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62700000019

第19章 文化问题与大学教育(3)

周有光:例如,儒学有三大斗争。1.反神秘斗争:儒学没有天堂,没有彼岸,接近无神论。2.反愚昧斗争:儒学重视知识,努力教育,反对愚民政策,反对以吏为师。3.反暴力斗争:儒学不反对大统一,但是反对暴力统一,这跟今天欧盟的民主统一运动有共同的思想基础。三大斗争就是儒学的积极精神。

提问:佛教究竟是中国文化,还是印度文化?

周有光:佛教原来是印度文化,在印度式微而在中国兴旺,以中国语言和中国概念解释佛教。佛教典籍大都在印度失传,只有中文译本保存完好。中国成为佛教的大本营,佛教成为中国佛教和中国文化,但是追溯来源是印度文化。正如基督教从东方传入西方,在西方生根和在西方兴盛,基督教成为西方的宗教,西方文化被称为基督教文化,可是追溯来源是东方的宗教。这类文化迁移现象,历史上时时出现。

提问:佛教对中国文化,有功还是有过?

周有光:我看功过各半。佛教带来各种印度的实用文化,多方面丰富了中国文化。但是,在文艺复兴之后,印度文化落后于时代,无助于中国追赶先进。佛教轻现世、重来生。

提问:为什么印度文化大量传到中国,中国文化没有传到印度?

周有光:文化如水,从高而下,不能逆流。中国文化的高峰在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时代,后来长期保守,控制思想,进入停滞和衰落状态,外来的印度文化成为中国文化所需要的新营养和新刺激。

提问:您对“李约瑟问题”是怎样看法?

周有光:中国文化长期停滞,原因复杂,不能用简单化的方式来说明。考证中国古代的科学发明,是一项重要工作。所得结果,要经得起反复考证,不能匆促论定。长期停滞问题值得研究。要考虑专制制度的顽固保守因素,要考虑“思维屏障”的思维方法问题,要研究重农轻商的政策影响后果,要研究外族入侵的文化破坏作用,等等。尤其是外族入侵的破坏作用,往往被故意忽略,这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

提问:“孔子、老子、释迦”,三圣同堂供养。这个奇观也是华夏文化的特色吗?

周有光:儒学不是宗教。把孔子当作教主,是侮辱孔子。三圣同堂,使人啼笑皆非。不过,从另一方面看,这表示了中国人民的宽宏大度、和谐胸怀。这是华夏文化的好传统。同时使我们明白,宗教有和平宗教与战斗宗教的分别。“儒释道”都是和平第一。这在今天恐怖主义闹得欧美天翻地覆的时候,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提问:最近大规模展览“郑和下西洋”,这是弘扬华夏文化吧。

周有光:这是一件好事。可是要明白,郑和跟哥伦布根本不同。郑和没有大地是球形的观念,航海不是寻找新大陆。郑和按照阿拉伯航线航行,可能有阿拉伯海员帮助,不是开辟新航线。郑和下西洋,不是下东洋;如果下东洋,经过太平洋直达美洲,那就意义大不相同。有人猜测郑和可能到过美洲,那是瞎想。有的历史学家说,郑和的航海是皇帝的即兴之举,不是开辟海外事业的长期计划。

提问:传统文化和国际现代文化永远并存并用吗?

周有光:并存并用必然有消有长,那是缓慢的过程。国际现代文化已经占学校课程的大部分,知识更新,全世界都在快速进行中。

二○○五年九月十八日时年一○○岁

(《群言》,二○○五年第十期,有删节)

今日中国的大学与大学教育

--周有光、马国川对话录

马国川:一九二三年您进入圣约翰大学学习。在《百岁口述史》里您曾经提到,您在圣约翰大学接受的是博雅教育(LiberalEducation)。请问,什么是博雅教育?这种教育思想给学生的学业和人格有什么样的影响?在圣约翰大学,您的最大收获是什么?

周有光:所谓博雅教育,是英文LiberalEducation的汉语翻译,这个翻译非常好,把意境提高了。也有的译为“通识教育”,虽然没有前者那么“雅”,但是我觉得,可能跟原来的意思更接近一点。

