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156600000005

第5章 小包袱(五)

当兵走的那年老屋的墙上糊着一九八三的报纸,报纸的外面贴着“保家为国”白底红字奖状,奖状的旁边是杨柳青的年画。窗台上放着一面圆镜子,镜子是一九六三年单冬花结婚时的嫁妆,上面有毛主席的军装肖像,下面是对称着的六朵向日葵。靠门的墙边有一口老柜,上面放着手掌大一个相框,是张孝德当兵时带着红花的照片。儿子的照片成了单冬花的精神寄托,每年往来的信件,看后保存到小包袱里,信件成了单冬花克服困难的力量。

儿子在外,家里没有亲戚人脉,出社会之后更要靠自己,没法靠关系,所以在外的人加倍儿比家里的人难。从儿子的信中,单冬花知道儿子一开始在部队上喂猪,把部队的猪当了自己的亲人,后来不喂猪了进了后勤上,因为是乡下走出的兵,一旦受了部队上的教育,人就变得讲究忠贞,认定了自己的工作,从头到尾不生二心。部队中人情味特别浓,不分你我,新兵蛋子,互相帮助,勤勤恳恳的老实人总是会受到重视,这样,三年后张孝德又调动往军区给领导当了生活秘书。张孝德后来复员到北京某房管所工作,通过关系把孝勤安排成援疆工人,又把姐姐家的哑巴闺女安排在省城一家福利院,并让她成了家,这一系列的改变让卵崖底人很是刮目相看寡妇单冬花。

单冬花还记得当兵五年后的秋天,张孝德回乡探亲,到家时已是黄昏时分。卵崖底的人知道张孝德回乡了,都聚在张家的院子里,人们的兴奋程度就像是过年,毕竟是走了五年的人,单冬花看到儿子个子高了,人壮实了也白了,再看那张相片,觉得不一样。卵崖底的水土不养人,个个儿养得黑干细瘦,还是外头的水土养人啊,看人家孝德根本就看不出是卵崖底人。一轮皓月当空,人们发现单冬花粗糙的脸上有了水分,被月亮的光笼罩了一层神秘的笑容,笑容生动着过日子的不易和忧伤,卵崖底的人被什么东西感染了,大伙都齐齐开始同情单冬花的不易,31岁守寡到40多岁,寡妇门前居然没有任何是非。培养出这么好一个有出息的儿子,也算是命好之人啊。单冬花烧了热茶,村庄里的男人才发现这么多年来是第一次进张家。屋子还是早先那样没有添一件新家具,日子过得简朴。他们并不推辞,端碗时却轻手轻脚,喝茶只是站着,更不随便说什么,只是听张孝德说。轻里有一份敬。单冬花说,你们坐呀,怎么都不坐,所有人都不坐。喝完一碗又喝一碗,张孝德看到了母亲在卵崖底人心里有一种地位。

张孝德忍不住问起了姐姐,单冬花不语,张小梅是单冬花的一个痛点。有人应答,你姐嫁人了,过几天叫她回来看你。也该走动走动了,这么多年哪有闺女不上门认娘的道理,再不认就忤逆不孝了。张孝德想知道姐姐嫁了什么人,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一股野风吹过来,呼啦一下吹乱了单冬花的头发,单冬花的习惯还是早先,用手往后掠了掠,这使张孝德猛然看到母亲头发的颜色已十分相似于斑驳的老墙,灰白而没有光泽。单冬花不说话,倔强着,背转身,母亲的样子让张孝德心中打鼓,但同时又有点儿意外的高兴。

谁知单冬花出其不意地说:“嫁了个二流子。没脸回来。”

家丑不外扬,喝茶的人就都开始放下碗找借口告辞,单冬花也不留,女儿触痛了她的心疼。张孝德看留不住就一一和大家告辞。这时候张孝勤去乡里送豆腐回来了,人搭了黑,一进门一身风尘,看见张孝德,有几分不好意思。单冬花说:“你弟弟也不念书了,不是攻不起他念书,是他自己死活不想念,就在家和我一起磨豆腐。不是人才的命就安心做个受才!”

