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224200000043

第43章 旧楼改造

虎妞最近很烦恼。

她没想到大王分配给她的工作,竟是和辛亮儿去逼两头猪睡觉。

当然,这样的事,她以前在家时也是经常帮着父亲做的,原本倒也没什么。

只是当她得知那只公猪居然是大王有一次打猎捕回来的野猪时,她就觉得这件事实在有点灭绝猪伦了。

自己的花花是纯种的家猪,性格温顺,可那只公猪真是太凶了,竟然敢用它的獠牙顶花花。

想到这里,虎妞就有些气恼。

“要早知道是这样,我是无论如何也不会答应帮他养猪的!”

她对正在给猪圈修篱笆的辛亮儿如是说。

辛亮儿弯着腰继续修补昨日被猪撞坏了的篱笆,扭头笑笑。

“别说那些气话,要不是大王仁慈,恐怕你还得回到那个让你从不快乐的家里。”

“从不快乐的家里……”

虎妞重复着这句话,手背支着下巴若有所思。

“其实……倒也不完全是那样,我爹,有时候对我也挺好的。我常记得小时候,爹爹经常带我去乳源镇市上去玩。

我坐在他的肩膀上,他抓着我的手到处走。

看到好吃的、好玩的,虽然他买不起,可他还是会停下来跟我说,‘妞儿,喜欢这个吗?喜欢的话,爹爹过几日来给你买’。

那时候的日子,可真美。”

辛亮儿停下手中的活儿,伸手让虎妞再给他递过来几根竹子。

“听这话,你爹应该很疼你啊,怎么会把你送给了赵蠡?”

虎妞趁辛亮儿不注意时,悄悄揩去眼角的泪。

“哼,其实我知道,我爹根本就不想把我送人。

只是他知道,跟着他就只能面朝黄土背朝天,一辈子都得和田地庄稼打交道,他不想让我过那样的生活。”

辛亮儿听到这里,嘴中一句话都说不出来,最后只能惨然一笑道:

“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虎妞笑着说:

“能怎么办?我又这么能吃。我爹他终究会老的,老了就种不动庄稼,就只能看着我活活挨饿了。”

辛亮儿笑笑,不再说话,继续收拾手里的竹子,把它们一根一根插进松软的泥里,然后用双脚踩实。

林子那边传来人们干活时发出的号子声,据说是大王准备要翻修他的竹楼了。

山坡上站着十几个身强力壮的青年,正在张大彪的指挥下,将瀑布下面的一汪湖水通过挖渠引到这边来。

罗曼坐在竹楼上,不知用笔在纸上画着什么,一会儿竖着拇指往瀑布那边瞧瞧,一会儿又横着拇指从窗户里向瀑布看过去。

吴军师带着几名泥瓦匠,正在竹楼不远处的一处空地上夯实地基。重重的石锤敲在地面上,发出轰轰的声响。

张铁匠和儿子狗剩围着一个奇形怪状的铁桶,已经足足呆了三个时辰。这个被大王称作马桶的东西,他们怎么看都不像是给马坐的。

五月里的小雨淅淅沥沥下个不停,前些日子的炎热已被这清凉的雨带去远足,暂时不再回来。

可没有阳光的日子同样让人难受,黏黏腻腻的空气总惹人惆怅。

韩平月底的时候照例会回来向大王汇报工作,只是月月攀升的产量实在让九叔公难以置信。

“韩平,你是个实在人,从不撒谎。可我怎么听着你这数字,就越说越离谱呢。

你原来在山寨里时,从早忙到晚,即便中间不停歇,每日制茶也不过五六斤的样子。

怎么这才下山不到两个月,你这每月的产量就增长到这么多呢?

你能确保你所说的都是真实数字,就没掺半点的水分在里头?”

韩平笑着喝口杯中茶水。

“叔公,以前我也和您一样呢。

当初大王对我说,能让茶叶产量至少增加一倍时,我也是不信的,呵呵。

可现在呢,短短不到俩月的功夫,我们的制茶量就整整提升了两倍还多!”

