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医生介绍的吴某确实是吵架的那个邻居。在后面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吴老太的精神疾病的一直在我的身边表现着,甚至我也成了受害者之一。可是由于她的认识水准非常低、生活环境非常不利,仅凭我当时有限语言治疗水平,一直无能为力。为此我一度甚至怀疑我能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精神疾病医生。
由于吴老太在邻居中非常特殊,所以经常成为我和陆鸣还有戚薇聊天的素材。在小区里路过老人们的聊天场、或是买东西时听到关于她的闲聊,我们都会留意听一下。再加上陆鸣和谁都有点自来熟,没用多少时间就和小区里的几位老人结上了忘年交。没过多久,我们竟然对吴老太的情况掌握了大不离。
吴老太早年的情况知道的人很少,她早年的情况基本是以讹传讹。传说吴老太的早年很凄惨。她出生在一个小山村,十多岁的时候,因为生活所迫,被父母暗地里卖给了一个大她很多的表哥。对外说是在表哥家帮帮长工,实际上成了表哥的小老婆,被表嫂当成眼中钉、肉中刺。她的家乡解放前,表嫂以偷窃为名把她赶出家门。那时候吴老太才20岁上下,和表哥没有任何名份,每天从早干活直到晚上,就这样还给表哥生了一个儿子。当吴老太抱着儿子回到父母家时,却被父母嫌弃没让她进门。吴老太只能带着儿子辗转投亲,直到流浪到了这个城市。
吴老太到这个城市以后的事情很多人都或多或少地知道一些,可信度高了很多。吴老太到了这个城市后找了一个零工,含辛茹苦地带着孩子。好运气终于到了她的头上,一个工友和她结婚了。他们虽然过得贫穷,但在那个时代里倒也算是步入正轨。吴老太让丈夫给自己的儿子起了名字,丈夫也对这个儿子视同己出。后来他们的两个儿子出生家里的情况才发生了变化。可能是生父生母是近亲的缘故,大儿子智力发育水平明显落后于同龄人,对他人有很强的攻击性,在外面经常欺负小伙伴,父母没少为他道歉。在家里大儿子也经常欺负两个弟弟,时不时把弟弟打得头破血流。这样家里的气氛经常处于紧张之中。不仅如此,邻居们还经常对大儿子的身世评头论足、对吴老太也是指指点点,他们一家的矛盾始终也没有解决。这样的事情经常发生:大儿子犯错后被父亲责罚,母亲则护着儿子,大儿子由于智力所限既不会认识错误也不会领受母亲的恩亲,再大儿子又经常欺负两个弟弟,两个弟弟视哥哥如仇人。这样日子一直过了二十多年,这个家里谁也没把别人当作好人。
吴老太的儿子们陆续结婚后,都很少到父母这里来,满是矛盾的日子终于结束了。不想没过几年她的丈夫却意外落水死了,吴老太过起了一个人的生活。又过了几年工作单位分配住房时,特别照顾吴老太分,分给她一个小套的房子,就这样她住进了现在这个小区。在这个小区的二十多年里,只有大儿子偶尔来一下,两个小儿子从没有来过。老太太不以为意,落得轻闲,每天只是在小区里散散步、坐一坐,几个老伙伴开始去寺庙拜佛许愿后,她也跟着去寺庙里拜菩萨,在家里每天还要烧上两柱香。
从菩萨那里获得的精神上的安慰并没有让老太太平和下来,她一如从前时常和几个曾经和她交往比较的人争吵,说别人是小偷,还时不时去社区哭诉被偷的经过。当然被她骂的人也会到社区投诉。社区根本没有办法处理这样一个老太太大,只能两边都安慰一下了事。有几户经常被她打扰的人家已经搬走,显然他们的搬家或多或少和吴老太有关。
虽然我们陆陆续续从各个途径知晓的信息几乎把吴老太一生的都已经了解了,我们和她的交集并不多。我们几乎过着两点一线的生活,很少出门,也很少在小区里停留。和吴老太互不认识,看到她也不会招呼,最多暗自多看几眼。
虽然80多岁了,看上去吴老太依旧非常健康。她瘦高个,头发灰白,满脸皱纹告知别人她的年纪已经很大了。吴老太的身板很直,坐立行走虽有些老态,但也算得上迅捷。有时候我会仔细观察她的面孔,她是标准的瓜子脸、五官端正,脸看上去很瘦,如果时光回去六十年,她一定是个美女。吴老太的精神非常好,只是从没有看到她笑过。
有一天我们在闲聊中,戚薇说她知道了吴老太叫吴莎莎。我们一听都说不可能,要知道在她出生的那个年代,莎莎是一个非常洋气的名字,如果吴老太出生在上海或者南京还可以相信,可是按照传说,她出生在一个离这个城市一百多公里外的农村,她的爸妈绝对不可能给她起这么一空名字。戚薇一噘嘴,说出了她是怎么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