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23600000019

第19章 激流勇退

随着改革开放深入,社会各项工作也逐渐转入正轨。“中国画研究院”的筹建也告就绪,1979年李琼久得到平反,恢复公职退休。一天,正在天后宫作画的李琼久突然接到北京来电,通知他赴京入组“中国画研究院”。盛志中回忆说:“我在李老师家中看了电报,催他上京参加中国画研究院,没听到老师言语便将电报丢进纸篓,没当一回事。当时还不知有多么重要,真该把它收藏起来。后来又来电催他几次。”李琼久对此事一直守口如瓶,从未提及。

中国画研究院是新中国成立三十年来,国家组建的唯一“国家画院”。有资格入组,对每个国画家来说,无疑是一生中莫大的荣誉。李琼久为何婉拒,隐居不仕,自毁前程呢

贫困交加困京城

李琼久冲出四川盆地,一跃成为中国画坛当红明星。然而有谁知道,在这花团锦簇、风光无限的背后,却隐藏着鲜为人知的辛酸。

其一,经济危机。

来京一年多,尽管作画无数,为国家创造了财富,然而得不到画酬。他的收入,也仅仅是创作组每月补贴八十五元(工资以峨眉山打零工的每月四十五元计)。他在信中写道:“虽是首都,没有一定经济和物质基础,内心总是惶惶然……工资中部分要寄回家,抽烟、零花后所剩无几。创作组八十五元补贴,生活怎么过哟。”有次出差写生,李琼久竟身无分文。无奈之下,张正恒拿了两张他的小画,到荣宝斋换来一百元作旅费,其中还要寄四十元回家。

胡咏娴长年生病在家,医药开支是个无底洞,生活费全都要李琼久一人应付。来京没几天,家中就闹起“经济危机”,托人来要十五元交房租。李琼久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家中“放警报”。

在乐山老家,除每月四十五元打工收入外,还有画竹帘的贴补一百多元,可以勉强维持开销。而在北京,却只有这点干巴巴的净收入,其窘迫可想而知。

其二,疾病缠身。

来京以后,天气干燥,水土不服,李琼久身上长满皮炎包块。他在信中悲叹道:“我的有生之年不多了,逐渐在出病,肠炎、直肠瘤常常作胀,精力也差。一到下午简直不想动,连散步也不想去。每天饮食四五两饭就解决了,但又不饿。一天总是拉二三次肚子,不是稀便是水气……近日生病精神很差,不想动,以坐着休息最舒服。人老了逐渐出病,似乎即将住院的样子……”(1978年5月4日给苏国超的信)

随着创作任务压力加大,他已感到力不从心。

“……肠炎刚完,马上又是重感冒,一直头昏眼花,看样子不让我满七十五岁。因情况很不妙,我多年想到的极端痛苦恐怕快临头了……这两年来太劳累了,同时一切都很不顺心,花费精力太大……近日感觉自己实在是老了,也不能承担这个繁重的艰巨的任务……”(1978年8月23日给苏国超的信)

“……我近月来都是昏头昏脑的,那种可怕的思想压力(已发现有心血管病变)在脑子里十分沉重,胜于往日数倍,发作后总是两三日,少则七八个小时……这样怎能创作……”(1978年9月20日给苏国超的信)

其三,政策落实迟迟未果。

抛下病中老妻,拖着年迈残身,飞越千山万水赴京“赶考”,只求落实政策讨回饭碗。然而苦熬苦等,却迟迟没有结果。

1978年元月,华君武亲临成都,会同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领导同志,到乐山落实李琼久的政策,将退职改为退休,遭到抵制。李琼久在信中写道:“……(地方)老爷们所不满的是,我突然被北京抬得太高,因而他们思想上转不过弯来……看来阻力还是很大。我一生的不幸遭遇实在太多了。解放二十多年来没有一天平静过,总是在激浪里过日子,不是家破就是人亡,不然就病魔纠缠,没有一天安定过。本想平静地度过这一生,偏偏是这样。是命上带还是运上带呢 真的不知道,也就是说命该如此,看来是命上带吧 久留北京情绪不高,还是回去打工算了……”(1978年1月18日给苏国超的信)