什么叫通识教育呢?我的看法是,它包含两方面内容:第一个内容是,要培养基础知识。近现代以来的传统是,把国(文)、英(语)、算(术)视为基础知识。基础要培养得好,主要工作做在中学阶段,因此中学是最重要的。如果基础培养不好,以后的教育就困难了。现在好多大学生忙得要死,为什么呢?他们进了大学还要读英文背单词。可是我们那时候,中学时代英文就能很好地应用了,在中学毕业出来就可以达到ABE(AdultBasicEducation,成人基础教育)水平了。到了大学,学生就可以运用基础知识来获取更高层次的纯知识。因为基础知识,特别是语言知识,不是纯知识,而是工具知识。是获取知识的知识,是一种工具。即使懂得几种语言,也是不能增加知识的,还是没有知识。通识教育的第二个内容是,学习逻辑思维,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这是非常重要的。那个时候圣约翰大学有一本小册子,专门给来访客人参考的,里面就讲本校的宗旨是“培养良好品德”。现在有人说要“培养高尚人格”,“高尚人格”的讲法就太高了吧。

在我们那个时代,大学毕业生都不是专家,只不过是受过一些基本训练的普通人,专家要在大学毕业以后再培养。解放以后,完全不一样了,因为中国学习苏联的教育模式。在苏联,大学毕业就是专家了。

我在圣约翰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呢?我想,最大的收获就是学会了怎么自学。学问是要自己学的,老师只不过指示道路给学生。

马国川:五十岁的时候,您才离开银行界和经济学界,调入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从事语言文字工作,成为语言学家,并且取得了卓越成就。这在今天看来,简直是不可思议的。您成功的奥秘是什么,是否得益于博雅教育?

周有光:我的成就很小,不值得一谈。

通识教育对我的好处,就是在学校里面选的课程比较广,同时学到了自修的方法,有这两点要改行就不大困难了。我在大学读书时,主修的是经济学,同时对语言文字有兴趣。因为受了通识教育的好处,知识基础比较广,所以改行不发生大困难。

大学一出来,就是一个专家,这个办法或许会有一些好处,但是对文化的发展是不好的。

马国川:作为一所教会大学,圣约翰大学对学生进行的教育有意识形态色彩吗?解放前,全国有许多教会大学,您怎么评价教会大学对中国教育的作用?

周有光:这个问题很重要。意识形态这一个名词,从前我们都不知道,一直到新中国成立以后,向苏联一边倒,才知道什么叫“意识形态”。我大学毕业,都不懂什么叫作意识形态,根本没有这个说法。它是从苏联来的。

对于教会学校的作用,我的看法是这样的:教会学校的确是帝国主义的工具,一方面进行文化侵略,另外一方面又传播新时代的新文化。帝国主义有两个方面,教会学校当然也有两个方面。帝国主义是侵略的,造成了许多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然后,一些落后国家和地区从封建、半封建半殖民地慢慢地转向资本主义。中国的历史并不是这个历史序列中的一个例外,我们是一样的,印度也是这样子的。全世界多数地方都受了帝国主义的影响,遭受了侵略,同时也得到了文化的发展、社会的发展,今天还在发展当中。

教会学校也有精华,不是只有糟粕。我们摆脱殖民统治之后,应当考虑“弃其糟粕,取其精华”。

马国川:解放后,您曾经在复旦大学和上海财经学院讲授经济学,见证并亲历了新中国进行的“院系调整”。当时为什么要进行“院系调整”?现在对当时的这种做法有很多批评,您怎么评价这次“教育革命”?它给中国教育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周有光:新中国成立以后,就把原来的整个教育制度完全打破了,把所有的学校当零件拆开,完全按照苏联的教育模式重新组装,专业越搞越细。可以说,彻底放弃了通识教育这条路,全是苏联的专业分工方法,大学一毕业就变成专家了。新中国一成立就讲求“速成教育”,大学本来四五年,后来改为三年,甚至改为两年,都是速成的思想。当时人家也问我,速成好不好?我说,需要一批速成的人,可是不能大家都“速成”啊。

这是一种短视的政策,到苏联瓦解以后看得更加清楚了。现在我们知道,这个政策流弊很大,阻碍了社会发展。改革开放以后,我们进行大规模的重新改组,比如清华大学又有文科了。其实解放前清华大学有名气是靠文科,不是靠理科。可是解放后清华大学成为“理工科大学”,把文科都拆散分到其他大学,三十多年后不得不重建。许多大学都经过这样的“折腾”啊。

一直到今天,中国教育还没有向先进国家的先进制度看齐,还差得很多。中国教育制度离开了苏联教育模式,可是还没有走上新的道路,却走上了一条错误的道路--官僚化,尤其是在大学教育里,官僚化、衙门化很厉害啊。我年龄大了,不能参加社会活动,可是来的朋友很多,其中不少是大学来的朋友,所以知道一点情况。应当说,今天的教育情况不是不大好,而是大不好,很多地方都有问题。

今日中国为何出不了大师?