单冬花一心想攻出一个读书人,能走出一个读书人是一个家族的脸面,可她没想到两个儿子都不好好念书。她这一辈子都是赌气在活着,家中能走出一个读书人构成了她生命和理想的明天,这是她心底藏着的一个夙愿。眼下她只能感叹自己命不好,生活磨砺使得她的悲凉已不放在脸上,说此事时单冬花平静中有几分刚强。

张孝德在家住的几天里听孝勤讲了姐姐的事,孝勤告诉张孝德,都说带走姐姐那天,二流子掏出的钱不是真钱,是一沓鬼洋,他就欺我们家没有男人,咱俩找他去,我就想打他一顿出下这几年的气。张孝德想不出姐夫的样子和做派。决定要回部队的前一天,张孝德借口和孝勤去送豆腐背着母亲去看姐姐。

兄弟俩打听着走进姐姐院子时被一个流里流气的人挡住了。三间石板房,参差不齐的院墙豁牙缺口,灰白的颜色是曾经刷过的石灰,一地的枯枝败叶。和周边砖土结构的四合院相比更远处立起了几幢全砖楼房,对比告诉了张孝德这户人家的穷困潦倒。屋子里姐姐在喊叫,不一会儿,一个孩子降临了。哇的一声啼哭,惊世骇俗,接生婆说,你曹家有后了,是个小子。这句话使得院子里那个流里流气的人也如同床上的姐姐一样,幸福得微微颤栗。张小梅在屋里知道弟弟回来了,无声的泪流下来。张孝德听见屋子里的姐姐说:“外甥像舅舅,我的儿将来会有大出息。”院子里流里流气的人握住张孝德的手,扭头吐了一口唾沫说:“双喜临门,今儿我请我两个小舅子喝酒。”他哪里有钱买酒,不过是一句谎话。

见到姐夫,张孝德就有了某种直观认识,姐夫那一惊一乍的虚样,他明白了当初姐夫演的那出戏,这样的家庭娶妻是很困难的,他用一种卑鄙龌龊的手段把姐姐弄回家,生米做成熟饭了,说什么似乎都已经是多余。张小梅把屋外的人支走和弟弟在屋子里说一些心里话,她知道母亲还怨恨她,就想有一天母亲能够原谅她,否则,和旁人一说起娘家人来,就有被妈抛弃的滋味,人前人后都挺不好受的。张小梅突然停下了哭看着孝德说:“你的话妈听。她一辈子重男轻女。”

张孝勤说:“他是拿着鬼洋羞辱妈,你和他离婚,只有离婚妈才接纳你。”

张小梅说:“人嘴里没好话,他那天拿着的上下是两张真钱,中间是纸。”

这句话叫孝德心里很难过。张孝德安慰姐姐不哭,月子里忌讳哭,容易伤身子。张小梅控制不住自己,一座山的背面是娘家,她已经五年没有回家了。看着弟弟她不能说自己看走眼了找了这样的男人,男人好坏是自己跟了人家的,娃也生了,只能放大他的好。还想着填补娘家呢,看来以后的日子全靠眼前的这两个弟弟了。说话间一个四岁的小女孩走进来,看见有陌生人在,怯怯的站在门口不言语。张孝德蹲下问:“你叫什么名字?告诉舅舅。我是你舅舅,想要什么舅舅给你买。”

张小梅说:“叫芬芬。大弟,她听不见,是个哑巴。”

时间对于张孝德有点残酷,这个家,让他一下成熟了许多。他恼恨那个人,也不想知道他叫什么名字。姐姐一生的幸福就在他手里毁了,是姐姐心甘情愿被毁了。张孝德放下一些钱,又放下两身普通军装,明知道那个人穿了军装又要在世人面前吹牛,但是,因为姐姐他什么都不去想了。

张孝勤出门站在那个二流子面前捏紧拳头说:“你敢欺负我姐姐,小心卸掉你一条胳膊!”

二流子“扑通”就跪下了,指咒发誓说:“让你姐说,我要是欺负过他我就不是人!我是能力有限,穷家过不了富日子,你们只要给了我能力,金銮殿大,只有你姐一人坐的份。我要是待她不好,我自己解决半截去见你们行不行?”