从李琼久决定“赴京赶考”那天起,就没有抱什么更多的奢望,只求能尽快结束几年来流浪漂泊的日子,还一个安定平静的生活。既然北京不能落实政策,还是打算回四川靠打零工、画竹帘自食其力吧。

其四,退路阻断。

令李琼久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形势的发展比他预料的更糟糕。随着峨眉山旅游开发的进展,为他生存留下的最后一条路已被堵死了。

原来,远在四川峨眉山的童谣由于“不听招呼”,一意孤行,保护支持李琼久激怒了地方领导,很快降罪下来,重新将他调回峨眉县新华书店工作。听说老童的遭遇,李琼久深感震惊:“阅后心情十分不快,内心很不平静,老童之走对我来说,今后的一切计划已被摧毁,等于一个霹雳炸雷。”(1978年4月28日给苏国超的信)又说:“童谣倒台了,下一碗饭到哪里去端哟!”(童谣回忆)

老童的离去,切断了李琼久的退路。落实政策无果,他成天心神不宁,寝食难安:“长安虽好岂是久留之地……我在北京一年两年终归还是想回家。”(1978年6月12日给苏国超的信)

老友反目,退隐回归

四川著名金石书家杨允中和北京中央民族学院教授张正恒,二人鉴画品味极高。早年间,杨允中和张正恒与李琼久、陈子庄有旧交,尤其看重李琼久的才华。1972年,二人力荐李琼久到北京画院未果,并不甘心。五年后,李琼久进京参加中国画创作组,为李琼久欢欣鼓舞,不失时机地帮助他在北京打开局面。

北京之行,李琼久目的明确:服从组织,完成任务,落实政策,移师回乡。为此,李琼久时时谨慎、事事低调,甚至封锁在京活动的一切消息。杨、张二人对李琼久的期盼却是:打进北京,以其才华和实力,大展宏图。彼此期望不同,目的各异,让李琼久感到压力不小。在给苏国超的信中,他再三叮嘱封锁在京消息,“不与人告……吹嘘和夸耀不免伤害他人,而且有关人士听到以后会引起反感的……至于吹嘘的人,对我来说只是坏事。不管在四川、在北京,我并不是世界第一流的了不起的画家。而是个土包子,从来只见到井口那样大的天……从没有想过来北京亮一手……

“我现在有两怕!!一怕杨老师在成都吹,二怕张正恒在北京逢人乱吹。怕将来下不了台,留下个坏印象,往后不好办。李可染与我素不相识,从中造成隔阂十分不应该。别人是当今北京绘画界名流……你把我和他树立为对立面又有何好处呢 于我十分不利,十分有害的。

“……我这样年龄也不过活一年算一年,思想深处也没有在此蹲下去定居北京的想法。”(1977年11月26日给苏国超的信)

杨、张两位老友竭尽全力,只期盼李琼久能把握机会,在京打开局面,一展抱负。而李琼久乃出世之人,无缘功名利禄,故人生取向不同,目的相背。友人越帮矛盾越大,误解越深,终至老友反目,感情破裂。张正恒拂袖而去,杨允中闭门不见,直至1981年5月6日,在京作画的李琼久接到杨允中去世的电话后,甚为震惊:“昨晚10时接来电告知,这一噩耗从天而降,使我大为震惊,不知所措,连电话也听不清了……今天心情十分不快,事也不想做,话也不想说,只默默表示哀悼杨兄在天之灵。”(1981年5月7日给苏国超的信)

几十年情同手足的老友知己感情破裂,今又撒手人寰,离他而去,对暮年的李琼久无疑又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世俗纠结、老友反目和京城窘境,其实不完全是李琼久洁身自好婉拒北京的主要原因。在他后来多次书写的一首唐寅《桃花庵歌》中可见端倪。

桃花庵歌

(明)唐寅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卖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

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

车尘马足富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富贵比贫者,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

别人笑我忒疯癫,我笑别人看不穿;

