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皇帝七年,刺客未捕,因张良无从查起,不了了之。
至春,百越进犯,秦驱师南下。
夏,秦军有奇军,至百越背后杀出,与前军联合,一举破敌,百越之人分崩离散。
暮夏,百越之君皆降于秦,始皇设桂林、南海、象郡三郡。
始皇令,兴造灵渠,遣徒五十万,随秦军南下,以兴百越之地。
······
楚地下邳,一场滂沱大雨不约而至,打着屋瓦作响,湖水激荡。
张良冒着雨,狼狈地在树下躲闪。
刺杀不成,自己还赔了进去,可悲啊!
张良自嘲地笑了笑,抹了把脸上的雨水。
这天下法治下,没了那“验”,可谓寸步难行啊!
林子的不远处,有一座石桥,正被暴雨洗礼着。
石桥上的石子凹凸不平,死处打来的雨水在桥上汇成小水道,向小河里泄下。
桥边,有一户人家,零星地坐落在桥右边,雨水无情地冲打着屋子上的瓦片,顺着瓦片的夹道向下流着。
张良见着,跌跌碰碰地从林子里走出,无力地敲打着屋门。
开门的是个老人,拿着一本兵书,诧异地看着张良。
这么大的雨,怎还会有人来拍门呢?
张良拎了拎湿漉漉的衣服,向着老人歉意道:“小子是外地来的,碰上了这么场大雨,想来老先生屋下避避雨,不知老先生可否愿意?”
外地的?
老人将门缝又开了了一些,上下审视了张良一番。
”可有‘验’?”
“落在家里了。”张良红着脸吞吞吐吐道。
”哪儿人?”
“新郑。”
老人本想拒绝,可看着门前这人一副落汤鸡的模样,想来也不会有什么旅舍肯收留了。
“进来吧。”
老人将门全部打开,让出一个身位让张良进来。
“多谢老先生。”
张良如平常人家那般抬手致谢,只是老人轻轻瞟了张良的手一眼。
张良立刻将手缩了回来,看着老人笑看着自己,也就笑着点头回应了。
“是韩相张平的大儿,张良吧。”
手中无茧,定为富贵人家,举止谈吐,略显贵气,却无王气,这么猜着,也就有答案了。
“老先生是?!”
张良退开一步,警惕地看着老人。
老人笑着摆了摆手。
“一个被你父亲救过的闲人罢了。”
他当时刚下鬼谷时,还是少年,游历诸国,在韩国时差些引上杀身之祸,还是当时的韩相公子张平出手相助,这事才不了了之的。
在那不久后,他便离开了韩国出游秦国,并拜为秦王客卿的。
“敢问老先生何人?”张良狐疑地看着眼前的老人,礼数却没有落下,“家父未曾与我提过此事。”
“当然,毕竟当时我可是秦国客卿啊!”
“鬼谷弟子,魏辙先生?”
此人曾在秦昭襄王时显明于世,后来不知为何,秦国不见其人了。
有传闻道,被那秦异人赐死,以全当时还很年幼的始皇帝。
“哈,往事如烟云,如今只是一介闲人罢了。”
魏辙笑了笑。
“不过,你可拜我为师?习我鬼谷学说。”
屋外,雨“噼啪”的响着,淹没掉了屋内的声音。
打着旋的雨点落到河面上,泛起涟漪,久久不能平复。
······
秦都,咸阳。
“赵大人,这是?”
李九向那黑服少年撇了几眼。
“小公子胡亥,将军常在外,自然不知晓。”
赵高笑迎着,拍了拍身上显然过于雍长的黑袍,有些滑稽可笑。
“小公子,来,这位是鬼将军。”
赵高笑着走过胡亥旁,轻轻碰了下胡亥的肩,不过很快,赵高的手便被甩开了。
“你,便是鬼将?”
胡亥走来,上下打量一番。
“也不怎么样。”
说罢,便自己一人走开了,留下愣住的两人。
赵高抹了抹额上的汗,笑道:“小公子还小,望将军多多见谅。”
“自然。”李九轻笑一下,“闻陛下寻我,赵大人还是快快引路吧。”
“倒是小人莽撞了,将军快快随我来。”
······
“先生,来了?”
嬴政放下手中的公文,揉了揉有些红肿的眼眶。
“拜见陛下。”
“免。”嬴政摆了摆手,“先生也已听闻了吧,先生以为,寡人可有错?”
收天下之书,留有用之书于民间,将天下书分籍留于书藏,焚多余之书以及内息学说。
此皆为政令行通,毕竟,百家之说,实在太多了,如今的秦国,承不了如此学说。
“陛下。”李九叹了口气,“若禁天下私学,以法为师,世道会如何?”
那将会是一滩暂且还是清明的死水。
“朕知晓。”嬴政摆了摆手,“可如今六国遗民尚未解决,北方匈奴未灭,南越且有作乱。”
“如今,秦国只需法家之言便可。”
李九似乎想到了什么,笑了笑。
“陛下,扶苏公子尚且年少。”
若将死水交由扶苏来变活,是不是有些欠妥呢?
“所以,朕要遣他去上郡,朕这番前来,是想先生随扶苏至上郡。”
“陛下,臣该卸田归甲了。”
嬴政愣了愣。
带着个面甲,嬴政都从未注意到,已经过了这么久了。
先生,可是王翦老将军那一辈的呀!
“哈!”嬴政失力地坐下,苦笑道,“先生也要离朕而去么?”
“臣已老迈,实难当大任,不如就此卸田归甲。”
但应该是那内息的缘故,这么年来,李九的面容没有什么改变,便连头发,也似乎停止了生长。
“今蒙家二小子,已可当大任,还是让他们随扶苏公子至上郡吧。”
“先生还是劳务军中事务才是,其余之事,休要再说。”
说着,嬴政便让一个老宦官送李九回去了,没有一点给李九上言的机会。
······
始皇帝八年,始皇举焚书令,收天下之书,儒生博士哗议,纷纷上书,皆被驳反。
公子扶苏上书驳议,言焚书之诸错。
始皇怒,遣公子扶苏出咸阳,随蒙恬将军守上郡,以御匈奴。
又遣十万劳徒至上郡,以筑城防,连燕,齐等旧城防,以为万里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