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心别人、重视别人必须具备高尚的情操和磊落的胸怀。当你用诚挚的心灵,使对方在情感上感到温暖、愉悦,在精神上得到充实和满足,你就会获得和体验到一种美好、和谐的人际关系,你就会拥有更多的朋友。
你现在是否和初入社会时一样,在公司里能礼貌地跟人打招呼吗?每个公司都会对新进人员施以彻底的礼貌教育,可惜不到半年,这些礼貌就完全消失殆尽。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新进人员热情地打着招呼,可是前辈们却对他们的问候置之不理。因此,当新进人员向你打招呼时,最好能大声地回应。
打招呼可以说是人际关系的开始。高声地道声“早安”,可使友谊回荡在彼此的心中,敲开彼此的心门。其实在很多工作场所,尤其是以技术员居多的工厂,问候的情形非常少见。每一个人都是面无表情地走到工作岗位上,然后默默地开始工作,必须等到管理人员全场巡视一周之后,才可确定是否每一个人都出席了。如果公司职员不打招呼,只有累坏了管理人员。对于那些闷不吭声的人,难免使人怀疑:今天心情不好吧?或者身体不舒服?有什么令他不开心的事?为了不使人产生这些多余的担心,打招呼是最好的办法之一。早晨时,在工作场所的招呼表示“我今天的心情非常愉快,从现在开始要认真工作”。
一个到西方某国旅游的人,路上遇见陌生人都频频对她微笑,并且高声地叫“Hello!”;坐在地铁时,邻座的小女孩也一直保持着微笑;在住宅附近散步时,公寓的清洁工会主动地对她说“Hello!”在银行入口擦身而过的一位绅士也对她微笑;经常在小学走廊相遇的一个小女孩对她微笑地说“Hello!”她连忙慌张地回礼。
每当人与人的视线接触时,总是微笑相向;在超级市场的柜台上,顾客和店员开着玩笑,并轻声地笑着;在饭店的电梯里趣事横生;虽然对于玩笑的内容无法完全理解,但是,从周围的气氛中你可以感觉出他们彼此之间的亲密和祥和。
日本则是一个甚少与他人微笑或打招呼的国家,即使是短期出国旅行,回国之后都会很难适应这种人与人之间不相理睬的现象。
这是由于日本是由单一的民族所组成,只要一开口说话,表情也会随之改变,很容易就可判断对方是否怀有敌意,因此,打招呼和微笑的情形也不如欧美普遍。
但是,在工作场所之中,为了了解彼此的性情,招呼是绝对不可少的。因为公司里的成员年龄各异,男女老少都有,为了使人际关系更为圆满和谐,可以借着打招呼带来更明朗、活泼的气氛。
关于打招呼,我曾经有过一次不愉快的经验。在一次结婚典礼上,我与A先生一起出席,当时A先生的地位比我高,但并非我的顶头上司。但是,经过了两三年的人事变动之后,我变成了A先生的属下。A先生对人说:“在一次婚宴上,他没有和我打招呼!”当这句话传到我耳中时,真叫我百口难辩!
虽然已经事隔多年,可是,A先生对于当天我没有主动向他问候的情形,仍然记得一清二楚,实在令我非常惊讶。所幸日后共事时,我让他明了我并非一个不打招呼的人。如果我没有成为A先生的属下,也许他会一直以为我是这么一个不懂礼貌的人!
回礼和打招呼一样,是人际关系的重要关键。其实回礼只需简单地说一声“嗨”就够了。回答一声“嗨”,表示你已经清楚地听到对方的招呼了。如果是前辈或上司在叫你时,即使你正在吸烟,也应该把火熄掉,立刻走到他们的面前。
如果听到别人问候,绝不可“哼”地一声,表现出一副不可一世的样子;上司或长辈在召唤时,更不可闷不吭声;这些态度都显示出“你的话算什么,我才不愿听呢”的心态。回应一声“嗨”,是获得对方好感非常重要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