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你来抓我啊!”
古道上,一个少年带着一个孩子走着。
朔风带来了朔方的雪,却没带来阳光的柔和。
便是入春,北方仍呼呼地吹着,刮得人脸疼。
也不知哪些大人粗心得很,放任这两人自己走在古道,也不怕被人掳走。
“莫要闹了,快快寻些菜根回去。”
少年沉默了很久,才憋出这么一句。
暮冬积的雪已融了许多,地上湿淋淋的,宛如下了场暴雨似的。
跟在身后的孩子见着少年不理会自己,也不在意,自个哼着一首楚歌,背着手抱住脑袋,一副自在逍遥的模样。
突然,远方传来一阵沉重的马蹄声,远远的,映入眼帘的是一支黑家军队,军旗上那“秦”字极为压迫。
少年揪着孩子,刚走到古道边上,那军便来了。
走在前头的营军领将见着,身子一发愀,小跑着抓住这两人。
毕竟啊,他们可给这六国遗民的游击战给弄怕了。
”你们两兔崽子,在这干嘛呢?”
一口粗犷的楚话,听得两人发愣。
良久,少年才反应过来,怯生生道:“军爷,村子闹荒,我们两出来寻些菜根,填饱下肚子。”
这次倒是领将发愣了,抓着少年的手也缓缓放开。
这都什么事啊!
领将将自己布兜里的粮食拿出,放到少年的手掌。
“拿着,莫要领着小弟出来,如今可不太平。”
毕竟,楚地和百越交界处,常有人死去。
“多谢军爷。”
少年红着眼眶看着这领将,身子不停地曲身拜礼,就只差磕个头了。
“怎么了?”
只见一位白甲骑着一头膘肥体壮的马向前,看着领将。
“将军。”领将敬畏地看向那白甲,“他们那闹荒,他们出来寻些吃的。”
“这么啊?!”
白甲笑着取出自己的布包,递给少年。
“粮食很快便来了,快回去吧,这儿有些危险,莫让家里人担心了。”
毕竟从蜀川运粮食出来,也需要些时间。
“听将军的,快回去吧!”
领将给少年使着眼神,只是幅度有些大,生怕别人不知道一样。
“多谢军爷,我俩这就回去。”
少年领着孩子走在田间小道上,望着渐渐远去的军队,让孩子同自己一起弯腰敬礼。
冬雪尚未逝去,暖意早上心头。
······
咸阳。
“陛下,是否操之过急呢?”
李斯看着批着公文的嬴政,轻声道。
天下初定未久,再起兵攻百越之地,急于用兵啊。
愣了下,嬴政放下手上的笔,眯了下眼睛。
“李先生以为,扶苏如何?”
“啊?这。”
李斯看了看嬴政,不敢妄言。
嬴政笑了笑,自言道:“扶苏性柔,不善攻伐之事,若其登基,岭南之地如何?”
因整日操劳事务,嬴政的面容倒是憔悴了不少。
上了年纪,嬴政倒是感觉到身子没了往日的活气,所以,他忌惮“死”这类的字眼,也因此,不立太子。
他怕,立完太子,他便看不了自己心中的崭新世道了。
所以,他很急,他要在尚在世上时,看一眼那山河锦绣,天下盛世。
也因此,他要尊天下异人,妄求长生。
“对了,李先生,那内息之说如何?”
“回陛下,六国遗民,皆有藏书。”
不仅如此,民间多有百家之人,皆有内息之传。
内息之说啊。
嬴政轻摇了摇头。
不知为何,他又想起了那日的短刃,如此的难以忘怀。
内息之说必要除去!
“陛下,臣以为。”
李斯顿了顿,肃然看向嬴政。
“可收天下之书,不中用者,皆焚。”
收天下之书?
嬴政意味深长地看了李斯一眼。
天下之书,囊括百家之书,这中用者有何?无非农书,数书此类,这般,是乃尊法而制约百家。
“待朕思索一下。”
“那臣,便退下了。”
待李斯走后,嬴政缓缓走出座位,扶住楼阁的栏杆。
远远眺去,山河无恙,万里晴川。
······
雨滴答滴答下着,落入檐上,再缓缓滑落。
道上的绿植肆意迎着盼望已久的雨水,伸展着好久没有动过的枝条。
咸阳郊外的一处山坡上,武安君的土包仍在,土包前还放着些新摘的野花。
一旁,站着两位秦将,一脸肃穆地看着另一旁的土包,一样简陋的土包。
蒙恬望着这土包,久久没有说话。
还是没赶上啊!
已经待了三日才出殡的,若是再等,怕是尸首都要发臭了。
蒙毅站在一旁,没有说话。
突然,蒙毅跪下了,膝盖的布甲重重地磕在泥水处,红着眼睛。
“起来!”
蒙恬喝道。
“莫作小女子模样,叫他笑话!”
况且,他也不想看到这般模样。
空气弥漫着泥草的气息,混杂着雨扑面打来,很是压抑。
蒙毅站立起来,抽泣着。
毕竟,他始终没有兄长那般理性。
深呼一口气,蒙恬昂首直面斜打来的雨滴。
“小毅,军歌。”
“额?”
蒙毅看了看蒙恬。
“好。”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歌声震耳,滴落喉咙的雨点都给绽开,化作一朵朵小小的雨花。
“将军,走好!”
为将世家,无论内外,不称父亲,皆称将军。
歌罢,蒙恬擦了擦朦胧的双眼,大可能是被雨水沾湿的。
土包外,几朵娇嫩的野花迎着雨水顽强向上伸展。
“走吧。”
“额。”
······
始皇帝四年,春,始皇令鬼将领三十万之众,征伐百越之地,不成。
又一年,强袭百越之地,不习地理,又不成。
第三年,天下大荒,粮草供给不足,遂退军。
此三年间,兵马折损,已过十万,粮草之备,损国之将半。
有朝臣上谏,弃伐越地,休养生息,以止民怨。
此年,天下大荒,粮草告急,民怨已生,于此,始皇急令退军,大赦天下,以休养生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