马国川:就像刚才您讲到的,现在大学教育问题多多,学术抄袭、教授作假等现象层出不穷,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局面?即使名牌大学对于教授抄袭事件也装聋作哑,既不进行调查,也不回应。您怎么看待这类事件?

周有光:我看到了一些材料,这些材料告诉我,学术抄袭、教授造假,完全是由于大学的“官僚化”。它是官僚化的一个派生现象,所以,关键在于“非官僚化”,而不能“弃本从末”。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官员读博成为新风气,官僚都要一个学位头衔,大批进入大学,于是就创造了“在职博士生”这个奇怪的现象。官员有时间读书写论文吗?绝大多数文章都是抄的或者别人替他们写的,当然是虚假的。这样,产生了大批没有知识的博士、空头的教授。

这种情况到今天还没有改变。有什么办法解决问题呢?我想,办法就是“非官僚化”。官僚化不改,问题不可能解决。上海一个教授来告诉我,大学有两种假教授,一种是“真的假教授”,交一笔钱,大学给你一个客座教授之类的聘书,这是“真的假教授”;还有一种是“假的真教授”,一个系升格为学院,来了一个院长两个副院长,一定是教授,其实不学无术,是“假的真教授”,把教育的尊严和威信一扫而光。

至于名牌大学的教授抄袭,我看了许多材料,不去研究个案,我们要研究整个现象。名牌大学面对抄袭事件装聋作哑,是非常不正常的。

马国川:学术抄袭、教授作假等现象之外,假文凭泛滥也是一个值得注意的社会现象,例如最近的唐骏假文凭事件,就闹得沸沸扬扬。在您看来,为什么今天的中国假文凭泛滥?

周有光:唐骏是我的老乡,常州人,还有一个糟糕的事,我是常州中学的毕业生,他也是常州中学毕业的,只是前后差了几十年。报纸新闻说,唐骏到常州中学去演讲,虽然文凭是假的,可是本地人还拥护他呢。所以可见今天的风气是坏得不得了。

学问和管理能力是两码事。有的人的管理能力,能办事,可是不能搞学问;有的人有学问的天赋,可是不能搞管理。唐骏这个人有管理能力,可是在我们现在的制度之下,有了社会地位还要一个文凭,怎么办?只有造假了。后来报纸上不是登了吗,只要给多少钱,美国西太平洋大学就给一个硕士或博士学位。

为什么今天的中国假文凭泛滥?因为我们这个社会需要假文凭。我拿过几张文凭,有国内的有国外的,现在没用处,我一生文凭没有用处,人家也不问我有没有文凭。不重视文凭,也就没有假文凭了,我们今天重视文凭不重视知识,知识越多越发达,当然假文凭出来了。

马国川: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多次在公开场合提问“中国为什么出不了大师”,您认为原因是什么?在您看来,目前中国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周有光:我想,对于温家宝总理的问题,唐代大学问家韩愈早已答复了。韩愈在文章里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这很重要,马叫是表示意思的,你不懂它,伯乐怎么做呢?“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这个答复非常好。韩愈已经答复温总理了,用不着我来回答了。

我看到一些杂志上有些小评论说,其实新中国培养了许多“大师”,某些文豪不是大师吗?江青的“梁效”不是大师吗?这些都是随风倒的,因为不随风倒就不可能做“大师”。当然这是笑话,“随风倒”的人怎么能够成为“大师”呢!不过是御用文人罢了。

马国川:没有独立思想怎么能成为大师呢。

周有光:还有,要做“大师”有许多条件。比如,“右派”是不能做“大师”的。苏联一瓦解,就看到国外材料说高尔基被否定了,我大吃一惊,高尔基就是苏联培养的大师啊。鲁迅也是被领袖推崇的大师,假如他多活二十年,他还能做大师吗?

蔡元培提出来八个字“学术自由,学校自治”,所以他造就了一个好的北京大学。国外都是这样子,世界上的好大学没有一个不是学术自由、大学自治的。假如大学继续官僚化,就不可能有学术自由、大学自治。

马国川:您对最近通过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有何评价?

周有光:我没看到这个《纲要》,不能评论。你能告诉我它的要点是什么吗?

马国川:抱歉,我也说不出有什么要点来。

周有光:它里面有没有讲学术自由?

马国川:没有讲,但是提到大学要“去行政化”。

周有光:这话不通啊。大学需要行政,不是“去行政化”,而是“去官僚化”。大学房子要维修,校园要做清洁工作,这是行政工作。官僚化跟行政是两码事,大学要有行政,但是不能要官僚。所以“去行政化”是错误的,要“去官僚化”才对。

马国川:为什么中国的应试教育发达?如何改革应试教育?

