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伏胜以为这下可以保存六国的文明火种了,他正为自己成功实施这一计划而庆幸时,又一件悲惨的事深深剌疼了他的心!
这正是秦始皇第二次坑儒的事件。
那天,他听人说朝廷将举行辩论会,以为朝廷又兴起了学术之风,正暗自高兴,谁知这是一个惊天阴谋!
他不知道皇上将六国剩余的儒生召集到骊山是怎么回事,他只是听从朝廷的安排前去观摩,他甚至想像,有朝一日朝廷开恩可以阅读六国的书籍了,当他把千册六国的书籍献给这些儒生时,他们一定会感激涕零。
可是在骊山他看到的不是一场学术辨论会,而是一场血腥的屠杀,当皇上下令坑杀那些人时,伏胜转过身,眼泪悄然流出,他从内心深处感觉到,这个朝代不会太久远。
这件事给了伏胜深深地剌激,他突然觉得那藏在家中的千册书是一堆火石,随时有可能引燃,将他和他的家族一起毁灭。这样的念头常常进入他的梦中,让他从梦中惊醒。
妻被伏胜惊醒后,就安慰他:“有什么过不去的坎就对我说,我哪次没给你解难?”
是呀,每次遇到难解的题,都是这个不起眼的女人给解决的,可是,这千册书的问题是天字第一号难题,谁也无解呀。伏胜不愿说出自己心中的痛苦,他不愿让这个弱女子为他承担更多。
伏胜在宫里上班时,简直就是坐卧不宁,好在藏书库里也只有他上班。每天回到家里,匆匆吃完饭,他就将自己关在藏书馆里,望着那千册六国的书籍发呆。他曾试图在这房间里挖洞,将千册书用油布包紧了再埋下去,可是,这么多挖出来的泥土往外运的话,一定会引起注意,如果那样就坏了。
伏胜的忧郁,一直是妻子的心病,妻子终于又给他出主意了:“相公,我知道这些书比你的生命更重要。”
“你懂我就好。”伏胜瞧着这个识大体顾大局的女人。
“那假如这些书面临危险你该怎么办?”妻子问。
“当然要像保命一样全力保护它们呀。”伏胜回答。
“所以,当这些书藏在家里都没有安全感时,你应该将它们运走,越远越好。”当妻子说出这番话时,伏胜大吃一惊,他没想到妻子比他的想法更大胆!
“可是运到哪里去呢?”伏胜问。
“不是说南方还有蛮夷之地么,那里是朝廷管理很弱的地方,往那里藏匿最好。”妻子说。
“有道理,可是这么多书我一个人怎么能行?”伏胜说出了自己的困惑。
“请护院的黄虎押送呀。”妻子又点拨道。
伏胜一拍大腿,这真是个好人选。这黄虎原来是楚国的一名下级军官,伏胜的父亲攻打楚国都城郢时,这黄虎率一队兵正好相遇,几轮搏杀,黄虎技不如人,当伏胜的父亲一刀砍下去时,黄虎绝望的眼神让他将刀停留在半空中,黄虎求道:“我家中还有八旬老母,您饶我一命,我一定报答。”伏胜的父亲便放了他一马,黄虎便只身逃往老家。没想到两年后,这黄虎果真找到了伏胜的父亲,说他的母亲已归天,他特地来侍候救命恩人的。伏胜的父亲也很感动,就叫他当了一名牵马的兵,不离自己左右。伏胜结婚时,父亲就将黄虎赏给儿子当家丁了。
第二天,伏胜悄悄将黄虎叫到一边,问:“你怕死吗?”
黄虎说:“我不怕。”
“为什么?”伏胜问。
“因为我本已没命,没命了的我无所谓怕与不怕了。”黄虎回答。
这番回答,让伏胜心里很满意,他便把黄虎带到藏书馆,黄虎却不敢进去,他知道那是禁地,府上只有伏胜一人能进。
伏胜说:“我让你进你就进吧。”
黄虎战战惊惊走了进去,伏胜便从里面把门闩了。
舞刀弄棒的黄虎第一次看到这么多的书,就像一个痴呆儿一样看着,他从内心深处对读书人充满了崇敬。
伏胜把他带到一个角落,指指一些用布包着的东西问:“你知道这里面是什么吗?”