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集诗、书、画于一身,有“明四家”之誉的唐伯虎,自誉“江南第一风流才子”。生前并非如世俗传闻那样美女围绕,大富大贵,风流倜傥,充满喜剧。这位在破落家庭出生,尔后仕途坎坷,屈遭“科场案”死里脱生的艺术家,虽然才高八斗,但一生靠卖字画糊口,安贫乐道,胸怀旷达,不愿“鞠躬车马前”,栖身“桃花庵”,自饮自斟,自得其乐,自有一番风流。五十三岁在贫病中逝去,家人无钱只好草草安葬,直到二十年后才由亲友凑足银两移葬于苏州城西。

1979年李琼久好歹落实了政策,被安置在乐山市文化馆领一份退休金。老两口依然靠他一人每月的微薄收入维持生计。艺术不曾为李琼久带来什么钱财,生活依然淡泊清贫。苦也苦过,乐也乐过,他仍我行我素,坚守不移。

在荣誉与金钱面前,人总是失去光彩。在李琼久看来,财富、荣誉以及繁华的都市永远与他无缘。“藏天下于天下”,唯有广阔无垠的大自然天地间,才是他唯一的栖身之所,在那里才能安顿他孤独的灵魂。他无法容忍剥夺他心中这块圣洁的净土,甚至不惜与老友反目。他赞赏和肯定唐寅不入世流,洁身自好的这种传统文人精神,表征了安贫乐道的,捍卫和坚守的,至死不渝的艺术与人格尊严的高度统一。应召进京,也许能让中国增添了一位艺术大师,但隐逸退让,却成就了一代难得的天才。

同类推荐
  • 看穿莫言

    看穿莫言

    本书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意在看穿中国文学与中国当代生活的历史诉求、现实期待,并建设一种融入世界文学潮流的中国式表达及中国文学的现代精神。
  • 狷介与风流:蒋百里传

    狷介与风流:蒋百里传

    他是清末秀才,也是传说中五百年才出现的军事奇才。他受袁世凯器重,被钦点为军官学校校长,他是蔡锷的密友,梁启超的学生,张学良、蒋介石等都要尊他一声“先生”,他有一个愿意陪他坐牢的朋友叫徐志摩,曾有一个副官叫蒋纬国,还有一个女婿叫钱学森……而他真正的传奇之处在于,仅以一人之力两次打败整个日本陆军。早年,他以步兵科第一名毕业于日本士官学校,中日朝野均为之震动,此为其一。其二便是他对中日之战的言论——“胜也罢,败也罢,就是不要同它讲和”,初次形成了抗战持久论的思想。可是,为何终其一生他也只被称作军事学家,而非军事家?
  • 此情可待成追忆:季羡林的清华缘与北大情

    此情可待成追忆:季羡林的清华缘与北大情

    本书是季羡林先生关于在清华读书和在北大工作的回忆性文章精选集,还包括季老在清华读书期间的《清华园日记》选编和初入北大执教期间的《北大红楼日记》选编。写作….时间跨越七十余年。 全书分为四辑。第一辑:“季羡林忆清华”;第二辑:“季羡林清华园日记选”;第三辑:“季羡林评北大”;第四辑:“季羡林北大红楼日记选”。
  • 煤海丹心:林海水的诚毅人生

    煤海丹心:林海水的诚毅人生

    本书主人公林海水是安溪大地之子,这块大地赋予他中国优秀的传统思想和传统教育。当人们看到:为中国煤矿事业作出巨大贡献的林海水十年来和家人住在“干打垒”的简陋房子里,在东北凛冽无比的风雪中,用扁担挑水吃;当人们看到林海水不顾自己血压高,在煤井里爬进爬出,解决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尤其在“文革”时期,林海水是“反动学术权威”,属被打倒之列,而且各派系之间的武斗、枪战如同家常便饭,真可谓“黑云压城城欲摧”,可却摧不垮林海水那颗“赤子之心”,心里仍然只装着自己的事业,他不顾头顶呼啸的子弹,和工人们坚定地保护着矿井。看着这一件件、一桩桩事迹,谁能不为之动容!“他们是中国的脊梁”!
  • 改革斗士:商鞅