周有光:中国一向是要考状元,考得好才能做官嘛。应试教育是中国最发达的,有两千年的传统。我们缺少的不是应试教育,我们缺少的是科学教育。

马国川:您的意思是,如果改革应试教育,那就要用科学教育取代应试教育。

周有光:对啊。新的教育部长袁贵仁上任后,我给他写过一封信,提了两点建议。第一点,从大学做起,学术自由;第二点,小学生中学生大量的无效劳动要取消。现在小孩子忙得要命,睡觉都不能好好睡,苦得要死,书本还是学不好。为什么呢?大量的无效劳动。他很客气,打电话过来说“谢谢”。

不过我的朋友说,教育部长做不到的,他没有那么大的权力,因为中国的教育错误不是教育部的事情。

如果不许批评,那怎么是真理呢?

周有光:我们今天教育为什么搞得这么糟糕呢?因为我们没有科学的教育学,当然教育搞不好。为什么没有科学的教育学?因为中国没有引进科学的教育学。我们今天引进了国外的自然科学,至于社会科学,现在只引进了一个部分--经济学,因为我们要发展经济啊。至于社会科学的其他学科,还差得非常远。

同类推荐
  • 回忆田汉

    回忆田汉

    本书是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拟订的“文史资料百部经典”之一种。田汉是我过杰出的无产阶级文化战士,中国话剧运动的奠基人,戏曲改革的先进者,中国人民共和国国歌的作者。本书是他的挚友、学生、著名作家、戏曲表演艺术家以及他的家属根据亲身经历和亲见亲闻撰写的回忆录,文中对田汉的生平事迹,在戏曲上的贡献,以及为人、思想作风都有详尽的记述,是一本研究田汉和研究中国现代戏剧改革史的珍贵史料。
  • 20世纪后半叶的在台知识人

    20世纪后半叶的在台知识人

    本书以胡适、傅斯年、蒋梦麟、梅贻琦、雷震、于右任、殷海光七位大家在1949年移居台湾的前因及此后在台湾的境遇为主线,进行了一次全面的历史与文化解读。本书在历史档案的基础上真实地勾勒出七位知识人的命运剪影,透视出在特定时代背景下一代知识人的命运悲歌与文化乡愁。
  • 曹锟(北洋风云人物)

    曹锟(北洋风云人物)

    少时读书不成,卖布蚀本,又不愿继承父业,人称“曹三傻子”。愤而从戎,结“袁”而上,方成直系首领。成为北方霸主后,曹锟广敛钱财,家资无数,权力欲极盛,总想弄个总统干干。曹锟重金“贿选”,留下千古骂名。本书正是以“贿选”为核心,记述了曹锟“贿选”前后的起起伏伏。少时读书不成,卖布蚀本,又不愿继承父业,人称“曹三傻子”。愤而从戎,结“袁”而上,方成直系首领。成为北方霸主后,曹锟广敛钱财,家资无数,权力欲极盛,总想弄个总统干干。曹锟重金“贿选”,留下千古骂名。本书正是以“贿选”为核心,记述了曹锟“贿选”前后的起起伏伏。
  • 名人传记丛书:成吉思汗

    名人传记丛书:成吉思汗

    名人传记丛书——成吉思汗——让地球颤抖的一代天骄:“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 最具影响力的政坛伟人(下)

    最具影响力的政坛伟人(下)

    作家是生活造就的,作家又创作了文学。正如高尔基所说:“作家是一支笛子,生活里的种种智慧一通过它就变成音韵和谐的曲调了……作家也是时代精神手中的一支笔,一支由某位圣贤用来撰写艺术史册的笔……”因此,作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也是社会生活的雕塑师。文学作品是作家根据一定的立场、观点、社会理想和审美观念,从社会生活中选取一定的材料,经过提炼加工而后创作出来的。它既包含客观的现实生活,也包含作家主观的思想感情,因此,文学作品通过相应的表现形式,具有很强的承载性,这就是作品的具体内容。
热门推荐
  • 倾光

    倾光

    喜欢音乐,喜欢阳光,喜欢幻想我期待十七八岁的青春,花一般美好可我从不曾想过,那也会很痛
  • 星际奇缘之他从星河来

    星际奇缘之他从星河来

    星际最帅舰长消失在黑洞中,整个星际为之震动。属下好容易联络上舰长,却得知舰长流落到边缘星水蓝星。听说水蓝星出门全靠走,洗衣做饭打扫全靠手——可怕的水蓝星!舰长看着盘子里的狗粮,再看看头顶的拳头—-可怕的水蓝星姑娘!披着狗皮的舰长日常:“今天她会给他吃肉吗?”“今天她会逼他狗叫吗?”“今天······她会抱抱他吗?”“今天······她会亲亲他吗?”柳心朵意外得到新任高富帅总裁的青睐,貌似要上演霸道总裁爱上我?舰长冷哼:总裁算个鬼!能给你买飞船吗?能给你买星球吗?舰长内心:看我看我看我!柳心朵从未想过自己的人生舞台不是水蓝星而是星辰大海。力大无穷蓝星小可怜VS高贵冷艳星际大帅比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迷失仙境

