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648600000008

第8章 天长地久

【原文】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1],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2],外其身而身存[3]。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

【注释】

[1]以:因为。其:代词,指天地。不自生:不为自己而生存。

[2]后其身:将自己放在别人的后面,指处世谦退、收敛。身先:指自己处在别人的前面,意指自己因为受到别人的爱戴和拥护,所以处在了众人的前面。

[3]外其身:将自己置之度外,不为自己考虑。身存:自身得以保全。

【今译】

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够长久,是因为天地不为自己而生存,因此才能够长生。所以,圣人总是将自己放在别人的后面,保持谦退、收敛的处世态度,正因为这样,才会得到别人的爱戴和拥护,反而处在了众人之前;总是将自己置之度外,凡事不为自己考虑,正因为这样,自身才恰恰得以保全。就是因为他是没有私心的,才能够成就自己。

解析

靠无私实现“大私”

在这一章,老子集中阐述的是“无私”的话题。老子首先从天地讲起,天地有什么特点呢?天地是长久的。为什么天地能够长久呢?因为天地是“不自生”的。所谓“不自生”,也就是不为自己而生存,天和地从来都不追求自己的长久,它们哺育和滋养着天地之间的万物,但却从来不为自己着想,不为自己谋利,所以天和地才能够长生。

老子为什么这样讲呢?为什么说天地的长久就是由它们的不自生而促成的呢?这还要归结到老子“无为”的思想上来。其实,天地的不自生,正是“无为”的一种体现。老子对世间万事万物的生生灭灭看得非常清楚,生存是必然对应着灭亡的,所以,无论怎样处心积虑地图谋自己的生存,自己也都会有灭亡的那一天,这是不会以自身的意志为转移的。而且,事情的两个方面都是相对应而存在的。老子在第二章中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就是这个道理,你一心谋求着自身的生存,你获得了有利于自身生存的一面,可是呢,不利于自身生存的一面也就同时形成了。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为了自家基业能够万世永传,对百姓采取了非常严苛的控制措施,可是结果如何呢?秦王朝统治了仅仅十几年就被推翻了。这就是“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的一个反面例子。

老子在第二十五章讲,“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说明,天地是人所效法的对象。在这一章,老子同样由天地而推之及人,讲道:“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圣人应当以天地为榜样,保持谦退的态度,将自身的利益置之度外。而“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这与老子在第二章中所讲的“夫唯弗居,是以不去”同出一辙,圣人正是因为没有私心,才能够成就自己的利益,就如同天地不为自己而生存却能够长生一样。

老子的话很虚,但是,你仔细一想,字字句句都能落到实处,并充满了圆融的思维与永恒的真理。就“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一语来说,我们还可以做出另一层解读。那就是一个人只有“无私”,才能成就功业和美名。譬如许多战乱中涌现的政治家,彪炳史册的伟大人物,如刘邦、曹操、成吉思汗、朱元璋,也许是因为他们成功之后,成为了天下的主人,后来的文人便设定他们从一开始便心怀天下,为夺取江山而“自私”地奋斗。但在他们的创业之初,事实并非如此。如果他们在一开始,便打出自己要谋取天下的旗号,甚至是表现出给自己打江山的野心,他们多半不能成功,因为这种赤裸裸的行为很难赢得民心,也聚集不起足以雄霸天下的民心和力量。刘邦开始的旗号是除暴秦,他当时的确不是为自己利益(私),而是为这个目标(无私)在奋斗,故而能聚拢人心,吸引天下志在抗秦的英雄豪杰,形成一个巨大的政治军事集团。曹操开始打出的旗号,还有他的作为,都是为了铲除凶暴的董卓,匡扶汉室,拯救苍生(无私),至于他儿子窃国(私),那是他无私的结果。成吉思汗的初衷是为了反抗大金国的残暴统治和压迫,结束草原上的动乱与混战,完全是无私的心愿和行为。正因为其“无私”,最终造就了黄金家族对大草原的绝对统治(私)。朱元璋起兵之初,一是反抗元朝统治者压迫,二是为了让百姓过上安稳的日子,很少考虑个人的利益,最后他缔造出大明王朝,让天下江山姓了朱,那是“无私”的伟大行为所结出的“私”之果。没有“无私”的愿望和行动,不可能成就“私”的伟业。有了“私”的伟业,如果真的以为,这所有的一切都是自己的(私),这个(私)也拥有不了太久。历史上有很多人便是因为过早地显露出自己的私而成为了失败者。