一个人都这样了,你想打他举不起手来,还能怎样。一只猫滚着地上的搪瓷碗咣啷啷响,村里看热闹的人都来了,芬芬倚着门,咬着手指,一脸惊恐的样子。张孝德不忍心再看,拉着孝勤就走,失落,无奈无法抗拒的落荒而逃。

张孝德看姐姐是瞒着母亲的,其实走了一天的人瞒是瞒不住事的。单冬花对女儿当初的行为她发过誓一辈子都不见,看着张孝德低沉的情绪,她明白闺女的日子比她想像的还要糟糕。单冬花说,知道你去看你姐姐了,她日子过得可好?

时间已经化解了单冬花的怨愤,跟前站着的两个儿子已经成人,生活教会了她松紧适度,快慢自如,艰难困苦都走过了,看开看不开,都已经无法找回当初。

张孝德便不捂什么一五一十讲述了姐姐的现状。单冬花一句不插话坐在床上听,张孝德告诉母亲,姐姐这一辈子命该过好,可惜因为爸爸早逝,她是舍下自己照顾这个家,如今的结果也不能完全怨她。姐姐找不到好的结婚对象,多半受限于环境,她没有读过书,在看人上难免走极端,尽管如此,姐姐对人性也不曾失望,老说那个人的好,怕我对那个人产生成见。姐姐用不带成见的心来面对生活,她说那个人虽然满嘴跑牙,但也是一个有意思的好人,他是掏心挖肺想对姐姐好,可惜穷日子限制了他。

单冬花回答:“屁!”

张孝德看着母亲说:“妈,你可能不知道,姐姐的大闺女是个哑巴。”

单冬花咬了咬牙说:“外头人不摸底,我是经见过了。我怎么不知道他是什么东西,睁眼说瞎话,偷鸡摸狗,人想不到的事他都做得出来。骗吃骗喝叫人打过好几回了,每次打了都完好无损,人说小梅的女婿经打,恢复快,这也叫好名声?没个人样,谁都瞧不起他,你不要叫他姐夫,小心污了你的嘴。那闺女哑到什么程度?可听得见人说话?”

张孝德说:“听不见。长得好看,和洋娃娃似的。姐姐说他脾气好,骂他几句也不恼,也不还嘴。喜欢露头抛脸,虽然不下力气,要是家境好有背景,说不定也算是乡里的一个人才呢。姐姐有一天领着娃回家了,妈千万要认下她,姐姐心里一直牵挂着妈呢。”

单冬花的泪一下就溢满了眼眶。她可怜那哑巴闺女,上天为啥不叫那个二流子变成哑巴,怎么偏偏就降到了还没来得及活人的娃娃身上。

娘俩不说话,看着窗外的槐树和枣树,秋风起了,成熟的枣儿被刮下来,有鸟啄食。娘俩共同回忆起了那些年孩子们在枣树下玩耍,刚放学回来的张孝德扔下书包跑出门,张小梅一下揪住了他:“你不做作业往哪跑?妈磨豆腐,我来管你,不做完作业不能耍!”

张孝德说:“去你的,你管我算老几?”

张小梅说:“你不作业,我就是老大!”

“啊呀”单冬花叫了一声“小梅,浆开了,忘记了退柴。”

恍惚又觉得不是从前了,吓意识地说了一句从前日子里的话。眼前哪有女儿。

此时窗外老槐树上飞走的麻雀又飞了回来,舍不得眼皮下的那一树枣子。张孝德走出院子扬手撵树上的麻雀。

单冬花也起身走出去说:“不撵了呀,叫它们吃,能吃几个枣子,肠胃加一起没有一颗豆粒大。”

张孝德看着单冬花走进西厢房,似乎对姐姐以往的恨已经消解一大半,这就是他善良勤劳的农民娘。

西厢房里,如今已经是用电磨豆腐了。豆香飘出来,顽固持久地弥漫在张孝德身体周围,是一股湿润感觉的香味,那香味崔开了记忆的花,记忆被时间的铁锤夯实过多少遍,有生命从幼稚到成熟过程的痕迹。

“退柴!”