黄虎摇摇头。
“这是你们楚国仅存的一千册书。”伏胜紧盯着黄虎的眼睛说。
黄虎大惊失色,他恐惧地看着伏胜,说:“您这是要被诛灭九族的呀!”
“是的,但我无畏。”伏胜说。
“我不明白,您是秦朝的官,为何要保存楚国的书?”黄虎问。
“在对待书籍上,我是站在文明的角度思考的,不是站在哪一国。”伏胜的眼里充满了坚毅的神色。
黄虎原以为伏胜只是一个文弱的书生,没料到他吃了熊心豹子胆,敢与秦始皇做对,特别是他听说是保存的楚国的书籍,更是对伏胜充满了敬仰和感激之情,他哪知道,从不撒谎的伏胜为了坚定黄虎的信心,谎称那些书全是楚国的。
“您说吧,我一切按您说的做,我在书在!”黄虎拍拍胸脯。
伏胜就在黄虎的耳边面授机宜。
这个夜晚,伏胜与妻子真有一种生离死别的意味,当他选好了黄虎这个人选后,却没想到还有一个棘手的问题,如果他逃走了,家人怎么办?家族怎么办?
就在他辗转反侧时,妻子将那一堆香软的肉挤过来:“明天就要分别了,我想要。”
伏胜正想说“反正每次都是做白工”时,把这句想说的话咽回去了,他觉得这样对妻子太残忍,毕竟妻子什么事都向着他。
伏胜就依了他。
完事后,妻子说:“我知道怎么解决你的难题了。”
“难道刚才你精力不集中?”伏胜说。
“当然不是,你不是担心你走后家人的安全么?你按我说的做保证没问题。”妻子便咬着他的耳根说了一通。
第二天一大早,两辆马车早由黄虎装载停当,伏胜与妻子拥别,开始了生死大转移。
大约五天后,李斯要查阅资料,差人去藏书库找伏胜,手下去了又回来,说是伏胜不在那里上班,问过守卫了,伏胜有好几天没露面了。
伏胜一直是个尽职尽责的好青年,这是怎么回事呢?李斯决定亲自到伏胜家中探个究竟。
伏胜的妻子一见臣相来访,亲热地迎接,当李斯问起伏胜时,伏胜的妻子一副茫然的样子:“啊,我以为他被朝廷差到哪里去了,我也正准备去宫里打听的哩。”
李斯见伏胜的妻子也不知道,就觉得更蹊跷了,随即觉得不妙,他连忙说:“你带我到他书房看看。”
伏胜的妻子说:“他的书房我们从不敢进,只有他一人能进,既然是臣相,我带您去。”
藏书馆却并未上锁,李斯等人进去后,赫然见桌上摆着两封书信,一封上写着“臣相启”,一封上写着“父亲启”。
李斯打开伏胜留给自己的信,只见上面写着:恩师,我已婚两年,却至今无子嗣,读再多的书又有何益呢?所以我决定带上家产,前往北方大漠购买壮阳草,若购得即回。
李斯摇摇头:“这书呆子!”他回过头对伏胜的妻子说,“为这事儿跑那么远干嘛,宫里这类补品多的是!”
“可是听说那是皇上的专供,他这个小官儿无福消受呀。”
“如果对我说,我会想办法呀,皇上哪吃得了那么多,嘴角边掉落的都够伏胜用了。”
“唉呀真的是呀,我们小俩口怎么就没想到哩,还要他跑那么远饱受风寒。”伏胜的妻子简直是演戏的天才。
“他不知道,北方大漠寒气入骨,他这一路去,恐阳气抵消大半,吃了那些药也是枉然呀,真是个书呆子。”李斯摆出一副专家的样子来。
“唉,要是早请教您就好了!”伏胜的妻子继续演戏。
从伏胜家离开时,李斯嘱咐伏胜的妻子说:“他一回来立即上班!我也不扣罚他的出勤奖,就当这事儿不知道吧!”
伏胜的妻子望着李斯远去的背影,得意地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