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九银十已经过去了,但宿舍的四个人都没有拿到offer。
老大在准备考研,每天早起晚归,被各种知识点折磨得蓬头垢面,大学嚷嚷了三年的减肥大业,竟在考研正常吃饭之后开始见效,也算是额外的收获。
老二在准备公务员的考试。据说她的爸妈已经在老家给她买好车子和房子,只要她考上老家的公务员,下一步就是相亲结婚生孩子。
老四就很神。大学四年她几乎都是在床上度过的,博览了无数小说。一般考上H大的学生,要么是天资聪颖型,要么是勤勉上进型。宿舍有一次闲聊,一致认为老四是前者:整天不学习上课不听讲但从来不挂科,不是天资聪颖是什么。
而她的毕业季也比其他同学更神奇。她不做简历不去宣讲会,仿佛和过去三年没有什么区别,看小说依旧是她的最爱。
而沐歌,正在拼尽全力地实习,想要拿到留在湘水报社的机会。
作为金融专业的学生,就业的方向应该是银行、事务所、企业财务部门。H大的金融专业又是王牌专业,如果去对口岗位实习优势一定更大。
而湘水报社,作为老牌报社,在互联网新媒体浪潮的冲击下其实已经势微。偏偏架子不小,非名校对口专业毕业生留下的可能性很小。
宿舍的人对于沐歌跨专业找工作的动因不了解,但也没有过多干涉。只是老二和老四看到有好公司的招聘信息或者宣讲会的时候会告知沐歌一声。
反而当初董舒言很支持沐歌的做法:老牌报社有老牌报社的好处,有机会去这种地方工作,一定要好好把握。
当时沐歌心里没有半点底气,边拨弄着碗里的米饭边担忧:“如果半年实习结束之后我没拿到Offer,只能指望来年的春招。到时候和考研失败的人一起竞争,好的岗位在秋招的时候又已经招满了,说不定‘毕业即失业’这种事真的会发生在我头上。可是我真的好想留在湘水啊,怎么办?”
说起来,沐歌也不像表面上那么自信笃定,只不过已经习惯收起那些犹疑情绪而已。
“放心,你简历那么好看,哪个公司会傻到不要你?”董舒言伸出手揉了揉沐歌的眉心,揉平之后好看多了,“就算你真的找不到好工作,还有我呢。养你还不是小菜一碟。”
当时的沐歌已经知道董舒言未来要出国,现在想来这句话也只是安慰她随口说的。可就是这样随口说的一句话,让沐歌心里鼓满勇气:反正天塌下来也有董舒言和自己一起,这么点小事又有什么可怕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