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1600000064

第64章 李芳远——从“不做应酬和尚”说起

第三篇第七章3 李芳远——从“不做应酬和尚”说起

1938年、39年前后,弘一法师忙于法事,频频参加社会活动,朋友说他由闲云野鹤变成为了一位“应酬和尚”,法师听到这种说法立刻警醒了。1939年1月4日,法师在泉州承天寺佛教养演讲时,对之前的作为进行反省:“……日常生活,总不在名闻利养之处。虽在瑞竹岩住了两个月稍稍闲静,但是不久,又到祁保亭冒充善知识,受了许多善男信女的礼拜供应,可以说是惭愧已极了。” 永春一位15岁小孩的来信让法师更加惭愧:“我近来得永春十五岁小孩子的一封信,他劝我以后不可常常宴会,要养静用功。信中又说起他近来的生活,如吟诗、赏月、看花、静坐等,洋洋千言的一封信。啊!他是一个十五岁的小孩子,竟有如此高尚的思想,正确的见解,我看到他这一封信,真是惭愧万分了。” ”

发表这番言论后,弘一法师到泉州城郊清源山一个山洞中静居了一个多月,才回到承天寺。一位年近半百、修为有成的法师,与年仅十五岁的少年相交,并且听从少年的劝告闭门谢客、潜心修行,这在当时被传为佳话。这永春少年,就是被法师亲切地称为“芳远童子”的俗家弟子李芳远。

1936年夏天,弘一法师驻锡于厦门鼓浪屿的日光岩寺,时年十三岁的李芳远随父到日光岩寺拜谒弘一法师,甚是虔诚,并赠送给了弘一法师一只水仙花头。弘一法师十分喜爱这个清秀好学的童子,自此建立深厚道缘。第二年1月,法师从日光岩寺移居南普陀山后室,李芳远所赠水仙花犹含蕊未吐,法师特地将水仙花头取出一同带去,法师对李芳远的喜爱,可见一斑。

李芳远自结识弘一法师后,追随他学习古诗、训诂、史记、书法、篆刻、绘画、佛典,并接触中外文学名著,获益匪浅。法师亦对这位弟子非常欣赏到近乎赞叹。1942年2月,弘一法师写给著名教育家蒋维乔居士一封信,向他推荐李芳远说:“芳远童子,十三岁时,即与朽人相识,尔后常致讯问,颇于朽人有所规导。……请求仁者有所诏教,当来所造,宁可量哉?!”对于李芳远,法师毫不吝惜赞美之词,在信中夸赞他“生于富贵之家,而不沉溺晏安,犹如莲华不著于水。”

身在富贵之家而保有一颗赤子之心,不为华服美食、软玉温香所迷惑,有理想、有追求,并且颇具才华……这些,都让我们在李芳远身上看到了弘一法师的影子。试看弘一法师的俗家弟子们,虽然才华出众,品性敦厚,但是于灵魂的自我追求都不是很热心。唯有李芳远,在十几岁的年纪就过着“吟诗、赏月、看花、静坐”这些在法师心目中非常高尚的生活,并且,他将这种超凡脱俗的生活追求坚持了一生——他终生未娶,始终沉浸在佛的清凉世界中。

我们可以这样说,李芳远在实践着弘一法师理想中的生活。也正是因为如此,在弘一法师的弟子中,至少在艺术上,李芳远是深得法师真传的一位。看李芳远的书法,意境空灵、超尘绝俗,与法师如出一辙。所不同的是法师的字“敛神藏锋、凝炼绝俗”,而李芳远的字相比之下飘逸而舒放。

法师与李芳远,亦师亦友,还间杂着父子的情谊。弘一法师是李芳远人生的楷模,精神上的父亲。1940年,在永春僧俗欢送下,弘一法师离开永春,前往南安灵应寺。

船经过李芳远家乡永春东平,事先得知消息的李芳远已在渡口等侯多时,准备送老师一程。那是一个寒凉的清晨,雾气昭昭,白茫茫的芦花装点着河道。弘一法师立在船头,清癯的面庞,身姿挺拔的像一株松树。法师对等在桥边的少年双手合十,诵了声“阿弥陀佛”。李芳远后来回忆说:“这声音清冷轻快,使我全身发抖,莫敢仰视。”

李芳远上船与老师道别。李芳远问:“老师何时会再来永春?”

法师回答:“来年机缘成熟,就会重来。”

顿了一顿,法师问:‘你送我到哪里呢?”