    改革斗士:商鞅

    《中国古代文臣谋士:改革斗士商鞅》为丛书之一,刻画了商鞅入秦,施行商鞅变法的全过程。《中国古代文臣谋士:改革斗士商鞅》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热门推荐
  • 是剑是音

    是剑是音

    身负重任踏上征程是音是剑力挽狂澜这一生太苦这一世些许问英雄谁与争锋
  • 为联接世界而生:任正非的商业管理智慧(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为联接世界而生:任正非的商业管理智慧(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任正非曾是一名军人,后来他以21000元创办了一家小的不能再小的公司,最终成为世界五百强企业。他是中国企业家中,独特的倔老头。他一手创建华为,打过无数场硬仗,但从不标榜成功,也不炫耀财务,而是无时无刻不再强调“冬天来了”。本书深刻探讨了任正非的商业管理智慧,相信可以为您在为人处世、创业领域、创新创造、职场生涯带来不一样的感悟。
  • 西行褪佛记

    西行褪佛记

    唐三藏走出遮禅寺,演化开始了。重走西天,三界劫难再开;八部天龙,仙神欲归圣门;末法时代,烛火摇晃千古;法前佛语,谶言映照如今。又有四猴混世、七花刺青、东天扶桑......这是一次决绝,也是一场玩笑,如此罢了。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爱你却无颜以对

    爱你却无颜以对

    一场意外,她独自承受所有选择离他而去。五年后,她再归来时,却看到心爱的男人搂着他的未婚妻。他对她耿耿于怀,肆意报复,毫不怜惜。但所有恨爱纠缠,却最终逃不过一个生离死别……
  • 庶女古代好生活手札

    庶女古代好生活手札

    穿越一个不吃苦的庶女好像挺不错的,没有小说中恶毒的嫡女和小白花的姐姐,庶女表示她的日子一点也不难过。只是为啥有一天她被一道圣旨纳进了宫,都没有问过她和父母愿意不愿意,这个皇帝太霸道了。于是庶女只好背着包袱依依不舍离开了舒适的家,走进了那个据说会吃人的皇宫。【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我刷题就能变强

    我刷题就能变强

    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_______?答案:化作春泥更护花!叮!属性+1!阡陌交通,_________?答案:鸡犬相闻!叮!属性+1!自从刷题就能变强之后,田晟以前不爱学习的毛病就彻底治愈了。从此以后,他的口号是:我就是爱学习,别叫我停下来!妈妈叫我吃饭,我充耳不闻!爸爸叫我喝水,我无动于衷!因为,我爱学习,学习使我快乐!
  • 妃忆倾城

    妃忆倾城

    她,宁苡汐,曾是M国出色的特工,一朝穿越,她成为了前战神八王的王妃。“听说,那位八王是瘸子。”谁知,婚后八王却将她宠上天。“王爷,外界传言,说你一直娇惯王妃,现在的王妃无法无天。”某王挑眉:“本王的女人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外界还传闻,这一切都是因为,王爷是个妻管严,耙耳朵。”某王:“媳妇,外界传言我怕老婆,你要替我证明。”“首先,我说一你不准说二。”“好的相公,我说三。”“其次,我让你往东你不准往西。”“好的相公,我往北。”“最后,不准和隔壁六王偷偷约会。”“不可能!给你一点阳光你就灿烂,还蹬鼻子上脸了。”……
  • 枫斓爱萱

    枫斓爱萱

    传闻一一中校霸楚南枫最讨厌别人触碰他的东西。可是有一天。楚南枫和兄弟们打球回到教室看到楚南枫的桌子上坐了一个女孩子。“南枫我来给你送零食。”
  • 心灵的成长比成功更重要2

    心灵的成长比成功更重要2

    孩子,我不可能永远做你生命航线的船长,陪伴你经历生命中的风风雨雨,虽然你希望这样。每个人都有双脚,上帝之所以创造它们,就是希望我们能够不依赖别人,用自己的双脚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