    迷失仙境

    一场连续多年的梦,和一张泛黄的明信片,引出一座不为外界所知的小镇。深入小镇探索,各种神秘的人物和诡异的事件层出不穷:潜入他人梦中并肆意篡改的老者、扭转乾坤的魔术师、预知未来的变异人……看似平静祥和的世外小镇,实则暗流汹涌、步步惊心、人人自危。这里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世界?迷失其中究竟该如何逃生?未知的前方还有多少凶险?……一部现实与虚幻完美融合的作品,一部彻底颠覆你对已知世界认知的佳作,期待你开始新的旅程。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杰克,只是开膛手?(3)

    杰克,只是开膛手?(3)

    他有些迷惘。生命的气息让他感到别扭,几乎就要窒息。这股气息是血红色的,带着心脏的跳动,震动着脉搏,让他很不适应。四周的窗帘全拉上了。他端坐在沙发上,壁炉里燃烧着熊熊烈火,电视里正在播放国际新闻。在他看来,今天8月7日的新闻,似乎和以前的无数个8月7日没有多少不同。国际新闻之后,主持人报道了一条本地新闻:一名女子在公寓被杀,凶手在作案时模仿了“开膛手杰克”。
  • 文学与人生

    文学与人生

    该书以“中外世界文学名著赏析”为副题,涵盖《红楼梦》《匹克梅梁》《西游记》《哈姆雷特》《悲惨世界》《三国演义》《老人与海》和《水浒传》等中外名著。作者在导言部分便开宗明义,对文学与文学的功能做了界定,阐明了人和人生、文学与人生的关系。
  • 诸天位面逍遥录

    诸天位面逍遥录

    穿行诸天,无欲则刚。不拘程式,任性而为。一切只随本心行事,大侠若是看不惯……你来打我呀~【笑傲、天龙、大唐、神雕破碎、蜀山仙剑、诛仙、庆余年……】
  • 你的团队该怎么带

    你的团队该怎么带

    你知道吗?你的公司中,70%的明星员工是被不称职的经理折磨走的;而职位越高、业务能力越强的人,就越难适应团队中新的领导角色。阅读本书,将为你解开以下这些疑惑:进入新的管理层,你该如何适应角色上的转变?衡量一个团队优秀领导者的标准有哪些?在团队中,作为一把手的你该如何处理与副手之间的关系?如何管理有“野心”的下属?如何组建一支高绩效的团队?如何为你的团队成员合理分配角色?如何有效地协调、激励你的团队成员?
  • 哎哟我滴个哥

    哎哟我滴个哥

    母亲再婚,他莫名多了个便宜哥哥。便宜哥哥不省事,千方百计找他麻烦。他不想回家住,便宜哥哥戏谑一笑。哄弟弟回家法则第一条,死缠烂打。谢晏秋:“弟弟,叫声哥呗?”魏琛:“哪门子哥?”谢晏秋:“那我叫你声哥怎么样?”魏琛:“......我没有你这个傻儿子。”哄弟弟回家法则第二条,用实力征服他。谢晏秋搬出成绩单意图跟弟弟讲道理。弟弟:“请你滚。”谢晏秋轻笑,成,那你什么时候跟哥哥回家?哄弟弟回家法则第三条,挤进他宿舍说服他。魏琛带着口音质疑:说服?谢晏秋摇头:睡服。……
  • 鬼鬼祟祟的人(短篇小说)

    鬼鬼祟祟的人(短篇小说)

    先生,你愿意听我说一说我的故事么?先生,请你相信,我是一个人,不是一个鬼。而且,先生,请你相信,我是一个正常的人,我不是一个疯子——我是一个神经正常的人,尽管我的心灵可能有病。先生,那么你是否愿意听听我来说说我的故事?我是一个外地人。是的,此地人说话有严重的口音,我说话也有口音,听口音就知道我是一个外地人。我不告诉你我是从哪儿来的,因为这没有必要。这和我要讲的故事毫无关系。我来自一个很遥远的地方。那个地方在哪儿?——你别问了,我不会告诉你的。我们都生活在同一个星球上,知道这一点就已经够了。我的职业?啊,我没有职业。我说的是现在,现在我没有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