少年李芳远不知如何作答,不由得心中涌起一阵悲怯。人生中几多离别,几多相送,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觚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相逢的缘越深,离别的悲哀越是深切。法师带着恬淡的神情,低声念着佛号。船过浅滩,与石子擦摩,发出“嚓、嚓、嚓”的声响。这离别的时刻,李芳远终身不忘。

1942年弘一法师圆寂于泉州温陵养老院,随后于泉州承天寺举行荼毗盛典。李芳远日夜兼程赶去参加。

法师在世时,反复引用“莫嫌老圃秋容淡,犹有黄花晚节香”的诗句以自勉。他钟爱的弟子永春童子李芳远,恭恭敬敬地献上了一束苍霜浸染的秋菊,了却了老师的心愿。

滴水佛音

1、李芳远 李芳远(1924~1981),闽南永春县东平镇太平村人,笔名空照、晴翠山民、离离斋主,是古典文学研究家、诗人、书法家。李芳远出身书香门第,幼禀庭训,聪慧好学,十三岁拜弘一法师为师,被法师称为“芳远童子”,深得弘一大师喜爱。大师圆寂后,李芳远陆续编印了《弘一大师年谱》、《晚晴山房书简》等书,以纪念恩师。

2、须弥山 又称须弥楼、曼陀罗,相传是古印度神话中的名山。须弥山在佛教中极具意义,据佛教观念,它是诸山之王,世界的中心,为佛家的宇宙观。

同类推荐
  • 基督教传行中国纪年(1807—1949)

    基督教传行中国纪年(1807—1949)

    《基督教传行中国纪年(1807—1949)》为介绍近代基督教在华传行历史的编年体工具书。从公元1807年英国伦敦会传教士马礼逊抵达广州写起,至公元1949年停笔,涉及在华基督教相关人物和团体机构近19000个。所收内容包括:一、各国来华布道的差会——名称、国别、宗派、开教、立会设堂等;二、历年来华的传教士——姓名、身份、驻在地、调转及相关事工等;三、教会所办医院、学校、慈善机构、报纸杂志及社会文化团体;四、相关教案;五、编者认为应该收录的其他资料。书末附有人名及教会团体机构汉字音序索引、西文原文索引,方便检索。
  • 沉思录III

    沉思录III

    古罗马著名政治家、演说家、和哲学家马尔库斯·图利乌斯·西塞罗的传世名作。此书详细阐述了友谊与义务、善良与社会、利益与责任之间的关系——“友谊来不得半点虚假”、“任公职者要信守规则”、“只要能坚持,老年亦健康”,这样的语段让我们在觥筹交错、霓灯闪烁间坚定地认清自己而不至误入歧途。
  • 神学的奇异回归:基督教在后现代思想中的变迁(灵性与社会丛书)

    神学的奇异回归:基督教在后现代思想中的变迁(灵性与社会丛书)

    这是一部独特的后现代基督教思想作品。两个世纪以来,西方文化变得世俗,没有哪种宗教教义在被认可的知识分支中扮演构成性的角色。然而,关于“上帝”的信仰的影子依然在我们的语言、环境、艺术和文学中渗透。虽然人们长期生活在世俗人文主义的文化中,但是很多人依然表现出强烈的宗教气质。传统的宗教观念或宗教主题以一种崭新的伪装的方式回归了。“上帝”的永恒性在纯粹的短暂性中回归、在批判性思维中回归、在人文主义中回归,创造世界的圣经观念则在现代诗歌和语言哲学中回归。
  • 菜根谭一日一悟

    菜根谭一日一悟

    《菜根谭》是诞生于明万历年间的一部奇书。在这部书中,洪应明以一位通达人生智慧的成熟之士,用他精微深刻的语言表达出了旷达高远的智识,将儒家的自强不息、佛家的宽忍宏大和道家的超脱玄妙融为一体,形成了一套回味无穷的入世出世的方法体系,并且以其对于中国几千年来处世哲学与人生智慧的精确总结和有力诠释而历久弥新。虽然已历经数百年的沧桑变幻,却始终让人品味不尽。问世以来,更是得到了“急功近利者服之,可当清凉散;萎靡不振者服之,可当益智膏”的极高评价。为一部集结了中国古代为人处世、修身养性的大智慧大学问的经典著作,《菜根谭》更是给世人带来了无穷的思索和无尽的收获。虽然现代人与……
热门推荐
  • 秦铮

    秦铮

    一位即将步入大学的少年,莫名其妙的穿越到了秦朝,机缘巧合下修道炼法,与天下英雄、豪杰相识,称兄道弟。但万万没想到,一场席卷天下,颠覆世界的阴谋也正在悄然酝酿中。。。
  • 娇妻太萌:慕少放肆撩

    娇妻太萌:慕少放肆撩

    BOOS夫人跟打架了,阿卓哆哆嗦嗦的说“什么”她跟人打架了,那你来告诉我干什么?还不去帮忙?走!慕容轩拿起自己的外套就往外走,上了车一直开到那家咖啡店的门。打开车们迈开他那笔直的长腿,刚进店里就看见……
  • 青山旅行社

