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61100000004

第4章 经络与反射区,健康的绿色通道(3)

【主治】头痛、牙痛、耳鸣、耳聋、口眼斜、痄腮、中耳炎等。

上关

【取法】耳前,下关直下,当颧弓的上缘凹陷处。

【主治】头痛、偏头痛、眩晕、中耳炎、牙痛、耳鸣、耳聋、口眼斜、面神经麻痹、面肌痉挛等。

颔厌

【取法】头部鬓发上,当头维穴与曲鬓穴弧形连线的上1/4与下3/4交点处。

【主治】偏头痛、头痛、耳鸣、牙痛、三叉神经痛、眩晕、目外眦痛、惊痫等。

悬颅

【取法】头部鬓发上,当头维穴与曲鬓穴弧形连线的中点处。

【主治】偏头痛、目外眦痛、三叉神经痛、神经衰弱、鼻炎、牙痛、面肿、鼻流清涕等。

悬厘

【取法】头部鬓发上,当头维与曲鬓弧形连线的上3/4与下1/4交点处。

【主治】目外眦痛、神经衰弱、三叉神经痛、耳鸣、鼻炎、上牙痛、偏头痛、面肿、热病无汗等。

曲鬓

【取法】头部,当耳前鬓角发际后缘的垂线与耳尖水平线交点处。

【主治】头痛、偏头痛、三叉神经痛、牙关紧闭、牙痛、眩晕、目外眦痛、耳鸣、惊痫、颞肌痉挛、颔颊肿、近视、呕吐、目赤肿痛、项强等。

率谷

【取法】耳尖直上入发际1.5寸。

【主治】眩晕、耳鸣、呕吐、偏头痛、三叉神经痛、顶骨部疼痛、胃炎、宿醉、高血压、失眠、惊恐、腹部不适、消化不良等。

头窍阴

【取法】头部,当耳后乳突的后上方,当天冲与完骨的中1/3与下1/3交点处。

【主治】头顶痛、眩晕、颈项强痛、胸胁痛、耳鸣、耳鸣、四肢转筋、支气管炎、鼻塞、小儿惊风等。

阳白

【取法】前额部,当瞳孔直上,眉上1寸。

【主治】目疾、头痛、眩晕、眼睑跳动、口眼斜等。

头临泣

【取法】头部,当瞳孔直上入前发际寸,神庭与头维连线的中点处。

【主治】头痛、目眩、目赤痛、目翳、鼻塞、耳聋、耳鸣、热病等。

风池

【取法】项部,当枕骨之下,与风府相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

【主治】头痛、眩晕、颈项强痛、目赤痛、鼻出血、鼻炎、耳聋、口眼斜、热病、感冒等。

肩井

【取法】肩上,前直乳中穴,当大椎穴与肩峰端连线的中点上。

【主治】颈项强痛、手臂不举、肩背痹痛、乳痈、心悸、耳鸣、鼻出血等。

日月

【取法】上腹部,当乳头直下,第7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

【主治】胁痛、呕吐、吞酸、呃逆、黄疸、胃痛、腹胀等。

居髎

【取法】髋部,当髂前上棘与股骨大转子最凸点连线的中点处。

【功能】疏通经络、理气止痛、益肾强健。

【主治】小腹痛、胃痛、月经不调、带下、腰腿痛、胯痛、下肢痿软无力、疝气等。

环跳

【取法】股外侧部,侧卧屈股,当股骨大转子最凸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1/3与中1/3交点处。