柴从灶火拽出来扔到了屋外,一股青烟。姐姐先用锅盛一盆豆浆,点一勺浆水于其中,再用这带了浆水豆浆一勺一勺点大锅里的,如此数回,豆浆一点一点清了,豆腐花一层一层地起了,待豆花凝成块,轻轻捞起集于一个大大的竹筛子,用勺子挤压成形。这时候屋外早已经站满了人等着起豆腐。张孝德记账,豆腐一块一块被取走了。眨眼功夫过去的景象已经模糊在大脑里,那些可都曾经接应过张孝德的呼吸呀,姐姐不在这个家了,这个家里还有姐姐曾经的记忆存在。

单冬花喊:“孝德啊,在外吃呢还是回屋里吃?”

儿子归队,娘亲的最后一餐饭似在从事一项艺术活动,那一声喊洋溢着一股爱意喜气。

张孝德说:“妈,咱在院里枣树下吃。”

单冬花掂着小脚端着碗送出门,张孝德迎上去要接过来,单冬花不让,屋里只要是男人,饭菜就得女人来端。张孝德便坐回到枣树下的石桌上。四样小菜青绿红白,一碟儿凉拌黄瓜,一碟儿红萝卜丝,一碟儿葱油豆腐,一碟儿春天的腌香椿牙。饭是小米稠粥,粥里煮着红薯、黄豆。吸溜一口稠粥下咽,有如往返于红尘净土,闹市幽谷,便觉得两掖下有清气浸润,鼻息之间,胸腹之间,腻烦全消了。单冬花看着张孝德的吃相,活人的精儿魂儿梦儿根儿全来了,她想她该原谅那个不孝的女儿。

同类推荐
  • 回望高君宇

    回望高君宇

    初春,北京。草未绿,风沙还在吹。在著名的协和医院,一个青年因患急性盲肠炎准备手术。手术前,他亲自签了字,还微笑着对陪着他的战友说:开肚怕什么,你也这样旧脑筋?第二天,术后的他感到精神还好,和友人、兄弟闲闲地谈起钟情的事业,当然,还有心爱的女友。就在这天夜里,这位青年的病情突然恶化,呼吸微弱,脉搏飘忽,指甲发青。
  • 花旦时小红

    花旦时小红

    张一秋和章羽茗见面的那个下午,天有些阴阴的,好像很快就要下雨的样子。他们见面的地点是本县——当然也可以说是本市,因为两个月前这儿也享受到了“撤县建市”的阳光普照,不过当地人士还是习惯了称谓“本县”怎么怎么的,那么姑且就按这么个定向思维说下去——本县最有名的“红楼饭庄”。张一秋和章羽茗走进红楼饭庄时的脸色都不太好看。
  • 世界经典推理小说

    世界经典推理小说

    推理故事的发展历史并不长,始于19世纪上半世纪美国作家埃德加·爱伦·坡;1887年英国作家阿瑟·柯南·道尔创作了第一部福尔摩斯探案《血字的研究》后,福尔摩斯便诞生在推理小说的世界中,并成为一个时代的经典。以后的40年,推理故事创作开始受到人们的重视,优秀作家不断涌现。直至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人们厌倦了战争,想把战争带来的痛苦抛到九霄云外时,为了满足人们期盼愉悦和消遣的愿望,推理故事适时地受到了广大读者的喜爱和追捧。这一时期,正值世界经济、科技大发展,一个新的崇尚科技的时代,使推理故事这种特殊的文学形式,契合了人类精神发展的需要,使推理故事成为世界发展大潮中的宠儿,推理故事的黄金时代真正来临。
  • 卧底上海滩

    卧底上海滩

    1981年1月,《人民日报》登出一篇由徐伯昕、葛志成署名的纪念文章,称王绍鏊为民主战士,同时也是一名老共产党员。随后,又报道了经中共中央批准、由中央财政部党组为王绍鏊举行骨灰盒覆盖党旗仪式的消息。那些熟悉王绍鏊的亲友们,在崇敬之余,又带着几分惊讶。因为他们想不到,那样一位斯文儒雅、老夫子般的长者,竟是长期战斗在隐蔽战线的中共特科老战士。
  • 日出之时

