这是很危险的。作为年轻人一定要有高远的目标!其实成为有钱人并不难,李嘉诚说过,假如一个人从21岁开始,每年存1.4万元钱,而且把每年所存的钱都投资在股票和房地产上,每年平均就能有20%的投资回报率,这样,40年后他的财富就会达到一亿零二百八十一万元。这就是他成为富翁的三大秘诀之一。
  • 王者归来:揭开普京密档

    王者归来:揭开普京密档

    2012王者归来,普粉必读。来自俄罗斯一线材料,资深俄文翻译,留学俄罗斯多年,全面揭秘普京的心路历程,关于成长,关于生活,关于爱情,关于个性,最有料的内容丝丝入扣解读谜一样的普京,读懂全球最具魅力的天枰座铁腕男人。
  • 36招解除3M魔咒

    36招解除3M魔咒

    本书着力解决职场中最难处理的人际关系问题,让您在面对各种类型的要求、请求、苛求时,都可以找到有效的拒绝方法,从而摆脱困境,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次贷风暴下的中国牌局》充满了轻松的睿智。为了能让您解除3M魔咒、面带微笑地轻松工作,让您每天的生活变得幸福、愉快,《次贷风暴下的中国牌局》不仅讲述如何规避3M魔咒,而且蕴涵了丰富的人生哲理,可以帮助您尽快树立起在职场中取得成功的正确的观念、心态与思维方式。《36招解除3M魔咒》让您投入最少的时间,获得最大的帮助,它为您提供了36招简单可行的解决方案,让您驰骋职场,无往不利。
  • 虚拟生存研究

    虚拟生存研究

    本书为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博士文库之一种。作者对由虚拟技术与互联网架构的另类生存时空“虚拟生存”作了较为全面和深入的描写与剖析。作者指出,虚拟生存作为现实生存的延伸、丰富与拓展正逐步成为人们的一种选择与必需。然而,虚拟生存不可避免地带有技术化的弊端。为此,必须确定虚拟生存与现实生存各自的边界和合理范围。必须以现实生存为依托,以虚拟生存作补充、丰富和拓展,促进虚拟认同与现实认同的兼容、平衡与互补,有效地消除虚拟实在可能造成的“混沌”与失序,最终使人类的虚拟生存纳入正常的生活轨道。
热门推荐
  • 老子解略

    老子解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面耳手足自诊自查自疗

    面耳手足自诊自查自疗

    不起眼的小病如果不能及时发现、治疗就会发展成大病甚至重病,影响身体健康。本书从面、耳、手、足四个方面介绍了身体在患病的时候如何向我们发出信号,让读者随时了解自己身体所发生的变化,了解了这些就可以防微杜渐,将疾病扼杀在萌芽状态。
  • 拐个boss做老公

    拐个boss做老公

    卢湾湾贵为千金,却只想做个小小的贼盗。她偷走了k.s集团价值连城的贵重珠宝。雷寒风没想到这套展览的珠宝会被被人盗走,他下令黑白两道的人追捕这个盗贼。在气愤之下来到酒吧,没想到会和一个不认识的女人发生关系。甚至连对方的长相都不知道。
  • 卓越管理者素质修炼

    卓越管理者素质修炼

    从管理者的人格魅力、角色定位、工作态度、行为准则、细节管理、学习能力、创新意识、愿景管理等八个方面,采用精彩案例加上深入浅出的理论分析,让所有的企业管理者明白:如何才能将自己打造成一个完美的企业管理者,让自己真正起到企业的桥梁纽带作用,也让自己成为企业不可或缺的人才。无论是渴望突破的中高层管理者,还是希望被提拔的基层管理者,都会在《卓越管理者素质修炼》中找到自己所需要的智慧。
  • 爱的心愿

    爱的心愿

    汉莉艾娜幼小时父母双亡,从此在孤儿院长大。现在,她在一家医院当临时工,努力维持着生计。一天傍晚,当她在医院的庭院里抱起野猫时,不小心踩着了顾问医生,亚当·罗斯比特的脚。两人就这么相遇了,亚当·罗斯比特不知为何对汉莉艾娜有了好感。亚当白天在医院的工作结束后,晚上还在一间诊所帮忙,一天,汉莉艾娜生病了,碰巧被送进了他的诊所。亚当为汉莉艾娜诊疗并送她回家,在目睹了她拮据的生活环境后,决定为她介绍新工作。因为亚当的亲切,汉莉艾娜不由得渐渐地喜欢上了他。但是,汉莉艾娜明白富裕的名医和自己是不同世界的人,即使心里感情澎湃,她仍决心要和他划清界限……
  • 我在美国当老师

    我在美国当老师

    本书真实而全面地介绍了美国寄宿高中的情况,书中阐释了中国留学生如何申请美国高中,如何与老师保持良好的关系,如何快速融入美国中学的环境,如何解读老师评语、如何在高中申请美国大学等问题,为准备赴美或已经赴美留学的学生和家长提供了极具实用价值的指导。
  • 7个24小时

    7个24小时

    不同身份阶层、互不相识的三个人突然出现在一栋房子内,他们脑中有一个声音在说:“世界就要毁灭,你们还剩168小时。”在生命余下的最后时间里,他们做出了许多疯狂的事情,探寻生命的意义。
  • 致星空

    致星空

    这个世界上,有一些人,只能生活在星空之下。引子顾哲走进机场的时候,天上正好落了个响雷。噼里啪啦的雨水砸在塑料顶棚上,让人没由来地烦躁。他拉了拉脖子上的领带,空调冷风在推门的瞬间扑面而来,与他随行的手下发出了解脱般的长吁,顾哲瞪了他一眼,示意他随时保持警惕。在出门之前,顾哲的头头嘱咐他:在这次押运中,必须时刻注意,第一、不能把你的押运对象打死,第二、不要被你的押运对象打死。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孟琦

    孟琦

    常常有人说,你拼了命想摆脱的生活,很可能是别人求之不得的,那么,你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