【主治】感冒、神经衰弱、腰腿痛、坐骨神经痛、半身不遂、下肢痿软无力、髋关节疾病、挫闪腰疼、膝踝肿痛、脚气、湿疹等。

风市

【取法】大腿外侧部的中线上,当腘横纹上7寸。或直立垂手时,中指尖处。

【主治】半身不遂、下肢痿软无力、股外侧皮神经痛、腰病、脚气等。

阳陵泉

【取法】小腿外侧,当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

【主治】腰腿疲劳、消化不良、高血压、遗尿、腰痛、膝盖疼痛、腿脚抽筋、胃溃疡、坐骨神经痛、胆囊炎等。

光明

【取法】小腿外侧,当外踝尖上五寸,腓骨前缘。

【主治】目疾、乳房胀痛、下肢痿软无力、腰痛、偏头痛、腰扭伤等。

阳辅

【取法】小腿外侧,当外踝尖上4寸,腓骨前缘稍前方。

【主治】偏头痛、眩晕、胸胁痛、腰膝冷痛、关节痛、腋下痛、下肢痿软无力等。

悬钟

【取法】小腿外侧,当外踝尖上3寸,腓骨前缘。

【主治】头痛、扁桃体炎、鼻出血、半身不遂、颈项强痛、胸腹胀满、胁肋疼痛、膝腿痛、踝关节疾病等。

太白

【取法】足内侧缘,当足大趾本节(第1跖趾关节)后下方赤白肉际凹陷处。

【主治】胃痛、腹胀、肠鸣、便秘、痔疮、消化不良、下肢麻痹、胸胁胀痛、心痛等。

公孙

【取法】足内侧缘,当第1跖骨基底的前下方。

【主治】胃痛、腹胀、消化不良、腹泻、便秘、热病、烦心失眠、精神病等。

商丘

【取法】足内踝前下方凹陷中,当舟骨结节与内踝尖连线的中点处。

【主治】腹胀、肠鸣、腹泻、便秘、消化不良、咳嗽、黄疸、癫狂、腓肠肌痉挛、水肿、小儿惊痫等。

三阴交

【取法】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主治】食少腹胀、肠鸣、月经不调、闭经、功能性子宫出血、赤白带下、阳痿、遗精、尿潴留、小便不利、疝气、失眠、神经衰弱、水肿、高血压、足膝痹痛等。

漏谷

【取法】小腿内侧,当内踝尖与阴陵泉的连线上,距内踝尖6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主治】肠鸣、消化不良、腹泻、腹胀、尿潴留、小便不利、赤白带下、下肢麻痹、肩胛疼痛、腿膝冷痛、水肿等。

地机

【取法】小腿内侧,当内踝尖与阴陵泉的连线上,阴陵泉下3寸。

【主治】月经不调、痛经、功能性子宫出血、腰痛、遗精、胃痛、乳痈、食欲不振、尿潴留、小便不利、水肿等。

阴陵泉

【取法】小腿内侧,当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处。

【主治】遗尿、尿失禁、遗精、阳痿、消化不良、腹胀、暴泄、水肿、喘逆、膝肿痛、月经不调、失眠、下肢麻痹等。

血海

【取法】屈膝,位于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2寸,当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

【主治】月经不调、功能性子宫出血、赤白带下、经闭、湿疹、皮肤瘙痒等。

腹结

【取法】下腹部,大横下1.3寸,距前正中线4寸。

【主治】绕脐痛、疝气、中寒泄泻、心痛、支气管炎、阳痿等。

大横

【取法】腹中部,距脐中4寸。

【主治】绕脐痛、腹胀、便秘、泄泻、支气管炎、阳痿、癔症等。

涌泉

【取法】足底部,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约当第2、3趾趾指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上。

【主治】咽炎、胃痛、头顶痛、眩晕、失眠、休克、晕车、癫痫、精神病、小儿惊风、高血压、尿潴留、小便不利、视物昏花、腓肠肌痉挛、子宫脱垂、足底痛等。

太溪

【取法】足内侧,内踝后方,当内踝尖穴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主治】头痛目眩、健忘、咽肿痛、牙痛、慢性咽炎、口腔炎、耳鸣、耳聋、咳嗽、气喘、月经不调、失眠、遗精、阳痿、小便频数、腰肌劳损、腰脊痛、下肢厥冷、下肢痿软无力、足跟痛、内踝肿痛等。