    青山旅行社

    一家坐落于闹市区的旅行社——青山旅行社。每天来这里报名去旅行的人络绎不绝。本来以为生意这么好的旅行社一定会有很多员工才对,结果旅行社的老板却因为招不到员工而发愁。而招不到员工的原因并不是因为工资太低,而是另外一个不可告人的原因。无意间发现这间旅行社的吴旭,在经过自己的努力后,获得了在旅行社工作的机会。但他却没曾想这份工作的背后尽是可怕的开始,噩梦如潮水般向他袭来,可怕到让他差点窒息。
  • 金色象牙塔

    金色象牙塔

    性情难以捉摸高双商副校长和呆萌成长的小文秘的校园故事
  • 沐春生

    沐春生

    我姓沐,叫春生,春天的春,生长的生,全名沐春生。
  • 老板经典:中小企业做大做强的八项修炼(超值金版)

    老板经典:中小企业做大做强的八项修炼(超值金版)

    韩冰编著的《老板经典——中小企业做大做强的八项修炼》是专门为年轻企业家编写,非主流MBA经典培训课程的精华本。《老板经典——中小企业做大做强的八项修炼》中的培训教练来自全世界最有人气的成功及商业大师——拿破仑·希尔、戴尔·卡耐基、松下幸之助、乔·吉拉德、比尔·盖茨、史蒂芬·柯维、卡耐基夫人和李嘉诚。《老板经典——中小企业做大做强的八项修炼》中的思想精髓包括:激励、经营、推销、效能、财富、演说、商业谋略和魅力等八个方面。
  • 唐宋词史演义

    唐宋词史演义

    唐宋词创作发展史通俗历史文化读物,以唐宋词名家为中心,用传统历史演义的章回小说形式来表现唐宋词的发展历程,既有学术性,又有可读性。全书分上、下两卷,各20回,全书共40回,约35万字。上卷为唐五代北宋词部分,下卷为南宋词部分。
  • 冰妃幻踪

    冰妃幻踪

    本书由第九届民间文艺山花奖入围奖获得者,《百花悬念故事》资深编辑於全军先生亲自挑选多篇佳作构成,古今中外无所不包,现实奇幻无所不有,能让人掩卷之余,慨叹人生,多方获益。在作者的娓娓讲述中,必将让读者渐入佳境,领悟故事的独特魅力。尤其称道的是,作者深谙悬念的技巧,会让您欲罢不能,在一个又一个谜题中,享受到求知和探索的快感。
  • 中国经典文学书系(套装共66册)

    中国经典文学书系(套装共66册)

    本书包括《死水微澜(上下)》、《庐隐选集》、《火焰》、《大波》、《闲书·寂寞的春朝》、《茑萝行》、《屐痕处处·感伤的行旅》、《花开旅程·游记平生》、《孤独人生·零余者》、《风雨故人·送仿吾的行》、《春风沉醉的晚上》、《沉沦》、《碧浪湖的秋夜》、《最后的幸福》等,共66册。《死水微澜》是一部具有浓郁巴蜀文化地方特色的小说。小说将时代风云与人物命运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把时代的特征及变化渗透到整个故事情节中,因而具有史诗性的特点。小说还借助对主人公的描写,具体展现了当时闭塞的四川地区一潭死水的社会中潜藏的深刻危机。小说最大的成功是借人物命运的变迁来展现时代政治、经济生活领域里的变化,真实地塑造出了"典型环境里的典型人物"。小说还结合人物塑造和情节推进,细腻地写出了人物活动环境的民情风俗、起居服饰、地方特产等,从而增强了历史的真实性。《大波》是作者以巴蜀地方特色语言叙与的一部小说。内容为为反对清政府出卖川汉铁路筑路权,夏之时、林绍泉等人组织了保路同志会,却遭到血腥镇压,在百姓中引起轩然大波,由此,保路运动由请愿发展为武装反抗的革命运动。本书在上层官僚与历史人物之间着力,再现了19世纪初在四川发生的保路运动,向我们生动地描写了清末政府统治下的众生相。
  • 重回七零:老公大人,你被捕了

    重回七零:老公大人,你被捕了

    宁苒最大的愿望,就是可以替死去的母亲重新活一次。一觉醒来,发现这个愿望实现了,她回到了七零年。嫁给军人,从小护士逆袭为大军医,这辈子过的风生水起……“陆青尧,我们结婚时约法三章,你不准动手动脚,否则离婚。”陆青尧慌张的扶起自家老婆,无辜的看了眼断掉的床。“老婆,乖,我们不离婚。”--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