元朝末年,昏君当道,赋税沉重,民不聊生,不堪忍受的农民揭竿而起,组成了义军,反对元朝的统治。朱元璋、陈友谅便是这个时候涌现出来的。当时朱元璋、陈友谅的势力不相上下,但为什么只有朱元璋成功取得了天下,建立了大明王朝?这一方面和朱元璋的个人能力有很大的关系,另一方面也和他们采取的策略有关。朱元璋听取了谋士的建议,采取了“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策略,不着急称王一是为了安心地增强自己的实力,二便是为了避免成为众矢之的。而陈友谅则犯了这样的错误。1359年,陈友谅建国大汉,自己当了皇帝,这个时候,所有人都知道他率众起义不是真心为百姓着想,而是为了自己能享受荣华富贵,他“私”的一面便显露了出来,而一旦当“私”显露出来之后,“私”也便走到了尽头,1362年,陈友谅在和朱元璋的鄱阳湖大战中身亡。表面上盾,陈友谅的失败是因为他采取了错误的战术,贻误了战机,实际上却是因为他过早地露出了自己的私心。

如何理解自私与无私

我们对“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这句话要给予正确的理解。西方有一句俗谚,叫做“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说明,同样的作品,同样的话语,不同的读者出于不同的角度是会做出不同的理解的,对于含义丰富的经典著作尤其如此。而《老子》一书,也正是这样,有人在阅读《老子》的时候就分明地感受到,老子原来是一个城府极深的阴谋家,何出此言呢?从这句话中就能看出来,老子说啊,“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这不就是在告诉人们,怎样才能够成全自己的私利吗?你得将自己装作一副很无私的样子才成。同样,前面所讲的“夫唯弗居,是以不去”,说的就是你怎样才能将功名攫为己有。你得假装推脱一番才行,说那些功劳都应当归之于别人,而别人一见到你是这样的宽宏大度,就会觉得你很了不起,反而会认为你的功劳是最大的。老子说的是不是这么一回事呢?当然可以进行这样一种理解,但我们一定要知道的是,老子的本意并非如此。那么,老子本来要说的是什么呢?

的确,老子是这样说的,“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这很容易令人们理解为一种计谋、一种手段。但是,实际上,老子所说的“成其私”,是指客观结果而言的,它并不是一种主观目的,不是为了“成其私”,才“无私”的,而是因为“无私”,才“成其私”的。应当承认的是,这两者在表面上确实是难以区分的,所以才会有那么多弄虚作假的阴谋会得逞,但是在实质上,这两者是全然不同的。因为一旦为了“成其私”而“无私”,那也就是一种虚假的“无私”了,是为了达到自私的目的而一时装作“无私”,实际上并非“无私”,而是以“无私”来做伪装的“有私”,这就与真正的“无私”恰恰相反了。如果是这样,也就与老子的原意相违背了,因为老子的思想是以“无为”为本色的,而决非是“无为”表面之下的“有为”。

《老子》一书所讲的,都是具有根本性质的大智慧,而不是针对于某种个别事宜所提出的具体的机谋。因此,《老子》与《三十六计》是不同的,它不是教给人们一种计谋,使得人们在遇到相关的情形时正可付之一用,《老子》更主要地是给人们带来一种智慧的启迪,令人们的思想变得开通豁达,教人们认识到这个世界的纷纭复杂的万千表象之下所蕴含着的根本的规律。从这一点上,我们可以感受到,《老子》并不是一部向人们传授计谋的著作,而是一部引导人们步入智慧殿堂的书籍;老子也不是一个阴谋家,而是一位伟大的智者,是一个大智慧家。

同类推荐
  • 棠阴比事(古典文库)

    棠阴比事(古典文库)

    《棠阴比事》是中国古代的一部案例汇编,载述刑法折狱的一些典型案例,作者是南宋宁波人桂万荣。《棠阴比事》的体例比较特殊,即把性质相近的两个案例并列连缀起来,“比事属词,联成七十二韵”“共一百四十四条”。本书译注者立足于《棠阴比事》文本,对这144则案例进行改写,使之成为通俗易懂、兼具知识性和趣味性的古代审案故事。
  • 山海经

    山海经

    《山海经》是中国先秦重要典籍,该书并非成于一时,亦非一人所写。《山海经》传世版本共18卷,包括《山经》5卷,《海经》13卷,其内容主要是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矿物、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保存了包括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在内的不少脍炙人口的远古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山海经》具有非凡的文献价值,对中国古代历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话等的研究均有参考价值。本书是《山海经》的白话文全译本,且对生僻字词、名物有适当的注释。此外,还配有大量古本《山海经》中所绘的插图。
  •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等四种被广泛认为最具有代表性、最优秀的蒙学读物。这些中国古代启蒙教育的经典教材,主要学习内容是识字背诵,培养识字书写的能力,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在历史上发挥了普及文化知识、加强道德教育建设的重要作用。本书广泛参考、借鉴了国内新近出版的蒙学类著作,吸取众家之长,每篇蒙学经籍前都加有导读说明,便于读者了解该典籍的文化背景与主旨。内容兼有实用性和典藏性,适合国人借鉴学习。
  • 论语