大钟

【取法】足内侧,内踝后下方,当跟腱附着部的内侧前方凹陷处。

【主治】咳喘、咽痛、嗜睡、二便不利、月经不调、足跟痛、腰脊强痛、痴呆等。

照海

【取法】足内侧,内踝尖下方凹陷处。

【主治】失眠、咽痛、目齿肿痛、尿潴留、小便不利、小便频数、月经不调、痛经、赤白带下、下肢痿痹、惊恐不安等。

复溜

【取法】小腿内侧,太溪直上2寸,跟腱的前方。

【主治】水肿、腹胀、泄泻、功能性子宫出血、热病无汗、盗汗、遗精、早泄、糖尿病、腰脊强痛、下肢肿等。

交信

【取法】小腿内侧,当太溪直上2寸,复溜前0.5寸,胫骨内侧缘的后方。

【主治】月经不调、功能性子宫出血、泄泻、赤白带下、便秘、下肢内侧痛等。

阴谷

【取法】腘窝内侧,屈膝时,当半腱肌肌腱与半膜肌肌腱之间。

【主治】阳痿、遗精、功能性子宫出血、月经不调、带下、疝气、癫狂、尿潴留、小便不利、膝股内侧痛、肠胃疾病等。

大赫

【取法】下腹部,当脐中下4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

【主治】月经不调、遗精、阳痿、早泄、带下、子宫脱垂、小腹痛等。

大敦

【取法】足大趾末节外侧,距趾甲角0.1寸。

【主治】疝气、小腹痛、精索神经痛、功能性子宫出血、月经不调、子宫脱垂、癫痫、嗜睡、胃痛、便秘、心痛、糖尿病、尿潴留等。

行间

【取法】足背部,当第1、2趾间,趾蹼缘的后方赤白肉际处。

【主治】痛经、功能性子宫出血、神经衰弱、遗尿、消化不良、便秘、胃痛、呃逆、腹胀、咳嗽、气喘、牙痛、喉痹、心痛、心悸、胸闷气短、高血压、肋痛、糖尿病、失眠、足跟痛等。

太冲

【取法】足背侧,当第1跖骨间隙的后方凹陷处。

【主治】高血压、心痛、胸胁胀痛、便秘、泄泻、腹胀、腹痛、头痛、头晕、失眠多梦、咳嗽、疝气、乳痈、下肢痉挛、四肢关节痛、尿潴留、月经不调、功能性子宫出血等。

蠡沟

【取法】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5寸,胫骨内侧面中央。

【主治】性欲亢进、月经不调、功能性子宫出血、疝气、小便不利、精神疾病、心悸、小腹胀满、腰背拘急、下肢痛等。

曲泉

【取法】膝内侧,屈膝,当膝关节内侧面横纹内侧端,股骨内侧髁的后缘,半腱肌、半膜肌止端的前缘凹陷处。

【主治】月经不调、痛经、白带、产后腹痛、遗精、阳痿、头痛、目眩、膝髌肿痛、下肢痿痹、癫狂等。

章门

【取法】侧腹部,当11肋游离端的下方处。

【主治】高血压、胸痛、肋痛、腹胀、腹痛、肠鸣、泄泻、呕吐、神疲肢倦、黄疸、胸闷、烦躁、气短、腰酸痛等。

期门

【取法】胸部,当乳头直下,第6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

【主治】胸胁胀满、呕吐、呃逆、吞酸、腹胀、泄泻、咳喘、尿潴留、高血压、心痛等。

长强

【取法】尾骨端下,当尾骨端与肛门连线的中点处。

【主治】便秘、便血、痔疮、脱肛、泄泻、痫症、癔症、腰脊痛、骶骨痛、腰神经痛等。

腰俞

【取法】骶部,当后正中线上,适对骶管裂孔。

【主治】腰脊疼痛、小腹痛、脱肛、便秘、尿血、月经不调、闭经、下肢萎痹、痔疮等。

腰阳关

【取法】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4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主治】腰骶痛、下肢萎痹、坐骨神经痛、月经不调、赤白带下、遗精、阳痿、尿路感染等。

命门

【取法】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主治】虚损腰痛、遗尿、泄泻、遗精、阳痿、早泄、赤白带下、月经不调、热病无汗、小儿发痫、胃下垂、腰腹引痛、耳鸣、脱肛、头痛等。

至阳

【取法】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7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主治】胸胁胀痛、腰背疼痛、黄疸、四肢沉重、喘促、食欲缺乏、呕吐、呃逆、吞酸等。

身柱

【取法】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3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主治】咳嗽、气喘、疮疖、癫狂、腰脊强痛、身热、小儿风痫、神经衰弱、癔症、精神病等。