九叔公拄着拐棍看看笑而不语的罗曼,继而又瞧瞧喜形于色的韩平,好奇问道:

“这倒奇了。韩平,你倒是说来给老夫听听。”

韩平起身对着大王深深一鞠躬,这才转过头来笑对九叔公。

“说到底,还是多亏了大王的分成法。

我带下去的那几个茶农,呵,一听说干的多大王就给发的钱多,一个个都跟着了魔似的。

每天天不亮就起来制茶,月亮都披在头顶了,也不愿意回去睡,就只盼着能再多制点茶出来。

说是等这茶有一天卖到了西边去,就叫大王给他们发多多的银子,呵呵。”

罗曼点点头,放下手中的茶杯走下来。

“其实给你们定这样的政策,初衷也就是想试试这种方法的效率到底如何。

现在我们山寨虽说早就颁布了按劳分配的政策,也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大家的干劲。

但总体来说,却还尚未形成气象。

这一来是因为我们山寨里目前的产业有限,暂且还不能给每个人都提供发挥才智的机会。

二来也是因为这种政策的利处,还没能够得到充分的展现。一些人至今还心存观望思想,没能真正认识到这样做的好处。

现在老韩这边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我看倒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可以借机宣传一下,好让山寨里的人都能实实在在的感受到这种政策给个体带来的好处。

这样吧,叔公,这件事就着你去安排一下。

你可以私下里再和老韩好好研究研究,看看到底用一种什么样的方式,才能够最大限度的让大家都了解到这些好处,激发他们干事创业的热情。”

九叔公领命而去。

罗曼空闲下来时,准备继续去看一下自己房子的改造情况。

自到这岭南后,他就一直都在为上厕所和洗澡的事徒增烦恼。

山寨里的旱厕先不说如何的恶心和不卫生,就光说大半夜的还要人跑那么远去上厕所,就让他实在难以忍受。

如今天气渐渐已经热了,这南方的气候,罗曼上一世早就深有体会。

记得那会儿高考时,他考取的就是胡南的一所大学。

四年的时光里,他基本就没见过什么春天和秋天,感觉这里的世界就只在冬夏之间来回轮转,不是热的要死,就是冷的要命。

当然,岭南与胡南自然是不同的,大概冷的要命这种现象不会常见,但热的要命,恐怕还要再加一等。

到时候如果不能天天冲个凉水澡,那这日子,恐怕真就没法过了。

所以未雨绸缪,总是件让人有备无患的事。

现在先把自己的住所改造了,其实也就等同于给全山寨盖了间样板房。

等到日后山寨发达了,有经济能力为大家改善居住条件,也是完全可以照此给大家盖一间的嘛。

不过现在恐怕是不行了。

山寨的事业才刚刚起步,虽然发了一点小财,但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有这么一大家子人要养活,着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暂且先给大家盖间公共浴室吧,反正有地方洗澡,也总比一群不分年龄的男人脱光了跳进河里,来的要文明和美观。

想想那种群魔乱舞的场面,罗曼至今都感到反胃。

对于一个来自十分注重隐私,连上厕所都要隔着一道门的现代人而言,古人的这种生活方式虽然原始粗犷、不拘小节,但总觉得让人难以接受。

罗曼撑着油纸伞走在泥泞的小路上,心中如此想着,脚下已经跨过一座小小的山坡。

夕阳已经落下,在两座黑灰的山影间稍作歇息。

淡淡发黄的地平线上,一座崭新的竹楼矗立在余晖中,渐渐映入了罗曼的眼帘。

同类推荐
  • 淞沪抗战史料丛书续编:第一辑(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淞沪抗战史料丛书续编:第一辑(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淞沪抗战史料丛书续编充分利用国家图书馆馆藏资源,将已见或未见的关于淞沪抗战的史料以影印的形式出版,内容涵盖两次淞沪抗战,力求比较全面、翔实、生动地反映淞沪抗战的全貌,是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重大项目的一部分。
  • 黄帝遗骨