    日出之时

    “顺道说一句,我发现你们的生物芯片的出厂设定有很多问题,于是擅自请人进行了修正,包括断开与控制中心的自动连接,以及调整记忆时间,把它和现实时间的比例从1:10调整到1:1,这样你就不会产生几十年如一日的错觉了——或许我该事先征求一下你的意见?”“……我只能祈祷那个给我大脑动刀子的家伙不是庸医。”尤拉咧嘴笑起来:“当然不,他可是穴人里最了不起的科学家。”拔掉那根铁棍后,唐恩用两团破布堵住了肚子和背上的破洞,起身说:“我们得去唤醒伊芙,让她亲眼看看这个世界。”
热门推荐
  • 灵魂深处的感动(让学生感受亲情的故事全集)

    灵魂深处的感动(让学生感受亲情的故事全集)

    亲情如一首永远唱不倦的老歌,古老的曲调中饱含浓浓的真爱;亲情似一杯淡淡的绿茶,虽不浓郁但却散发着淡雅的醇香;亲情似大海里的一叶小舟,于惊涛骇浪中承载着风雨同舟、不离不弃的誓言。拥有亲情,便拥有了世间一切的美好,让这浓浓的爱、悠悠的情化作一缕春风,吹来桃红柳绿,吹开心底似锦的繁花……在最无助的人生路上,亲情是最持久的动力,给予我们无私的帮助和依靠;在最寂寞的情感路上,亲情是最真诚的陪伴,让我们感受到无比的温馨和安慰;在最无奈的十字路口,亲情是最清晰的路标,指引我们成功到达目标。
  • 伐天战仙

    伐天战仙

    普通人喜欢说的一句话:死,便是解脱。但只有修仙者清楚,死,只不过是轮回重生的开始。当然,对于普通修仙者来讲,重生过后的最终结果还是踏入轮回。但对于那些威名远扬的修仙强者来讲,轮回是一种工具,是人生的乐趣。可,在羽化大陆众人心中,一句轮回,便代表着两段充满色彩的大陆传奇……
  • 佛说护诸童子陀罗尼咒经

    佛说护诸童子陀罗尼咒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玄道极仙

    玄道极仙

    本该注定平凡的一生的他,却在机缘下叩开上古道家遗留功法——道术玄经。撒豆成兵,翻江倒海,乃无上仙术,而在玄经道术中不过是浅浅的入门法决。雷电之威,浩然正气,无可抵挡,而他却用天地残雷淬体、炼神!
  • 西游之女儿国奇缘

    西游之女儿国奇缘

    几个和尚闯进一个没有男人的国度,会发生怎样的事情?一个是前世旧情,一个是今生奇缘,那个是真情,那个是真爱?妖精魔怪斗法,女国、倭国、米国厮杀,谁笑道最后?还是看我大圣抡起千钧棒,降妖除魔去西天。
  • 两地书

    两地书

    本书是鲁迅与景宋(许广平)在1925年3月至1929年6月间的通信结集。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五行剑体

    五行剑体

    叶不凡,五行之体。心地善良,聪明睿智,凭着自身坚强毅力以及成为了上天眷顾的幸运儿,经历了世间人情冷暖,风霜雨雪,一路披荆斩棘,摆脱原来平凡的命运,一步步走在了这个金字塔世界的顶峰。
  • 乱世猎人第三卷

    乱世猎人第三卷

    一位自幼与兽为伍的少年,凭其武功与智慧突起江湖,却被乱世的激流,一次次推向生死的边缘,而使他深明乱世的真谛——狩猎与被猎。凭其机缘运数,突破武学与智慧的极限,终成乱世之中真正的猎人,而使整个武林以至天下的局势运于掌中……
  • 现代帝姬可还行

    现代帝姬可还行

    古穿现,三界帝姬,极致奢华,清冷矜贵,是位让人闻风丧胆的存在。帝姬闲来无事之时,就去喜欢去祸害别人,随心所欲。三界各路都惨遭毒手,却又无可奈何“还能怎么办?对方太强,无法保证我方输出……”如今,听闻帝姬把自己作没了三界之人内心呐喊“哈哈,终于能过上几天的安省日子了!”帝姬不屑的蔑视三界“小样,本帝姬就算在现代也是闻风丧胆的存在~”(1V1,男女主身心干净,强强联手,虐渣虐狗,无白莲小三,宠宠宠,不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