大椎

【取法】背部,后颈下端,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处。

【主治】哮喘、感冒、落枕、肩颈酸痛、颈项强直、咳嗽喘急、风疹、癫狂、黄疸、颈肩部肌肉痉挛等。

灵台

【取法】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6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主治】气喘、咳嗽、背痛、项强、支气管炎、疮疖痈疽等。

风府

【取法】项部,当后发际正中直上1寸,枕外隆凸直下,两侧斜方肌之间凹陷处。

【主治】神经性头痛、眩晕、目痛、感冒、咽肿痛、颈项强急肌肉疼痛、癫狂、痫证、癔症、中风不语、悲恐惊悸、半身不遂、失音、舌急不语、鼻出血等。

脑户

【取法】头部后发际正中直上2.5寸,风府上1.5寸枕外隆凸的上缘凹陷处。

【主治】头痛、头重、面赤目黄、眩晕、视物不清、颈项强痛、癔症、高血压病等。

后顶

【取法】头部,当后发际正中直上5.5寸(脑户上3寸)。

【主治】失眠、头痛、偏头痛、项强、眩晕、癫狂、痫症、精神病、癔症等。

百会

【取法】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或两耳尖连线中点处。

【主治】癫狂、痫证、头痛、眩晕、慢性疲劳、泄泻、惊悸、健忘、中风不语、癔症、耳鸣、失眠、鼻塞、脏器下垂、脱肛、痔疮、高血压、低血压等。

上星

【取法】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1寸。

【主治】头痛、眩晕、眼红肿痛、迎风流泪、面赤肿、中风偏瘫、失眠、鼻出血、癫狂、热病、精神病、高血压、鼻炎等。

神庭

【取法】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0.5寸。

【主治】目赤肿痛、头痛、眩晕、失眠、癫狂、白发、迎风流泪、目翳、雀目、鼻渊、鼻出血等。

水沟

【取法】面部,当人中沟的上1/3与中1/3交点处。

【主治】虚脱、休克、中风、昏迷、晕厥、癔症、精神分裂症、牙关紧闭、口歪、牙痛、鼻塞、鼻出血、闪挫腰痛、脊膂强痛、抽搐、糖尿病、黄疸、水肿、癫痫、口眼肌肉痉挛、晕车、晕船等。

会阴

【取法】会阴部,男性当阴囊根部与肛门连线的中点。女性当大阴唇后联合与肛门连线的中点。

【主治】阴痒、阴痛、小便不利、大便秘结、闭经,溺水窒息、昏迷、癫狂、疝气、月经不调、子宫脱垂、痔疮等。

中极

【取法】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4寸。

【主治】尿潴留、泄泻、阳痿、遗尿、尿频、小腹痛、闭经、带下、功能性子宫出血、痛经、产后恶露不下、阴挺、疝气、水肿等。

关元

【取法】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

【主治】下腹疼痛、大便不通、泄痢不止、尿潴留、遗尿、阳痿、遗精、滑精、闭经、崩漏、带下、阴挺、中风脱症、脘腹胀满、气喘、心下痛、肌体羸瘦、四肢力弱、疝气、失眠、神经衰弱等。