    黄帝遗骨

    2011年,《辽沈晚报》派出一支精干的小分队,赴内蒙、辽西实地考察,采访了众多考古专家和民间研究者,获取了大量的详实资料。本书以此次考察后发表在《辽沈晚报》上的十五篇文章为基本内容,并收录若干近年来在国内权威报刊上发表的有关黄帝遗骨文章,结集出版,共二十五万字。这些文章从不同的侧面论证了黄帝部族发祥在辽河流域的历史事实。文章立论鲜明,论证严谨,持之有据,在报纸上首发后即引起国内考古界和史学界的密切关注。
  • 明传万里

    明传万里

    时间长河无边际,水中锦鲤数不清,鱼跃龙门寻常见,身世际遇各不同。正统十年,公元1445年,赵彦初至大明。传奇皇帝朱祁镇十八岁,意气风发。悲催皇帝朱祁钰十七岁,安分守己。司礼太监王振权倾朝野,志得意满。一代名臣于谦巡抚晋豫,声名卓著。瓦剌太师也先磨刀霍霍,虎视中原。我们的主角赵彦十四岁,放牛喂鸡。四年之后,土木堡之变还会发生吗?
  • 大楚烈帝

    大楚烈帝

    谋天下,得民心,除内忧,御外辱,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且看二十一世纪的熊元穿越战国末期,成为楚考烈王熊元,带领楚国一步步走向强大。在此提醒!考据党慎入!不喜勿喷!
  • 汉碑

    汉碑

    尧光湖涂的来到了从前,换了人间,地点没换,活下去成了第一大的问题。
热门推荐
  • 春天不谈爱情

    春天不谈爱情

    王松,男,祖籍北京。中国作协会员,国家一级作家,北京师范大学客座教授,享受国务院专家津贴。天津市作家协会专业作家。1982年毕业于天津师范大学数学系,历任教师、记者、杂志编辑、电视导演等。1983年开始文学写作,以写小说为主,曾在《人民文学》《收获》《中国作家》《十月》《当代》《花城》《大家》《钟山》等国内各大文学期刊发表大量长、中、短篇小说。出版长篇小说《春天不谈爱情》《歌·谣》《鱼》、《动机》、《夜·色》等10余部,中篇小说自选集《阳光如烟》《蟾蜍怒放》《王松作品集》(四卷)等。迄今出版、发表小说作品1000余万字,作品多次被《小说选刊》《小说月报》以及国内各种文学选刊和选本转载、选载。2004年曾获天津市“青年作家创作奖”。中篇小说《红汞》曾获《中国作家》“大红鹰文学奖优秀小说奖”。中篇小说《双驴记》曾获《小说选刊》“2003-2006全国优秀小说奖”、《小说选刊》“全国读者最喜爱的小说奖”和《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优秀小说奖等,并被改编为电影。其他作品多次在国内获各种文学奖项,并被改编成影视作品。2005-2008年开始从事以“后知青”为题材的小说创作,试图以全新角度阐释和表现那段特殊历史,在《收获》《人民文学》《当代》《大家》等杂志发表了《后知青的猪》《葵花向太阳》《一河红旗》《眉毛》《双驴记》《蟾蜍怒放》《猪头琴》《秋鸣山》《哭麦》《木鸡·竖吹》《葵花引》《我们的故事》等一批中、短篇小说。同时创作有大量的小品、相声和歌词作品。小品、相声作品曾在国内央视春节晚会和各大电视台文艺晚会上播放、演出,并多次在国内获奖。
  • 礼仪与道德修养(道德修养集成)

    礼仪与道德修养(道德修养集成)

    礼,是思想道德修养。仪,使其表现,即礼节。因此,礼仪不是培训出来的,是修养出来的,它是道德修养的外在表现。自古中国就是礼仪之邦,秉承和发扬这一优良传统,是作为21世纪接班人的青少年们的必修课。本书具体阐述了礼仪和道德修养之间的密切关系,帮助青少年们提高整体素质。
  • 急诊24小时在线

