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博士伏胜在朝廷中除了小范围的交际之外,很少有人与他来往,这倒让他无比的清静,宫廷发生的一切他都置身度外。
可是有一件事却将他深深震憾了,让他坐卧不安。
一天,臣相李斯召见了他。
伏胜将李斯视为恩师,他觉得他现有的一切都是李斯给的,因此对李斯充满了感激之
情,他见了李斯便立即下跪。
“免礼,”李斯说,“我今天叫你来,是叫你准备做一件事,将馆里的除了秦国的书籍之外的六国书籍全部烧掉。”
“啊?为什么呢?”伏胜大吃一惊。
“这是皇上的命令,马上就要下诏了。”李斯说。
泪水都快流出来了,伏胜焦急地对李斯说:“臣相,您也是读书人,这些书都是可以做为借鉴的呀,烧掉太可惜了。小臣甚至认为,六国许多书是很了不起的。”
“你是我发现的人才,这些话千万别再说第二遍,否则会掉脑袋,一定要记住,你不要问为什么,这是治国之策,皇上自有皇上的道理。在全国焚书之前,你先带个头,将朝廷藏书库清理下,该烧的立即烧掉!”
从李斯那里回到藏书馆,伏胜浑身都是冰凉的,他哪里知道,焚书的主意就是他的恩师李斯出的呢?
这一天,伏胜还哪有心思看书?他看到那排列整齐的书籍里,将有许多化为灰烬,心里不禁掠过一阵阵寒意。
晚上回到家里,他端起饭碗,却忘了夹菜,总是呆呆地。妻问他:“你怎么啦?”
饭毕,伏胜就像一头中暑的野兽在庭院里窜来窜去,他实在想不出还有什么办法能拯救那些书!
入夜,伏胜在床上翻来覆去,这行为严重误导了妻子,妻子用一堆香软的肉挤压过来:“相公,我想要孩子了。”
“唉呀别烦我,我那些孩子都快死了哩。”伏胜没好气地回答。
妻子惊坐起来:“啊,你在外面有了孩子?难怪对我不冷不热。呜呜呜。”说完便哭起来。
“唉呀你烦不烦人啦,我说的那些孩子是指藏书库里的书。”伏胜便把李斯的话转述给妻子听。
原来是虚惊一场,妻子安慰伏胜:“这有什么值得你忧的呢,皇上叫烧你就烧嘛,又不是你家的私产。”
“真是妇人之见!”伏胜扭过身不理妻子了。
过了一会儿,妻子又将那一堆香软的肉挤压过来,“我出个主意你要是采纳了,你就得和我要个孩子。”
女人头发长见识短的,会有什么好主意?伏胜转念一想,自己想了一天没有想出好办法,也许她真能说出点道道来呢,于是就答应了妻子。
妻子说道:“臣相全权交由你处理,说明很信任你,你就照办就是,但只是象征性应付下,烧那么百来卷,更多的书你藏起来,不就行了?”
咦,这不是障眼法么,我怎么没想到呢?伏胜马上说:“你说的确实有参考价值,不过,要是查出来我做假,那可要诛连九族呀。”
“你不是说藏书库没什么人去么,就你一个人守着那些书,谁会怀疑你的忠诚?”妻子又开导伏胜。
伏胜觉得也只能如此了,就依了妻的主意。
妻子高兴坏了,立即就要……
第二天,伏胜清理了千来册《论语》《左氏》《国语》《世本》《战国策》《列子》等六国书籍,把它们藏在一个角落里,然后叫两个手下将百来本六国书籍搬到外面的坪里堆起来,再向李斯禀报,李斯派了一个宦官前来现场巡视。伏胜亲自点火,随着浓烟翻腾,百来册书籍不一会儿便化为灰烬。伏胜就像烧着他的肉一样,感到无比的疼痛。
宦官回去复命,李斯禀报给了秦始皇,秦始皇的焚书诏令刚下,博士伏胜便雷厉风行,带了个头,便下诏奖赏伏胜。
此后,咸阳城里不时浓烟腾空,伏胜望着那些浓烟,仿佛看到了全国大地上的浓烟正在升腾,“浩劫呀浩劫!”他不禁暗自落泪。
更令他悲伤的事儿接着又发生了,秦始皇要坑杀460个儒生!那天朝廷下令所有文武百官到现场观摩,伏胜假称有病,没有去。虽然没有到现场,但他仍仿佛看到那些冤死的生命在呼号,在向他伸出手求救。
伏胜便经常做恶梦,梦里,一个个儒生流着泪对他说:“中华文明的火种你一定要保存一些呀,没有了火种,中华民族就完蛋啦。”他常常就这样惊醒,一身的冷汗,他知道,六国境内要保存那些书是很艰难的了,藏书库里那千来册六国的书就是珍贵的火种,六国的思想精华,一代一代人的智慧,如果要传承下去,现在全部的重担压在了他的身上。
入夜,一直没有怀上的妻子又要行房,伏胜说:“夫人,我哪有心情哟,即使怀上了,我现在如此忧郁,以后的孩子肯定质量不高。”
“相公,你又遇到什么难题了,我帮你解开后,你就依我好么?”妻子又使出那招。
在伏胜眼里,妻子虽不识一个字,却并不愚笨,上次就是她的点子才让那些六国的书幸存下来,可是那些书存放在那里并非长久之计,假如哪一天暴露了,定会满门抄斩呀。他为这千册书正忧心如焚,听到妻子又这么说,就说:“那你说说吧。”
妻子说道:“经过这一段时间的焚烧,朝廷已确信咸阳城里不会再有六国的书了,现在重点是搜缴六国地盘上的书,所以,你要想办法将那些书换个地方。”
换个地方?
对呀。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换哪里才能安全呢?
都说读书人聪明,我看不见得,哪里最安全?当然是家里呀。
伏胜一惊,没想到妻子会想出这个主意来,上次城里大搜查时,搜查队到过他家的藏书馆,里面确实没有一本六国的书籍。
“怎么样,我的点子不错吧?你每天下班时,就用布包了两三卷书回来,藏在家里,一年的时间就转移完了。”妻子又说。
“只能如此了。”伏胜说道。
从此,伏胜每天下班回家时,手上就夹着布包,里面是两三卷六国的书。守宫门的士兵都认得他,都知道他是个书虫,回家了还要看书的。
可是有一天两个士兵的议论一下传到了他的耳中,让他心惊肉跳的。
士兵甲:为什么只看到博士将书带回家,没见他将书带回藏书库呢?
士兵乙:对呀。
士兵甲:是不是他以权谋私呢?
士兵乙:你是说他偷书?不会的不会的,博士是本朝模范公仆哩。
士兵甲:噢,也许是我想多了,可能是刚好我们当班时他没带书回图书馆。
晚上,伏胜将这事告诉了妻子,妻子说:“这真是天大的疏忽!”
“那你有什么好主意没有?”伏胜问。
“如果我想出来了,我就要,同意么?”妻子的眼光里闪着火
“你还没怀上呀?究竟是你不行还是我不行?”伏胜有些急。
“估计今晚会怀上,我给你出的点子是,你在咸阳城里购买秦国的书籍,这样你每天回宫时,包里就带上秦国的书,就不会被人怀疑你偷书了。”妻子得意的说。
“你真是个女妖,太精了,好,就照你的办。”
就这样,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博士伏胜将千册六国的书籍从宫廷藏书库转移到了家里的藏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