气海【取法】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1.5寸。

【主治】失眠、神经衰弱、小腹痛、脘腹胀满、气喘、心下痛、大便不通、泄痢不止、遗尿、阳痿、遗精、滑精、闭经、功能性子宫出血、带下、脏器虚损、肌体羸瘦、疝气等。

神阙

【取法】腹中部,脐中央。

【主治】水肿、肠鸣、泄泻、绕脐痛、腹胀、便秘、脱肛、产后尿潴留等。

下脘

【取法】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2寸。

【主治】腹坚硬胀、肠炎、消化不良、呕逆、腹泻、虚胖、消瘦、胃炎、胃溃疡、胃痉挛、胃扩张等。

建里

【取法】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3寸。

【主治】胃痛、腹痛、腹胀、胃扩张、胃下垂、胃溃疡、呕逆、食欲缺乏、腹肌痉挛、水肿等。

中脘

【取法】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

【主治】头痛、失眠、胃脘痛、腹胀、呕吐、呃逆、泄利、便秘、肋间神经痛、吞酸、消化不良、胃胀、黄疸、肠鸣、虚劳吐血、哮喘、惊风、惊悸、癫狂等。

上脘

【取法】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5寸。

【主治】反胃、呕吐、消化不良、胃痛、胃炎、胃扩张、腹胀、腹痛、咳嗽痰多、黄疸、膈肌痉挛等。

巨阙

【取法】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6寸。

【主治】胸痛、胸满、气短、胃痛、反胃、呃逆、腹胀、咳嗽、惊悸、咳嗽、黄疸、健忘、膈肌痉挛、心绞痛、支气管炎、癔症、癫痫等。

中庭

【取法】胸部,前正中线上,平第5肋间隙,即胸剑结合中点处。

【主治】胸肋支满、消化不良、噎嗝、呕吐、小儿吐乳、心痛等。

膻中

【取法】胸部,当前正中线上,平第4肋间隙,两乳头连线的中点。

【主治】胸痛、胸闷、气短、咳嗽、气喘、心痛、心悸、噎嗝、产后缺乳、肋痛、乳痈等。

玉堂

【取法】胸部,当前正中线上,平第3肋间隙。

【主治】胸痛、咳嗽、气短、胸闷、喘息、心烦、呕吐寒痰、支气管炎、肋痛、乳房肿痛、小儿吐乳等。

紫宫

【取法】胸部,当前正中线上,平第2肋间隙。

【主治】胸胁支满、胸痛、心痛、烦心、咳嗽、支气管炎、吐血、呕吐、呃逆、消化不良等。

华盖

【取法】胸部,平第1肋间隙。

【主治】咳嗽、气喘、喉痹、咽肿痛、胸痛、喉炎、扁桃体炎、肋痛等。

璇玑

【取法】胸部,当前正中线上,胸骨上窝中央下1寸。

【主治】咽肿、咳嗽、气喘、喉炎、气管炎、胸胁支满、消化不良、胃痛、胸痛等。

天突

【取法】颈部,当前正中线上胸骨上窝中央。

【主治】哮喘、咳嗽、神经性呕吐、咽肿痛、支气管哮喘、支气管炎、喉炎、咳嗽、呃逆等。

廉泉

【取法】颈部,当前正中线上,喉结上方,舌骨上缘凹陷处。

【主治】舌下肿痛、舌根急缩、舌干口燥、舌强、口舌生疮、吞咽困难、喉痹、失音、聋哑、流涎、咳嗽、哮喘、糖尿病、消化不良、中风失语等。

承浆

【取法】面部,当颏唇沟的正中凹陷处。

【主治】口、唇紧、牙痛、流涎、口舌生疮、暴喑、面肿、癫痫、面瘫、赤神经痛、癔症性失语、糖尿病等。

15.经外奇穴及其他穴位

(区)

四神聪

【取法】百会穴前后左右各1寸,共4穴。

【主治】头痛、眩晕、头晕脑胀、失眠、睡眠紊乱、健忘、癫痫、焦虑、鼻塞等。

印堂

【取法】前额部,当两眉头间连线与前正中线之交点处。

【主治】头痛、头晕、脑胀、产后血晕、耳鸣、鼻炎、目赤肿痛、三叉神经痛、急性腰扭伤等。

太阳

【取法】颞部,当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一横指的凹陷处。

【主治】头痛、偏头痛、三叉神经痛、牙痛、目赤肿痛、眼睛疲劳、视物不清、口眼斜等。

上迎香

【取法】面部,当鼻翼软骨与鼻甲的交界处,近处鼻唇沟上端处。

【主治】鼻部疾病、目赤肿痛、前额痛、口眼斜等。

胃上

【取法】腹部,脐上2寸,旁开4寸,当下脘旁开4寸。

【主治】胃胀、胃痛、胃炎、胃下垂等。

胰俞(胃管下俞)【取法】背部,当第8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糖尿病、咽干、胸胁痛、胃痛、胃炎、胰腺痛等。