    急诊24小时在线

    上学品学兼优,工作兢兢业业,奋斗了30多年,陈旭终于有房有车事业小成。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他死了。上天给他关上了门,又悄悄给他留个窗,他又活了,陈旭表示,我再也不要积极奋斗,我要放飞自我,我要做咸鱼……!可世事无常啊~~他刚刚爬出了ICU的水深,又扑通一声栽进了急诊的火热……
  • 花戏

    花戏

    传说,她一舞倾城,众生痴迷。戏台上的她犹如墨竹渗青宣,白袖霰雪,摇影染碧涟。若在台下独赏她的戏,听她吟曲,来者便可回到那段封锁遗忘的记忆中去,重经往事,再遇前缘,了一夙愿。但是她身份成谜,居无定所,踪迹难寻。虽然传言她有可迷惑众生的容颜,却皆不知她的真实模样。三界均称她为,花戏。
  • 邪王独宠:狐魅君心

    邪王独宠:狐魅君心

    一朝穿越,错嫁为妃,她认了!那王爷不但不练功习武,篡权夺位,却一心向善,志在科举,年少立下赫赫战功,原因竟然因为他是个风水大师?无奈被嫡姐嘲笑嫁了个懦弱无能的夫,什么?你说他懦弱无能?志在科举?你说他草包废柴,全靠算卦风水?你错了!当他整冠出发驰骋沙场,杀伐果断力变血性男儿,竟一夜之间成了抢手货?众姐妹明争暗斗,殊途同归。她问为何弱水三千他却只取一瓢饮,他把她横抱起走进洞房,邪邪的笑道:“承蒙王妃多年不弃!”
  • 都市修真妖孽

    都市修真妖孽

    会武功,懂医术,说话又好听。无敌,真的很寂寞。
  • 暖王医妃

    暖王医妃

    他,是当今皇上最宠爱的九王爷,八岁时因救兄长落下严重寒疾,常年体弱,十几年未出府门,眼看病情加重时日无多,皇上欲给其择贤良之妻,以证其在世圆满一生。她,是前太医院士独女,奉旨嫁给九王爷,原本以为久病的王爷性情古怪,没成想他温柔多情,更是玩了命地宠她,吃起醋来,做过痛揍假情敌的狠事,也出过不让家奴小厮接近她的荒唐,又为了救她性命一纸休书忍痛割爱,最后甚至为了她的安宁而牺牲洒脱去夺取帝位,称霸天下。而她值得九王的独宠,为了救九王爷,留在药圣身边两年,又为了救他,独自入敌营周旋……爱是相互的守望,爱是相互的理解与包容,爱,更是我的付出永远比你多;而相爱,却不一定时时刻刻相守,因为两颗心,彼此一步一步比你爱我我爱你时更近……她,闯过祸,治过病;他,守护她,守护她,愿一生只守护她。双洁独宠,偶有小虐,让我们且看这个因救婢女被锁过青楼、又被土匪抢上匪山当压寨夫人的九王妃,如何与看似毫无伤害力实则城府极深的九王爷经历这分分合合的轰轰烈烈之爱。
  • 恶鲨

    恶鲨

    没人?买!没船?买!没武器?买!郑芝龙轻蔑着看着地上跪着的多尔衮。还想跟我争天下,你有老子钱多吗?知不知道现代战争,打的就是后勤!郑芝龙大撒银子,买下了一个帝国!
  • 风火纤纤

    风火纤纤

    她是一个聪明独立的女孩,他是一个聪明且是个神秘的男孩。不同命运的两个人再九州一中做起了欢喜冤家的同学。青春而又美丽的校园故事有许许多多的悲欢离合。
  • 牛虻

    牛虻

    有谁像他一样饱受感情的苦难?身世的离奇莫测,亲人和爱人给予的心灵伤害,逼迫他远走他乡。十三年后,他为什么还要返回这个伤心之地?如今的“牛虻”还是当初那个纯洁善良的基督徒吗?爱与恨,革命与宗教,演绎了一场轰轰烈烈的人间悲剧。为了理想,牛虻割舍了爱情和亲情,也舍弃了深爱他的吉卜赛女郎绮达,含笑走向刑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