    论语

    作为中国古代儒家的一部重要经典,《论语》是了解孔子哲学、政治、教育、文化等学说的很重要的资料。“半部《论语》治天下”,从古至今,《论语》都是一部不能忽视的经典。作为中华文化的源典,《论语》的主张思想已浸透到中国两千多年的政教体制、社会习俗、心理习惯和行为方式里去。
  • 红楼梦诗词赏析

    红楼梦诗词赏析

    本书分析阐述了红楼梦作者当时的社会思想、著作的版本问题、前八十回中的某些特殊框架结构组合、后四十回及其作者、作品中的两大疑案等问题。
热门推荐
  • 武逆三国之君临天下

    武逆三国之君临天下

    为主?为帝?我为天。一剑在手,不惧神魔。一剑战吕布,一人成千军。吾有运筹帷幄卧龙凤雏,亦有国士无双赵云甘宁。吾弑落改本姓为楚,字无姜。终,马踏长安,鲜衣怒马。
  • 神话的密码

    神话的密码

    最重要的事情是永远不要停止疑问—爱因斯坦本书将以新奇的思维带你一起探究古今中外的神话故事,让你感觉视乎神话故事的背后还真的可能就是这样。“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让我们一起去探究神话故事的背后秘密。
  • 傅少宠婚请低调

    傅少宠婚请低调

    姜绵绵死了,被姐姐的藏獒活生生咬死了!一朝醒来,却发现自己重生成了仿真型人偶娃娃,搭载全球最强芯片,可操控下载网络上的一切!从漫画名家到机械大师,从胆小怯懦的自闭症少女逆袭成黑客帝国的小女王,各路媒体纷纷采访:“请问姜小姐成功的秘诀是什么?”矜贵薄凉的总裁大人优雅出场,在绵绵面颊上深情一吻,“是嫁给了我。”当晚,媒体哭着爆料:#本以为是年度励志大戏,没想到是年度大型撒狗粮现场——傅少,宠婚请低调!!#
  • 重生七零绕指柔

    重生七零绕指柔

    70年代末,在那个保守的年代,她干了一件惊天地泣鬼神的事。婚前跟着初恋情人私奔,被所谓的爱情迷了眼,毅然离开这个爱她如命的男人。当她费尽心思和所谓真爱双宿双飞时,那渣男却露出本来狰狞的面目……--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阴影囚徒

    阴影囚徒

    长夜无眠,黑暗侵袭。我在黑暗中奔跑,嗜血的怪物在身后嚎叫,透过浓雾,我似乎看到隐约的光明。那是诡异的力量!我别无选择,投入它的怀抱。借助它,我或许可以生存下去,团团迷雾下,蒸汽与克苏鲁带来极致的诡秘狂欢,我行走在黑暗边缘,光影之间,没什么能控制我,只有阴影,无处不在......PS:另类黑暗文,主角逐渐变得冷静理智又时而疯狂,不喜勿喷,求订阅起点正版,养家糊口不容易,十分感谢。群号:777478265
  • 我的微信会升级

    我的微信会升级

    “微信升级了?”看到不一样的微信页面,张少余表示很紧张。······朋友圈、扫一扫、摇一摇、漂流瓶······这些熟悉而陌生的微信功带给张少余不一样的体验。试看,微信升级后的张少余将会开启怎样的彪悍人生!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
  • 八千里路追星辰

    八千里路追星辰

    明明是他先撞到了她,却成了她救了他……一次意外,他遇见了她,从死皮赖脸跟着她,到后来冷漠不爱……“明明是你先招惹的我!为什么最后却是你先离开!”
  • 呆萌龙师憨傻徒弟

    呆萌龙师憨傻徒弟

    萧强原本以为,他的人生会平平稳稳一帆风顺直到发白两鬓。哪成想,他的人生自那一次背叛后,会发生一系列天翻地覆的改变。三十年前,他秉承着善良做人踏实做事的原则,竟活成了别人眼中随意可欺的老好人。当往事随风,呵呵,善良还是要有,软弱绝对不再,任何欺我辱我的人,势必让你们百倍千倍还之!!(新文,希望大家会喜欢!)
  • 火舞大清

    火舞大清

    傲然的站在了天宫之中,看尽了人世间的锦绣与繁华,万里山河,从盛世到败落,从愤怒到悲哀,三百年已过,争来争去最后又得到了什么呢,一切的一切不过是空虚幻一场罢了,重活一世,看他们如何纵横大清,扭转乾坤……但是,当他们遭遇了梅花烙、还珠格格、新月格格的时候,又会如何了呢,面对一群脑残,他们又如何能够容忍呢……本书涉及了琼瑶奶奶的故事,如果有雷同,实属正常现象。继上官无敌《都市聊斋》之后的业余之作