腰眼

【取法】腰部,位于第4腰椎棘突下,旁开约3.5寸凹陷中。

【主治】腰痛、腹痛、尿频、遗尿、糖尿病等。

夹脊

【取法】背腰部,当第1胸椎至第5腰椎棘突下两侧,后正中线旁开0.5寸,一侧17个穴位。

【主治】胸椎第1~4夹脊穴,主治肺及上肢病症;胸椎第4~7夹脊穴,主治心脏疾病;胸椎第7~10夹脊穴,主治肝胆疾病;胸椎第10~12夹脊穴,主治脾胃疾病;腰椎第1~2夹脊穴,主治肾脏疾病;腰椎第3~5夹脊穴,主治膀胱、大小肠、子宫及下肢疾病等。

膝眼

同类推荐
  • 做自己的保健医生

    做自己的保健医生

    每个人的健康能仅仅依靠医生来捍卫吗?不能。求医不如求己,治病不如防病。本书提供了四季养生保健、饮食保健、运动保健、睡眠保健、心理保健、疾病保健、不同年龄阶段的特殊保健等方案。还对识别疾病的征兆、急救、体检、排毒等内容进行了介绍,使得读者对自我保健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 养肝食谱

    养肝食谱

    《家庭健康调养食谱丛书》精选了近一千多种家庭健康调养食谱的做法,让你轻松享用色香味美的菜肴。
  • 医之心——眼科篇

    医之心——眼科篇

    生活中我们享受的所有服务,几乎都能以等价形式体现消费的交易特征,独独医患,不能,也不可以。患者,因病痛求助医生;医生,因使命和职责,为患者提供治愈、帮助或者安慰等专业性很强,非一般意义的服务。花钱可以买任何商品,唯独生命和健康不能用钱等价交换。医生与患者,本是陌路人,却因为天职,因为对生命的敬畏和对健康的渴求,坐在了面对面,构筑了人世间最奇特的人际关系。医,是医疗、医术,又是医疗、医术之上承载医德、医风的医生之心地。医之心,是医生对患者的理解所体现的心性,是从医者对专业的不懈追求,又是对患者疾苦的感同身受。医之专,医之难,医之疼,医之美,构成了医之心。医学专家们发自心底的文字,是千万个好医生执业感悟的一部分。如果,你能静下心听他们平实讲述职业生涯中对患者的感念之情,以及有痛更有欣慰的医之心感悟,作为医生,你会对怎样才是一个好医生,怎样做个好医生,何为仁心,何以信守仁心,有新的解读;作为患者,当你生病就诊时,会因为对医生的更理解和信任,得到更科学、更有效的健康服务。
  • 专家诊治前列腺疾病(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专家诊治前列腺疾病(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前列腺疾病的基本知识、治疗及预防;本书尽选常见病、多发病,聘请相关专家编写该病的来龙去脉、诊断、治疗、护理、预防……凡病人或家属可能之疑问,悉数详尽解述。此书10余万字,包括数百条目,或以问诊方式,一问一答,十分明确;或分章节段落,一事一叙一目了然。
  • 冠心病食疗谱(美食与保健)

    冠心病食疗谱(美食与保健)

    本书主要介绍以下几种类型的冠心病食疗谱:冠心病寒凝气滞型食疗谱、冠心病痰瘀闭阻型食疗谱、冠心病心气虚型食疗谱、冠心病心阴虚型食疗谱、冠心病气阴两虚型食疗谱、冠心病心阳衰弱型食疗谱、心病瘀血阻络型食疗谱、冠心病并发心肌梗死食疗谱、冠心病并发充血性心力衰竭食疗谱、冠心病并发高脂血症食疗谱等。
热门推荐
  • 公元十万年位面战舰

    公元十万年位面战舰

    公元十万年,地球文明的一艘探索飞船的奇遇,作为飞船舰长的主人公在不同位面进行修炼和战斗,从而打破一层层壁障,探求宇宙终极奥义。
  • 领导修身养性之道

    领导修身养性之道

    本书作者以丰富的理论研究结合亲身实践积累,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视角,以人的身体器官和四肢及其功能为喻体,按照从“头”到“脚”、从上到下的逻辑顺序来论述现代领导者应当具备的领导素养、领导方法和领导艺术。本书提出了体现领导者综合素质、领导能力和领导艺术的12个标准,既涵盖领导者能力、思维、眼光、信念、胸怀、意志、心态、品格、涵养等基本素质,也涉及观察、分析、决策、统御、用人、沟通、协调、平衡、激励等领导方法和领导艺术方面的内容,视角独特、选材新颖、语言生动,富有创意。
  • 金光明最胜王经疏

    金光明最胜王经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名人传记丛书:居里夫人

    名人传记丛书:居里夫人

    名人传记丛书——居里夫人——第一个荣获诺贝尔科学奖的女性科学家:“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 公孙瓒传

    公孙瓒传

    一位从边关浴血拼杀,守土保国的将军,在国家危急存亡之际究竟做出了怎样的选择,能够吸引来赵云这种绝世猛将的将军,又有怎样的人格魅力,公元190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为何公孙瓒排第十四路,又为何为北平太守~?坐拥四郡之地的公孙瓒又是如何败亡!?找找某人,发现根本找到的只有只言片语,就是想给某人写一个人物传记,如有不足还请大家指正,我也好修改,这样我的目的也就达到了。读《三国演义》之人,从没有把公孙瓒当一回事。一来,公孙瓒武艺不算很厉害,难入读者法眼;二来,公孙瓒打仗老输,最后还落得过自焚而死的下场,作为失败者自然不会被人提起,只是三国演义多有不实之处。自古以来胜者王侯败者寇,作为一名失败者自然会被遗忘。即使铭记也是反面教材,衬托胜利者的光辉,更何况,在大多数人眼里击败公孙瓒的袁绍,尚且是个窝囊废,被誉为“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亡命”的草包,早早被袁绍淘汰掉的公孙瓒就更不容易被铭记。其实,公孙瓒在三国中有着非常特殊的地位,他不但入了董卓的眼,袁绍的眼,赵云的浓眉大眼,还入了刘皇叔的“心眼”
  • 发个微信去天庭

    发个微信去天庭

    当秦奋手机微信摇出了天庭朋友圈,他发现自己的人生变了,但天庭的变化更惊悚。想要金点子,行,拿东西来换,我不挑食。超市,串串香,等一系列熟悉的东西对原有的天庭造成了冲击。秦奋看着天庭的物产,发现自己似乎要发了。种田,数钱,好多事要做。我是先吃蟠桃呢,还是九转金丹。PS:内签已过,人品嘛,我很有节操可以吗?求点求收求票票,求包养一群(566830963),二群(366756421)已满,全订V群(513424835)新书上传《我在天庭作死的日子》
  • 不一样的曾国藩:为人做官的学问

    不一样的曾国藩:为人做官的学问

    曾国藩在修身处事、治学持家、用人为官等方面,探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处事为官绝学,本书通过大量的事实和事例,向人们全面地展示了曾国藩的为人处世和局官为政的智慧。下面就让我们通过阅读本书,来深刻、细致地探究曾国藩的“经世致用”之道,为我们日后的工作生活做出正确的指导。
  • 当我的生活拥有了系统

    当我的生活拥有了系统

    现实生活中的我,活得像个蚂蚁,没有天分和才能,只有心中唯一的坚持,就是这样的我,被生活与工作的各种事情压的狼狈不堪,就连心中的小小的心愿也实现不了。写一封信,致十年后的自己,希望那时的你,能够幸福!--慕凡的日记(这是一本为自己的梦想努力、奋斗、简单的二次元日常生活小说。有一点轻小说的味道。)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
  • 情定子衿

    情定子衿

    建昌有男,年少有为不自卑,官至县令知进退,二十几岁金钱地位都有了,前途一片光明。可是却并不满足,仍充满着上进心,天天做梦想着来个大案子助自己晋升高位。深山有女,活泼可爱,脑路惊奇,天生不是修仙的料,却跟了一位堪称半仙的高能修仙师傅,某次比试之时,香消玉殒,英年早逝。命运的齿轮转动,两人偶然间相遇了。一人丢官离家,成了个流浪汉,一鬼借尸还魂,滞留人间。复活之路上,勇敢求爱的书生,痴恋情郎的花魁,众星捧月的美人,邪术续命的青年,执念成人的骨妖······两人经历诸多奇事,又会有怎样的境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